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思维支架下实施多元实践活动推进初中生名著阅读
——以《骆驼祥子》为例
2023-12-18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何伟芬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 何伟芬
多元实践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充盈内容的实践活动,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就会失去有力的依托。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融入多维思维这一核心理念,是帮助学习者实现深度阅读的前提。本文结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多维思维支架的相关理论,从名著阅读教学应用中的多元实践活动构建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实践活动现状
名著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粹,其深远的思想底蕴和绝妙的艺术特色对学生的思想熏陶和审美教育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是名著阅读走向“荒漠化”,一方面,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大多浮光掠影,未能含其英、咀其华;另一方面,目前在名著阅读教学的设计上,多数教师往往不经取舍地大量使用教参素材,或者直接使用“拿来主义”实行题海战术,对此学生苦不堪言,但收效甚微。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下,除了适当保留部分传统性的活动外,大部分活动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这就要求教师布置实践活动时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原本单调的文本阅读转变为多元化文本赏读,让名著阅读活动的落实更有意义,实现阅读活动的课外延伸,也就是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实践性和思考性,以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多维思维与多元化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必要性
思维方式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科学中那些基本的概念和范畴,当人们运用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时,需要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具有不同的思维意义。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认为“语文学科的实质是思维和语言二者并重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而思维品质是指人们在思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多维思维是指从多个思维起点出发,把握多个思维方向和思维维度去探究问题。运用多维思维于名著阅读实践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名著本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思维潜在能力,充分激活思维的各个部分,而多维思维的呈现方式则需要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形式去支撑。因此,将多维思维与多元实践活动相融合,相信名著阅读会一改过去“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况,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基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师无论在名著阅读教学还是课后实践活动中,都要教给学生指向独立的阅读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效多元的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和提升,让名著阅读能够落地生根。
本文以“自读(落实实践类活动)——初探(推进探究类活动)——深读(自选拓展类活动)——表达(促成开放类活动)”这四个阶段一一阐述如何推进《骆驼祥子》的阅读。
三、多维思维支架下实施多元实践活动推进名著阅读策略
(一)自读:鼓励实践性思维,落实实践类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性思维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是思维主体进行后面一系列的学习和生活活动的根本。因此,教师在名著阅读实践活动中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注重发挥学生作为实践性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实践性思维强调实践标准、确定实践导向、追求实践效果。例如: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编排语文阅读小组,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实行打卡积分制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落实实践类任务,实现个人竞争向小组间竞争转化。
在《骆驼祥子》自读阶段,由于《骆驼祥子》是经典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教师要指导学生比较版本,择优阅读,待版本确定后通过整体规划,打造整本书阅读框架,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名著阅读。如小组制定阅读计划,引领阅读进度,落实阅读检测,建议从暑假就安排学生进行整书阅读,平均每天读两回,大概两个月读完。阅读期间完成批注,再利用两周时间完成专题阅读及知识巩固。学生通过有弹性、可自控的阅读计划,一方面消除了名著阅读的畏惧感,另一方面切实落实到阅读进度,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有信心走近名著,体会名著的价值。
(二)初探:发挥发散性思维,推进探究类活动
发散性思维又可以称为辐射思维和扩散思维,是指人类大脑在进行思维时呈现出分叉型或者散射型的思维模式,具有以“点”引出多条“线”,再构成多个“面”的思维特征。事实证明,形式、思路、方法的多样化深化了思维深度,延展了思维广度。
探究类活动是指从社会生活、学科领域中明确选择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实现问题的主动发现,完成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流表达探索结果,以此推动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发展活动。布置探究类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名著阅读实践活动中,经过第一轮的实践性阅读,学生对名著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头脑中的知识还是零散的、杂乱的,因此需要发挥发散性思维,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例如:在阅读中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问题式阅读、梳理式阅读、阐释式阅读或评价式阅读等方式,制作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将课内外的名著知识进行迁移、内化,通过梳理单篇阅读的思考路径,迁移运用到其他名著阅读中,建立同类名著阅读之间的关联,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体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是能够将关系用层级图呈现出来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直观的系统,并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整合,使之建立相应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的初探阶段,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制作成思维导图,在故事情节的梳理上,比较常规的角度就是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除此以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梳理角度,小说中除了祥子还有很多其他人物,如虎妞、刘四爷、孙侦探、曹先生、曹太太、小福子等。祥子是小说的中心,其他人物和祥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学生可以以祥子为中心,制作人物关系图的思维导图,这样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能勾连和扩展。这种方式可以使整本书人物关系得以充分展现,将看似杂乱无章的人物关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连接。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名著阅读,将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可视化,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示形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细节和主旨表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真正走近名著与经典,化繁为简,汲取名著作品中的精华,形成独特的人生感悟。总之,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储存知识内容,体现思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起整本书框架。
(三)深探:借助形象性思维,自选拓展类活动
形象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用直观形象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文学名著角度分析,形象性思维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联想的方法,塑造文学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性思维最大的特征。
拓展类活动就是根据所学知识,在原有的知识上加以延伸的活动,对所学知识起到扩容和优化的作用。拓展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让学生将课内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名著知识奠定基础,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升华思想、发展个人智力。通过自选拓展类活动,学生掌握独立搜集信息的能力,借助形象性思维发挥想象力,从而形成强大的语文观。
在具体的名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名著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拓展类活动。例如:《骆驼祥子》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学生很容易混淆,要想体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在混乱的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就要设身处地体会祥子的处境。教师则可以在学生阅读的中后期鼓励其选择一段或几段最有触动的场景,排演成微话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给予其精准指导,帮助其结合具体情节组织“制作剧照海报”“策划微话剧排练”“分镜头脚本设计,创写剧本”“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安排画外音”等拓展类活动。学生在完成拓展性活动的过程中,要全方位搜集有关人物的信息,务必全面了解人物,才能把握住人物的神韵,将把人物淋漓尽致地通过演绎展现出来,既张扬了个性,又展现了才华。这种熟读精思下的表演方法使学生深入文本内部,结合整书的内容去精准揣摩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强化理性认识,与作者形成“对话关系”。
通过编、导、演名著中的情节故事,综合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与核心素养,“创写剧本”涉及语文学科的读写融合,“导”与“演”涉及艺术类学科,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也是对名著阅读的一种新尝试。
(四)表达:激发创造性思维,促成开放类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和探索未知事物的高阶思维,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意义的思维成果,开辟人类知识新领域。
开放类活动就是答案以及答案呈现方式不是唯一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对文章的阅读感受加以表述,学生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思考,从而得出多样性的答案。例如:经过三个阶段的交流学习,学生对小说的认知得到了深化,学生与文本对话,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作为读者的身份,二是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对话的过程是以学习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投入其中的艰难历程。在开放类活动中,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通过手抄报展示个人想法,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为人物撰写小传,放大细节,增添人物神韵,甚至可以编写祥子求职信、改编祥子新结局等,为主人公抱不平。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需要在不同层面的语言实践中展开,将探究置于开放性的名著阅读情境下,提升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走近文本,获得审美体验,领略母语之美,提升思维品质。在《骆驼祥子》的输出过程中,高阶思维发生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精读文本,还原祥子的悲惨经历,多维度分析祥子的形象,体会祥子的悲惨遭遇,指导学生对祥子这样的小人物在混乱的社会中能否生存的话题进行辩论。学生自发搜集数据资料,统一组队思想,整理辩驳观点素材,自行确定正反方的一辩、二辩、三辩以及四辩。开放类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了学生在建构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这样,原来的封闭式活动就变成了开放性的“读写研”一体化的开放类实践活动,学生有了选择的自由,灵活了头脑,发挥了专长,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增强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名著阅读设计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多元思考空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在多维思维支架下设计以学生真实学情为起点、符合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多元实践活动,不仅要聚焦“学习指导”,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导向“思辨读写”,使学生从接受学习走向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注重“多元融合”,创建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语文学习体系,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实现进阶式的学习、巩固、拓展和创新,达到顶层探索。当然,实施的过程也是活动分层设计的体现,由最初人人都能参与的实践类作业,到大部分人乐意插足的探究类作业,再到少部分人能完成的拓展类作业,最终到极少部分人胜任的开放类作业,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