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态化管理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2023-12-18齐鲁医药学院董庆涛陈月虎
■ 齐鲁医药学院 董庆涛 陈月虎
护理专业人员是为广大患者提供临床就医及护理服务的特殊群体,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育体系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价值。在我国现阶段所处发展环境下,尽管各大医学院校都相继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但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历,并结合其具体情况总结出一系列优化策略,希望能真正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1.1 概念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护理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既可以满足护理职业特点中强调的道德准则等方面的要求,又可以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良好品质等培训。所以在当前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强调社会道德在职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如护理职业品质、职业纪律、专业素质、职业责任等。虽然从概念上来看,这属于自律范畴,但是需要通过道德公约、品质守则等方式对其进行规范与约束。
1.2 内涵
当前,通过结合实践研究、经验积累等方面的研究来看,医学院校在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已经获得了不少成就,对其内涵来说,一般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1.2.1 注重服务意识
根据我国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必须要在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确保各大医院能注重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由此能为广大病患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且医学院校还需要积极夯实护理学教学基础,促使其教习内容更加丰富,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专业教学相结合,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道德”等错误思想。学生在校学习、在医院实习等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职业可塑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对其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最大化地增强其服务意识,从而获得显著的教育成效。
1.2.2 加强人本主义道德关怀
根据我国卫生部在2015年颁布的《护理事业发展纲要》的内容来看,已经将护理职业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其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关怀等培训,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真正地热爱临床工作,并发自内心地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尊重患者。
1.2.3 树立严肃自我观念
严肃自我观念是医疗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护理人员需要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依旧能积极地遵循职业道德规程、岗位规程等,谨慎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发生违背职业道德等相关行为。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在医院实习等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所以树立严肃自我观念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价值。
1.2.4 注重职业礼仪
根据我国卫生护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礼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必须认真掌握的一门课程。当前该课程在实际落实阶段获得的成效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但能真正地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弥补学习期间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促使其专业素质提升,而且还能提高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确保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能为医院塑造良好的形象。
2 基于常态化管理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意义
2.1 医德医风建设是现今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在常态化发展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接班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培训,促使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逐步提升思想境界,不但对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对建设和谐社会也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飞跃发展的背景下,医疗护理行业需要尽快转型,具体表现为转变护患关系紧张,大众对临床护理专业不够信任等。为了维护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尤其是在当前人们素质不断提升、权益意识逐步增强、信息观念不断形成等背景下,一些社会问题相继暴露出来,教师要全面加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2.2 医护职业的神圣性,需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业道德这一观念中,古往今来,医护人员必须要遵循以“救死扶伤”为根本,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大众的敬重与信任。当医护专业学生穿上洁白的护士服,并站在红十字下庄严宣誓时,会很自然地涌现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医学是钻研人类生命奥妙的重要学科,由于生命异常珍贵,所以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必然会让医学护理学科变得非常的高尚和崇高,所以护理职业在世人眼中也变得非常神圣。护理专业学生在从事这一职业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并积极践行誓言,一心一意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
2.3 医护职业具有高危性质,需要护理专业学生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意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传染性疫情、放射性损害、化学毒品渗透、针刺感染等一系列危险事件是很常见的,这会对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在战争时期,医护人员在为军人救治期间,很容易因操作不慎而遭受感染,如果抢救延误等,甚至会威胁生命。在国际护理事业发展中,南丁格尔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她代表着那些无私奉献、护佑生命的护理人员。对此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教育方面,教师要让护理专业学生意识到,唯有真正地将患者放在重要位置上,才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从而真正地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与信任。
3 基于常态化管理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常态化管理及研究等背景下,现今我国各大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这会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育内容滞后,实际效果不理想
首先,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会错误地将教育内容和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相混合,导致实际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限制;其次,教育模式与实际需求不相符,不能最大化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过于敷衍,不主动强化自身思维意识,优化教学手段;最后,学校辅导员无法及时掌握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政问题,并且选择的教学模式不够科学与合理,导致师生关系生疏,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3.2 教学工作无法灵活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干扰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国家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尽管获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首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缺乏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其次,学校和医院的教学氛围有一定的差异性,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缺乏社会实践经历,思想相对单纯,在进入医院实习后,会面对不同的诱惑和困难等,导致学生会变得非常迷茫,抵御能力不断下滑。
3.3 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期间存在异化
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部分医院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这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带来一定的影响,其表现包括:个别医护工作者的道德思维认知出现偏差,这会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造成负面干扰;另外,部分医院的盈利经营思维较强,这与传统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发生明显的矛盾,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现实出现冲突,乃至会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思想造成颠覆。在面对未来职业竞争压力的过程中,一些护理专业学生为了确保在实习期间获得认可与肯定,会沾染一些不良社会风气。
3.4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职业价值观危机干预策略
经过调查及研究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在医学院校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太集中且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造成其在实习期间的价值观极易发生转变。首先,对护理专业的自我定位产生影响,个别护理专业学生单纯地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照顾患者,与保姆、服务员无区别,有自卑感;其次,个别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接触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极易出现受挫感与虚荣心理,导致其内心的价值观失衡,进一步导致职业选择危机出现。假若以上危机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调整与干涉,必然会对护理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 基于常态化管理背景下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策略
4.1 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优化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学质量
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首先,强化基层调研,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暴露的不足等,筛选出最适宜、最科学、最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确保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能真正地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其次,最大化地彰显辅导员的职业优势,加强与护理专业学生积极沟通与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内心想法,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与教育,从而有效增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再次,加强思维认知更新,促使教学模式不断升级,利用案例教学等方法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加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培训,促使其专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从而逐步增强其职业道德素养。
4.2 加强法治、理智与情感教育,强化教学成效
近年来,个别医护人员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迷失职业方向,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此,教师要结合一些真实案例来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警惕意识,使其能认识护理职业具有高危性质,必须要不断增强道德素养,才能修身慎独,真正地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法律、理智与情感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确保其职业道德素质持续提升。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对于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要引入法律教育机制,利用一系列负面、恶性护患案例以及违法违纪事件等,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警惕意识,促使其积极地形成法律防线,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第二,教师要结合社会不良风气引起的负面影响,合理利用反面教材、护患矛盾等素材,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加倍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积极地塑造良好、正直的职业形象做出努力,从而使护理专业学生逐渐形成理智防线,确保在面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情况下,能冷静思考,不出现盲目、迷茫或随波逐流等情况;第三,根据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教师要给予正面案例引导与教育,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增强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观念,并激发其责任意识,促使其形成事业心,能站在道德、情感、事业责任等方面提高思想毅力。
4.3 根据护理职业道德异化问题,强化护理职业道德对比教育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社会环境的改变会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表面性、短暂性等特点,无法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质造成干扰。首先,加强环境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相关性,使护理专业学生认识环境因素会对职业道德异化带来影响,并且这个现象是普遍的、短暂的,所以这一异化不会与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产生冲突,而且还能反向验证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的规范性、持久性和合理性,并为进一步增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判断能力提升,确保学生能正确的看待异化现象,严格遵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最后,加强自我教育,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提高个人实力,使其积极地面对未来的就业压力,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不盲目妥协,由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与支持。
由于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且精力充沛,极易接受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现象等,但也极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所以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确保其教育形式新颖、教育内容丰富,且紧跟时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最大化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一个有趣、有益的校园教育活动中获得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4.4 加强护理职业道德危机干预培训,提高干预应对能力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问题、情绪危机等,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此医学院校必须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干预指导与培训,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克服困难、化解困境等,具体的应对做法包括: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认识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在遇到心理危机的情况下不能过于紧张或迷茫,一定要沉着、冷静、理智,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第二,逐步增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的示范功能,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等,为广大护理专业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榜样,利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年龄段上来看,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但是会存在较强的模仿能力,假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较合规、得体等,必然会对护理专业学生产生直观、深刻和积极的影响。
5 结语
俗话说,德为医之先。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念。护理专业学生是否拥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学校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当前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与改进,从而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积极地践行职业誓言,为其成为一名专业精湛、品质高尚的优秀护理人员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