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创造”过程,优化数学教学
2023-12-15姜璐璐
[摘 要] 数学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出发,实现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 弗赖登塔尔倡导的“发现与再创造”对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认为,经历“创造”过程,优化数学教学的措施有:课题引入,突出创造的必要性;注重探索,探寻创造的途径;完善认知,验证创造的正确性;总结提炼,揭示创造的意义.
[关键词] 创造;优化;探索;复数
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家从不按照创造数学的思维历程去讲述工作成效,而是颠倒思维,以结论作为出发点,反推出其他东西[1]. 正因为如此,他着重强调“再创造”为数学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即学生自主发现或创造出待学习的内容. 如复数就是虚构了一个“i”,创建了一个新的数学体系.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教研活动,观摩多位教师对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的教学,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浮于表面,对概念的原理一知半解,为后期概念的应用埋下了隐患. 因此,笔者紧扣“创造”过程,以“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其原理的揭示过程,与同行分享.
课题引入,突出创造的必要性
复数概念背后有什么数学原理呢?从数学发展史来看,能发现一些数学知识是由人类创造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创造”的必要性.
师:大家说说你们心目中的数学是什么.
这个看似随意的问题,似乎和本节课教学没有什么关系. 笔者设计这个问题的主要意图在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为导入教学主题做好情感铺垫. 有的学生提出数学就是解题,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公式、定理的应用,还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顺着学生的思维,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数学还是一种“创造”.
情境创设:数学家卡丹提出,把10分成两个数,且这两个数的积恰好为40,求这两个数.
生1:假设把10分成的两个数分别为x,10-x,根据题意有x(10-x)=40,经化简可得一元二次方程x2-10x+40=0,但Δ=-60<0,方程无解.
师:“方程无解”,这种表达准确吗?
生2:不准确,应该表述为“方程无实数解”.
师:但卡丹认为该方程是有解的,解为x=5±,理由是这两个数的和恰好为10,积也恰好为40,与题意完全符合.
生3:二次根号下可以是负数吗?不对吧?
师:x=5±确实符合本题条件. 从刚才的表述来看,方程x2-10x+40=0无实数解,但并非无解,那是不是意味著它存在其他解呢?或者认为在其他数系中有一定意义呢?
将方程x2-10x+40=0的根的表述作为课堂导入情境,意在制造认知冲突,以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为学生更好地接受“虚数”奠定基础. 这种课堂导入方式,不仅让学生明确实数系向外扩充的原因,还让学生感知数学创造的必要性.
注重探索,探寻创造的途径
章建跃先生认为:想要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首先需打开知识,将知识原创者的实践过程与思维还原、重演、再现,让学生与知识重新“相遇”,感知知识创造的途径,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重组与生成[2]. 数学知识不仅刻画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与特征,还蕴含了人类主观的思想与情感等.
因此,讲授新课时,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新知外,还要关注知识所凝聚的实践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知识的内涵. 想让学生发现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就要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 实践证明,从运算中发现问题,从探索中总结规律,可成功转变学生的数学观念,为形成合理的“虚构”奠定基础.
师:如何让有意义呢?
生4:根号里出现负数,不合常理啊!(学生无法接受根号里存在负数的现象)
师:新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要有接纳新事物的胸怀,若有疑问,可以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开始探索在什么情况下有意义. 纵观整个数系的扩充过程,每次扩充必然伴随着运算的完善. 因此,可以借鉴加、减、乘、除与开方运算在各个数系中成立的情况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自主判断各种运算在各个数系中成立的情况.
由于任意自然数经加或乘运算后,仍然是自然数,但经除、减或开方运算后就不一定是自然数,故只有加和乘运算在自然数集中是成立的;任意整数经加、减、乘运算后依然为整数,而经除与开方运算后就不一定为整数……
师:通过这张表格,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5:由自然数到整数,再从整数到有理数,数系经过两次扩充后,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但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负数的开方运算依然未能解决.
师:由此可见,每次数系的扩充过程都是一次运算的完善过程,但负数的开方运算仍然是个“悬案”,这就说明进一步扩充数系势在必行.
生6:实数集还能如何扩充呢?
笔者带领学生总结历史中数系扩充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数系扩充应用了哪些技巧,并要求学生将图1补充完整.
生7:想让有实际意义,就要让有实际意义,要是能开平方就好了.
师:你指哪个数能开平方?
生7:我的意思是要是x2=-1就好了,但实数集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数.
师:这种想法非常好!既然实数集中不存在这样的数,我们是否可以创造一个数系呢?结合之前数系扩充的原则进行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生8:引入一个新的符号或者新的数.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就虚构一个这样的数为“i”,让i2=-1.
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笔者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突破原认识的禁锢,鼓励学生向未知挑战,让学生自主考虑“创造”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那么,这种“创造”是否科学呢?这需要经过严谨的探索与验证.
完善认知,验证创造的正确性
创造、猜想等是人类主观意识的表现,想要证明其是否科学合理,需要经过严谨的探索与验证. 当然,探索与验证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师:现在我们引入“i”,可表达为i,那么5±就可以表达为5±i,如此就解决了二次根号下存在负数的问题. 大家觉得给含“i”的数取个怎样的名字比较合适呢?
生9:既然是创造出来的数,就称为“虚数”吧.
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过. “i”是imaginary(虚幻、想象的)的首字母,用“虚数”命名再贴切不过了. 现在我们明确“i”为虚数单位,结合数系扩充的规律,是否可以将i和实数进行四则运算呢?请举例.
生10:如4i,3+2i,-i,3-4i.
师:观察生10所举的例子,从结构上看,有什么特点?
生11:每个结构都符合a+bi(a,b∈R)的模式.
师:4i,-i也符合这个模式吗?
生12:符合,当a=0,b=4时,就是4i;当a=0,b=-1时,就是-i.
师:实数2,0的结构也符合a+bi(a,b∈R)吗?
生13:符合,当a=2,b=0时,就是实数2;当a=0,b=0时,就是实数0.
师:也就是说a+bi(a,b∈R)不仅能表示虚数,还能表示实数.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类数的集合包含实数集,我们将这一类数统称为复数,用C表示其集合. 从字面来看,复数就是复合的数,现在请大家说说对复数的直观理解.
生14:结构为a+bi(a,b∈R)的数为复数,主要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师:非常好,复数可记作z=a+bi(a,b∈R),a称作实部,b称作虚部.
类比实数的运算法则,笔者带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复数概念的提炼,从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让学生进入探寻事物性质的积极状态.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机械式教学的弊端,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复数的由来与意义.
师:现在你们知道复数分为哪几类呢?
生(齐):实数和虚数.
师:我们将类似于4i,-i的复数称为纯虚数. 如图2所示,用韦恩图表示实数、虚数、复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1 写出下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指出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
2-3i,5,6+i,0,7i,2i2.
学生解题还算顺利,但对2i2的分类出现了争议,经过交流与探索,最终发现2i2实际上是-2,由此确定2i2是实数. 据此,学生得到了“含有i的数不一定是虚数”的结论.
问题2 复数系中,怎样证明复数z=a+bi(a,b∈R)與复数z=c+di(c,d∈R)是相等的关系?
生15:要确定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也相等,即a+bi=c+di?(a-c)+(b-d)i=0?a=c,b=d.
随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学生领略到复数概念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并在分类中对知识形成了系统认识,在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总结提炼,揭示创造的意义
创造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思维的支撑. 创造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结合,也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并创新的过程,因此创造凸显着创新思维的价值. 创造(创新)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又具备区别于一般思维的独特性. 因此,在创造过程中,应注重对思维的提炼与总结,凸显出创造的价值与对数学发展的意义.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创造了“虚数”,复数开方运算的问题就解决了,同时还认识了一个更大的数系——复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认为虚数纯属虚构吗?
生16:貌似有点“虚”,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好像又没那么“虚”了.
师:大家都知道,每个实数都能与数轴上的点对应起来,如图3所示,通过数轴我们可以看见,将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80°得到-1,也就是1×(-1)=-1. 如图4所示,将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后再旋转90°得到-1,引入i2=-1,即1×(-1)=1×i×i. 因此,你们有没有发现实数和i的积存在什么几何意义?
生17:可认定其为有向线段的旋转.
笔者所提的这个几何意义在虚数出现前并未被发现,而是随着虚数的创造逐渐被挖掘出来. 其实,科学家创设各种知识时,不一定事先获得真理,真理可能是通过后续不断研究与实践而得到的. 此处,通过揭示复数的几何意义,让学生切身感受虚数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接纳复数.
师:本节课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收获?复数能否继续扩充?
对于这个总结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比较丰富,有学生提出虚数原来并不“虚”,也有学生提出数学原来是创造出来的……在此笔者趁机渗透以下几点重要思想:①数是人类创造出来的;②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尝试创造出新的数来分析问题;③能否解决问题、有与无等都是相对而言的,数学创造的难点在于如何打破思维定式,只有解决这一难点,才能获得创造力.
至于复数是否可以继续扩充的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学习内驱力.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总结,更是数学思想方法、情感体验与综合素养的提炼. 尤其是“悬案”的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让学生感知理性思维的重要性与创造的意义.
总之,知识的“发现与再创造”过程,实质上就是架构局部数学体系的过程[3]. 学生亲历知识创造的过程,对知识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弗赖登塔尔.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 陈昌平,唐瑞芬,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 曹才翰,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汤慧龙. 关于数学创新性教育的另一种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2011, 20(03):17-18.
作者简介:姜璐璐(1989—),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