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转变*
2023-12-16吕英海崔志芳李桂江高中政
吕英海,崔志芳,李桂江,高中政
(山东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其显著的特点。例如,线下教学,教室里学习的氛围感浓厚,传递信息效果好,是一种沉浸式的教学环境。这种具有接触感和现场感的教学,传递是立体综合的、具有温度的信息,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人格榜样作用,这是超时空的网络无法替代的[1]。可以说,当面交流依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素,这是线上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但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却不能满足,而且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特殊情况的需要,学校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教学成为新形势下必须要适应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在线教学体现当代社会人的“数字能力”,“数字素养”,“教”的理念、方法、艺术和“学”的训练、技巧、策略[2]。电子学习方式能突破时空限制,具备交互性、即时性、资源共享、知识快速更新等特点[3]。但在线学习也存在各种不足: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第一时间知道,不能及时反馈;单向静止的教学过程,表面的融会贯通,实际上是割裂开来的;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在视觉上容易产生疲劳感;课堂纪律散漫,缺乏老师的有效督促和引导;学习干扰因素较多,学习效率下降较快;容易受到网络传输质量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缺少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等等。此外,很多教学平台功能存在缺陷,带有较重的传统教学痕迹,偏重知识内容体系的传承,学习活动相对较少,仅能满足上课、作业、考勤、考试等基本需求。需要改进为含有大量承载知识体系的挑战性、协作性的教学活动平台。因此,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千秋,不能互相替代,但在教学效率和效果上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如何充分调动师生对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混合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和网络学习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这需要我们寻找网络与教学融合的突破口,极大延展教学的空间维度,活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赋予学生个性化、自主化、探究化的空间与机会[4]。
1 教师层面
教师是真正能够掌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主体,但由于强大的教育惯性,很多高校教师抗拒或者消极应对教学改革。因为混合式教学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耗费他们的精力,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他们畏惧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繁琐,担心大量繁琐工作影响科研进度。这些都对快速推进、高效发展混合式教学形成了严重制约。但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势必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还会极大地拓宽师生交流的维度和广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亟需从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育技术、教学习惯等方面快速跟进,精选教学资源,加强网络资源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熟练应用各类教育技术,指导学生线上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教学理念
很多老师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多是消极被动地应付,没有足够的热情,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他们认为,混合式教学仅仅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便利,没有意识到它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过程体验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网上授课能力不足,授课方式、方法单一。所以,教师要转变思路,转变教风,转变教法。
教师要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服务理念,以学生为本,精益求精。当个人利益与学生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学生利益为重。教师要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同时结合专家引领、校本教研、同伴互助、学生交流等途径快速成长。
1.2 能力培养
由于入职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在线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导,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混合式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际体验。在线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并进行深度体验。教师要彻底改变“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不要把学生看做“白板”与“容器”。教师不但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表达分析能力,更应该具备数字化交往、评价、协作能力,善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网络信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结合教育学知识,熟悉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组织工作。教师应具备的学科教学技能包括教材分析和教材应用能力(解读、超越、开发)、教学设计技能(分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媒体、使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研讨重难点)、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板书、教学语言、体态语、演示、讲解、提问、讨论、反馈强化、记录管理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测验与评价、学法指导)和教学研究技能等[5]。其次,教师要将学科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与现代教学法知识很好的巧妙融合,并灵活运用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这其中包括熟练使用信息技能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辨别、梳理、分类、重组、加工、挖掘、共享,完成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和教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数字化分析、管理和教研能力将是现代教学的核心能力。第三,教师要熟练使用资源管理工具、信息检索工具、网络教学工具、教学评价等工具。发展混合学习环境设计能力、混合环境下的学习评价与质量监控能力、基于学习分析的个性化教学能力以及混合教学的灵活自适能力等[6]。教师的这些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可以说,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会彻底推进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第四,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从“个体工作”到“群体协作”,从“显性过程”到“隐性过程”,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建构”,从“了解信息”到“培育智慧”[5]。另外,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学会配合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知识组织管理员,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员,学生学习的协作与监管员,学生学习评估人与引航员。在学校教务和教学平台管理人员的协助下,教师要快速提高自己,达到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在时间上、技术上都应该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完善线上教学监控体系与考核方法。但是有些学校对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学平台与数字校园未能较好整合,与其他管理平台也没有高效集成。这对教师创设互动性学习环境、浸入式学习环境和个性化学习都是不利的。
1.3 教学策略与方法
线下与线上教学在混合式教学中的深度融合,避免了单一、机械、静止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将一维化、平面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全新的多维、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与课后的网上教学,需要教师同时进行协调与衔接。这一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平台变成了资源不够充足的课件摆放地;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线下的知识体系传授没有完全实现,线上的传播没有有效拓展。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学启发性和引导性不足,内容陈旧单一,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课程设置的形式要新颖,内容要丰富,搭配要合理,不仅要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讲解、深入全面的例题解析,更要有同行专家的精彩点评等。教师要积极向专家学习,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完善平台建设。教师既要具备优秀的教育技术能力,还需要系统的信息管理能力。他们既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又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教师不仅要成长为教学资源的建构者、开拓者、引导者,还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领者、互动者、合作者。制作教学视频时,要把重点和难点分层次均匀分散在每个教学视频中。同时,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型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分析、调整、优化,加强平台建设,促进混合式教学有序进行。很多年轻教师或者首次授新课的教师,往往存在教学目标不具体、教学素材缺乏、与学生互动深度不够等问题,使得传统与数字化教学融合优势不明显,教学效率低下。这时候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要与在线教学相互呼应,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他们要明确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和授课方式,并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引领、启发、鼓励来增强线上学习的互动与协作效果。教师们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线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力和探究力。在网络互动中,教师要成为问题专家,及时、深入、全面地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此外,线上教学的深度实践,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法。
1.4 师生关系
混合式教学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调研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关注点,发掘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组织与资源呈现,使学习者有更多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其次,教师要遵循学习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多渠道、多维度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保障各项学习目标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文化。第三,教师要重视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尊重学生人格,在情感上支持学生,激活学习动机,转变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深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及时改进各类教学方法,以平等、服务的意识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利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后台数据,研判学生的喜好程度和个性化诉求,综合考虑教学环境的多变性与多样性、个体的差异性等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
2 学生层面
在实际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高参与度、个性化与针对性强的良好学习体验。这实际上是线上教学的一大顽疾。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和对教学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具有了相应的学习能力。但学生通常会面临管理困难、心理困难、技术与学术困难等。所以,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应用IT的能力,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成熟度与责任感等。
2.1 思想准备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教师教学目的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的学习目的则更多是成绩的优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是倾听者和旁观者,教学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元认知建立的不是很好,没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自觉性,没有很好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大学生要培养高尚的学习动机,建立远大理想,明晰知识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提高自我把控能力,自己抵制各种干扰因素,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力度。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要能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进行内部归因,并乐意寻求外部帮助,快速调整自身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在学习中培养自我效能感。
2.2 学习习惯
线上授课时的教学环境有了根本改变,师生的教学空间被分隔开来,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重成绩、轻能力,批判性思维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低,网上互动不深入,自主学习能力差。其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模糊、自觉性不强、兴趣和热情不高、网络自我效能不强等多个方面。也有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存在抵触情绪。可以说,学生学风浮躁,没有形成良好网络学习行为习惯,自我监控效果差,应付现象较普遍。其他诸多不可控因素也是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社交信息、娱乐游戏、家庭成员活动等。诱惑增多而监管减少,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时常会做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主动学习热情降低,交流频次慢慢减少。
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主要是自律教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三个方面[2]。这就需要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主要包括学习主动性、注意力,教学参与度等方面。学习主动性实际上就是学习态度。积极的态度能促使学生自律性较强,能准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投入时间会更多。学生对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一般在 10 min 以下,对视频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一般在 20 min 以下[1]。大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此外,还要熟悉教学平台工具,掌握网络技术能力,积极参与学习互动,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将知识融会贯通。
2.3 学习方法
传统教育利用高度结构化教室,进行单向的知识讲授与灌输,缺乏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基于问题的协作探究式学习。混合式教学使得原来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学习目标转变为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等综合目标的培养。混合式教学既重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引导和组织,更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检验,通过交流、讨论、练习、作业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质量[7]。这样就能既彰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但是,特别要说明的是,混合式教学要多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8]。大学生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线上学习不断引入负熵值,推动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要利用完善的课程体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教并重”,教师要实时反馈学生,做出有效调控,及时改进系统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要及时进行预习和总结,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
3 展望
在总结和反思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基础上,混合式教学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混合式教学包含的转变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思维方式、态度等方面。这些改变促进了学生的结构化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不是简单的知识体系“搬家”,而是一次从理念到方法的全面革命。这一定会使原来教师教的习惯、学生学的习惯发生变化,甚至会促使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可以说,混合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推行会使得学习者从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位一体全面发展[4]。但是,由于不同主体立场、体验、经历等各不相同,混合式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渐进的系统工程。这个目标的实现要综合考虑很多关联因素,包括教与学的改变,教学理念与硬件建设的有机结合,兼顾效率公平的科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其他还包括网络技术服务,教学培训实施,信息化教研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的提高。整个系统要进行自觉改革和反思,增强资源的交互,进一步健全教学平台各项教学功能和评估体系,但核心仍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这样才能推动混合式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