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息肉患者发病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2023-12-18朱冉飞赵壮壮

中医药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证型脾虚大肠

朱冉飞,赵壮壮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大肠息肉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指局部黏膜增生而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息肉样病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息肉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疾病若未及时诊治可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严重者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1-2]。现阶段,关于大肠息肉的发病特点、发病因素等尚不明确,多数学者[3-4]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肠息肉表现常无特异性,易被忽视,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筛查,但存在较高漏诊率。西医尚未发现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物,治疗上以内镜下切除为主,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等不足。中医学将大肠息肉归于“肠覃”“肠瘤”等范畴,认为机体亏虚,感受外邪、饮食失度等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脏腑气血失调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故治疗主要以补气健脾、理气化湿为主。有报道[5]指出,中医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改善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并可降低复发率,但对于大肠息肉中医证型分类及诊治仍缺少规范化依据与统一标准。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大肠息肉论治提供参考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脾胃科收治的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8~84岁,平均56.26岁;男98例,女52例;体质量指数(BMI)17~30 kg/m2,平均26.68 kg/m2。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北京)》[6]中关于大肠息肉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发现病变部位为全结肠型、左半结肠型(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和右半结肠型(升结肠、横结肠、肝曲、回盲部、脾曲),息肉大小为<1 cm、≥1~2 cm和≥2 cm;息肉数目为单发性和多发性;经病理学组织检查发现病理类型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者。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证型主要包括以下4种。(1)脾虚湿滞证。主症:腹胀或腹部隐痛,大便稀溏或黏腻不爽,夹不消化食物,气短懒言,神疲无力;次症:口淡不喜饮,纳呆,脘闷不舒,进食后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脉濡细或细弱。(2)大肠湿热证。主症:腹痛、腹泻,或大便带黏液或夹鲜血,大便臭秽,肛门灼热;次症:口干、口苦口黏腻、里急后重、肛门下坠,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3)肝郁气滞证。主症:胸胁或腹部胀痛、窜痛、痛无定处或痛引少腹,大便溏结不调,或大便不畅,欲解不得;次症:情绪焦虑抑郁或急躁易怒,嗳气频发,善太息,女性可见乳房胀痛,苔薄白,脉弦。(4)湿瘀阻滞证。主症:大便溏泻不爽或黏液便,或者便血(暗红色血便)或腹痛、腹胀;次症:或腹部不适,胸闷,舌质偏暗或有瘀点,苔厚腻,脉涩或弦。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者;年龄不低于18周岁者等。

1.4 排除标准 结直肠息肉已发生癌变者;既往伴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及肠结核病史者;伴有锯齿状腺瘤、家族性息肉病、P-J综合征及Gardner综合征者;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伴有药物滥用史、酒精依赖史及吸毒史者;精神障碍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参与其他相关研究者。

1.5 资料收集及观察指标

1.5.1 资料收集 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于入院后次日由1名主任医师和1名主治医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四诊信息判断其中医证型,将大肠息肉分为4种证型,包括脾虚湿滞证、大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及湿瘀阻滞证。

1.5.2 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特点 根据资料收集结果,统计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类型及发病位置情况。

1.5.3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根据资料收集结果,统计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5.4 不同性别、年龄、BMI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根据资料收集结果,按性别的不同将150例大肠息肉患者分为男性(98例)和女性(52例);根据年龄大小的不同将150例大肠息肉患者分为≤30岁(3例)、>30~40岁(11例)、>40~50岁(28例)、>50~60岁(63例)、>60岁(45例);根据《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意见》[8]将150例大肠息肉患者分为肥胖[BMI≥28 kg/m2,16例)]、非肥胖(BMI<28 kg/m2,134例)。统计不同性别、年龄、BMI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5.5 不同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根据资料收集结果,按病理学组织结果将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分为非腺瘤性息肉(60例)和腺瘤性息肉(90例);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将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息肉大小分为<1cm(50例)、≥1~2cm(65例)和≥2cm(35例),息肉数目分为单发性(79例)和多发性(71例)。统计不同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类型及发病位置 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发病类型为全结肠型,占比40.00%;主要发病位置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占比分别为16.67%、12.00%、10.00%。(见表1~2)

表1 150 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类型

表2 150 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位置

2.2 15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虚湿滞证,占比46.00%,其次为大肠湿热证,占比38.00%。(见表3)

表3 150 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3 不同性别、年龄、BMI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均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分别为50.00%、38.46%;大肠息肉女性患者肝郁气滞证占比(21.15%)高于男性患者(3.06%)(P<0.05)。不同年龄大肠息肉患者,≤30岁、>60岁患者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分别为66.67%、46.67%;>30~40岁、>40~50岁、>50~60岁患者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分别为54.55%、50.00%、47.62%。不同BMI大肠息肉患者,BMI<28 kg/m2患者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为47.01%;BMI≥28 kg/m2患者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50.00%。(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年龄、BMI 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例(%)]

2.4 不同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不同病理分型大肠息肉患者,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48.33%;腺瘤性息肉患者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为46.67%;腺瘤性息肉患者湿瘀阻滞证占比(10.00%)高于非腺瘤性息肉患者(1.67%)(P<0.05)。不同息肉大小大肠息肉患者,息肉大小<1 cm、≥1~2 cm患者均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分别为50.00%、55.38%;息肉大小≥2 cm患者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54.29%。不同数目大肠息肉患者,单发性患者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为50.63%;多发性患者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46.48%。(见表5)

表5 不同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例(%)]

3 讨论

结肠息肉可逐渐发展为结肠癌,属临床公认的结肠癌癌前病变。近年来,据临床相关调查[9]结果显示,95%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目前,由于大肠息肉的发病机制仍不明晰,该疾病的病因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该疾病的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10]。西医预防大肠息肉恶变及治疗大肠息肉尚无有效手段,临床治疗首选内镜下切除病灶,但部分患者不适合内镜下切除,且存在治疗后反复发作的情况,使得患者的预后较差[1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诊治方法,以预防大肠息肉发生恶变,提高大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一项针对876例大肠息肉患者的研究[12]发现,全结肠型(占42.24%)为大肠息肉患者的主要发病类型,且发病位置以直肠(占44.86%)、乙状结肠(占39.04%)和横结肠(占37.90%)多见。本研究结果显示,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发病类型为全结肠型,占比40.00%;主要发病位置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占比分别为16.67%、12.00%、10.0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大肠息肉患者的主要发病类型可能为全结肠型,发病位置可能主要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因此,临床可根据大肠息肉的发病特点给予针对性诊疗,以提高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及治疗效果。

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强调个性化的治疗,侧重辨证论治。其在治疗大肠息肉上有独特优势,不仅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还能防治及减少术后复发[13]。中医学中本无大肠息肉病名,中医学家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于“息肉痔”“便秘”“肠覃”“泄泻”“积聚”“肠澼”“肠瘤”等范畴[14]。息肉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水胀》中记载“肠覃如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气不得荣,因有所系,……,恶气乃起,息肉乃生”。《黄帝内经》中指出:“阳化气,阴成形”,“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中医学中关于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尚无统一的定论。多数学者[15-17]认为大肠息肉病位在肠,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标实为湿、瘀、痰,与脾虚、湿滞、湿热等密切相关。素体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失调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湿性黏滞重浊,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且湿邪郁久化热,湿热互结,秽浊之气而起,下注于肠,阻滞气机,导致气机运行不调,脏腑气血不畅,痰湿、湿热、气滞、瘀血等凝而互结,形成息肉,故而发病[18]。符娇文等[19]认为大肠息肉的发生与脾虚、湿热、血瘀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15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虚湿滞证,其次为大肠湿热证,且>30~40岁、>40~50岁、>50~60岁,BMI<28 kg/m2,以及息肉大小<1 cm、≥1~2 cm的单发性腺瘤性息肉患者以脾虚湿滞证占比最高,而≤30岁、>60岁,BMI≥28 kg/m2,以及息肉大小>2 cm的多发性非腺瘤性息肉患者以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说明不同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各不相同,但以脾虚湿滞证、大肠湿热证多见,临床应以健脾为本,并辅以理气化湿为治则。另本研究发现,大肠息肉女性患者肝郁气滞证占比高于男性患者,腺瘤性息肉患者湿瘀阻滞证占比高于非腺瘤性息肉患者,提示相较于男性大肠息肉患者,女性患者更易出现肝郁气滞证型大肠息肉,而且相较于非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性息肉患者更易出现湿瘀阻滞证大肠息肉。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女性大肠息肉患者素体亏虚,易感受外邪,且更易出现情志不畅,进而易导致肝郁久而化热,故相较于男性,女性更易出现肝郁气滞证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患者多禀赋不足,由于饮食伤胃、劳倦过度等因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运化、腐熟、受纳等失常,引发痰凝毒聚,痰湿内生,气滞血瘀,故相较于非腺瘤性息肉患者,腺瘤性息肉患者更易出现湿瘀阻滞证大肠息肉[20-21]。因此,临床应针对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辨证施治,以提高大肠息肉患者的诊疗效果。

综上,大肠息肉患者的主要发病类型为全结肠型,发病位置主要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虚湿滞证,不同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数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各不相同,临床可根据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辨证施治,以提高中医诊疗及用药的准确性、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病例来源较为单一,且病例资料收集有限,研究仅限于大肠息肉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的研究,其机制并未进行深层次研究。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上升至生物分子层面,从机制机理方面进一步明确中医证型与病理之间的联系。

猜你喜欢

证型脾虚大肠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口喝水促排便
大肠俞穴调理肠胃大肠俞 通络调水止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