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2023-12-16丛慧娟

考试周刊 2023年4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法治道德

丛慧娟

一、 引言

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种基于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包括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既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中间环节,更加需要融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采用。文章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和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 兴趣教学法应用的优势能效

(一)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抵触或厌恶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教学法可以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兴趣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兴趣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能够将抽象化知识转换成具体化形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经常涉及一些抽象的知识点,例如道德和法律的原则、规则等。虽然这些知识点可能比较抽象,但是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兴趣教学法,将这些抽象化的知识点转换成具体化的形式。具体化的形式可以包括案例、实际情境等,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转化成有趣的教学内容。通过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历史、哲学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加深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这些知识点可以在教学中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三)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兴趣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奇的案例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案例、互动性较强的讨论等,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使课堂更加活跃。此外,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和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轻松。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研究

(一)正确认知兴趣教学法并积极转换教学思维和模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知兴趣教学法的优缺点,并积极应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在采用兴趣教学法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度地掌握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时机和方法。在运用兴趣教学法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提高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追求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内涵,并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关注兴趣教学法的优缺点。兴趣教学法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在采用兴趣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注意避免过分依赖兴趣教学法,或者过度强调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知兴趣教学法的优缺点,并积极应用。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帮助。

(二)综合深化“教”与“学”结合,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兴趣教学法的理念是在教学中要注重“教”与“学”的结合,即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道德与法治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讨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者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探讨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课程设置的实际性,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性,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篇新闻报道,讨论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探讨如何预防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列出至少三种预防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并进行汇报。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总之,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实验来探索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课程和学生兴趣实际情况,引入生活化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还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举例来说,在讲解“不撒谎”这个道德原则时,可以引入一个更具生活化的案例,比如小明因为犯错而被老师罚站,他想要逃避罚站,于是想到了撒谎。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承认错误。这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撒谎”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相关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更富有生活情境的活动和游戏,比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知识,比如介绍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和故事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法院、公安局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总之,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生动地引入生活化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四)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实施小组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实施小组互动,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小组互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提高课堂互动性,注重小组合作和交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举例来说,在教学“宪法与公民权利”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模拟宪法制定”这一教学案例。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团队,由团队合作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定一份“宪法”并进行讨论和互动。通过此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宪法的作用,学习到如何保护公民权利,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道德与人生观”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道德小故事分享”这一教学案例。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些涉及道德与人生观的小故事。通过此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人生观的内涵,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再举一个例子,在教学“法律知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模拟法庭”这一教学案例。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分为原告和被告两个团队,模拟一场法庭审判。通过此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学习到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思辨能力。综上所述,结合具体的课程案例,采用兴趣教学法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合理设置情境,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情境,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一种方法是引入新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互动式教材等,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些新的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另一种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参观实际的社会情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课堂活动的创新和实用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课程和活动内容,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为了更好地讲解“守信用,讲诚信”的道德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案例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讲解“法律的特点和作用”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法律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的内容和作用。此外,在讲解“宪法和法律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互动性较强的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六)合理地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兴趣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为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合理地设计游戏活动,以确保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能够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主题,并且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通过让学习变得愉快和有趣,学生更有可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最终,这样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使他们终身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设计游戏活动:①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和意义。②竞赛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知识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③互动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例如道德抉择、法律决策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道德和法律的挑战和抉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 结论

在实际应用兴趣教学法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设计出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法治道德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