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历史类节目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以历史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3-12-18

文教资料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典籍里的中国典籍历史

李 敏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1]历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实现历史文化类节目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典籍里的中国》作为近年热播的历史类文博代表节目,自2021年春节开播以来就成为传统历史文化中彰显时代价值的“网红”节目,并且在青年群体中持续引起热议。节目以中华传统典籍为载体,融合多种传播形式,以独特和新颖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时代价值,是历史文化大众化、通俗化、时代化的优秀文化节目成果,开辟了历史文化自信创新发展的一条实践路径。

一、承前启后: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中华历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总体战略高度、传承载体变革维度和群众环境角度来看,新时代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契合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一)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新时代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学科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完善,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不断深入,传统历史文化“休眠”的情形逐渐被打破,历史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历史文化的最深层吸引力来自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载体、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彰显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取向。

首先,历史文化载体具有资源多样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的宝库。近十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历史考古和研究考证,诸多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挖掘、解读和重视,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新时代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历史遗迹作为文化资源以主题公园、主题博物馆等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对历史的认知、认同和自信。

其次,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故事,表达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历史情感的表达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国家历史的认知,增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通过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将人们在历史资源中的“获得感”融入对国家的认同中,通过传递文化塑造人的力量,获得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感。

最后,历史文化资源表达着时代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3]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优秀历史人物故事能够激励人心,培养个人的家国热忱,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型融媒体是新时代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进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4]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融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整合性媒体,在文化传播上能够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现代”载体,对内容和宣传进行整合互补,提升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益。

首先,融媒体拓宽了受众接触历史文化资源的渠道。“互联网+”时代下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媒介融合成为拓宽传播渠道和整合多元信息的必然趋势。[5]融媒体发挥扩大优势来拓宽历史文化资源的来源,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传递丰富的、立体的和多维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有不同历史文化需求的受众。

其次,融媒体对历史文化的整合效果明显。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凭借无限的时间、空间、自媒体作者和广泛受众成为现代最流行的文化传播方式。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已经不再受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表达局限,而是通过整合融通更多出现在网络上,或者成为历史剧在电视、网络上传播,或者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

最后,融媒体宣传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融媒体对历史文化的传播是传播大众化、通俗化的重要手段。融媒体凭借受众的广泛性和时空的无限制特点,面向全球进行宣传,通过整合的手段使人们对历史文化更加愿接触、感兴趣,在科学清晰、形象直观的文化呈现中拥有持久深刻的历史文化获得感。

(三)新时代的文化环境是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顺风车”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在文化领域显现出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6]。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对民族的认同需要使历史文化的创新刻不容缓。

第一,历史文化认知“脱节”的现象广泛存在。现代媒体环境下人们对文化的需要呈现出新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7]“00后”等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文化的要求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和差异性的特点,人们的审美要求特别是对历史类文化的鉴赏力、关注力度、接受程度和欣赏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网络的迅速传播,使受众通过自媒体“快餐式”了解历史知识,潜移默化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而大众在碎片化、娱乐性、不加选择性地接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歪曲的历史观念,呈现历史文化认知“脱节”现象。

第二,历史文化作品与新时代“脱轨”的问题亟须解决。历史文化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一直存在“传统”与“创新”的矛盾。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其时间背景距离当代久远、内容较为严肃、传播方式较为单调,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多样化文化的需要,历史文化特别是文字类历史不易向大众化转化,容易衍生错误的文化思想。

二、“变与不变”: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化的传承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创新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事实,挖掘文化内涵的深度,也要利用新技术创新形式,拓展历史传承的宽度,推动其大众化、通俗化和时代化,从而保持历史文化在社会中传播的热度,与时俱进。

(一)尊重史实,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度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8]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对于处在新时代的人们来说,传统或者近代的历史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如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是首要难题。

尊重历史事实是传承的基本前提。历史文化以历史事实为根本,历史事实作为客观的社会存在,扎根于历史实践,不允许人们妄加臆测和擅自虚构,更不用说颠倒黑白、恶意捏造,所以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传承、传播历史文化是继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根本前提。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9]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中渗透的历史故事、历史情感、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需要我们全面挖掘与传承。

(二)创新渠道,拓展历史传承的宽度

“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生命力,就不可能有信心进行创造性转化。反之,如果不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固守传统,止步不前,就会丧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1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处于“休眠”的状态,新时代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技巧和方法,必须以实现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重要环节。

首先,历史文化内容的阐发要“接地气”。历史文化因为时空的限制在传承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常常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受,必须解决“如何使经典文化世俗化、大众化,把其中蕴藏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文化环境的构成因素”[11]的问题。从内容源头上开始,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群体特别是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通过历史游戏,如从人们感兴趣的传统饮食、服饰等入手,讲好历史故事。

其次,历史文化传播的方式需要“推陈出新”。“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12]新技术时代,历史文化的传播兼具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传统方式,如历史类书籍、报纸、专业博物馆等仍然是理论研究、专业论证的强有力载体;新兴媒体,除了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端网络可以在线直播和下载,还有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网站等社交平台,以视频、图文的形式加强普通网民与历史文化的互动,“每日故宫”“国家博物馆”等智能软件和历史类网络游戏也成为一定的载体,依托历史文化的文创IP(知识产权)产业也成为新兴热门行业。

再次,扩大历史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如果我们的文化只停留在经典文献上,只为少数专家和学者所理解,或藏在图书馆而远离我们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就会变成一句没有实际措施的口号。”[13]获得广泛的受众必须要推动历史文化通俗化、大众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

(三)与时俱进,保持历史文化的热度

传承中华文化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14]。历史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是某一段时间的“热点”,而要一直保持“温度”。要保持历史文化的热度,就必须与时俱进地继承、挖掘、创新和发展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历史文化的传承肯定不是某个专家或者学者就能完成的,而需要发挥人民的力量,使“热度”来源于人民。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以青年为主。如何满足这部分人在新兴平台上的历史文化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史类文化的传播载体要符合当代社会主流的审美需要,瞄准新时代受众的平台定位,特别需要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三、“新瓶装老酒”: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作为历史文化类的优秀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2021年春节电视首播、网络热播以来好评如潮,成为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节目。节目通过创新“短小精悍”的动态载体形式,历史文化传播的途径,具有科学性、新颖性的内涵和衍生的IP效应,对文化传承、节目创新等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新维度:创新“短小精悍”的故事载体形式

历史文化传播离不开创新载体。当代传播载体趋向满足当代观众“短小精悍”的碎片化需求。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典籍里的中国》以季为播放周期,每季11期,每期的历史故事通过“短小精悍”的节目篇幅,吸引受众眼球,释放出大量“干货”。节目以甄选的典籍故事或者人物事迹作为主元素,加上丰富、合理的想象,将典籍创作的文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节目邀请专业人士对典籍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进行讲解和点评,增强了观众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彰显了时代精神。生动的故事舞台与幽默的演绎花絮相结合,通过鲜活又接地气的形式,拉近了传统文化典籍与普通人的距离,拉近了历史文化与普通人的距离。

《典籍里的中国》以中华优秀典籍为主线,考究历史原本,择取经典历史故事,加之丰富的想象,让典籍里的人物“活起来”,同时利用科技带给观众全新的“沉浸式”视听感受,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全息式”演绎展示出典籍的历史价值。

(二)宽路径:打造“落地开花”的融媒体共享平台

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凭借多个网络平台“落地开花”。历史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在电视上吸引了一大批传统用户,更是联合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网”播出,吸引了海量网络用户观看、点赞、评论和互动。集移动互联网和PC端为一体的“全网式”投递宣传增进了大众对节目的了解,使节目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受众和良好的效果。

多平台互动是该节目推出的一大特色。前期节目以“引人眼球”的宣传进行造势,以央视的官方平台为基础发布先导片和预告;同时开通微博客户端,和网友形成了良性互动,在官方微博播送当期精彩看点,使用倾向轻松活泼风格的平台用语来打造网民们喜爱的节目,如“名场面”“300多年前徐霞客旅游有多硬核”“2500多年前的老子有多爱提问”等网络用语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同时结合“神舟十二号”“祝融号”等社会热点和故事,传播正能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持久性。节目在第一季收官后推出了“你期待谁来演第二季”的微博互动,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使“尘封”的历史典籍打破“封闭”状态,借助多种媒体由大众共享。

(三)多视角:兼具“双管齐下”的沉浸式审美

历史文化节目是科学专业的,也是极具艺术审美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以中华传统典籍故事为主线,与讲述历史故事、展现社会风貌、还原生活场景、彰显核心人物等支线相得益彰,在故事的演绎上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

广大当代青少年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的重要受众,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充分满足了青少年社会交际和文化趣味审美的需求,一些青少年学生还通过节目学习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将其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把优美的解说作为作文素材记录下来,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同时节目利用文创作品吸引年轻人,诸多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入了年轻人的生活。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5]历史文化自信传承与创新更需要从历史内涵、传播方式和精准受众出发,挖掘深度、拓宽深度、保持热度,坚守内涵、丰富形式和手段,充分利用新时代融媒体的优势加强历史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典籍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评论
《典籍里的中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央视“神仙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带你“穿越”华夏文明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被赞“神仙”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新历史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