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经贸成果回顾与展望

2023-12-17张帅翟崑

东南亚纵横 2023年5期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贸合作东盟

张帅 翟崑

摘要:中國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效硕果累累,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成功典范。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已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双方在既有合作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在不同层面对双边合作提出新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项下的经贸合作通过改善既有经贸合作和挖掘新增长点的形式,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展望未来,中国—东盟传统基建合作潜力巨大、新兴数字合作方兴未艾、合力引领绿色经济机遇叠加。但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经贸合作正在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挑战,双方应在深化现有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密切产业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可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多领域、多层次,合力优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动力机制,携手推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2479(2023)05-024-16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Economic and Trade Achievements of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Past Decade

Zhang Shuai,Zhai Kun

Abstract: China has always taken ASEAN as a priority in its neighborhood diplomacy and a key region for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supported the building of the ASEAN Community, ASEAN centrality in East Asia cooperation, and ASEAN's greater role in building an open and inclusive regional framework. Si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was put forward ten years ago, China-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has been fruitful, and China-ASEAN relations have become a successful model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trade has produced obvious "spillover" effects, and the two sides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existing cooperation has been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under BRI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China-ASEAN bilateral relations by improving exist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exploring new growth points.There will be huge space for China and ASEAN in traditional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emerging digital cooperation is on the rise, and opportunities for joint efforts to lead the green economy are superimposed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under BRI is being challenged by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s such, the two sides should, on the basis of deepening the existing cooperation, strengthen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cope with the instability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y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trive to build a sustained dynamic mechanism for BRI in the economic,political,security and other fields in order to build a closer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China and ASEAN.

Keywords: momentous changes not seen in a century;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ASEA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2018年6月23日,中共中央總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1由于新旧力量和大国格局的改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带来大动荡、大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2。但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被动地面临外部局势变化不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本身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在增加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同时,也为中国外交破局创造了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便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之一4。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打破现有的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不平等的世界分工体系,对于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5。通过推动世界分工体系的改善,既可避免在全球化停滞和中美贸易争端长期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被脱钩”,政治上也证明中国愿与友好国家共同分享自身的发展成果6。因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国践行全球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平台,兼具安全、经济和政治等多重意义,2023年10月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发展成果,开启了“金色十年”新征程。

一、东盟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

我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建立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国构建稳定外部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有利于扩展中国安全纵深

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所谓南海“声索国”,其中菲律宾等国甚至与美国签订安保条约,这为美国利用安全议题向中国周边投射影响力、分担自身安全成本提供了战略抓手7。2018年,美国“印太构想”转变为“印太战略”后,东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印太战略”的核心8。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建立互惠互利的经济分工关系,有利于为自身创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外交环境9。“商业和平论”等强调加强经贸联系,有利于降低相关国家之间出现政治冲突的可能性10,在相关国家没有结构性政治矛盾的前提下,紧密的经贸关系对政治冲突的烈度和频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1。即使当下美国政治精英已将中国作为自身霸权最大的挑战者,中美之间高水平的经贸往来在延缓美国对华经济“脱钩”的同时,也赋予中国面对美国政治压力时更多“反制”手段和战略缓冲空间12。

经济“压舱石”在中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交往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面对美国压力与挑拨, 中国仍实现与东盟关系的升级,双方在南海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分歧也基本可控13。2021年11月22日,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11月11日,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纪念〈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联合声明》,这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达成的一份重要文件,更向外界表明“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把解决南海问题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12023年3月8—10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38次联合工作组会,继续推进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因此,在美国及其同盟体系不断加强对华战略压力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健全中国与东盟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对中国获得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缓解自身安全压力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2。

(二)有利于加强中国对外经济分工

2018年3月以来爆发的中美贸易摩擦目前已呈现长期化、多边化和全面化的趋势,中美两国短期内难以在经贸问题上达成妥协3。美国正试图利用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经济和技术影响力,通过所谓的“友岸外包”等手段,强迫中国与全球分工体系“脱钩”,以此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4。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对维持中国与全球分工体系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看,中国与东盟之间本身存在高水平的贸易往来,这使得“中国制造”借助东盟“间接”进入欧美市场成为可能。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东盟国家对美国贸易出口和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同时出现增长,表明在相当程度上,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出口重要的“转口基地”5。这在当下有助于中国借助东盟间接进入欧美等国际市场,减轻中国面临的经济压力,为中国将“两头在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争取必要的调整时间。因为,从经济体发展阶段角度出发,即使没有爆发中美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国内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环保成本上升等压力,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也已成必然。

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都坚持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且中国与东盟本身都属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6。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优化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分工,可最大限度保障中国供应链对外移产业的影响力,避免出现中国经济“被脱钩”和制造业过早衰退的状况。例如,面对夏季用电激增、越南工厂大面积停工的状况,2023年5月底,中国广西与越南签署了110千伏深沟至芒街联网工程购售电协议,时隔7年中国再次恢复对越南供电7。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分工建设,有利于中国在相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下维持与全球分工体系的联系,这对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至关重要。

(三)有利于彰显中国亲诚惠融的外交理念

2021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强调:“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8但中国发展对既有国家之间权力、利益和观念结构的冲击,是一个各方都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9。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等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验“中国永不称霸”的试金石10。从2009年开始,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存在,接连推出“重返亚太”“再平衡”“印太构想”“印太战略”等1。但在向东盟国家提供至关重要的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等关键领域,美国不仅付出甚少,甚至有相当程度的倒退。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此后,日本出于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等原因,在美国退出后与其他成员将TPP发展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2。2021年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仍并未表现出重返CPTPP的意愿3。在由美国主导的、具有明显对华倾向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中,也没有包含成员国最为关注的市场准入或降低关税等议题,甚至对服务贸易投资和自由化等问题都加以回避4。

与美国在全球治理领域规避义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仅无意将自身的经济实力转换为实际的政治影响力,反而积极地向外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对弥补当前全球治理过程中公共产品不足具有重要意义5。如已经落地的中老铁路和雅万铁路等,对东道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有助于东道国克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瓶颈,而且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项目过程中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与东盟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这对于中国顺利展开周边外交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6。

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导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平等协商、互助共建、开放共享等理念指导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加速通道”,实现“量”和“质”的共进7。

(一)中国与东盟经贸总量稳中有升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2013—2022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由4436亿美元增加到9804亿美元,增长了121%,远高于52.2%的同期中国贸易总额增速。目前,中国已成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和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老挝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文莱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展现出极大的韧性。2020年,在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等不利情况下,全球货物贸易萎缩5.3%,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逆势同比增长1.9%,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更是同比增长6.7%。2021年,中國与东盟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8.1%,同样高于中国当年货物贸易总额同比21.4%的增速8。2022年,在中国国内疫情出现多轮大规模反复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仍实现15%的同比贸易增长,超过当年中国总体贸易7.7%增速近1倍9。中国与东盟在区域贸易制度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取得突破。例如,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对所有成员国全面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本身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助于提升中国与东盟经贸环境的稳定性1。与时俱进的经贸制度建设也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在全球化停滞,乃至局部退化的大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并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东盟成员国长期占据4~5个。若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则其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排名中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推出后,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约占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流量的一半且比重逐年上升2。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占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流量上升至81.7%,存量占比也达到65.6%。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的关系在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下,同样展现出较强的韧性。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减少近四成。但同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达143.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为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021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虽然轻微降至143.5亿美元,但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增长至105.8亿美元。投资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有关中国与东盟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与贸易具有高相关性,即双方的直接投资会带动后续的进出口贸易4。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高水平投资,可在后疫情时代起到锚定双方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同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也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保持接触的窗口。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发布具有针对性的《外国公司问责法》,中概股掀起回归亚洲市场的热潮5。截至2021年12月,新加坡交易所共有682家上市企业,超过40%的市值来自新加坡境外企业,其中,中国占比最高。2022年,有超过500家中国企业迁址新加坡或在新加坡注册,其中不乏蔚蓝等新兴科技企业6。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中国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奔赴新加坡上市融资的企业数量仍会进一步增加。

(二)中国与东盟经贸结构持续优化

双边贸易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同样出现积极转变。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已发展为以中间产品为主的产品内贸易7。2001—2022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中间产品常年占比在60%~70%,高于中国总体对外贸易水平约10%(图1)。高水平的产品内贸易表明当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是生产性贸易而非消费性贸易关系,贸易关系的内在稳定性更强。同期中国与东盟之间中间产品贸易流向也出现重大变化。2013年后,中国在对东盟中间产品贸易中由逆差转变为顺差,且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转变明显加速。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中,不同类别中间产品贸易流向的变化更展示出双方分工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之后的转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在对东盟的半成品、零部件出口始终保持顺差状态同时,对东盟初级产品进口逆差不断增长(图2),初级产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含量依次提升。中国与东盟之间中间产品贸易流向的改变表明中国已从东盟的下游生产平台攀升至其供应链上游,成为东盟中间产品的主要供应方1。东盟则成为中国供应链的“溢出”,即承接部分从中国转移的初级终端制造业生产环节,导致其对中国零部件和半成品需求扩大的同时,也通过对华出口的形式填补中国国内在初级产品领域的空白2。“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上升主要由半成品和零部件等生产资料构成,成为东盟国际贸易竞争力上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仍能就升级对华经贸关系达成共识,如201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正式生效;在中国与东盟等国共同努力下,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当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发展方向适应了彼此产业升级的需求。

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始终占据相当份额,其流量和存量占比都高于中国总体对外直接投资2~3倍(表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占比更进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例如,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中,制造业仅占比15.02%,位居行业第3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中,制造业更仅占比9.45%,位居行业第4位。但2021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行业中,制造业分别占据流量和存量的43.70%和29.00%1。中国对东盟日益偏重制造业的投资结构,是中国部分制造类企业将终端生产环节向东南亚转移的结果,在优化双方贸易结构、促进中国增加对东盟半成品和零部件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对后者初级产品的进口,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贸易结构与投资结构的同步优化表明中国与东盟之间高水平的经贸分工关系具有内在稳定性,这也是为何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冲击,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仍能保持稳中有进的原因。目前东盟各国总人口6.74亿,15~64岁的劳动人口占67.6%,除了新加坡和泰国,大多数东盟成员国的劳动力人口比例还在提升2。在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环保压力上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终端制造环节向东南亚转移已成定势3。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对东盟偏重制造业的投资结构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投资结构可能会在未来扩大中国对东盟的初级产品进口,有助于平衡中国对东盟的贸易出超。

三、共绘“一带一路”金色十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中国与东盟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已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双方在既有合作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在不同层面对双边合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中国—东盟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提升,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联互通是高效经贸交流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设施联通合作仍有较大空间1。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拥有从设计、融资、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竞争力。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2%。中国以空间扩张为基础的城市化接近尾声,国内对诸如铁路、机场和学校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出现下降2。中国重化工产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急需向海外输出,化解剩余产能,东盟国家则普遍面临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借助设施联通建设,巩固中国与东盟现有的经贸分工关系,正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与东盟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重点3。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以传统的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主,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和中缅油气管道等。传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便利中国与东盟相關国家的经贸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12月3日,北起昆明、南至万象,全长1035千米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成本降低40%之多,这将改变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的交通运输状况4。同时,伴随着RCEP生效实施,中老国际物流需求日益旺盛。万象南、纳堆、万荣、琅勃拉邦和蓬洪等车站陆续开办货运业务,积极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增强了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5。截至2023年4月18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443万人次,其中国国内段发送旅客1219万人次,老挝段到发旅客224万人次;运输货物1884万吨,其中国内段运输货物1463万吨,老挝段运输货物421万吨,运输跨境货物370万吨6。截至2023年9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 7。中国国内25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运输货物的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和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和冷链水果等2000多种,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地区8。

中国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诚意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东盟国家纷纷表达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意愿。2022年9月1日,东南亚国家的相关官员在中国香港第7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言时提到,共建“一带一路”使经济发展受益,对基础建设项目有很大帮助,并强调加深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国务秘书林斯丹尼称,“一带一路”让柬埔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益良多,如建设了超过3000千米的公路,改善公路拥堵问题,道路也可服务于旅游业9。“一带一路”正成为一个区域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东盟成员国借助“一带一路”加深区域合作。据泰国《曼谷邮报》网站2022年10月17日报道,泰国政府已表示加快建设泰中高铁二期工程呵叻至廊开段和连接孔敬至廊开的双轨铁路,总投资额达3300亿泰铢,旨在尽快连接中老铁路,以及到2027年把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13.8%下降至11%1。2022年11月1日,在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时,中越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合作,尽快完成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规划评审”2。2023年2月9—11日,柬埔寨首相洪森访问中国期间, 双方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 指出中国支持柬埔寨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并推动项目建设,双方期待早日实现柬埔寨境内铁路与中老泰铁路对接3。2023年2月13日,访问老挝的柬埔寨首相洪森与老挝总理宋赛·西潘敦举行会谈,讨论打通柬老中铁路。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与东盟,以及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成员国分别就基础设施修建和融资等重大问题签订合作文件 4。

(二)中国—东盟新兴数字合作方兴未艾

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22年,东南亚数字经济交易额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25年,东南亚数字经济规模更可望达3300亿美元5。但东盟无论在电子商务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都需进一步加强投入,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东盟深化相关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契机6。

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生产部门相结合,加快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诉求7。2014年6月,新加坡公布“智慧国家2025”计划;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2016年8月,泰国提出“泰国4.0”战略;2018年4月,印度尼西亚制定“工业4.0”路线图;2018年8月,越南公布《2018—2025年越南发展可持续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以及2030年发展方向》;2018年10月,马来西亚推出“工业4.0蓝图”8。以上的计划具体内容和侧重点虽各不相同,但大都聚焦于数字经济和自动化生产等领域。中国与东盟在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战略等问题上的共同诉求,推动着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合力。2018年,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给予高度关注9。2020年,中国举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系列活动,达成《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明确了未来合作方向10。2021年1月,中国—东盟举行首次数字部长会议,进一步凝聚了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共识11,但相应基础设施尤其是移动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东盟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从技术标准应用看,只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以4G移动通信技术为主导。截至2020年,东盟大多数国家已基本完成4G网络的覆盖,新加坡和泰国4G网络覆盖率更达到98%以上,但渗透率却普遍较低,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网络连接质量较低。在宽带速度上,除了新加坡,东盟多数国家落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新冠疫情在对东盟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同时,也凸显加速经济数字化转型、挖掘新的增长点重要性。预计到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及“工业4.0”技术将为东盟主要行业包括传统的农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带来1400~15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制造业将会成为重要的获益部门1。中国与东盟近年来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领域取得诸多进展,加强了在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等方面的协调,这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更多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领域,与“工业4.0”愿景展望相比,中国与东盟目前已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巨大成果。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拉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的新引擎2。2022年年初,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总数达4.42亿人,互联网渗透率和上网时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广大青年人口更易于接受电子商务这种新型消费模式,东南亚网民中一半用户拥有网上消费习惯,“人口红利+互联网”正在推动东盟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电商“非接触式”“点到点”优势凸显,东盟内部的电子商务呈现“井喷”式发展。2020年,东盟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长35.2%,增长最慢的成员国也达28%。2021年,在疫情好转形势下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26.1%的高速增长。2021年,东盟国家实现网络零售总额743.6亿美元,预计2022年增长20.6%,达到896.7亿美元。东盟境内电子商务市场的成长为中国与东盟跨境贸易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跨境电商发展尤为迅速。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长达98.5%4。数字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在数字技术领域合作展开为中国与東盟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合作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激发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支付、网络安全和数字贸易等领域的合作需求。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成果不仅可有效提升双方贸易往来的水平,且可带动中国与东盟在其他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例如,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与东盟多国在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产业和新型通信等领域开展项目的对接及落地,打造了一批面向东盟区域的互联网平台,将中国互联网领域先进技术和成熟商业模式在东盟国家推广。

(三)中国与东盟合力引领绿色经济

以低碳和碳中和为重要目标的全球气候治理,正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开展的背景和约束条件5。在“绿色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建设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双方经贸合作的热点6。

随着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低碳竞争的时代,有关碳排放的规制已成为各方围绕全球气候治理主导权博弈的焦点7。在绿色经济等领域,由于欧美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都已迈过重化工阶段,加上其自身在节能和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往往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名义,在环境保护领域推出一些激进的全球经济治理政策,如碳关税等。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试图以自身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基础,重塑全球分工体系,构造自身经济霸权的“护城河”。2021年6月,美欧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美国—欧盟能源委员会将继续引领能源议题的协调,致力于构建跨大西洋绿色技术联盟,以促进在绿色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方面的合作。”1这对仍需要推动工业化的中国和东盟国家而言,意味着经济活动乃至社会生活成本的巨大增长。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最为积极的欧盟因为乌克兰危机面临严重能源短缺危机,在节能减排立场上大为后退。2022年7月21日,德国宣布包括重启褐煤发电在内的一揽子能源安全计划。德国预计每月将燃烧超过10万吨的煤炭,这严重背离其到2038年完全消除对煤炭依赖的承诺。与此同时,奥地利、波兰、荷兰和希腊等欧洲国家也开始重新启动本国的燃煤电厂2。2022年,欧盟煤炭消费量和产量分别增长5%和2%,且以劣质煤的代表褐煤为主3。尽管2022年5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明确美国要转向可再生能源、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但是,拜登政府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右翼政治团体的压力,其气候政策因而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4。美欧等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停滞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绿色经济领域“赶超”创造了条件。

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经济合作不仅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反而在机制构建和战略对接等领域稳步前进,更将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作为自身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中国早在2015年便成立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确定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为提供技术支持的牵头机构,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工作提供组织机制保障5。2020年11月,第37届东盟峰会通过《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强调东盟的经济复苏工作不仅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阶段性任务,更是立足经济转型的“绿色复苏”6。研究报告显示,东南亚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2万亿美元的融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涵盖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建筑和交通等领域7。因此,中国与东盟在加强绿色经济建设领域具有高度共识。2021年,“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年主题。同年10月,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合作支持〈东盟全面经济复苏框架〉的联合声明》《关于加强中国—东盟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决定将2021年启动的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主题合作延续到2022年。2022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作为绿色“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表明中国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8。中国可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倡议与东盟在其关注的绿色重点领域展开务实合作,通过绿色实践的“早期收获”,助力东盟“绿色复苏”项目落实,亦可“框定”中国与东盟在共建绿色经济中的合作路线1。中国与东盟在环境治理领域稳步合作,可增加双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道义优势和话语权。

四、迈向“一带一路”金色十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仅面临中国与东盟自身经贸关系变化的影响,更要处理来自第三方的压力。目前,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正面临内外双重挑战。

(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内在稳定性受到冲击

需求端方面,2010年后,中国与东盟GDP总量之比常年维持在4倍以上(图3),中国的市场需求是维系中国与东盟良性经济分工关系、协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支撑。但在中国與东盟的贸易关系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出超状态。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经济增速的一定程度的放缓符合国家的一般发展规律 2。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对东盟进口需求增速出现阶段性下降。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3.0%,中国当年对东盟出口增长21.7%,但进口仅增长6.8%,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扩大为1.06万亿人民币 3。2023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尽管高于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并且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将获得5.6%的增速,但仍远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十年年均7.68%的增速。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结果4。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挖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涉及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结构调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因此,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短期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不仅高于进口增速,更高于东盟经济增长,目前这种“不均衡”的经贸分工关系是否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CPTPP和IPEF等促进美日产业链在亚太地区重新布局,这同样也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向心力造成威胁6。

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交流的外部环境正面临各种非传统安全事件的冲击,对双方经贸关系的稳性产生冲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方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短期来看,新冠疫情的长尾效应正在发酵。2021年第一季度对亚太地区800名商业领袖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受访者表示已经或正在改造其供应链和生产中心。绝大多数企业是在岸外包(46%)、近岸外包(78%)、内包(67%)、寻求新地区(73%)或将上述活动进行组合。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损失,使得企业为对冲未知风险而已经开始的分散供应链的行为并不会在后疫情时代终止。长期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东亚发生高温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现象的概率将显著增加1。东南亚许多国家或多为岛国,或经济中心位于沿海地区,极端气候增多可能会对中国与东南亚各方经济分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2。例如,2021年12月,由于受到超级台风“雷伊”影响,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港口和工厂停工,全球半导体产业因此受到冲击3。2022年8月,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中国四川水力发电,导致四川许多工厂停工4。在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冲击下,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面临的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和东盟部分成员国的政府,甚至是企业本身可能出于稳定生产的需要,主动进行供应链调整,推动部分关键产品进行类似近岸外包的生产布局调整,不利于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外部环境复杂

需求端方面,全球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与东盟传统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如2023年9月,亚洲发往美国的集装箱数量尽管结束了14个月以来的同比负增长,但这主要因为2022年9月大幅减少13.3%的低基数5。2023年4月,纽约联储银行公布的经济衰退概率指标显示,未来12个月内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8.2%,为40年来最高6。6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已调低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3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2.6%下降为0.7%,欧元区和美国GDP将仅增长0.4%和1.1%,2024年,美国GDP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为0.8%。虽然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分工关系呈现“三角贸易”特征7。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中间产品占据相当比重,因而双方在终端消费市场上仍高度依赖欧美外部市场需求8。中国和主要东盟成员国出口增速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如2022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9.9%,越南出口同比下降14%。更为严重的是,2023年,中国与东盟的出口部门仍然面临需求不振的局面1。2023年1—9月,中国与东盟主要经济体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速放缓甚至萎缩。泰国出口同比下降3.8%;马来西亚出口则同比下降8.4%;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出口虽然增长7.29%,但这主要得益于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越南出口同比下降8.2%。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关系不平衡性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被放大,双方围绕国际市场“存量”的竞争烈度会上升。

供给端方面,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至今,面对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全产业链竞争力,美国调整了对华贸易战略。目前,美国对华贸易战略的核心已从推动制造业从中国向外转移、促使中国与全球分工体系“脱钩”,转变为阻遏中国获取关键技术、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升级之路2。半导体工业链的全球布局成为中美贸易摩擦核心之一,也使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面临的外部干扰因素在不断增加。在半导体领域,美国正在运用政治力量调整全球供应链,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出现了区域化与政治化的趋势3。2022年5月23日,美国主导的IPEF正式成立,目前14个成员国中,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7个东盟成员国已加入IPEF。美国希望通过IPEF完善对所谓“第三方”供应链安全审查机制,确保美国对半导体等技术的掌控,构建一个将中国排斥在外的高科技供应链4。东盟国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泰国半导体封测外包服务业总值占全球市场总值的7.5%,排名世界第12位5。新加坡的晶圆制造能力占全球近5%,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19%的份额,包括在硅片上大量生产微小图案的光刻系统集成电路或芯片的生产,全球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大约十分之一的芯片来自新加坡6。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产品第7大出口国,封测产能约占全球的13%7。与此同时,东盟很多半导体企业隶属日本和韩国等国的跨国企业。美国已开始动用政治力量组建多边联盟,如“芯片四方联盟”(Chip 4)便是美国试图拉拢韩国和日本等经济体,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孤立”中国的重要举措8。韩国三星集团和中国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速在美国本土建厂,韩国海力士则表示会考虑2023年在美国建厂9。日美两国政府将在构建有关半导体等供应链的新框架方面展开合作,协调签署“构建防止缺货的机制”的文件,呼吁东盟参加,目的是在加强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背景下防止半导体和其他重要战略商品不足,明显针对中国10。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产能向美国及其盟友集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面临的美国阻力会越来越大。

五、迈向“一带一路”金色十年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策略优化

如上所述,中国—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面临向心力下降和离心力上升的双重挑战,经济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全球化停滞、中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迈向“一带一路”金色十年,中国与东盟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经贸合作的努力可从经济、安全和政治等多领域出发,维持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框架的完整性。

(一)经济领域,加速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进程

欧美等传统东亚外贸市场需求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国与东盟现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亟须调整,通过产业升级挖掘自身消费潜力。中国与东盟成员之间经贸合作主要在RCEP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框架下进行,但部分东盟成员国分别加入具有“针对”中国性质的CPTPP与IPEF。尽管IPEF没有涉及成员国国内市场开放,CPTPP经济效应也低于RCEP1,但两者在内容上的“先进性”满足了相关成员国产业升级的需求,这也是诸多东盟成员国积极参与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分属不同的、规则相异的区域经贸制度之中,会加剧东亚地区的“意大利面碗”效应,削弱相关东盟成员国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动力。目前,中国与东盟正在谈判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包括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连接等新兴领域,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国与东盟彼此市场需求潜力,降低对欧美消费市场的依赖,同时满足各方产业升级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改善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经贸合作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吸引力。

(二)政治领域, 维护东盟作为区域合作平台的完整性

面对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政治外部性”不断增强的现实,双方合作应跨越当前的双边层次,发挥东盟这样的区域多边组织在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中的作用这符合各方的客观需求3。2019年11月3日,在第22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发表了《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22年11月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更明确表示,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印太展望”开展互利合作。“东盟印太展望”在自身原则、内在理念和实践重点上与“一带一路”存在诸多契合点,在地理范围上则涵盖了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在下一个十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等东盟整体发展战略对接落实,有利于通过维护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为“一带一路”合作在东南亚甚至亚太地区的推进提供一个中立性的多边政治合作平台。维护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完整性,同样有助于中国对冲美国“印太战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影响。

(三)安全领域,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式的恶化会导致成员之间的“信任赤字”,不利于相关成员之间就制度与规范构建等开展一系列重要合作4。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信任的缺失同样会削弱彼此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动力,如目前中美在全球气候安全1和全球卫生安全2等非传统安全议题上的对立性在明显上升。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状况,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成员国围绕南海海域主权纠纷引发的安全事件,已导致部分东盟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3。这一情况增加了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分工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难度。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激化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围绕南海主权争端的安全分歧,破坏双方经济合作的互信基础,这正成为美国加速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双方之间的经济“脱钩”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扬特·梅农(Jayant Menon)指出:“如今每件事情都变得更具战略性,每项贸易协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4如何平衡与中国、美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正成为东盟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对华经济合作议题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5。在短期内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打造加强版和升级版的海上地区规划,可有效避免美国操纵安全议题影响中国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成员国的对华决策。

六、结语

在經济全球化的停滞、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的大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在安全、经济与政治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倡议则通过改善既有经贸合作、挖掘新增长点等方式,成为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6因此,中国不仅会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而且是推进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开放。过去十年里,中国与东盟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在经贸合作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共建“一带一路”也正成为中国与东盟在下一个十年彼此携手实现产业升级、应对外部经济挑战的重要契机。但是,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贸合作同样面临内外挑战增多的现实,中国与东盟应超脱单纯的经济合作,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的综合角度出发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环境。

注: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印太战略下‘东盟中心地位重构与中国—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20&ZD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颜   洁)

作者单位:张帅,外交学院研究生部、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翟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1新华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1).

2贺文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2(4):100-108.

3贾文山,江灏锋.千年视野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路径[J].现代国际关系,2022(7):23-30,60-61.

4卫灵,牛子谦.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的主要特点、学术贡献及研究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8):140-151.

5戴翔,宋婕.“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1(6):99-117.

6杜焕芳,郭诗雅.全球化困境的跨越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16.

7刘稚,安东程.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与应对[J].和平与发展,2022(4):22-43,136.

8刘琳.“印太战略”背景下美国与东南亚军事关系解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6):90-106,4.

9赵江林.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新趋势与再塑造[G]//谢伏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57-76.

10韩真,张春满.商业和平论:一个理论批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2):130-155,160.

11卢凌宇,胡鹏刚.贸易相互依存、争议问题与国际冲突的复发——“商业和平论”批判[J].当代亚太,2020(5):35-69,159.

12卞学字,孙婷,张明志.贸易摩擦背景下关税与货币政策反制策略研究[J].南方经济,2021(9):70-89.

13高程,部彦君.大国崛起中“以经稳政”的限度、空间和效力——对“经济压舱石”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10):4-41,164-165.

1李克强.在第二十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1-12(3).

2聂文娟.中美竞争格局下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选择以及菲美盟友关系的新挑战[J].南洋问题研究,2022(3):130-142.

3DETSCH J.U.S.-China trade war could heat up[EB/OL].(2022-11-15)[2023-07-01].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11/15/u-s-china-trade-war-wto-sanctions-xi-jinping-biden-trump/.

4BOROWIEC S. US promotes “friend-shoring” of trade With the eye on China, Russia[EB/OL].(2022-07-19)[2023-07-01]. https://www.aljazeera.com/economy/2022/7/19/yellen-friend-shoring-supply-chains-with-eye-on-china-russia.

5张帅.产业升级、区域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J].东南亚研究,2021(3):114-135,157.

6张帅.低端锁定、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J].中国与国际关系学刊,2021(2):44-60.

7郑直.极端高温引发越南电荒   多家跨国企业曾24小时轮流停电[N].成都商报,2023-06-20(6).

8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21-04-21(2).

9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太平洋学报,2004(2):4-13.

10冯悦,曹云华.地区秩序演变中的中国—东盟关系——评“中国分裂东盟”论[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3):1-16,152.

1王璐.从奥巴马到拜登:美国政府对印度洋战略的继承与发展[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2):38-56,152-153.

2張永涛,杨卫东.日本主导CPTPP的动机及我国的对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9(4):13-23.

3TAKITA Y.U.S. wont join CPTPP but will seek new framework: Raimondo[EB/OL].(2021-11-16)[2023-07-01].https://asia.nikkei.com/Economy/Trade/U.S.-won-t-join-CPTPP-but-will-seek-new-framework-Raimondo.

4TAN S L. The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What it is—and why it matters[EB/OL].(2022-05-25)[2023-07-01]. https://www.cnbc.com/2022/05/26/ipef-what-is-the-indo-pacific-framework-whos-in-it-why-it-matters.html.

5吴浩,欧阳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与路径探析——基于全球治理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22(7):197-205.

6刘振民.亲诚惠容结善缘,周边外交续新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10(10).

7谷合强.“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18(1):115-133,154.

8笔者根据商品与贸易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而成,见 UN Comtrade Database,https://comtrade.un.org/data/.

9笔者根据商品与贸易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而成,见 UN Comtrade Database,https://comtrade.un.org/data/.

1杨宏恩,孟庆强.市场对接、产业融合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J].求是学刊,2016(4):51-57,173.

2李文溥,王麒麟.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看“一带一路”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22(1):50-66.

3陈涛涛,陈娇.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6(6):39-47.

4李立民,张越,王杰.OFDI对中国-东盟贸易影响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8(9):76-86.

5PRICE M, YU X .U.S. SEC warns against switching auditors to avoid Chinese company trading bans[EB/OL].(2022-09-06)[2023-07-01].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us-sec-warns-against-switching-auditors-avoid-chinese-company-trading-bans-2022-09-06/.

6RUEHL M, LEWIS L. Chinese companies set up in Singapore to hedge against geopolitical risk[EB/OL].(2022-11-30)[2023-07-01]. https://www.ft.com/content/a0c11e3e-ab72-4b4b-a55c-557191e53938.

7张帅.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J].云大地区研究,2021(2):29-59.

1 AH Y O. Chinas economic ties with Southeast Asia[J]. World economy brief, 2017(18):1-8.

2施展.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1-331.

1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2:34.

2笔者根据商品与贸易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而成,见World Bank,https://data.worldbank.org.cn/.

3梁婧,王静.我国制造业结构变迁、发展趋势与政策思考[J].国际金融,2023(7):57-65.

1张杰,陈小斐.中国与RCEP国家进出口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3(1):120-124.

2赵燕菁.国家信用与土地财政——面临转型的中国城市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6(12):1-21.

3卢光盛.中国和大陆东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90.

4PITLO III L B. How Chinas belt and road is connecting Southeast Asia, political wariness aside [EB/OL].(2021-12-04)[2023-07-01].https://www.scmp.com/comment/opinion/article/3158184/how-chinas-belt-and-road-connecting-southeast-asia-political.

5樊曦.中老铁路开通半年客货运量强劲增长[N].人民日报,2022-06-04(3).

6樊曦,丁怡金.中老铁路开通满500天 累计发送旅客1443万人次[EB/OL].(2023-04-19)[2023-07-09].https://www.gov.cn/yaowen/2023-04/19/content_5752227.htm.

7物流通道效能加速释放!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EB/OL].(2023-09-12)[2023-10-29].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3/0912/c1004-40075965.html.

8丁怡金.中老铁路运输货物突破2000万吨[EB/OL].(2022-05-17)[2023-07-0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74484.htm.

9魏华都.东南亚国家高官:共建“一带一路”使经济发展收益[EB/OL].(2022-09-01)[2023-07-01].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2/09-01/9842303.shtml.

1Rail project sped up to reduce costs[EB/OL].(2022-10-17)[2023-07-01].https://www.bangkokpost.com/business/2416018/rail-projects-sped-up-to-reduce-costs.

2關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管理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22-11-02(2).

3那利,嘉豪.洪森访问老挝 探讨打通柬老中铁路[EB/OL].(2023-02-13)[2023-07-01].https://cc-times.com/posts/20622.

4详细资料参见:第三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EB/OL].(2023-10-19)[2023-10-29].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10130.htm.

5e-Conomy SEA 2022: through the waves, towards a sea of opportunity[R/OL].(2022-10-27)[2023-07-01].https://services.google.com/fh/files/misc/e_conomy_sea_2022_report.pdf.

6陈敏冲,杜奇华.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11):45-51.

7田秀娟,李睿.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22(5):56-74.

8王勤.中国—东盟区域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9(2):7-10.

9李克强出席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EB/OL].(2018-11-14)[2023-07-01].https://www.fmprc.gov.cn/nanhai/chn/wjbxw/201811/t20181114_8524752.htm.

10张辛欣.2020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启动 加深数字经济领域合作[EB/OL].(2020-06-12)[2023-07-01].http://www.gov.cn/xinwen/2020-06/12/content_5519091.htm.

11杜兰.疫情下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进展与未来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21(6):54-69.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盟使团经济商务处.《2020—2021东盟投资报告》 (五):东盟5G网络、数据中心与云设施投资情况[EB/OL].(2021-10-07)[2023-07-01].http://asean.mofcom.gov.cn/article/zthdt/dmjmdt/202110/20211003205174.shtml.

2薛鹏.合作向未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11-20(4).

3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传媒互闻网行业专题研究.东南亚电商如火如荼,把握趋势及赛道机遇[EB/OL].(2023-02-08)[2023-07-01].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302091582940121_1.pdf?1675948736000.pdf.

4薛鹏.前10个月贸易额达7984亿美元 中国东盟贸易规模30年扩大100余倍[EB/OL].(2022-11-20)[2023-07-01].http://v.ccdi.gov.cn/2022/11/17/VIDEBVUaN8agGjSveCY9lbl1221117.shtml.

5方恺,席继轩,李程琳.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的“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国的路径选择[J].治理研究,2022(3):35-44.

6周亚敏.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J].当代亚太,2021(5):105-135,167-168.

7周亚敏.单边气候规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美欧为例论绿色霸权的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12):52-84,158-159.

1The White Howie.U.S.-EU Surnmit Statement[EB/OL].(2021-06-15)[2023-07-0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 leascs/2021/6/15/u-s-eu-summit-statemeht.

2里米.俄罗斯天然气危机:欧洲是否能生存? 其替代选择为何?[EB/OL].(2022-09-08)[2023-07-01].https://chinese.aljazeera.net/economy/2022/9/8/%E4%BF%84%E7%BD%97%E6%96%AF%E5%A4%A9%E7%84%B6%E6%B0%94%E5%8D%B1%E6%9C%BA%EF%BC%9A%E6%AC%A7%E6%B4%B2%E6%98%AF%E5%90%A6%E8%83%BD%E7%94%9F%E5%AD%98%EF%BC%9F%E5%85%B6%E6%

9B%BF%E4%BB%A3%E9%80%89%E6%8B%A9.

3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欧盟2022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5%和2%[EB/OL].(2023-06-25)[2023-07-09].http://www.coalchin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4&id=148277.

4劉仁厚,王书华.美国气候安全战略演进逻辑及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3(1):1-13.

5许勤华.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EB/OL].(2021-01-20)[2023-07-0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1/20/c_1127003119.htm.

6ASEAN Secretariat.ASEAN comprehensive recovery framework[EB/OL].(2022-11-12)[2023-07-01].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0/11/2-FINAL-ACRF_adopted-37th-ASEAN-Summit_12112020.pdf.

7周岳翔.报告:东南亚未来10年基建投资需2万亿美元融资[EB/OL].(2021-09-30)[2023-07-01].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singapore/story20210930-1198636.

8陆娅楠.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N].2022-04-01(2).

1屈婕,毕世鸿.面向后疫情时代的东盟“绿色复苏”:举措、困境与中国角色[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5):130-151,156.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EB/OL].(2023-03-14)[2023-10-29].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content_5747260.htm.

3贸易快报|2022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强劲[EB/OL].(2023-01-13)[2023-10-29]. http://asean.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301/20230103379201.shtml.

4潘英丽.全球慢性萧条前景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J].探索与争鸣,2020(8):21-23.

5樊纲.中国经济双循环:布局全球与扩大内需[J].开放导报,2021(2):7-10.

6潘晓明.“印太经济框架”展望及其对亚太经济融合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22(6):119-134,138.

1ZHANG J, WANG F. Change in the risk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over East Asia at different global warming levels[J].Water,2019(12):1-12.

2MAY T. DONG J. Factory shutdowns, showers for pigs: Chinas heat wave strains economy[EB/OL].(2022-08-18)[2023-07-01].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18/world/asia/china-heat-drought.html.

3社论:邻国风灾洪灾拉响警报[EB/OL].(2022-12-22)[2023-07-01].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editorial/story20211222-1225406.

4BRADSHER K. Trought hurts Chinas economy as Central Bank cuts rates[EB/OL].(2022-08-22)[2023-07-01].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22/business/china-power-shortage-drought.html?_ga=2.52611566.752739274.1674038542-518686751.1663413521.

59月中國发往美国海上集装箱运量增长6%[EB/OL].(2023-10-16)[2023-10-29]. https://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53750-2023-10-16-10-41-38.html.

6DUGGAN W. Is the U.S. economy heading for a reccssion?[EB/OL].(2023-05-24)[2023-07-09].https://www.forbes.com/advisor/investing/is-a-recession-coming/.

7赵春明,刘珊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理论逻辑、结构变化与实现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2022(1):41-50.

8陈绍峰.东亚一体化视角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守成与创新[J].国际政治研究,2021(3):9-37,5.

1ZHANG E,CASH J. Chinas trade tumbles sharply in Dec, clouds 2023 growth outlook[EB/OL].(2023-01-13)[2023-07-01].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asia/chinas-exports-imports-shrink-again-dec-weakening-global-demand-2023-01-13/.

2陈文玲.美国在几个重要经济领域对华遏制的新动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5):80-100.

3李漱俊,王小明.美国全球供应链调整的国家安全逻辑及实现路径[J].国家安全研究,2022(1):100-129,157-158.

4李鸿阶.“印太经济框架”的意涵、影响及其前景剖析[J].亚太经济,2023(1):1-9.

5全球汽车市场复苏和5G潮流兴起拉动芯片封装服务业增长[EB/OL].(2021-03-10)[2023-07-01]. https://www.kasikornresearch.com/ch/analysis/k-social-media/Pages/5G-chip-packaging-FB-10-03-21.aspx.

6LOH D. Singapore plays catch-up with Taiwan as chip investments soar[EB/OL].(2023-08-11)[2023-07-01].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Semiconductors/Singapore-plays-catch-up-with-Taiwan-as-chip-investments-soar.

7马来西亚多家半导体工厂关闭 汽车“芯片荒”恐再升级[EB/OL].(2021-08-20)[2023-07-01]. https://auto.cctv.com/2021/08/20/ARTIlZOcKWM15kk0tCT05hgc210820.shtml.

8唐新华.美国加快构建“芯片四方联盟”[J].世界知识,2022(19):66-67.

9WU D. TSMC, Samsung urge U.S. to allow them Into $52 billion chip plan[EB/OL].(2022-03-28)[2023-07-0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3-28/tsmc-samsung-urge-u-s-to-allow-them-into-52-billion-chip-plan?leadSource=uverify%20wall.

10TAKEUCHI K.U.S. and Japan to ask ASEAN to help avert next crisis[EB/OL].(2022-04-01)[2023-07-01].https://asia.nikkei.com/Economy/Trade/U.S.-and-Japan-to-ask-ASEAN-to-help-avert-next-chip-crisis.

1RCEP的经济效应将超过CPTPP[EB/OL].(2021-11-04)[2023-07-02]. https://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46568-2021-11-04-09-53-09.html.

2邢瑞利.东盟国家对“印太经济框架”的认知与反应——基于经济预期与威胁认知的解释[J].东南亚研究,2023(1):42-61,155-156.

3翟崑,張帅.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3—2023)[J].克拉玛依学刊,2023(2):27-37.

4蒋芳菲.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信任赤字”:演变与动因[J].当代亚太,2022(6):64-97,166.

1刘仁厚,王书华.美国气候安全战略演进逻辑及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3(1):1-13.

2蒋沁志,吴维旭,林冈.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中美在全球卫生安全中的权力变更[J].当代亚太,2021(3):137-166,168.

3毕世鸿,屈婕.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应对探析——基于非对称相互依赖视角[J].太平洋学报,2021(4):39-52.

4China seeks upgrade massive trade zone with ASEAN amid US hosility[EB/OL].(2022-11-10)[2023-07-02].https://www.bangkokpost.com/business/2434839/china-seeks-upgrade-of-massive-trade-zone-with-asean-amid-us-hostility.

5杨悦.东盟对中美竞争的认知与应对[J].国际问题研究,2021(4):42-60.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0-26(1).

猜你喜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贸合作东盟
近期学界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综述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向何处去
“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前景展望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福建省与中西亚、非洲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思考
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龙江丝路带”视角的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