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2023-12-18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计擎宇龚春艳通讯作者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计擎宇 龚春艳(通讯作者)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高质量的语文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与锻炼。以语文教育为基础,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有效强化生活实践能力。
1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语文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现阶段,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在组织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味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和真实需求,导致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关怀的课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语文教育质量是相关联的,但许多教师只强调自身对语文知识的解读,希望通过对学生的体验式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实际反馈,导致学生难以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1.2 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拓展性,教师一味地强调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却忽略了教育素材的有效延伸,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在面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时,学生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实际上小学语文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在教育资源开发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接触和了解过于单一的学习材料,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能力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1.3 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考核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与语文学习方向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考核评价活动的科学设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给予的指导不够充分,并且许多教师只是将语文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任务来展开,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整体特点和认知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容易受到较大的限制和影响,学习状态也很难得到及时的调整与转变。
2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策略
2.1 通过多元互动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互动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重要途径,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格外重视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真正突出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要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快速调整学习状态,并且在主动解决问题的同时,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在充分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核心内容的同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搭建主动表达的平台和空间,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观点。
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核心内容的情况下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向学生提问,为学生搭建自主表达的空间,确保学生能在实际学习活动中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在与教师对话的同时真正表达自身的情感观点。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合作交流的有效运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开展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基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进一步调整。
2.2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活动作为锻炼学生思维的平台,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好对学生的科学管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培养。构建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将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相关联,通过课内外的深度融合突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具体要求,在翻转课堂机制的影响下,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面对不同成长环境下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真实表现。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课程自主学习的要求,并且在课堂上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化,鼓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主动分享关于语文知识的相关内容,这样一来,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活动能紧密关联在一起,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能真正实现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应从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流程,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提升,真正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让独立思考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重要途径。
2.3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境的还原和创设,从学生认知特点着手,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情境中丰富学生审美认知,让每位学生都能基于语文学习发现文字的美感,并且在深入现实生活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审美体验。创设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统筹和协调能力,在情境中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并且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活动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状态能得到及时调整,在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认知与体验更加全面。
教师应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与小学语文教育相关的素材内容,通过立体化资源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这样学生能更加真实深刻地融入情境,并且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根据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学习表现,教师还应进行基于教学情境的交流,尝试构建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与画面,将场景呈现在课堂上,并以此为基础,及时转变学生学习观念,让贴近生活的情境成为小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推动力。
2.4 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了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实践活动的科学设计,从实践着手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组织和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做好对学生的科学管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也要格外关注现实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比如,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为了进一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并且实现文化传承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关注实践流程的全面创新,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着手开展多元化的指导与管理,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成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应当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挑战性,教师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进行深度探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3 结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保障语文课程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推动学生价值观念的不断转变,确保语文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行之有效的语文课程教学成为学生认知能力全面提升的推动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