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2023-12-19段晓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话语民族

段晓昱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理论课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始终承担着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特定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主性。话语权意味着对自身文化的定义权和表达权。因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权呼唤对自身文化的自主塑造和表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经历了从重建和恢复、转型与发展、多元发展到强调文化自信和世界交流等不同阶段。随着中国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推进话语体系建设、提升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研究中,相关学者分别从历史与文化背景、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研究也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完善、视野局限、实施不到位等问题,难以相互交融和整合,并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话语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探索实施策略,对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冲破西方国际体育话语权控制,增强我国体育的国际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和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问题分析

1.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表达路径较为单一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途径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流途径丰富,发展态势良好,每年都有以各级政府或社会团队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单个项目的友谊赛、邀请赛和争霸赛等赛事,举办各级各类的学术会议,民族传统体育文旅项目热度较高,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依托的相关展览和商业活动频繁,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健身气功、太极拳、舞龙舞狮、龙舟等项目逐渐被世界各国所熟知,然而国际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多以传统体育国际锦标赛的形式开展,有组织的赛事频次和种类不足,常态化运行程度不高,而传统体育国际化学术会议、商业活动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媒介方面,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报刊书籍、影视作品、名胜古迹等媒介,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活动被典籍记载、报道,传统体育的文化内容相互影响、共同繁荣。然而,受到话语权和语言限制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与植入影响力有限,覆盖面不足,无法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并未在国际建立。同时,体育传媒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现代化的观念和场景套用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报道中,缺乏对其内涵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准确传递,民族传统体育动作技法、动作表象、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局限,已有网站发挥的作用有限,新式传播媒介有待深入挖掘。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平台方面,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平台对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的建立发挥核心作用。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得到专门机构或组织的支持和管理,缺少权威性指导和规范,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的参与和投入,从而无法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政府机构和体育群体组织应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定统一的竞赛标准、竞赛规则、竞赛流程、仪式仪规等,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传播做好规划实施。同时,传统体育项目多以民间传统活动形式存在,商业价值挖掘不足,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支持,存在经济上的压力。而且,受到历史传承和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传统体育项目落后、陈旧,对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1.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内容挖掘不充分

从国内传承实际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内容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类型,无论何种类型都体现出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娱乐性等特点。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内容的挖掘还有待深入,对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挖掘不够充分,民族传统体育史学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内核的诠释尚未统一。话语内容在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关联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不足。另外,国内流传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等都已经建立起标准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受众面较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开展范围限制,相关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研究滞后,约束性的仪式仪规体现的话语权有限。

从国际化的视角审视,由于国际体育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武术唯一一次出现在奥运会舞台上是我国以举办国的身份将武术作为表演项目,说明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远远没有得到国际认可,武术入奥是决定武术能否被世界体育文化认可的重要衡量标准[2]。国际舞台呈现的武术仅是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按照西方竞技体育的规则体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无论从精神内核、竞赛规则,还是动作技法、器物器材的国际化认知、接纳和传播程度,都未展现出应有成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体育领域呈现“失语”状态,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国际话语权不高的现状。符合国际化发展的统一标准尚未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创编、可检验的规则标准、器材器物的规范化标准成为“走出去”的普适性要求。因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国际体育舞台,既要重视文化传承与历史内涵,也要以全球化视野建立国际竞技技术表现和技能水平的通行标准,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

1.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影响对象把握不足

从国内的影响对象来看,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得以推动。首先,国内具有清晰话语内容和表达路径的民族传统体育影响对象相对明晰,主要包括国内的企业、社区群众、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教师、学生、演艺人士等。例如行业、企业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响应,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链伴生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蓬勃[3]。民族传统体育依托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急需整合资源,以地区优势打造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品牌。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还深刻影响着群众体育,在各族人民的社区活动中占据诸多优势,尤其是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受到群众广泛喜爱。在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群众体育广场均可以开展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和传承提供深厚沃土。再次,对于从事专门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掌握动作技法和遵守项目通用的规则和仪式仪规,既是民族传统体育国内传承的必需,也是走向国际化的前提。最后,对于学校教育的传承来说,培养一批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以及通过课堂教学普及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扩展了教学内容,也传承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从国际化影响对象来看,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进程制约,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影响对象包括各友好国家、社会、企业、群众等,主要集中在赛事交流、产品开发、项目习练等方面。1)从扩大国际化影响出发,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国际的对象化研究尚不充分,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精准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传统体育文化融合策略的系统研究。2)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的角度来看,国际化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开发尚不充分,需要联合友好国家共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项目,建立竞赛的通用国际化标准,促进项目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更需要面向各个国家的人民通过政府间和民间多种渠道开展广泛的文化宣传、学术交流、商务往来等,为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国际作贡献。

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容要素

2.1 树立价值理念,达成价值共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理念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交流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本质上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传承、合作、发展、共赢。这一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国友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共同秉持的理念,是求同存异建立多层次纵深接触的最大公约数。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本身生成的理念,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提升、构建话语体系的初衷,二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指向:1)通过创新发展,传统体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体育项目或改进传统项目,例如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沉浸感和趣味性。2)通过合作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协调配合,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独有优势,共同研究解决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冲突和问题。3)通过绿色发展,各国民族地区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同时,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4)通过开放发展,巩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民心相通,不断吸纳外部的经验和资源,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发展。5)通过共享发展,注重公平包容、互惠互利,鼓励友好国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广泛合作;鼓励社会民众广泛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论年龄、性别、民族等背景差异,使发展效益惠及所有参与者。

2.2 明确构建目的,达成建设效果

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交流为契机,以文化差异为动力,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内核在动作技法、器物、道德仪规的话语内容,以及影视作品、体育赛事、协作会议等表达路径中传承创新,呈现出新的体育文化样态。从文化样态生成和未来发展角度看,我国直接参与新体育文化样态的创建。新的东方文化样态表明,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挥着独特作用,提供了文化支持和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为统领,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以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为文化内核,建立起由政府主导、我国与友好国家制定共同遵守的合作秩序,开发赛事项目和国际化通用规则标准,以达成价值共识的思想、语言及行动系统为蓝本,推动政府间双边合作、三边合作,重大会议论坛、外交活动等机制化,积极发挥官方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良性传播的公众舆论基础,组织国际协会、体育企业定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究、文化论坛、旅游节、专项体育赛事的常态交流,推动中国与友好国家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共同繁荣,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人文理念,加强友好国家和人民的交流沟通,实现凝聚民心和沟通民心,提升我国体育的文化渗透力和国际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

2.3 找准话语主体,组建话语社团

只有具备资格、满足条件的话语主体才能全面进入话语体系。这些条件具有限制性,主要包括“社会性”“信条原则”及“仪规”等。在体育领域,限制话语主体的条件主要体现在话语主体所处的行为环境。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比赛的入场顺序、运动员的“资格”“行为”和“姿态”等,就体现了“社会性”“信条原则”和“仪规”对话语主体的限制。只有遵守限制条件,话语主体才能在话语社团获取相应的话语权。世界各国的体育机构、体育组织都是话语社团,在这样的话语社团中遵守限制条件的话语主体,按照等级被分配到不同的话语权力。通过国际性的话语社团,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能够影响体育项目或者体育赛事的发展。

现代体育话语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这是因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源自西方国家,体育赛事的制定、规则与发展权长期由西方国家把控[4]。在这样的体育体系话语社团中,项目规则的制定者都来自西方国家。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凝聚民心、增强自信的作用,组建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社团。民族传统体育规则的制定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继承者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主体[5]。具有这些特征的群体共同组建起话语社团,以话语社团的作用在国际体育领域发挥影响力。

2.4 整合话语内容,实现文化融合

2.4.1 整合话语内容的新阐释 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要素是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话语权获取的抓手。话语内容呈现了话语主体的理念和特征,通过话语内容的展示与描述,话语客体建立对话语主体的基本印象。因此,话语内容的内涵及特点可以影响话语客体,并对话语体系的外在特征产生影响,使话语体系拥有更加多元、多样的特性。福柯认为,话语“使某种集体意识的主权作为一致性和解释原则显现出来”[6]21。“一个社会、团体和阶级的政治行为贯穿了话语实践,政治变成陈述对象的东西,确定了陈述策略的选择。”[6]217由于世界体育话语处于“西强东弱”的态势,导致中国体育话语在国际上处于对峙及“失语”的形势。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是体育话语的建立者,通过体育话语表达的文化和价值观等被国际认可,而我国由于体育话语内容不完善或不健全,导致体育话语体系只能被少数国家或地区所理解和接纳,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相对弱势。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内容不断丰富精神内涵,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资源,总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的内容体系,展示我国的文化自信,为推动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奠定基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内容往往通过历史人物、事件、规则、道德行为规范、动作技术与方法、器物等进行系统挖掘、归类整合而成。

2.4.2 建立话语内容的文本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的话语内容包含了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载体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以项目规则和行为规范为载体的体育精神外化的制度约束,以动作技法和器物器具为载体的体育文化有形产品。

1)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基本内涵:黄莉在《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一文中以“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为参照,分析归纳出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7]。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是指各族人民在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观和方法论,以家国情怀、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公平竞争、修身养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主要内容:通过对可查阅的民族传统体育类文献,以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记载所内蕴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进行梳理,总结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真理观、实践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精神内容:①家国情怀:民族梦想、保家卫国、使命担当、居安思危。②团结协作:集体荣誉、顾全大局、求同存异、患难与共。③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守正创新、不畏牺牲。④公平竞争:公平公正、规则意识、等量齐观、赏罚分明。⑤修身养德:自我约束、强身健体、陶冶心性、涵养德行。关于辩证法的精神内容:阴阳相生、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兼容并蓄、福祸相依、休戚与共、否极泰来、周而复始。从古至今,无论民族、地域、人物、事件所形成的历史如何流变,民族传统体育都以家国情怀、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公平竞争、修身养德为核心精神表征,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内核,而以正反合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始终指导着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时期的接续传承与创新发展。

2)民族传统体育的礼仪规制。基本内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礼仪规制就是多民族文化交叉融合、长期发展形成的独有的或者共同遵守的民族生产实践礼仪、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礼仪规范和制度约定。我国近千种民族体育项目在战争中演进,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而繁荣,以宗教、医疗而交融完善,以需求和交流而演变。每个体育项目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发展条件,背后蕴藏着该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进而形成特定的礼仪、仪式、规则、制度等。主要内容:礼仪规制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礼仪、仪式、规则、制度,也就是规定了项目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裁判法等。由于生产方式相同,在相同自然环境下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多民族所共有,例如龙舟在我国各地举办的时间、龙舟样式和竞赛规则都不尽相同,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交融,龙舟成为多个地区的共同项目,在时间、样式和规则上统一起来。苗族、傣族、白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共同的民族特色龙舟活动,龙舟也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上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开展龙舟比赛。1953 年,我国开展了首届全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之后形成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4 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确定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常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民族武术、少数民族摔跤、少数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等。同时,运动会也兼设竞技、技巧和综合性的表演项目。从这些项目设置看,民族传统体育礼仪规制已经在共同体的范围内达到统一,其竞赛场地、比赛方法、赛事流程等也趋于统一。武术、滑雪、龙舟、赛马等多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为与周边国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近甚至融合,已经建立了跨国的国际化体育协会与组织,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参照。

3)民族传统体育的动作技法和器物用具。基本内涵:民族传统体育的动作技法和器物用具是我国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军事防御、健康娱乐活动传承和演变下来的。动作技法和器物用具都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外化形式,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象化传承,本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娱乐和礼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器物用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化形式,其在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娱乐和礼仪中与动作技法、礼仪规制相互配合,形成相对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众多项目均形成了明确的技术动作的方法和相应器材、器具的使用方法。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变,动作技法和器物用品等也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多样化、娱乐化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相近的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统一性。例如:毽球也叫“翔翎”,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隋唐,清末达到鼎盛。河北的承德市被称作“毽乡”,原因是家家有毽子、人人善踢毽子。毽子的外形有多种,分为鸡毛毽、布毽、瓶盖毽、塑胶毽、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等。动作技法上包括盘、磕、拐、绷4 种。毽球发展至今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1999 年国际毽球联合会成立,世界毽球锦标赛也在国际上举办,国内的毽球锦标赛已经形成制度。毽球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登上国际比赛舞台,也是由于项目器材简单、动作技法分类清晰、组合运用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娱乐性。长期形成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经过不断改进,在动作技法和器具用品上蕴含着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交流。

2.5 畅通表达路径,实现创新发展

语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完善和改进。话语形成的基础是达成话语共识,具体来说是通过话语表达达成了价值共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形成一致的话语共识。在体育领域,以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交流等方式开展的活动都是体育话语价值共识达成的表现。话语表达可以分为显性话语表达和隐性话语表达两种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以显性表达或隐性表达的方式传递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内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话语表达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交流和传播方面,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话语表达路径就是民族传统体育显隐结合的国际化交流和传播的路径。

早在20 世纪中期,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近年来,射箭、健身气功、太极拳、毽球、拔河、龙舟、舞龙舞狮等项目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和喜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交流和传播应尊重各国历史文化,充分了解各国传统体育发展历程,遵循各国体育文化传播规律。应依托国际赛事、学术会议、旅游、展览、商业活动等国际化交流途径,通过网络、视频、广播、影视作品等国际化传播媒介,借助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和组织等国际化平台,结合智慧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文化挖掘、提取、储存的应用,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可视化传承和超时空传送。要跨越语言障碍,使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弥合差距,促进各个国家体育文化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加快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去”的步伐。

2.6 确定影响对象,促进文化认同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对象可以分为国内与国际两个群体。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娱乐、健身、教育、经济和政治功能将内化成参与者的行为选择,这样参与者继续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规制的制定者、项目的传承者、文化的继承者。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体育管理部门、民族传统体育协会面向学生、运动员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贯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武术进入大中小学教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人才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等;面向企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例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营理念、产品生产、企业宣传、商品服务等各环节的融入和体现等;面向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通过社区宣传、会议交流、商业活动以及举办赛事、组织旅游、参观展览等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太极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舞龙舞狮、陀螺、冰嬉等。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需求和项目自身传承与演进催生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借助国际合作的民族传统体育组织、联合协会等平台,面向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国家的政府、社会和人民,通过打造国际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开展学术研讨会、动作技法交流,组织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民族传统体育艺术展等活动,同样以广播、电视、短视频平台等为媒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汇融合,产生新的体育文化样态,产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爱好者,从参与者到传承者,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

3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3.1 构建话语体系,建立完整体系框架

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应包含的内容要素分析,围绕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表达路径3 个要素,确立体系的构建理念、构建目的、影响对象,最终形成体系框架(图1)。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念旨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战略合作需要打通民心相通基础,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需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能够促进各个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通过国家间的战略合作,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体系构建目的在于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作用,响应“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加强与友好国家的交流沟通,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直接影响国际和国内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共识,在文化共识基础上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表达路径的创新发展,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与各个国家民族体育精神相融合,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文化产生。新话语社团的组建能够有效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国内和国际发展,最终达成构建体系的目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成为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国家的价值共识。

3.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对外交流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的本质上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共识,这一理念共识兼顾了世界各国发展的新需要,适应国际局势新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规划发展通路。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需要打破国家和民族的局限,寻求国际化广泛合作,搭建中外传统体育的多边合作格局。应充分发挥各个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展国家战略合作框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交流规划设计,推进与各友好国家传统体育的交流与合作。但由于各个国家地域、民族特色、政治人文均存在较大差异,应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与他国政治外交、传统体育的交流与合作:1)建立政府间传统体育交流合作制度,以此成为不同的话语体系和思想环境下各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共识,进而转化为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成为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的积极力量,推动中国同各友好国家传统体育领域的共同繁荣。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话平台并推动双边、三边合作和重大会议论坛机制化;积极发挥官方舆论引导作用,逐步构建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良性传播的公众舆论基础[8];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和秩序规则的制定,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交流机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话语的国际地位,增强国际话语权。

3.3 搭建沟通桥梁,实现常态化交流

以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国家价值共识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周边国家为首要方向,搭建各国家项目交流桥梁,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为项目常态化开展创造条件。常态化交流包括政府间、国际协会间、体育企业间定期开展外交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究、文化论坛、旅游节、专项体育赛事等。1)加强与各国政府部门的合作,分析国际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趋势,积极调整和布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战略,优选适宜国际化融合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定适应体育国际化发展需求的规划,重点联合制定项目规则、项目礼仪、评判标准和场地器材标准。政府与传统体育协会联合做到竞赛规则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国际赛事规则体系接轨,开展国际传统体育协会的赛事交流,打造传统体育的国际品牌赛事,开展赛事管理与运营、赛事竞赛裁判、运动员培养等工作。2)充分发挥各个国家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我国体育企业需要根据各个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吸纳民族传统体育精髓,将二者有机融合。3)体育产业链相关企业需要把握和迎合受众国的文化需求,在仪器、设备、器具、服饰、音视频等的生产、制造、加工、包装、销售的全链条中潜移默化地植入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政府合作落地、经济企业紧密连接的常态化交流态势。

3.4 创建传播渠道,凝聚文化共识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先行理念离不开文化传播的渠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话语表达紧密依托各类传媒渠道,包括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促进各个国家和人民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及其内在的文化精髓。通过这些传播渠道,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从我国的教育和竞赛领域拓展至国际社会。借助国际化的传播渠道,扩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传播范围,使得各个国家更多群众接触和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参与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其次,充分了解各个国家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遵循各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规律。以此为基础,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国语言体系传播的创新策略和方法,结合数字中国建设的新理念,信息技术赋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基于信息技术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提取、内容储存、文化资源的传承,能够实现可视化呈现和超时空传送,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传承。最后,文化新业态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话语权。应积极整合对外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新时代消费的模式、场景相适应,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树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国际形象和体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3.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和话语决策能力的重要基础就是人才基础。目前,尚没有专门机构培养体育外交人才,系统化、规范化的体育外交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不够完善。1)应该着重培养和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急需的高层次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人才,做到能够深刻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内核,熟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体育规则,能够在国际话语决策中行使应有的话语权,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发挥关键的纽带作用。2)充分发挥我国优秀运动员、金牌教练、国际裁判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在优秀运动员、金牌教练、国际裁判的语言能力、外交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着重培养,使其能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决策讨论中准确表达观点,畅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表达,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话语权的行使,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4 结语

时逢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育话语交锋日趋激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是响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先行”号召的积极行动方案。体系构建完成后的实施是关键,发挥体系的理论诠释力、实际影响力、传播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议题。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话语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