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富农阶级的分析
2023-12-17王拯
王 拯
(福建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社会历史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划分为阶级阶层并由此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的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学说。社会阶层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的社会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才明确提出了阶层的存在及其作用问题。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要素的阶级分析法则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存在,在研究一些历史问题时,运用阶级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1]60“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2]9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是解读社会问题的钥匙。只有准确分析阶级存在、把握阶级矛盾、理解阶级意识,才能得出相应结论,找到适合社会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中国最早将“阶级斗争”翻译为“阶级争斗”,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团结无产阶级、发展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消灭阶级对立、消灭剥削社会。无论是留学过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本土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虽然在阶级斗争的程度上出现分歧,但总体上都坚持阶级斗争理论。本文以《毛泽东选集》为文本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考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富农阶级的分析。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主张平田、彻底废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将富农划归小资产阶级。毛泽东指出:“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余剩。这种人胆子小,他们怕官,也有点怕革命。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中产阶级颇接近,故对于中产阶级的宣传颇相信,对于革命取怀疑的态度。这一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3]5此即毛泽东此时对富农的定义,富农一般是指农村中一种比较富裕的、有余钱剩米放债的自耕农或中农。其特征是占有土地,一般都有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诚如毛泽东所言,在革命过程中贫农是坚定的主力军,中农是支持者,而富农往往避重就轻,害怕革命,畏缩不前。毛泽东将农民分为贫农、中农、富农三种。三种人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导致对革命事件的反应亦有不同。贫农是最支持工农红军革命的,因为他们可以打土豪、分田地。而中农对革命问题较为保守,他们坐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参与可能会遭受挫折的革命事业。富农对革命态度最消极的,由于富农群体存在剥削行为,因此被定义为革命的对象,也就是阶级对立面。当然,富农问题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会有所改变。在革命需要富农支持时,就尽可能使富农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但是,富农阶级毕竟是半剥削阶级,是要“被革命”的,因此,他们总体的态度是偏保守的。正如毛泽东所言:“‘什么农民协会,砍脑壳会,莫害人。’富农中态度恶劣的这样说。”态度稍微好些的也反对建立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吗?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种了几十年田,没有见过什么农民协会,也吃饭。我劝你们不办的好!”[3]19富农想保护其既有财富,不愿参与革命甚至抵触革命。
此时毛泽东对富农的态度是鲜明的,那就是“平田”和“彻底废债”。他认为这种富农在阶级上和小地主接近,具有半地主性。他们仍然是一种特殊阶级。“他们除不租田给人耕种外,一样是高利盘剥者,因为他们有钱余剩,他们有多余的土地。他们在自己农产物上面加工,如使谷子变成米子,自己挑了出卖”,“他们还做些小的囤买囤卖生意。他们供着猪子、猪条子或大肉猪”[3]198。以上这些都是剥削性质的生产活动,是必须要消除的。在《寻乌调查》(1)《寻乌调查》是毛泽东1930年5月所作的江西省寻乌县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中,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不但打倒半地主性的富农是没有疑义的,而且平富裕自耕农的田,废富裕自耕农的债,分富裕自耕农的谷,也是没有疑义的。”“必须这样才能争取广大的贫农群众。这是农村斗争的重要策略之一。只有富农路线的机会主义者,才会站在这个策略的反对方面。”[3]199
在《兴国调查》(2)《兴国调查》:1930年10月初,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克江西吉安,进到袁水流域,这时兴国县送来许多农民当红军。10月下旬,毛泽东在新余县罗坊找来兴国县第十区即永丰区的八个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随后整理写出《兴国调查》一文。中,毛泽东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剥削阶级(地主富农),人数不过6%,他们的土地却占80%。其中富农占去了三成,公堂土地又有许多在富农掌握中,若不平分富农土地,多数人土地不足的问题便难解决。这一调查对毛泽东分析富农问题及土地革命问题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对农村土地所有比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富农阶级与革命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地判断。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打击地主、限制富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于土地革命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开始探索革命的斗争策略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团结大多数,打击敌对势力。而这些问题也推动着毛泽东反思土地政策,制定新的革命斗争路线。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3)《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一文中详细阐明了“中间阶级”问题。中间阶级是指忽左忽右、摇摆不定的阶级群体,其革命态度随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时井冈山地区对土地执行“全部没收、统一分配”的政策,地主和中间阶级同时受到打击。因此,土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地主和中间阶级的严重阻挠。正如毛泽东指出,“当革命初期,中间阶级表面上投降贫农阶级,实际则利用他们从前的社会地位及家族主义,恐吓贫农,延宕分田的时间。到无可延宕时,即隐瞒土地实数,或自据肥田,把瘠田让人。此时期内,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往往接受中间阶级的意见,不敢积极行动”[3]69。而只有到了红军占领数个县城,革命形势出现高潮之际,这种情况才会有所改变。并且毛泽东对中间阶级反水的原因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总结。他认为:“中间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受到打击,白色恐怖一来,马上反水。”[3]69而日常生活困难也是促成中间阶级倒向豪绅地主的重要原因。
总之,富农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性、动摇性,这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但是在革命高潮到来之际,他们又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正如一些学者指出:“强调革命态度在阶级分析中的作用,使得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其一是对中间阶级两重性的准确把握;其二是对阶级关系动态性的及时把握。”[4]所以,在斗争过程中不可一味打击富农,不可实施“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要有革命的手段和革命的策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争取富农、争取中间阶级的支持,对于革命运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通过开展于都、兴国调查指出:不没收中农的土地,只没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小规模打击小地主;虽然打击地主,但给地主以出路。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限制富农,打击地主,但又不主张把他们饿死,而是让他们活下去,这样不至于树立过多对立面,有利于革命顺利开展。除罪大恶极者,其他地主阶级其实并没有受到“特殊”对待。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团结富农、一致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同志、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准确分析社会阶级构成,及时调整阶级政策,为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阶级基础。
1939年冬,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4)《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明确提出中国现在的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和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毛泽东在此文中明确指出不同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和立场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同时,文中明确了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又为革命找到了动力支撑。关于富农问题,毛泽东认为富农阶级虽然存在剥削行为,但他们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劳动者。富农的生产活动对革命的进行还是起到有益作用的。富农不仅能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中贡献力量,同时又和地主存在不同。因此,“不应把富农看成和地主无分别的阶级,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5]643。富农的生产对革命的进行是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时,也明确了“富农的经营原则上不变动”。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再次强调了允许农村中的富农经济继续存在,指出富农经济对抵抗日军经济封锁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虽然“耕者有其田”涵盖了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但这是革命环境和形势所决定的,而且在“耕者有其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合作经济,也蕴含了社会主义因素。随着抗战环境的恶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始缩小,这就要求根据地进一步发动群众,限制富农经济,进一步获得群众的支持,巩固根据地建设。因此,限制富农经济的另一条办法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减租减息。毛泽东强调:“各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必须责成各级党政机关检查减租政策的实行情况,……凡未认真实行减租的,必须于今年一律减租。减而不彻底的,必须于今年彻底减租。”[6]910这就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富农经济的发展,鼓舞了抗战中的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强调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国民党独裁政府,为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而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前夕为最终取得抗战全面胜利所巩固的阶级基础。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搞“本本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阶级问题,通过对中国社会阶级的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准确总结、运用“三大法宝”,把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起来,探索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不仅从一般意义上区分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而且注重把握各阶级的特点,针对各个阶级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革命政策,这也是毛泽东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充分证明。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限制富农、进而消灭
抗日战争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已变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而其政治代表就是腐朽的独裁政府。
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及时调整土地政策,由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变为“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7]1250。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限制富农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5)《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在中国革命浪潮空前高涨的形势下,为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举行会议,分析和总结全国形势,毛泽东的报告就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分析和判断。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的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地主富农应得的土地和财产,不能超过农民群众。”[7]1250—1251而毛泽东对为什么要对富农进行限制进而消灭作出了清晰的阐释:“旧式富农按照平分原则所多余的土地及其一部分财产之所以应当拿出来分配,是因为中国的富农一般带着很重的封建和半封建剥削的性质,富农大都兼出租土地和放高利贷,其雇佣劳动的条件亦是半封建的。还因为他们所占的土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如不平分则不能满足贫雇农的要求。”[7]1251同时,毛泽东谨慎地提出必须避免挫伤中农的革命积极性,避免对中农采取一切冒险政策。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注意到必须准确划分中农和富农的阶级成分,而非存在剥削行为即定性为富农。毛泽东强调要把“剥削收入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五(四分之一)以下者”定为中农,超过这个数额的定为富农。而且,未经富农、中农允许,不得私自平分他们的土地。这一切都是为解放战争的大局服务。
当然,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提出限制进而消灭富农经济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中国面临的是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人民此时的敌人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代表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独裁政府。如果对地主富农不加限制,就无法赢得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其次,中国革命发展到现阶段,国民政府的腐朽落后已日渐清晰,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则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中国革命已到了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政治上已远远超过腐朽落后的国民政府,是时候跟它进行公开斗争了。因此,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消灭地主阶级,限制进而消灭富农阶级。
在富农和地主的问题上,毛泽东没有“一刀切”,而是结合实际,理性客观地确定各个阶段的土地政策和阶级政策,例如“按照土地法大纲(6)《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实施。的规定,对待富农和对待地主一般地应当有所区别”[7]1251。这反映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盲目教条走向客观实际,注意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阶级政策、土地政策,以确保革命活动的顺利进行。何时中立富农,何时分配富农土地,何时消灭剥削都有详细的政策规划。这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权,团结全国人民以对付共同的敌人,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担负着领导和发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社会,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在此期间,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理清社会阶级关系,考察社会阶级状况,预测阶级发展趋势,把握阶级矛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备的基本素养。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富农阶级问题的认识是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当然,一切对问题的深刻认识都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的问题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考察社会阶级构成,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革命环境为依托,综合分析阶级矛盾,对富农的阶级属性、阶级诉求、阶级特点有着清晰准确的把握。正是在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过程中注重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逐渐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