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对策

2023-12-16杨丽艳

现代交际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精神

□杨丽艳 杨 启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的关键场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做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的全面部署,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为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引和价值遵循。红色文化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彰显鲜亮底色,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提供生动教材,更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崭新动能,二者的有效结合既显示出宽广的理论空间,又回应了实践需要的现实呼唤。

一、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相辅相成,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大学生政治素养、激发大学生精神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红色文化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资源库”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在交融、交锋、交织中加速演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育穗的关键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西方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等错误思潮暗潮涌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而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能够发挥“补钙壮骨”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样态,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征途中激发出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向而行,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一方面,红色文化凝结的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四面夹击,秉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取得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万里长征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从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到各行各业生机勃勃的伟大奇迹。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可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他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意志和“赤胆衷肠、碧血丹心”的博大情怀构筑起理想信念的精神阶梯。理想信念不仅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昔简今巨”的前行历程中,更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列强在经济上进行大肆掠夺、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文化上瓦解民族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荡涤文明尘埃并促进人民思想文化的觉醒,迈出了追寻人自由平等发展的第一步。改革开放时期,党将红色文化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在红色文化发展建设进程中贯彻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红色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得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4]红色文化的“人民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有利于推动“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转换,从而培育一批担负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2.红色文化是涵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史料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新时代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社会思潮多元发展,大学生只有站稳政治立场才能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经久不衰的常青树,本身蕴含着涵养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丰富矿藏。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征。其一,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执政理念和价值准则。马克思主义认为,特定的文化是特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也对政治经济产生反作用。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红色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红色文化的理论来源,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其二,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显著成果,记载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光辉历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教育”,最关键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其实质是使受教育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因此,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内在贯通。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何处来”,而且立足于时代大潮和全球风云中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远大、道德品质优越、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养过硬的接班人,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成长为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谱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荣光。

3.红色文化是激发大学生精神动力的“素材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5]爱国是中华儿女最深沉的内心呼唤,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焦点,更是磨砺强国志、坚定报国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心全意用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有助于大学生既面向未来又不忘本来,在时代浪潮的席卷中扬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帆。

中国共产党百年恢弘历程就是爱国主义情感的生动诠释,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标注了红色文化的底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榜样标杆与价值激励。一方面,红色文化遍布全国各地,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养分。例如,黑龙江省分布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遗址,这些红色物质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载体和“活”教材,能够在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中唤醒大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励大学生在新时代赓续革命先烈突破外敌桎梏、挽救民族危亡的深沉情怀。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东北黑土地中孕育出的红色精神,它们四者的精神内核各有不同,但是“爱国与奉献”构成了共同的精神核心。革命先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汇聚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凝聚起红色文化的内核与脉络。这种红色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传递,引导他们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民族复兴的“大蓝图”中去。另一方面,红色文化并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体系,它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红色文化的时代性特征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例如,《觉醒年代》《1921》等红色影片向大学生刻画了革命年代的杰出领袖,而《大山的女儿》等红色影视剧也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彰显出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二、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坚定理想、追求信念”标注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坐标,“一心为民、情系人民”展现了红色文化的鲜明本质,“精忠报国、赤胆忠心”更显示了红色文化的丰厚积淀,但是时代场域的变迁势必影响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存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淡化”、情感“弱化”、实践“僵化”等困境。

1.认知困境: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淡化”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高尚品格等作用。大学生只有系统全面掌握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促进认知转化为情感认同。一方面,多元思潮的冲击“淡化”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如何在嘈杂的背景音中唱响红色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平时期远离了革命年代的纷飞战火,意识形态领域却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尽管个性鲜明开放,但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容易迷失在多元社会思潮的迷雾中。例如,历史虚无主义常常假借“学术”“文化”之名,通过互联网侵蚀网民的思想意识,以捏造历史史实、丑化历史人物、消解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手段,将红色革命碎片化、娱乐化,究其本质是为了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对于红色英雄人物和红色革命事迹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有所耳闻”层面。另一方面,重视程度不足“虚化”了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出坚持“三全育人”的总要求。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渠道仍需拓宽,思政课“抬头率”问题仍需重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尚未形成合力。课程思政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理工科学科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但要讲授好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挖掘其中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授实验背后勇攀高峰、追求真理的伟大科学家精神,用红色历史文化浸润专业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专业课教学的“兴奋点”,培养红专双修、德技并进的人才。

2.情感困境: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弱化”

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应对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坚实抓手。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遗址、遗物等,能够以真实的触感、观感对大学生产生情感冲击;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文字符号、精神旨归、文学文艺等,在生动讲解中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但是,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更为丰富,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又红又专”的情感认同。一些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场所时在红色氛围的渲染下体会到革命烈士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但这种情感体验较难延续到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冲击,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1158万人[6],严峻的就业和升学形势滋生了学习的功利化倾向。例如,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地位下降,一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学分”才参与红色文化的相关活动;一些大学生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系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才得以唤醒,但是这种情绪很难长期延续。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挖掘红色文化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加以规划,打造系统完备的红色教育体系并营造向善向上的红色校园氛围。

3.实践困境: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实践“僵化”

大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和切身体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对解决认知困境和情感困境有所帮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组织的红色文化实践单一刻板,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红色文化教育未与当地红色革命场所相结合,仅仅采用“灌输与被灌输”的形式,“为了讲思政而讲思政”。长此以往,大学生由于缺乏体验感而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资源等相关内容产生厌倦情绪。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资源类型多、文化底蕴厚等显著特点,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无疑为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由于分布不集中,限制了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也阻碍了红色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实践内容仅仅局限于走马观花式参观相关场地,再加上时间、场所等因素影响,只能采用线上VR形式参观,进一步削弱了实践效果。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组织学生群体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之一,红色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实践的热门场所。但是部分学生团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参观过程中忽视讲解员对红色史实的介绍,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如何加大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力度,扭转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形式化的现状,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党支部、进师生头脑,进而促进行为转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祖国大好河山,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程“主阵地”、传播“加油站”、实践“训练营”,有层次、分主体、多方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1.完善课程育人“主阵地”,提高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7]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政课教师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军人。红色文化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承载着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和政治品格,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经受淬炼。首先,高校思政课要系统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类别统筹整理,梳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契合点,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其次,思政课以师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为依托,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仅要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红色文化,更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历史、感恩先烈,做到有信仰者讲信仰、有情怀者讲情怀,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拓展思政课外延,为红色文化增强时代气息。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赵尚志等革命烈士英勇事迹的同时,可以讲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烈士陈祥荣、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黄文秀的事迹,以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与和平年代的时代楷模感召大学生,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厚植文化自信、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最后,应发挥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作用。辅导员队伍责任重大,他们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要职责。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英队伍,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和工作作风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的影响。辅导员应自觉学习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党团活动和党课团课学习中。

2.建好传播育人“加油站”,唤醒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共鸣

突破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不仅需要用好思政课主阵地,更需要多渠道协同发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育人网络,打破红色文化传播藩篱。首先,应用好党支部的组织宣传功能。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与政治学习活动能够定期校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动态,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将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支部的学习和活动中,以此引起大学生党员的身份共鸣。猎猎飘扬的党旗和熠熠生辉的党徽时刻警醒着大学生党员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发挥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其次,应发挥融媒体的宣传作用。应鼓励大学生利用好“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学习政治理论;创立红色文化的节目、专栏、社团,让大学生在观看和参与中动念、动心、动情;成立研究红色精神的社团协会,例如塞罕坝精神研究会、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等,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为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扩音器,使情感共鸣更加持久稳定。最后,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红色品牌。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东北林学院派遣47名毕业生驰援塞罕坝建设,形成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不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更激励着一代代东林学子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3.开办实践育人“训练营”,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学”字当先、“思”字贯穿、“悟”字为重、“干”字为本,在实践“训练营”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一方面,应优化提高红色文化校园实践质量,改变以往观看红色影片、上交心得体会的传统模式,举办红歌比赛、红色话剧比赛等活动,以赛促学的同时以学促赛,营造红色校园氛围。在历史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号召师生回顾历史事件,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促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为了改善大学生“走马观花式”参观的弊端,高校应当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讲解红色文化,通过转变角色加深大学生对红色资源和革命历史的体会,提高参与度的同时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校企合作,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掌握思政教育的“流量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教育、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高校带领学生走进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国企,了解企业变迁和改革的历史,并邀请企业中的大国工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双方的深入合作创造科技理念、教育理念、人才理念的传播契机。大学生在参与红色文化实践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工匠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从而做到学思悟践与知行合一。

总之,为确保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必须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关键工程。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情怀、家国理想、道德情结和革命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补给。以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携手培育续写中华民族宏伟诗篇的先锋力量。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