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及趋势预测分析*

2023-12-18孙艺扬陶俊良

中医药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床位公平性

孙艺扬,陶俊良,何 宁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1617)

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保障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当前,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支柱,其床位资源又是其中的重要要素,直接关系到中医医院运营和社会功能实现[1]。本研究通过评价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并预测其未来发展情况,旨在为天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和中医医院床位资源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及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天津市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医院”)床位为研究对象,以实有床位为统计指标,研究数据来自2011—2020年《天津市卫生健康统计资料》《天津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1.2.1 床位配置情况分析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基本状况。

1.2.2 床位配置公平性分析 利用差别指数分析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公平性。差别指数(indexofdissimilarity,ID)是某区域内各地区某种资源相对比重与其对应的人口、地理面积或GDP相对比重的差异,可以反映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2]。计算公式为:式中,A为区域分组,A=1,2,3,4;RAn为第A组中医医疗资源拥有量所占比例,RAp为第A组人口数、地理面积或GDP占总人口数、总地理面积或总GDP的比例。差别指数取值在0~1,越接近0,表示资源配置差异越小,公平性越高;反之则差异越大,公平性越低[3]。参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相关标准,小于0.20表示高度平均,0.20~0.29表示比较平均,0.30~0.39表示相对合理,0.40~0.59表示差距较大,0.60以上表示差距悬殊[4]。通常以0.40作为资源配置差距的警戒线[5]。

1.2.3 床位配置效率分析 利用归一分析法建立床位效率指数模型,进行床位配置效率的测量[6]。归一分析法又称床位效率指数法,综合考虑周转次数和使用率,直观反映利用效率[7]。床位效率指数计算公式为:床位效率指数=(床位实际周转次数/床位标准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式中,以天津市医院病床周转次数为标准周转次数,效率指数大于1为高效状态,等于1为等效状态,小于1为低效状态。

1.2.4 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建立灰色GM(1,1)模型[8]预测天津市2021—2025年中医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差别指数和床位效率指数发展趋势。利用Matlab_R2021b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基本状况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由2011年的5 550张增长至2020年的9 443张,增长率约为70.144%。但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主要集中分布于市内六区[9],除个别年份外,市内六区中医医院床位均占全市中医医院床位总数的60%以上,且增长率也远超其他3个区域,由2011年3 400张增加至2020年6 192张,增幅约为82.118%;而人口和地理面积远超市内六区的环城四区、滨海新区、远郊五区3个区域,10年间中医医院床位则分别增长了57.288%、53.77%和46.408%,虽增长较快但仍远低于市内六区。(见表1)

从床位相关指标看,2011—2020年天津市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逐年递增,由2011年的0.410张增长至2020年的0.681张,但与全国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0.813张(2020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0];每床卫生技术人员则逐年下降,从2011年1.515人减少至2020年的1.357人,降幅为10.441%,但仍远高于全国每床卫生技术人员0.976人;每床护士在波动中缓慢提升,10年间仅增长1.172%,2020年每床护士0.503人,与全国中医医院每床护士0.441人基本持平[11]。(见表2)

表2 2011—2020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相关指标

2.2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公平性分析 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差别指数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1年的0.280增加至2020年的0.363。按人口配置的差异逐渐加大,配置公平性逐渐降低,但公平性程度仍处于较合理状态。按地理配置的差别指数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处于0.5~0.7之间,按地理配置的差距悬殊且进一步加剧,处于极不公平状态;按GDP配置的差别指数在波动中下降,由2011年的0.479减少至2020年的0.424,虽然配置差异在逐渐缩小,配置公平性缓慢提高,但公平性程度仍然不高。整体上看,10年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最高,按地理配置和按GDP配置的公平性均较低,特别是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已处于极不公平状态。(见表3和图1)

图1 2011—2020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差别指数变化趋势

表3 2011—2020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差别指数

2.3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效率分析 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90.642%下降到2020年的62.224%;病床周转次数也逐年降低,由2011年的26.163次降至2020年的19.073次。以天津市医院病床周转次数为床位标准周转次数,计算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效率指数。(见表4)

表4 2011—2020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效率指数

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均处于低效率状态,且这种低效率状态持续加重,床位效率指数从2011年较为接近等效状态的0.907,逐年降低至2020年的0.532。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效率已处于较为严重的低效状态[12]。

2.4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状况预测分析 运用Matlab_R2021b构建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一元一阶微分方程,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残差修正[13]。计算结果表明,床位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床卫生技术人员等11项指标的后验方差C均小于0.35,最小误差概率P均大于95%,预测效果较好。(见表5)

表5 2021—2025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灰色预测模型及检验结果

2.4.1 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相关指标预测分析 通过灰色模型预测,2021—2025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将可能延续此前10年的增长态势。到2025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总数预计达到11 309张,每千人口床位数预计达到0.851张,但涨幅将会大幅度放缓;而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床护士数在未来5年会有极小幅增长,2025年将分别达到1.314人和0.508人,但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仍低于2020年1.357人的水平,无法扭转此前10年整体下降的趋势;而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则可能逐年减少,预计到2025年分别降至10.591 d、58.772%和20.446次。(见表6)

表6 2021—2025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相关指标预测

2.4.2 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公平性预测分析 通过灰色模型预测,2021—2025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按人口配置的差别指数将由0.383递增至0.469,配置差距加大。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将进一步降低,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2022年有可能突破0.4的警戒线,进入差距较大状态;按地理配置的差别指数将由0.663递增至0.715,配置差距进一步扩大,差距悬殊状态持续加重,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极低;按GDP配置的差别指数将由0.417下降至0.382,配置差距逐渐缩小,有可能在2023年降至警戒线之下,按GDP配置的公平性将进入较为合理的状态。(见表7、图2)

图2 2021—2025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差别指数变化趋势预测

表7 2021—2025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差别指数预测

2.4.3 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效率预测分析 通过灰色模型预测,2021—2025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效率指数有可能逐年递减。预计将由2021年的0.548减少到2020年的0.458,仍将持续处于低效率状态,且这种低效率状态将进一步加大,短期内不能逆转。(见表8)

表8 2021—2025 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效率指数预测

3 讨论

3.1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过度集中于市内六区,应加强中医医院床位的区域统筹和整体规划 研究显示,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主要分布在市内六区,市内六区超过其他3个区域之和,且区域分化逐年加剧,地理配置失衡严重,床位过剩闲置和不足同时存在,这也是造成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公平性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14]。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需加强对中医医院床位的统筹规划。首先,应控制市内六区中医医院床位的过快增加,对于市内六区中医医院增加床位的执业变更许可应从严审批[15];其次,政府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应较大幅度向环城四区、远郊五区和滨海新区倾斜,加强这3个区域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这3个区域中医医院,多方共同推动这3个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最后,以市内六区三甲中医院为龙头建立跨区域中医医联体[16],实现中医医院床位的跨区域共享与利用[17],促进中医医院床位资源的均衡发展。

3.2 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配置的公平性与效率却连年下降,需转变中医医院床位的发展模式 2011—2020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增长了70.144%,到2020年已经达到了9 443张,中医医院床位资源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10年间中医医院床位按人口配置和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逐年降低,特别是按地理配置的差距极为悬殊,而床位配置效率也始终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仍然不断下降。10年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发展呈现出总量增长迅速但公平性与效率下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18],过度追求量的提升而忽略整体布局与结构优化。因此,未来几年应在保证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的盲目扩张,一方面医院内部严格绩效核算,核减床位过剩科室床位或向其他科室转移,实现医院床位内部控制与流动;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需从整体上调整中医医院床位结构,统计测算中医医院床位在不同专业方向、级别、区域的最佳构成比例[19],通过院际合作、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20],提高中医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促进中医医院床位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3.3 天津市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增长与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下降,需加强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床位的利用效率 研究发现,天津市每千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与中医医院床位总量同步增长,但与之相反的是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明显下降,即没有与床位增长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增加,其结果必然是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的下降。10年间,天津市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均大幅度下滑,并显著低于天津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21],直接造成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效率始终处于低效率状态并进一步加剧。因此,提升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不能仅仅从床位配置本身着手,而应着重于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在着力增加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的同时,重视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的质的提高。一是根据中医医院床位数量,动态调整人员编制[22];二是通过鼓励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对口支援等措施进一步挖掘现有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力资源的潜能;三是完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鼓励多种方式师承教育[23],切实提升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为提高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提供充足的人力和技术支持。

3.4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公平效率存在“双降”的风险,需多方面重视和警惕 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按地理和人口配置的差别指数仍将逐年上升,床位效率指数则继续下降,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的公平和效率程度将可能进一步走低,这也是“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24]。而解决这一问题,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应开展深入调研和全面普查,也可以委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关科研人员针对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研究分析,充分掌握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而以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为依据,统筹规划全市中医医院床位的总量与结构,大力扶持环城四区和远郊五区中医医院的发展,推动市内六区与其他3个区域中医医联体建设和资源共享,逐步缩小不同区域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各中医医院应从内部对床位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并与天津市中医医院床位整体规划相适应,注重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25]。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天津市中医药事业科学化、集约化发展,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床位公平性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公平性问题例谈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