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2023-12-18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周一舟
■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周一舟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新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符合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要求高校在原有课程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考核占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扩展考试内容覆盖面,基本实现“以考促教”。当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因考核内容偏向理论、考核形式相对单一、忽视开展教学评价等因素,影响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本文分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策略,为实现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提供助力。
1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优势
1.1 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强调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的设置,既能打破因课程考核过于强调理论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局面,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促使学生调动自身已有知识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又能提高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与闭卷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消除学生对课程考核与闭卷考试的抵触情绪,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以及考核原则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2 扩展考试内容覆盖面
在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过程中,常采用单一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从多角度判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无法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有力支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更加重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试的综合应用,有助于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既能利用具有开放性质的过程性考核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又能通过闭卷考试覆盖教材全部内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程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1.3 基本实现“以考促教”
课程考核的价值体现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尤其是高质量的平时考核能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能基本实现“以考促教”。第一,改革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形式,有助于发挥课程考核的鉴定效能,确保教师从客观、真实、有效的考核结果中辩证把握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突出强调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与时效性,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效能,促使教师持续深入地研究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专业发展前景,进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
2 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内容偏向理论
当前,在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选择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滞后,未能辩证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课程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偏向理论,重视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记忆性考题的设置,缺少开放性案例分析题的设置,且根据教材内容提前设定好评分标准以及标准答案,而部分学生为获得较理想的考试成绩,常常会在考试前的较短时间内进行突击复习,以凭借短时记忆完成考试。这不仅无法确保学生能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还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2.2 考核形式相对单一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过程中,部分高校尚未明确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仅采用学生日常出勤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学生能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评价的客观性,还会因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思维固化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另外,部分高校虽然将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但因教学时长、教学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平时成绩在总考核中的占比较少,且受教师主观性影响较大,极易降低学生对课程考核的重视程度,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养成。
2.3 忽视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与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课程教学质效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当前,在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与评价过程中,部分高校尚未明确课程考核改革的紧迫性,忽视课程考核改革,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的认知较为浅显,既会因忽视开展教学评价而无法把握学生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看法,又会因忽视课程考核结果的分析应用,不能全面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无法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指明方向,从而影响高质量课程体系的构建。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策略
3.1 基于教学大纲,转变考核理念
教学大纲是高校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指明了课程教学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进度,不仅能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还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这也是高校制定课程考核内容的重要基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要明确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的紧迫性,基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明确教育心理学性质,积极转变传统滞后的课程考核理念,合理运用课程考核规范内容,以发挥课程考核的教育效能。
高校在改革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内容时,应深入研读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明确教育心理学的性质、目的及任务,辩证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属性,进而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转变传统过于强调理论考核的滞后考核理念,在规范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考核内容以及评价标准,以发挥课程考核的鉴别效能和反馈功能,通过客观分析课程考核结果,帮助教师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为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3.2 根据教学设计,完善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与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既能引导教师依据课程考核内容把握教学侧重点,又能促使教师明确自身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还能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并结合教育心理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帮助教师明确课程考核的原则、目的和方案,以激发教师的能动性与创新性。
第一,为规范课程考核工作,高校应制定完善的课程考核说明,既要明确考核对象、考核依据和考核方式,又要细分考核要求、命题原则和试题结构,以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改革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第二,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开展规范性教学,高校可结合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合理制定考核内容与要求,促使教师从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等四个层面开展教学,以发挥课程考核引导、激励和鉴定效能,积极构建高质量的课程考核体系。
3.3 立足教学内容,优化考核体系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明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既要立足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三个角度出发,着重优化课程考核体系,丰富完善课程考核内容,以打破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内容局限于理论的困境,又要明确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构建全面覆盖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体系。
第一,为转变学生被动依赖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出题,引导学生站在考核者角度思考出题的原因、与课程内容的关联度等内容,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导者;第二,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考核,并根据日常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案例分析考核情境,以克服闭卷考试的弊端,激发学生思维活性与创新能力,同时更直观地考核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是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进行成绩认定,以提升学生对考核成绩的认可度,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场景。
3.4 创新考核形式,重视实践考核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教学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毕业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要依托教育心理学的性质特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就业前景与岗位需求,优化创新课程考核形式,既要通过理论考核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重视平时的实践考核,进而从全方位、多角度观察、评价、分析学生在案例分析、情境处理中的行为表现,以提高课程考核质效。
例如,在设置《认知学习理论》的课程考核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段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对认知学习理论的理解,用奥苏泊尔的理论分析教学视频中的优缺点,这样既能考核学生对奥苏泊尔认知同化理论的掌握程度,确保学生认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又能综合考核学生的思维灵敏度、知识调动度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促使学生灵活应用认知同化理论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而发挥课程考核的教学效能。
3.5 改革评价方式,注重结果应用
高质量的课程考核在持续推进课程教学质量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向,将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形式转变为平时考核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促使教师根据平时考核结果辩证地把握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动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进而发挥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的优势。
比如,教师组织学生从斯金纳的理论、班杜拉的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奥苏泊尔的理论等知识点中任选一个完成平时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从框架完整度、要点明确度以及个人对疑点、讨论点的论述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强调评价语言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以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组织学生完成闭卷考试之后,教师要做好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并从多角度掌握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情况,为下一轮教学指明方向。
4 结语
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主要的教育目标,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发展需求。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课程考核和评价的教育效能,高校要基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积极转变传统滞后的考核理念,既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大纲设计来把握教育心理学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又要根据课程考核目标创新考核形式,并重视实践考核,以综合考核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要明确课程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性,进而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课程考核结果的应用,以充分发挥平时考核和闭卷考试的导向与激励效能,促使教师从全方位、多角度把握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为后期教学模式的动态调整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