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茂:搞工作要靠调查研究
2023-12-15梅兴无
梅兴无
开国中将王恩茂长期担任省区党委一把手,特别是在新疆主政的20多年中,為新疆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常说,搞工作要靠调查研究,不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就不了解情况,决策就没有依据,就搞不好工作。
调查时要注意记笔记
1913年,王恩茂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天资聪慧,家里省吃俭用,供他读了小学、中学。1928年5月,他投笔从戎,怀揣着《向导》《先驱》等进步刊物,独自从永新出发,走了3天山路,上井冈山参加了红军。由于有文化,他被安排做宣传工作。1930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部长、中共永新县委秘书长等职。
1933年7月,王恩茂成为时任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的秘书,经常跟随任弼时下到红军连队和苏区乡村调研。为了锻炼王恩茂,任弼时经常让他“单飞”。起初,王恩茂经验不足,在调查中了解的情况记不全,汇报也不是很清楚。任弼时就耐心地指导他:“调查时要注意记笔记,把重要的事情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在任弼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下,王恩茂不但学到了许多调查研究的方法,更是掌握了许多工作方法,这让他终生受益。打这以后,王恩茂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不仅调查时做笔记,而且有意识地把每天发生的重要事情记在本子上。这样,他就渐渐地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1934年后,王恩茂先后担任了红六军团政治部秘书长、湘鄂川黔省委秘书长、川滇黔省委秘书长等职,工作的担子重了,但他一直坚持做调研、写日记。有时部队一天要打几仗,行军百余里,但即使再苦再累,他都要把一天的事记下来。有人劝他“何必吃这种苦”,他笑答:“写日记可以练笔、练思想,是工作需要。”即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上有敌机狂轰滥炸,下有敌人围追堵截,他也坚持每天写日记,从不间断。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王恩茂先后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1941年春,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王震、王恩茂等率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披荆斩棘,开荒种地,只用短短的3年便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1943年4月,王恩茂在开荒种地的繁重体力劳动之余,写下了1.2万字题为《三五九旅的开荒工作》的调查报告,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该文系统地总结了“干部生产的思想问题”“劳动的组织和领导”“土地、种籽、肥料的准备”“劳动情绪的提高”“怎样开荒才开得多”等5个大问题,他写道:“上至旅长,下至伙马夫,一律参加生产!”“现在我们进行的生产是一种新的劳动,是没有地主、资本家剥削关系的劳动,是为了抗战,为了革命的劳动,虽然是艰苦的,却是光荣的、兴奋的。”“我们今年种地74000亩,除菜地麻地等1万多亩外,即以6万亩粮地,每亩打一斗五升细粮计算,可收细粮9000石。”毛泽东从《解放日报》上看到这份调查报告后,甚为欣赏。这年秋天,他兴致勃勃地从延安来到南泥湾视察,看到满山的成熟庄稼、成群的猪牛羊,高兴地对王震、王恩茂说:“你们今年又是大丰收!”
调查一定要过笔
王恩茂对调查研究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调查一定要过笔,调查中要认真记,调查后要认真写调查报告,写的过程就是研究、思考的过程,形成了思路,做起工作来就有章法了。
1949年10月至12月间,在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的指挥下,时任第二军政委的王恩茂与军长郭鹏率部解放了南疆,王恩茂任中共南疆区委第一书记、南疆军区政委。当时,他们遇到的最急迫问题便是粮食紧缺。美国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副领事马克南在撤离时曾预言:共产党的军队将会饿死在新疆。
为此,新疆军区下达了一号命令,要求驻疆部队“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王恩茂在给部队作动员时说,兵无粮则散,民无粮则乱。我们要发扬南泥湾光荣传统,用坎土曼(新疆农具)砸碎人家的预言!
于是,新疆史上最大规模的屯垦戍边拉开了序幕,在广袤的荒原上,10多万名解放军指战员扛着坎土曼上了新的战场,开始了3年大生产运动。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王恩茂既是指挥者,也是拓荒者,他与战士们一同挥起坎土曼开荒种地。当年开荒播种80多万亩,收获粮食6580多万斤,不仅满足了部队需要,而且缓解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粮荒。
当时的新疆,除了粮食紧缺,社情也非常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王恩茂白天组织开荒大生产,晚上走村串户进行农村调查。他一边喝凉水啃干馕(面饼),一边访百姓做记录,有时候因为天气冷笔不下水,他就用嘴哈哈气再写。
在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后,他又在昏暗的油灯下把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写成调查报告《新疆社会调查》。文中分析道:“阿克苏大地主麻木尼亚孜有4000亩地,喀什大地主阿不都克然木有5000亩地,和田大地主艾买提拉合提有5万亩地。疏勒县共有30万亩,地主占有者达22万亩,米日克里村共有7600亩地,全部为7家地主占有。”“疏勒县65岁的乌受尔对我说:他小时候问母亲,我父亲常年辛苦种地,我们自己的地在哪?母亲说,自从我嫁给你爸爸,就从没见过一小块自己的地。”“不足5%的地主富农,却占土地80%,而95%的劳动人民,仅有20%的土地,新疆地主占有土地之状况比内地汉族地区更为严酷。”他进而明确指出当时南疆的工作重点:我们消灭地主阶级要打两个仗,第一仗是减租反霸,第二仗是土改。
王震看到王恩茂的调查报告,认为十分有价值,决定让王恩茂以这份调查报告为基本内容,代表南疆区党委在1950年5月召开的新疆第一届党代会上发言。王恩茂在会上作的题为《关于南疆的社会和工作情况》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随即将王恩茂的这篇社会调查予以印发,供党员干部学习。
1951年夏天,减租反霸之仗拉开序幕。王恩茂组织1.7万名地方干部和4500名解放军指战员组成若干工作队,分别进驻58个县开展工作。他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写道:“历时10个月,南疆有1072个乡的2677771人,都已完成减租反霸。我们把102288946斤粮食分给了408247户农民,每户得粮251斤,农民群众高呼:共产党万岁!人民政府万岁!”报告中的数字精确到个位,足见他作调查之深入、扎实、严谨。
1952年,王恩茂又打起了第二仗:实行农村土地改革。不到一年的时间,210万各族贫困农民就变成了730万亩土地的新主人,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得到空前释放。
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敏感,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王恩茂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对阿訇的工作出现了“左”的偏向。阿訇是伊斯兰教的传教人,属宗教人士,土改中农民斗地主恶霸时,有时把阿訇也作为斗争对象。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王恩茂起草了《关于新疆宗教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报中央新疆分局,提出了他的见解:不是每个阿訇都是地主,他们当中也有贫穷者,群众信教自然需要阿訇,忽视它就会脱离群众,但反动势力也会利用他们,因此我们的政策事关民族团结。在民族地区工作,阿訇应包含在民族统一战线之内,要给他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天以后,王震回电王恩茂,同意他严肃纠正那些“左”的偏向。半个月后,中共中央西北局也电传西北各省:“现将王恩茂关于阿訇和宗教问题的意见转发你们,供各地研用。”这为西北各省正确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借鉴。
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
1952年,王恩茂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代政委,后又任新疆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全面主持新疆工作。其间,王恩茂作出的事关新疆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要决策都源自调查研究。他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重视调查研究,指出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我们制定有利于人民的决策,而且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
王恩茂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而且身体力行。作为主政一方的大员,王恩茂可谓日理万机,但他每年都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到基层调研。为了便于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增进和他们之间的感情,王恩茂要求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语,他自己也在办公室里挂起一块小黑板,坚持每天学4句维吾尔语,到后来他已经能与维吾尔族群众直接交流了。
起初下乡调研时,工作人员安排厨师随王恩茂一起出行,但被他果断拒绝:“有必要带厨师吗?难道你们不相信群众?”当随行人员担心群众递给他的葡萄汁和酸奶不卫生而劝他不要喝时,他不仅喝得一点不剩,还对随行人员说:“老百姓能喝,我为什么不能喝?这不是要不要喝的问题,而是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
他下乡不是走走看看,而是进村入户钻毡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少数民族群众交谈时,他会先用维吾尔语叫一声“阿卡”(大哥),问一声“亚克西姆”(您好),一下子就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他经常吃住在百姓家,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住在自己家里自在。一次,一个名叫玛纳甫的农民,摘了一碗桑葚请王恩茂品尝。可王恩茂吃后又拉肚子又发高烧,公社就把玛纳甫扣押起来。王恩茂知道后立即叫放人,并说:“战争年代艰苦,把肠胃吃坏了,我拉肚子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小题大作。”他还称赞玛纳甫热情好客。维吾尔族群众知道了纷纷竖起大拇指:“王书记亚克西!”
新疆幅员辽阔、交通线长,王恩茂在下边一跑就是几千公里,一下去就是一个多月。当时路况不好,路面坑坑洼洼,车子跑起来像跳秧歌舞,他忍着剧烈的颠簸,冒着酷暑严寒,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由于新疆的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群众吃饭问题始终是王恩茂关注的首要问题。他每到基层调研,看到哪户农家门开着,就径直走进去,询问粮食够不够吃、家里还有几袋麦子。住户说“有”他还不放心,硬要把粮袋子打开看一看。有的农户说粮食放在楼上,他就爬梯子上楼去看。有的边远地区不通车,他就骑着马,顶风冒雪,克服高原反应,深入边远的塔什库尔干,在牧民家里与塔吉克牧民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共叙家常。吐鲁番是著名的“火洲”,夏季气温常常高达40多摄氏度,他在那里参加劳动半个多月,每天要干10个小时。
1960年,新疆粮食歉收,拜城县出现饿死人的现象。正在北京开会的王恩茂得知后,十分揪心。会议一结束,他就直接去拜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严重:拜城全县实际粮食產量7000多万斤,而征购任务却定到1.1亿斤。这是高估产、高征收造成的恶果。
王恩茂马上在拜城召开300多人的县委书记现场会,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拜城事件是极其严重的官僚主义问题,是虚报浮夸造成的,并采取有力措施对此事进行了处理。由于王恩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大大减轻了浮夸风对新疆的影响。
王恩茂又举一反三,亲自起草并下发了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干部作风的决定》,强调不能靠开大会、发文件、打电话来指导工作,规定自治区级干部每年要有三分之一时间下乡下厂,地级干部每年要有二分之一时间下乡下厂,县级干部要有三分之二时间下乡下厂,统计数字需多方核对,产量必须过秤,反对以估计代替统计。他告诫领导干部不要玩弄数字,指出数字虽不能讲话,但它也会玩弄你,给你以惩罚。
王恩茂经常自己带头下乡参加劳动。这年秋天,他到呼图壁县农村同群众一起种冬麦,犁地、磨地、播种样样在行,群众夸他是一个“老把式”。那天正碰上中秋节,王恩茂望着皎白月亮说,群众肯定还在赶种冬麦,便立即带着人赶到地里,和群众一块儿干到深夜。他在昌吉长胜大队蹲点时,特意选在最穷的维吾尔族农民吾守尔家里居住,吃的是苞谷馕、煮土豆,偶尔有点咸菜,住的是土坯房,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群众感慨地说:“王书记跟我们真是一家人啊!”
领导不能当“传声筒”
王恩茂担任省级党委的一把手长达25年,少不了开大会作报告,而他的报告、讲话稿都是自己动手写,从不让秘书代劳。有人向他建议,讲话稿之类的叫“笔杆子”写就行了,何须亲自操刀。王恩茂严肃地说,当领导的不能当“传声筒”,领导讲话、作报告,是推动决策、实现领导的一个重要方式。领导要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话写材料。写材料的过程,是思想升华的过程,也是提高领导水平的过程。
在起草报告和讲话稿时,只要时间允许,他总是先搞调查研究,多找些人谈话,多翻阅有关资料,做到情况不调查清楚不动笔、问题不找准确不动笔、思路不理清晰不动笔。思考成熟后,再一气呵成。他对文字很讲究,字斟句酌,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有时一天要开几个会,讲话稿来不及写,他就先列提纲,根据提纲来讲,讲完后再整理。他的秘书的主要任务不是写稿子,而是帮他收集资料,整理讲话记录。有时由于赶时间,王恩茂也叫秘书帮助写材料,但都会详细交代观点和思路,秘书写好后他再反复修改,完全请秘书代劳的情况是没有的。
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各方面工作那么繁忙,哪有时间写材料呢?王恩茂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他两次主政新疆共20多年,从未休假和疗养过,一年365天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零点以后,有时甚至要到凌晨两三点。
每当开大会进行重大工作部署之前,王恩茂都毫无例外地扑下身子搞调查研究,呕心沥血起草会议报告。1962年4月,由于国外敌对势力的煽动,新疆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边境地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边民外逃”和围攻党政军机关、殴打平民的暴乱事件。“伊塔事件”事件发生后,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王恩茂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措施,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暴乱。
随后,王恩茂深入伊犁等地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他边调查边分析,在灯下熬了几个晚上,写出“伊塔事件”教训的总结材料。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伊塔事件”表面上看,是有人蓄意策划煽动的一次边民外逃、暴乱事件,但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新疆的经济困难。发展经济才是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治本之策。
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了新疆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兵团农场道路平坦笔直,林带成网连片,条田平整如镜,沟渠纵横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63年7月,王恩茂来到兵团农七师、农八师调查研究,认为兵团的农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方向,随即决定召开专门会议推广兵团的经验。他利用调研材料,精心准备了会议主题报告。1963年9月,在自治区三级干部大会上,王恩茂作了题为《要把新疆农村建设成美丽、繁荣、可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提出坚持“兵团方向,公社特点,全面规划,逐步实现”的思路,按照好条田、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村庄的“五好”标准规划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用3至5年,最迟8年的时间赶上当时兵团的水平。
在具体实施中,王恩茂要求各地先搞试点再推广。1964年4月8日至5月上旬,王恩茂带人赶往南疆调研,在和田、喀什地区待了近一个月时间,调查解决农村“五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点到面推动“五好”农村建设在天山南北全面铺开。王恩茂又专门邀请兵团帮助地方规划和进行“五好”建设。1964到1966年,兵团帮助58个县市进行了规划建设,投资共计2393.95万元,规划设计924万亩,建设条田174.5万亩,修建水利设施2066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1年底,中央再次将王恩茂从吉林省调回新疆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虽然年近古稀,他仍然越天山、跨大漠,风尘仆仆跑遍新疆86个区县,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殚精竭虑、奔波操劳。
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是當时王恩茂要面对的头等大事,而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基础。1982年5月,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亲自主持起草了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进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要求每年5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集中而又全面地在各民族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中进行一次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并把民族政策教育同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中央办公厅于8月4日向全国全文转发了新疆自治区党委的上述文件,要求各民族自治地区借鉴新疆的做法。
1985年10月,王恩茂从一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任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1986年4月,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尽管北京各方面条件更好,他却坚持留在新疆,“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到底”。他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提出的“汉族干部离不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离不开汉族干部”的“两个离不开”思想,在1990年2月3日的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上,提出“要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亲密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行动准则”,把“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化、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6个多月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新疆考察,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想。从此,“三个离不开”成为新时期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2001年4月12日,王恩茂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题图为1989年8月22日,王恩茂考察克拉玛依,来到油建公司退休站看望退休老工人)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