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地方文化助推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究
——以常德历史文化为例
2023-12-16姚纯娜
姚纯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总结了21世纪以来的课改经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优化和精选课程内容,利用历史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地方社会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真实地感知历史,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一、 运用常德历史文化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是践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专栏十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故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巴金兰在《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将中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以历史课堂为阵地,厚植家乡历史文化,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常德从建城至今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常德人民在长期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过程中,经过不断总结、升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韵文化。城头山遗址、常德红色教育基地、常德丝弦、高腔、荆河戏、花鼓戏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奠定了基础。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更好地落实这一任务,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落实“五大核心素养”的目标。地方历史文化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其效用不容小觑。基于此,杨柳是这样认为的:利用乡土资源培育核心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史学素养。收集利用乡土史资源过程中,指导学生站在唯物史观角度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树立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继而产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进学生的家国情怀。可见,地方历史文化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合利用常德地方文化的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育,“立德树人”任务也顺其自然地得以落实。
(三)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须从转变教学方式上“着手”,要善于创新,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践行体验式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与国家教材相结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转变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突破传统“教材内容讲述”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在“做中学”。整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获取和加工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不断探究思考,其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逐渐得到培育,也能在活动中主动、轻松地掌握知识,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运用常德历史文化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是指在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必备能力和关键道德品质。沈紊仪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历史的理解、历史的时空观念、历史资料的实证能力、历史的解释能力和历史的价值观等,旨在通过对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历史发展进行解释,在深入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使其具备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除了深入对教材本质的理解,还应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理解。将常德的遗迹、名人、民俗等文化融入初中历史课堂中,利于扩展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加深对历史本质的理解。学生在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二)增强课堂趣味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造趣味型历史课堂尤为重要,能够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内驱力,不扬鞭亦能自奋蹄。教师将趣味浓厚的常德民俗、文化、人物等地方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为课堂设疑,使课堂充满悬念,激发学生探知欲。同时,也利于开展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提高专业水平
将常德地方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四有”好老师内涵,其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是有扎实的学识。“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是对教师应具备“扎实学识”这项基本功的最好诠释。历史教师挖掘整合常德历史文化时,学习吸收专业知识以外的扩充史料,能达到提升专业功底、丰富学识、开阔眼界的目的。
三、 常德历史文化助推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
(一)情境教学紧抓时空观念的培养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因此,将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才能准确地判断理解史实。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历史地图、人物图片、年代尺、音像资料等要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高爱菊所著的《时空观念视野下中学历史教学案例研究》一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并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课程资源,乡土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拉近历史跟现实之间的联系,进而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足以见得,挖掘整合常德历史文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良好途径。适用于历史教学的情境可包括悬念情境、图画情境、虚拟情境等。
1. 基于常德历史文化创设悬念情境
悬念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在新课引入时,融入常德历史文化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揭秘欲望的一种情境模式。如在进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这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教师可做如下设计:展示善卷中学的图片,设置问题:你们知道这所中学的名称是以哪位常德名人命名的?他生活于什么时期?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带着重重迷雾,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一步步解锁以上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常德地方文化,创设悬念情境,可以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手段。
2. 基于常德历史文化创设图画情境
图画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地图、人物画像、文物图片、遗址照片、民俗文化图片等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的一种情境模式。图画情境是一种适用性较广的情境模式,在导入、新授、总结等多个环节皆适宜。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农业文明兴起的标志”这一知识点时,展示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的稻田遗址和稻谷遗存、氏族墓葬、使用过的器具等珍贵文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业文明兴起的要素包含哪些?通过阅读教师展示的图片信息,分析得出原始农耕文明兴起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出现、磨制石器的发展。通过这一设计既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也能让学生跳出课本,联系身边的历史,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学会以身边历史现象为跳板,进一步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3. 基于常德历史文化创设虚拟情境
虚拟情境是指以特定的历史背景为蓝本,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再现”情境中,感知过往的历史事实的一种情境模式。它并非“人造史料”,必须是以史实为架构的再现。虚拟情境可包含他人摄制的影视剧片段、自制视频、情境现场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利用常德历史文化创设虚拟情境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如在学习禅让制时,教师可根据“善卷传说”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尧帝曾经欲禅位于善卷的传说,以尧帝南巡碰到善卷用黄牛耕田这一幕为背景,编写善卷与尧帝对话的历史小剧本,并请学生进行现场表演。演毕,教师设问:“看完表演,大家知道尧帝为什么欲禅位于善卷了吗?这一时期禅让的条件是什么呢?”以善卷为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应具备的品德。通过创设虚拟情境进行教学,能将抽象的历史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二)史料教学推动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基于常德历史文化的史料教学更利于实现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实。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史料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按照形式特点划分,史料可分为三类: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传史料。学生要从最基础的搜集史料、分辨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信息发展这三方面入手培养用史料证明史实和史料互证的素养。因此,教师可拓展史料素材的多样性,挖掘地方文化,作为史料融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初中历史课堂的多元发展,进而推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这一内容时,可补充唐朝常德籍诗人李群玉“诗笔妍丽,才力遒健”的诗歌进行赏析,引导学生认识唐朝诗歌特征的多元性。在讲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时,可以引用《常德地方志》的南宋时期关于人口、经济发展等史料,引导学生认识“人口迅速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认清“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学生在史料研读、分析过程中逐渐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也能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发展的了解。
(三)红色教育推进家国情怀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应仅为简单的历史追溯,还应体现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上。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可见,家国情怀对其他素养的培育具备“蝴蝶效应”。因此,历史教师更应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曹志学所著的《地方历史文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应用》一文中提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较多地使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同学们自己家乡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地方历史文化的合理运用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身边的红色文化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则更胜一筹。学生从熟悉的街道、一花一木、红色文化中感受家乡文化的积淀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发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常德地区刘泽远烈士墓、贺锦斋烈士墓、林伯渠故居、帅孟奇纪念馆、城头山遗址等历史文化基地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英雄人物树立榜样,弘扬革命精神,也是推动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开展红色人物主题教育活动、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如以刘泽远、贺锦斋等人物为线索,组织诗歌朗诵会、演讲会等,让学生自己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以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教师还可开展以红色人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了解相关人物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此外,学校应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如学校励志墙可张贴红色文化相关人物及事迹,以班级为单位开办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等都是宣传红色文化的可行办法。
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熟知常德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使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在家国一体教育中得以升华,利于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唯物史观的培养
王一新的《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历史的特点要求我们树立跨学科的理念,博览群书,从不同方面剖析历史,既完善自己,又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理解历史的宽度和深度日益提升。”因此,教师借助地方文化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引导学生从身边历史多层次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使唯物史观素养得以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为落实核心素养而提出的要求,其内核是将历史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相融合,深入开展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教师结合常德地方文化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从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了解常德历史,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问:“不同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我们的成长家庭、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哪些物证反映这些变化?”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搜集身边或常德博物馆陈列的不同时期的物品资料,包括老街道、邮票、粮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学作品、展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等,涉及多学科内容。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记载物品反映的时代背景、生活状况,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召开发布会,对各组的成果及想法进行交流展示。
基于常德历史文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能使学生走出课堂,体验在“做中学”的成就感。在合作交流的碰撞中,学生逐步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变迁及发展的规律,并学会客观辩证地认识历史。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对重塑乡土情结、拓宽视野、落实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历史教师要将地方历史文化包含文字、图片、影像等整合成系统资料,编订校本教材,构建与国家课程相融的必备的地方历史文化体系。施教过程中,教师以此体系为助推剂,借助多种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有特色的趣味历史课堂,进而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有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