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三思 再作文
——一堂写作指导课的课堂教学评价

2023-12-16王丽琛

考试周刊 2023年40期
关键词:表现性深度作文

王丽琛

一、 问题描述

曾经执教过一堂写作指导课《深入才能深刻——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设计这堂课,主要是针对目前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作文没有思想,素材单一,缺乏深入思考,致使作文立意不高,文章缺乏深度。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就受教群体而言,学生在日常课堂写作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方法引导和能力训练,再加上生活日趋单一化,写作能力在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常经历着冻饿之虞,学生写作主体的地位得不到体现,而对素材的有限思考是制约整体写作的一个瓶颈。第二,从执教群体看,很多语文教师关注的不是素材挖掘能力,而是认为只有素材新鲜才是真正的创新,却忽视了即便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素材也可以经过一种或几种方法的介入实现深度的挖掘,让素材本身的解读性更强。第三,从素材来源上看,当前市面上的写作参考书提供的素材由于过度追求所谓的现代性、人文性和丰富性,反而忽视了生活性和真实性,按照“人生信念、哲理思考、意志品质”等板块进行素材收集,缺乏具体操作的指导,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借用这些素材时,缺乏真切体验,写出的文章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甚至有些学生极走偏锋,干脆抛弃了具体化的素材,而选择一些不够明确的情感进行表述,因过度玩味文字而走向一道迷墙,通篇文章玄之又玄,却又不知所云。第四,从指导思想上看,“新课标”明确地提出了高中阶段的作文要求,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注意写作过程中收集素材,对素材进行多角度思考。对素材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作文有思想,有深度。

二、 课堂整体评价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一种方法比识记大量材料更有价值。素材的挖掘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它既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而挖掘不是徒手劳作可以完成的,必须依赖一定的工具,也就是方法。而方法的传授不能一蹴而就,也要讲究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三思”(思考、思维、思想)的启发与落实。即由发散性思考的激发,到合理性思维的运用,再到针对性思想的形成,最后达成聚合性思路指导下的独立而完整的写作。

新课标下的写作课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注重思维训练和作文思路的指导。让“三思”真正走入作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而这堂课做到了激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逐步形成思想。当然,形成思想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仅靠一节课是不行的。一堂好的作文指导课,要让“三思”走入课堂,“学会思考”“训练思维”“形成思想”是作文教学的灵魂。

三、 教学过程评价

(一)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叶圣陶先生曾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一堂课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要掌握的是什么。而这节课课题的导入是通过对一幅名为《挖井》的漫画的理解完成的,通过学生自己从画面中领悟到“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并由此及彼地联想到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素材的挖掘就像挖井的过程一样必须要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写出一篇深刻的文章。

导入设计如下:

(出示挖井的漫画)

师:大家在幻灯片上看到的这幅漫画,是黑龙江漫画家张新华所画的《挖井》,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下,画面当中的人为什么挖不到水?

生:因为他半途而废。没有坚持到底。

师: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已经挖了或深或浅的五口井,而且看样子还要再挖下去,为什么还是挖不到水?再想想,真正导致他挖不到水的原因是什么?

生:挖得不够深,太浅了。

师:也就是不够深入,其实在作文的过程中,所谓深入就体现在对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上,大家经常会抱怨说没什么内容写,其实关键不在于素材的选择,而在于对素材的挖掘是否深入,只有深入挖掘素材,文章才会显得深刻。因此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深入才能深刻——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

新课伊始,就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二)方法指导阶段,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方式

在学生领悟了教师的教学目的,逐渐进入思考的状态后,再出示两张幻灯图片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背景替换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意识到事件的背景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在事件不变,也就是素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三者中任意一者的变化或者是排列序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主题体现。

具体设计如下:

师:素材的挖掘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它既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而挖掘不是徒手劳作可以完成的,必须依赖一定的工具,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方法——观察素材表现性,寻找素材表现点。对一个素材而言,我们看到的内容,是素材客观表现的性质,也就是素材的表现性,而我们感受到的内容就是发现素材表现点的过程。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幻灯片上这幅图片,请用“我看到,我感到”对图片进行简单描述。(依次出示前三幅图片,学生描述)

(出示第四幅图片)有没有同学可以结合这四幅图片进行一个总结?

生:一个同样的表情,经过不同成分的添加与变换,却有了或高兴,或悲伤,或生气,或失落等各种含义。

师:而我们刚才主要进行了哪些内容的替换?

生:时间、地点、人物。

师:这就是背景替换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观察到素材丰富的表现性。

经过刚才那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素材,经过一些小变动,就有了新意。而生活中类似的素材非常多,比如一声咳嗽,一个微笑,伸出两根手指,甚至一个弯腰的动作,经过不同背景的替换都能有不同的意义。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处在沉睡当中,忽视了生活中常见素材的可挖掘性,而今天我们就以弯腰为例,把心门打开,尝试利用背景替换的方法,丰富素材的表现性。

在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后,通过背景转换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背景转换的思维方式。

(三)能力训练阶段,强化思维训练

方法一:背景替换方法的指导运用,执行思维方式的强化

如果一种思维方式对素材的挖掘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那它必须经过强化而演变成一种本能性的反应。让这种理念就像盐溶于水、空气游于世一样不着痕迹,却又像宗教对一个狂热信徒一样来得根深蒂固。

而在选取了“弯腰”素材后,进行深度挖掘的练习与实践。“弯腰”这一素材极为普通,未经任何的艺术加工和提炼,但素材的选择正因为其常态化才更加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正因为这一素材的原始性和生活化,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会更加投入,并且用前一阶段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让“弯腰”以多种形式、多种性质和多种意义呈现,实现思维强化的达成。

方法二:寻找素材最佳表现点,达成思维方式的强化

学生在“弯腰”这一素材上,对背景替换的运用主要体现为将“弯腰”表现为人对人、人对物、物对物的弯腰上,而“弯腰”的意义表现可由此延伸出礼仪、关爱、托付、苦难、屈服、收获、生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无意识地运用了在事物的表现性上寻找表现点的方法。也就是本节课要落实的第二种深度挖掘素材的方法。

而对这一点的明确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弯腰”进行不同背景替换所形成的不同思路的立意高低进行不同等级的排列,然后过渡到表现点的高低上来。

实际上,学生对“弯腰”情境的设定就是“弯腰”这一动作所拥有的不同表现性,而表现点的寻找与体现就在于学生对“弯腰”的意义归类上。举例来说,叶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是属于自身表现性,而由此所联系到的生命力、完美与残缺等就是不同叶子上的表现点,同时,为了让学生对事物的表现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以“弯腰”为例,以在“弯腰”前添加字词的方式达到与弯腰的思路逆向的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不弯腰、拒绝弯腰等,而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不弯腰的人是怎样的一种人?而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就是发现事物表现点的过程。并且在此环节还可以进行拓展和迁移,引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等范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让学生领会这种不吃“嗟来之食”的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风范。

具体设计如下:

师:当我们利用背景替换的方法让素材具有了多种的表现性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一个最佳表现点来进行写作,而物我互换是寻找最佳表现点的一个好方法,就像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表现点,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最佳表现点,同时每个同学的知识积累不同,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只会让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应该立足于现有的基础,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树的弯腰,而“树在人面前弯腰,人在树面前弯腰”哪一个更让你有所触动,为什么?(通过地点和人物的替换让两者有不同的表现意义)

如果我们让这棵树生长在悬崖上,你认为人对树的弯腰有什么含义?

生:人内心受到了树生命力的震撼。生:是一种忏悔的心情的表达。师:不管是对生命力的震撼还是对过度砍伐的忏悔,这都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而这样的主题在诗人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中也有表现: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出示幻灯片)

师:诗人曾卓在向这棵弯腰生长在悬崖边的树致敬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顿中刚强不屈的信念。所以我们与其为了追求所谓的立意高远、主题鲜明而忽略了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还不如学着从“为赋新词强说愁”过渡到“于我心有戚戚焉”,只有在多个素材表现点中寻找到让自己最有感悟的去书写,这样的文字才会显得灵动而富有生命力。刚才几位同学在素材表现点的选择上没有真正的高低之分,对写作,我们要相信,“我即使不比别人更好,至少我是和别人不同的。”只要能写出真实的感悟,真情实感,让表现点更有光亮,你就是独特的。

在这节课所学习的方法中,对最佳素材表现点的寻找可以纵向地加深学生的思想,而利用背景替换观察素材表现性的方法,则可以在广度上拓宽学生对素材的思考,两者结合,就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四)拓展与延伸阶段,表述个性思路,展现自我的思想

写作课除了要动心、动口、动脑,还要动手,而这节课设计的练笔环节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条思路进行由句成段的写作,字数在100字左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在同一素材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现点的基础上,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方法领悟和演习之后实现独立写作。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多种讲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习作的评价。同时利用第二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写成段落的基础上进行由段成文的写作,写一篇以“弯腰”为素材的习作,不少于800字。

练笔分两个环节,先是段落练笔,再是篇章写作。在老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过程中发现学生文字闪光点,同时引导学生从本节课所学方法的角度明确文字的完善方向,拓展思路,争取更好。

清代文人袁枚曾经说过:“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好素材,篇篇都能写成立意深刻的好文章。

四、 总结与思考

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感到作文难往往不是表达困难,而是提起笔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或者三言两句就把肚子倒空了,没话说了。这是因为学生阅历太浅,没有切身的生活感受,没有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总之是没有思想积累。没有思想积累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就难以下笔。因此,除了让“三思”走入课堂,还要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社会,思考人生。

(一)学会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学会思考,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感受丰富了、真切了,思想才会饱满丰富起来,深刻起来,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也就会变得敏锐、深刻而独到,提起笔来就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要提升思维能力,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开阔生活视野,丰富生活体验;其次要学会分析社会,思考人生,增加思想的积累。

(二)发散思维,提高思想积累的深度

在作文中运用作文素材,就是要用积累的素材去证明你所要表达的观点态度。我们的思想有没有内涵,取决于我们的作文素材运用恰当不恰当,因为人的理性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中升华而来的,即写作素材的深度决定了作文思想内涵的深度。一个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解读,学会用同一个素材分析不同的社会问题,思考不同的人生哲理,从而增加思想内涵的积累;同时,一个话题,也可以用不同的素材进行解读,学会用不同素材分析同一个社会问题,思考同一个人生哲理,从而提高思想积累的深度。这样做都能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作文的思想有内涵。

一直以来,众多语文作文课堂教学都局限于教师指导无效性的尴尬局面中,学生无法将上课所得转化为写作生产力,仍然只是在原本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给学生开放性的空间,让纵马奔驰原野,不拘范围,不限端末,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有所关联的信息,让写作激情的引导和浸染水到渠成,将文章演绎成一幅情剑山河的画面。

猜你喜欢

表现性深度作文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