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院的德育思想探析
2023-12-16董琼华李化树
□董琼华 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体现出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特征,明代书院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也为当代德育人才培育与德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由此,应该善于从明代书院德育思想中汲取养分,助力德育发展。
一、明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内容
明代书院的德育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由“四书五经”等学习内容组成的德育的文本教育;二是立志、勤学、改过、择善组成的德育的书院规训;三是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和随分所及等组成的德育修养方式。
(一)文本教育
明代的书院在培育学生品德时,不仅注重文本教育,还会制定严格的规定,约束师生的行为。书院将文本教育与书院教条相结合有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行的形成。明朝时期,书院并没有纳入官办教育体系,分为考课为主和讲学为主两种类型,教学内容大多以王守仁的学说为主。王守仁在稽山书院讲学之时,“向诸生系统阐发了《大学》万物同体之旨,注意因材施教,使人各求本性”[2]。蔡汝楠在《提学道大益书院教条》中指出,学生在书院读书,应该做到:富贵不可为,功名不足尚,唯有志于道德一事而已。书院以自学为主、讲学为辅,提倡师生之间进行问难论辩。王阳明认为,这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以开发智力,同时保其心、存其志,有利于培养道德观念和理想,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书院基本都是以“四书五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以“四书五经”为主制定严密的讲学计划。例如,济南的湖南书院按照一年四季安排讲学计划,春季修《论语·上》《论语·下》《易经·上》《诗经》《礼记》等,夏季修《大学》《中庸》《易经》《诗经》等,秋季修《易经》《孟子》《春秋》《礼记》等,秋季修《孟子》《易经》《尚书》等,冬季则将上述书目进行复习。除必修教材外,还包括《孔子家语》《春秋繁露》《左传》《国语》等补充教材。明朝的书院道德追求和实现途径与儒家经典密不可分,明朝的书院道德教育不仅限于书院,而是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礼仪之邦”。
(二)书院规训
书院规训主要来自于各大书院的学规,其基本内容是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明代书院德育思想行为规范依据道德本位,以期培养出能够“共天下之理”“无物我之思”的有修齐治平志向的士子。
1.立志
王阳明先生被贬至贵州龙场,在龙岗书院讲学时著文《教条示龙场诸生》,以四事相规学生,其中第一件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忨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3]没有志向,人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人生得过且过,毫无成就感可言。并且,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要立“必为圣人”之志,然后竭尽全力致良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也。”要立志高远,即使不能百分百完成,也可以获得不小的成果。
2.勤学
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勤学的前提,而勤奋努力才是实现志向的目的。勤学是学生在书院教育过程中获得学识和成才方法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学有所成。正如荀子所说,人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持之以恒。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不以成江海”。王阳明也非常重视勤学,认为人在立志成为圣贤后必定要勤于学习,用勤学实现立志之事。常言道:“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只是立志而不勤奋学习,将会毁于一旦。王阳明还强调学习必须端正态度,认为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4]73一个人要成为人才,品德必须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才华。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会具有追随他的资格。
3.改过
改过在王阳明书院教育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地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并非生来就是完美的,无论是谁都会有过失;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过错,而是因为他们善于改过,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是王阳明所提倡的优良学风。王阳明认为:“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4]75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他看来,就算是圣贤,也难免会犯错,然而他们成为圣贤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更正,因此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及时改过,而不是没有过错。应当及时改过,不再重蹈覆辙,久而久之才能使得自己的道德更加完善,更加接近圣人。
4.择善
择善,是学会做人的制胜法宝。王阳明指出,互相劝诫从善才是朋友间的相处法则。对于如何劝诫朋友从善,他也提出了建议:“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5]朋友相处要从忠诚爱护的角度出发,用委婉温和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后能够接受,省悟后能够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如果不讲究方法直接去抨击别人,会让人感到羞愧难当。要说出来让朋友感知到错误并且没有发怒,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同时,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要把提出缺点的人当成自己的老师感激不尽,体现出虚心学习与包容的态度。
(三)修养方式
明代书院为了培育学生的品德,除了上述的文本教育和书院规训之外,还有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随分所及组成的道德修养方式,通过具体方式将德育知识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道德体悟,推动道德实践的发展。
1.学贵得之心
王阳明认为做学问最重要的是用心体悟,在《答罗整庵少宰书》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6]267他认为学习的关键是要合乎本心:用心体悟后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出自孔子之口,也不能就将这句话当作正确的;用心体悟后与本心相一致,哪怕只是出自平常人口中,也不能轻易否定它。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取决于说话的人是否权威,而要看言语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标准;注重学习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可捕风捉影。
2.省察克治
德育还讲求反省与自我省事审视,即省察克治。《传习录》曰:“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闲适……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6]61要让学生做到反省体察,克制一己私欲,是一个不能够间断的事情。初学者要做到反省体察、克制私欲,必须做到专注思考,使得意念专一,只思考一个天理。当做到天理至圆至满,就达到真正的“何思何虑”了。省察克治非一日之功,闲暇之时都需要将私欲一一找寻拔除,使得永不再犯,日复一日方能做到。省察克治使人对别人谦卑,对自身能力了如指掌,做到见心明性。
3.事上磨炼
《传习录·上》曰:“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6]46人必须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磨炼自己,在事上用功,才能够遇事稳重,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能气定神闲。无事静时能够定住心性,有动乱之事也可以坦然处之,准确表达出磨炼心灵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只有在事上才能磨炼自己,如果只是在脑海中思索不经世事去修身养性,这样的修身养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只有在事上历练才能使身心强大,应对自如。
4.随分所及
《传习录》载,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6]337做学问 要随着自身的能力进行。今日良知认识到这里,那么知识便延伸到这里,明天良知有新的体会,那明天知识也会有新的补充,这样做才是真的专一。与人讨论学问时,也要提前知道对方的能力所及。做学问如同树苗生长时灌水。如果树木生出嫩芽,只用一点水去灌溉,嫩芽就可以继续生长,然后继续浇灌。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但是如果生出嫩芽,把一桶水全部灌溉进去,超出树苗承受范围,树木将会死亡。学习知识也是如此。
二、明代书院德育思想的特征
明代书院德育思想体现出举业寓于德业、学随资质与社会风俗和礼仪相结合的特点。明代书院德育的思想特点主要体现在举业和德业的和谐发展,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品德的追求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举业寓于德业
明朝时期,书院教育逐步形成,旨在纠正官学教学中的浮躁风气。明代官学的学风和学官不注重自身修养,为改正不良的现象,书院更加重视“重举业”和“尊德性”的统一。
科举制自隋朝进士科的设立正式确立,明代书院依然是寒门学子入朝做官、一展宏图的必经之路。惜阴书院直接在学规中规定,读书是学生的根本要务:“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7]问津书院在学规中也强调:“制举业为先资之言,正所以发挥圣贤道理,每会必出所肄业,共为衡量,匪独以中主司程度,亦以觇同学邃养。”[8]从学规方面强调科举事业在书院教育中是根本要务。
但是明代并不将科举和智育发展作为唯一的目标。早在明代建立之初,创学之始,明太祖有言:“古之贤能,首以学为本,次特以操持辅弼其所学。斯二事既行,则善名于两间矣。”[9]他认为在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教育过程中道德品质的树立是对学业知识的补充。只有知识和道德均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培育了一个成功的人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0]学习的根本是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广东大科学院湛若水有云:诸生治学要以明心见性为首要目标,以修身为本,举业之功便可自然成就了。[11]同时,黄希宪为石鼓书院所作训言中也提及:学于古训,期有获也。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德也。这些古训都强调引导学生不仅要追求学习的进步,更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二)学随资质
“因材施教”是孔子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明代的书院教育中则体现为学随资质,强调学生在学艺上应依其才干而定。所谓“学随资质”则体现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充分体现学子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例如,《弘道书院学规》中记载:每日读经书,一般《易》《春秋》《诗》《书》之类;四书,一般《论语》《大学》《中庸》之类。随其资质高下,限以遍数,多加熟记,以明升堂背诵。虽然对于学生的书目有大概的确定,但是并没有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做出统一的要求,让所有学生对书本的理解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是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遵照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另外,学规中还规定,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将其他的书籍拿来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据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一书统计,在书院得到全面复兴的明代中后期,全国各省书院的数量与其进士及第者数量的相关性达到了91.18%。[12]这充分说明明代书院奉行的“学随资质”的教育方式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实验结果证实了HBO可以引起前循环ET-1、ETAR抗体表达增强,后循环eNOS抗体表达增强从而引起脑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来参与脑循环的调节,HBO对正常家兔及脑缺血模型家兔具有同样的作用。
(三)大众化与通俗化
明代书院的一大特点是教育对象不局限于学生,而是扩展到社会各类人士,只要愿意听讲就可落座旁听,实现了书院教育的大众化与通俗化。据《明史》记载,明中叶以后书院讲会活动遍地开花,风靡一时:“缙绅之士,遗佚之老,联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13]民众不仅可以到书院进行旁听,而且不论出身,允许有成见的能人在会讲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不仅重视书院教化民众的作用,而且注重民众在书院中的相互教育。书院的教育之门向社会敞开,既是对社会的一种关怀,也体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是对书院教学内容进行生命化、普及化的先决条件。
三、明代书院德育思想的评析
明代书院德育思想重要的历史贡献体现在对明代知识分子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指导地方官员经世致用提供思想道德依据,以及基本德育原则被社会大众接受并广泛传播,促进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
(一)对明代知识分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明朝的士大夫们宣扬儒学,传道授业。绝大多数的教育家则把书院作为自己的据点,继承先贤的传统,以求天下和平。明朝的王阳明,年少有为,志向远大,自幼与书塾先生商议何为天下大事。王阳明认为,世间之大事,莫过于读书做圣人。而后他在哲学上提出了“致良知”这一论题,突出了主体性的意志和主体性的力量,突出了人类的自我更新,主张学习要自强。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将道德和修养放在首位,他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6]53求学也是如此,讲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有理想,也要有良心,更要有决心,但是求学过程中不要总想着功成名就,踏踏实实学习自然有所收获。
明代的著名学者吴与弼,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观点。他提出,只有穷理才能修身,涵养气质,走向内心澄明。他认为知先于行。他苦读圣贤之书,思考消化“二程”和朱熹的思想,同时反思天理,注重对事物的处理,克制自己的脾气,克己复礼,涵养修身。吴与弼认为,应该学习“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孔颜之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应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因外界的贫困和痛苦而影响自己的心性,身体力行儒家“躬行实践”的优良传统。明代书院教育深刻地影响着读书人的思想,勉励他们争做对国家有益的人才。
(二)对地方官员经世致用提供思想道德依据
明代书院德育思想为指导地方官员经世致用提供思想依据,主要体现在塑造了地方官员的精神气魄。自宋代到清代,言官一直都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队伍,因此具有双重身份,即官吏和儒家学者。他们在入仕为官之前就经历长时间的书院德育熏陶,不仅培养学术能力,还塑造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准则多受书院德育思想的影响。如明代郑士元饱读经书,于洪武四年(1371年)中进士,成为明太祖时期的六品监察御史。他刚正廉洁、一丝不苟。在纠弹贪官时,涉及皇侄朱桓的贪污案件,皇帝念及朱桓救父之恩,想免去他的死罪,但郑士元宁可自杀也不肯让步,并对皇帝朱元璋说:“为官者,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官贪,百姓则骂国邪;官清,百姓则称国正。官不敢镇邪,民心则无国。故微臣不敢亵渎职守,唯恐有负朝廷重托。”[15]朱元璋也为之动容,感慨郑士元为官刚正廉洁不畏强权,不慕金银,遂升官。郑士元身为一名言官,不惧奸诈,从自身修养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为受儒家思想影响,推己及人,实实在在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
(三)基本社会德育原则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传播
农民依然是明代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明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基本原则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和遵循,其中治学氛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东林书院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东林书院在宋代创始,在明代复兴,并深受儒家经典思想的影响,东林学子在儒学积极入世的思想影响下具有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东林学生以“修真”为己任,反对“虚无缥缈”的理论,倡导“实践”“为社会服务”。东林书院为理学南传的第一要地,弟子众多,有“龟山弟子遍天下”的佳话。东林书院认为学生应该关心时事,寻求拯救世道的方法,主张爱国,经世致用,关心社会,以天下为己任;将讲学的内容拓展到实际生活,真正做到事事关心。东林书院在明代是一个鼎盛时期,是全国学生讨论传统理学思想、传播经世济世的重要舆论中心,被誉为“海内百年以来,首东林”。最主要的是,东林书院的讲课,只要是愿意受教的人,都可以前往旁听,无论身份高低。这是一个儒学知识普及的机会,大力推广了孔子的伦理理念。
其间还有著名的问津书院。据记载,吕德芝在《问津书院记》中提出:书院的成立始于宋朝,兴盛于明朝。建立学校,举行春秋两次祭祀和开学大典,乡亲无论远近都赶来,规约井然,长幼有序,整理着装聆听行礼。问津书院讲学也是向外界宣传、教化民众的一项重要职能。书院布道的伦理准则被问津地区百姓所接受。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孙劲松也表示,问津书院的强大影响力,使得问津周边有礼仪之邦的迹象,对周围的淳朴民风和改变习俗有很大的影响。
四、明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启示
(一)对德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结合明代书院思想中的“举业寓于德业”,不将读书中举作为教育唯一的目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用知识和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现代大学更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德智并举,体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发展。当下,国家对于大学教育质量的认可重点着眼于“就业率”和“考研升学率”,缺乏对大学生自身修养与道德品质方面的考察指标,导致大学生在自我提升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业成绩,一些学生对自我成长的理解过于狭隘,一味追求课程成绩,不愿意在课程学习之外多花时间。[16]而明代书院培养方式中提出的举业寓于德育,在重视成绩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对知识的追求与品德修养相结合。当前,大学德育课程多依赖于思政课程,在注重思政课程开发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不仅做到有“思政课程”,还要做到“课程思政”,进一步将学生的智育与德育紧密结合。用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既能够增长专业知识,又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注重自我成长。
(二)对于道德理论的启示
明代书院德育思想“随其资质”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需要实现的德育目标,会因为每个人特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会因为每个人资质不一样,学习不同的深度。明代书院德育思想所要培育的人才更多偏向于自我成长,强调自我体认和人生的自我实现。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不同主体不同阶段的生长规律,要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大学德育主要依靠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时应当深入学生群体,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了如指掌,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同时,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做到“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拓宽教育渠道,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主动接受辅导员的思想引领,让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三)对道德实践方面的启示
在明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实践中,注重“躬行礼教”的行为准则来教育生徒。书院制定了严苛的学规,端正笃学学风。如关中书院等制定“士戒”规范生徒行为。给予当代德育实施的启示是要制定严格的道德规范,将德育规范化。不仅要依据“体悟圣贤之道”提升学生本身的道德素养,还要指定严格的规范条例,从外在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轻易否定外在约束。缺少必要的外部限制,就是不完全的教育,而且是不负责的。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的表现或许是积极正面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道德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应通过法治、纪律等手段来弥补其自身的弱点,以防止产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