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坚韧的攀登者
——走出高原期
2023-12-17王志鹏
□孙 媛 王志鹏
随着一轮复习的开始,我们查漏补缺、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提升速度很快。但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有时会感觉自己能力提升停滞不前,很多原来记住的公式概念都不会用了,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心理学上把这种在练习中期出现的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也叫高原现象。在高原期,我们的学习效果进入了一个平台期,而经过这个时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能够提高。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高原期产生的原因,然后看一看如何克服。
一、高原期产生的原因
1.眼高手低,疏于练习
“这个题我见过,我肯定能做对!”“学过的知识点都整理了,对应的练习题我就都会做!”“这个题老师昨天刚讲过,今天就考了,我绝对能拿满分!”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有的同学自我感觉课本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开始在“偏难怪”题目上花费很多时间,等上了考场,才发现自己会的还是原来那些题目;还有些同学觉得复习的都是原来学过的知识,对待上课和自习的态度就没有那么认真,甚至在考试的时候,还会轻视题目,导致犯很多低级错误;还有一部分同学掌握知识太过死板,不能举一反三,考试的知识点变一变,就不认识了。
2.兴趣减退,疲劳懈怠
有的同学觉得每天都在练习,已经攻克了原来的疑难点,但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有些退步,从而怀疑自己,产生挫败感。这些挫败感又引起自己的焦虑,更加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心灰意冷,总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学习动机减弱,甚至开始破罐子破摔;还有的同学本来做好了计划,但心里总惦记着其他事情,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方法不当,难以突破
在高三我们的练习与考试非常多,学习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应地,我们的学习方法也需要改进。有的同学不是不努力,反而很刻苦,该做的作业做了,该整理的笔记也整理了,每天也很累,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说明努力的方法不对,或者说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来适应新的要求。高三这一年,时间是一个定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思考方法和效率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干加巧干,才能让学习更高效。
二、如何走出高原期
1.总结反思,分析原因
我们要思考,自己目前的状态是不是够谦虚,是不是想的多而动手少。要踏下心来深度挖掘自己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找出自己最近考试的试卷,逐题进行分析:自己这道题为什么会做错?是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还是审题时粗心?是同类的题做少了还是没有见过类似的题?
对自己的学习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制定合理的目标。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我们跳一跳能够达到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坚决不为。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调整心态,坚定信心
学习到一定程度,我们会感到疲劳倦怠,学习动机会下降很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对照自己定的目标,坚定信心。学习就像跑马拉松,中间会出现很累很难熬的阶段,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一定能行。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行”“我能”“比上次进步了”“下次一定会更好”这种话,因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心情会更乐观,思想、行动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另外,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水平太弱,不足以激发攻艰克难的自我能动性;动机水平太强,容易给自己增大压力,患得患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踏实努力,把所有的想法落实到每天认真完成任务上,不用太在意结果,一时的结果只代表前段时间自己的水平并不能代表最后的成绩。
3.变通方法,攻克难关
最开始用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高原期,我们要探索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导致的停滞不前,我们就要找到知识结构中的短板,夯实基础;如果是因为综合知识衔接不够,不能站在全局考虑问题,导致答题不全面,我们就要针对这一科目梳理脉络,归纳整理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遇到的题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脉络;如果是因为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而产生挫败感,我们应该将错题进行分类整理,把犯错的知识点彻底弄清楚。
4.释放压力,劳逸结合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我们还要适当放松自己,注意劳逸结合。学习需要精力,如果休息不够、睡眠不足,往往使学习状态和效率大打折扣。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像跑步、打球,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把自己的压力通过运动释放出去,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率。
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攀登险峰、高峰,越是容易遭遇高原现象,此时你最需要的是不慌不忙、不畏不惧,做最坚韧的攀登者。高原现象只是你进步途中的一个阶段,当你渡过这个时期,接下来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