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宫配方研究
——屠苏酒的溯源与考证❋

2023-12-15杨舒佳曹洪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屠苏酒孙思邈华佗

杨舒佳,曹洪欣

(1.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北京 100009;2.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 100029)

屠苏酒是古代避疫的一种药酒,元日饮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历代古籍多有记载。现存可见的清宫屠苏酒药方有两种,与历代医书古籍略有不同,本文对此详加考证,追溯屠苏酒的起源,梳理清宫屠苏酒与历代配方的传承关系,呈现屠苏酒避疫防疾、益寿延年的作用,以期结合疫病防治,恢复元日饮屠苏的年节习俗,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屠苏酒方考

1.1 配方出处考

在现存医书古籍中,《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方》)卷八“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载“《小品》正朝屠苏酒法,令人不病温疫”[1]299。《小品》即陈延之《小品方》,成书年代在南北朝454至473年之间,至北宋末叶业已亡佚,日本发现的残卷也仅存序论、目录及卷一的部分内容[2],未见屠苏酒原载。《肘后方》为东晋葛洪原著,虽早于《小品方》,但历经梁代陶弘景补缺、唐代增补、金代杨用道列入“附方”而增修,故“屠苏酒”一方应是后人附入其中,为现存可见的最早记载。

《肘后方》屠苏酒药物组成为“大黄五分,川椒五分,术、桂各三分,桔梗四分,乌头一分,柭楔二分”“一方有防风一两”,并在制法和用法中提及“此华他(佗)法,武帝有方验中”[1]299。屠苏酒乃华佗所制,基本上是被认同的。现代学者黄国柱等考证认为屠苏酒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并由华佗创制,孟珍月根据中日韩古籍中关于屠苏酒的记载考证其创制、配方等,认为华佗创制屠苏乃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后由唐代孙思邈传播开来[3-4]。

1.2 配方传本考

继《肘后方》之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方》)卷第九“辟温第二”记载“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组成为“大黄十五铢 白术十八铢 桔梗 蜀椒各十五铢 桂心十八铢 乌头六铢 菝葜十二铢,一方有防风一两”[5]5。此方不再言明是华佗法,将“术”用为“白术”,“川椒”作“蜀椒”,药物剂量在单位换算之后与原方有所不同,主治亦稍有变化,由“令人不病温疫”变为“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可见孙思邈并非援引华佗屠苏酒,而是在传承《肘后方》所载的基础上进行化裁。王焘《外台秘要方》卷四“辟温方二十首”载“《广济》疗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除药物剂量变化之外,其药物组成、功效、制法、用法皆与《千金方》相同,并以小字曰“《千金》《延年》有防风十二铢”[6]。然《千金方》仅言“一方有防风一两”,其现存版本中未见含防风之方。《四时纂要》则是剂量稍改,将菝葜换为虎杖,又加防风,并言“此轩辕黄帝之神方矣”[7]。

至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五“辟瘟疫论”载“疗疫气令人不相染,及辟温病、伤寒屠苏酒”,在《千金方》的基础上加防风,“蜀椒”作“川椒”[8]。继之《鸡峰普济方》卷五屠苏酒方为“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时疾”,药物组成与《千金方》相同,并载“一方无大黄,加防风一两、大枣二分”[9]。《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六“料简诸疫证治”[10]中屠苏酒剂量略有变化,余则与《千金方》一致。南宋末年《岁时广记》卷五“元旦上”引孙真人《屠苏饮论》,方药组成与前代《四时纂要》相同,且亦言此为轩辕黄帝神方,似是同出一源,又曰“其方用药八品,合而为剂,故亦名八神散”[11]。

元代《御药院方》卷二“治伤寒门”之“屠苏”承袭于《岁时广记》[12]。明代《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一“时气门”之屠苏酒传承于《千金方》,并将前代之说一并记述“屠苏酒,一名屠苏饮”“一方用虎杖一两一钱,无菝葜”“一方有防风一两”[13]。《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六“瘴气门”载“屠酥酒”[14],方中虽有防风,但与前代方药组成迥异。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酒”所载“附酒诸方”,方出现《肘后方》《千金方》所言含防风之屠苏酒方“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方用“赤术、桂心各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15]。可见此方不仅加入防风,更将《肘后方》“术”、《千金方》“白术”用为“赤术”,并加赤小豆。《遵生八笺》将有无防风之方分别载于“四时调摄笺”春卷和冬卷[16],但均属《肘后方》《千金方》一脉,加防风之方又改菝葜为吴茱萸。此后,后世医籍所载屠苏酒虽然药物剂量会有差别,但除去《景岳全书》卷五十四书集载“屠酥酒”[17]同于《古今医统大全》、变化较大之外,其余药味组成和制法饮法基本沿上述传本流传。

综观现存历代文献记载,屠苏酒主要有两种传本,一方首药为大黄,继《肘后方》收载之后,经孙思邈《千金方》流传甚广,并将“术”用为“白术”;一方传承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加防风、赤小豆,将“术”用为“赤术”并作为首药,见图1。

注:小字加粗标记方中加防风图1 屠苏酒方传承关系图

1.3 配方原貌考

1.3.1 依据用“术” 历代医籍记载及流传至今的屠苏酒配方中可见“术”“白术”“赤术”,或无“术”而见“赤木”,或“赤木”与“桂心”合为“赤木桂心”“赤桂心”等,出现最多的是以孙思邈《千金方》为源头的“白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菝葜”【发明】项下云“孙真人元旦所饮辟邪屠苏酒中亦用之”[18]882,似认为孙思邈之屠苏酒已不同于华佗之方。并且,华佗所处时代的传世本草著作及出土文献中均未见“术”用“白术”之名,因此不能以孙思邈之方确定华佗屠苏酒原貌。

李时珍屠苏酒方则将“术”用为“赤术”,后世至少有三则文献载此传本,即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卷七》“瘟疫”避瘟方[19]、清代赵学敏《串雅外编·卷三》“药品门”[20]以及杨万树《六必酒经·卷三》“附录诸酒法”[21]。其中《串雅外编》将“赤术、桂心”作“赤木桂心”,清代吴庚生对此补注时按语曰“‘木’疑作‘术’。赤术者,苍术也”。“赤术”方若是李时珍揉合数方而来,则前代应有类似屠苏酒方用到赤术,实则未见;若是李时珍自行化裁,根据当时“苍术”较“赤术”已为更通用的正名,亦为不符。如此,屠苏酒方在补入《肘后方》之前可能有两种传本,其中用“术”方被保留,另一“赤术”方即“一方有防风一两”之方代过未录,似即为李时珍所见。且《千金方》载“辟温气雄黄散方”[5]5-6用“雄黄五两,朱砂一作赤术、菖蒲、鬼臼各二两”,为“赤术”在医家药方中的应用提供可能。有学者考证,“赤术”之名很可能在汉代张仲景所处时期已然出现并被其所用[22]。再者,李时珍《本草纲目》引据古今医家书目亦包括《华佗方》(十卷)[18]12,故“赤术”方可能为华佗原方。

1.3.2 依据用“椒” 屠苏酒的两种传本中,《肘后方》用“术”方有一味“川椒”,在本其传承的孙思邈《千金方》以及另一传本李时珍《本草纲目》“赤术”方中皆用为“蜀椒”。《本草备要》载“蜀产肉浓皮皱为川椒”[23]。华佗所处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所载椒类药物有“蜀椒”“秦椒”“蔓椒”,并无“川椒”,华佗弟子吴普所撰《吴普本草》的辑本中亦未得见。在现存本草古籍中,“川椒”最早见于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十四》“吴茱萸如川椒”[24]87,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才将“川椒”[18]1241正式作为“蜀椒”之别名列于其【释名】项下。现代本草著作《现代本草纲目》及谢宗万《常用中药名与别名手册》等均以“川椒”出自宋代《太平圣惠方》[25-26]。又见现代学者考证,将蜀地称为“川”并不始于宋代,或许在唐代开元年间已有此习[27]。则“川椒”之称的出现有可能早于宋代甚至唐代。

考《山海经》载“椒”“秦椒”,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椒”“蜀焦”“蜀椒”,均未见“川椒”之名[28]。在现存唐以前方书中,最早出现“川椒”名者为《肘后方·卷八》之丹参膏[1]295-296与屠苏酒,二者均出自南北朝《小品方》。《肘后方》余之含“椒”药名有“椒”“蜀椒”“胡椒”“椒目”“汉椒”“秦椒”,并无“川椒”之称。

综前可知,“川椒”之称至早约在南北朝《小品方》成书之前才出现,后世方有记载,在华佗时代并无此名或并不以此作为处方名;“蜀椒”则自古便有药用记载。由此,华佗使用“蜀椒”是更为合理的,即李时珍用“赤术”之屠苏酒方可能为华佗原方,《肘后方》首药为“大黄”、用“术”与“川椒”并被孙思邈《千金方》传承之方则以此化裁而得。

2 清宫屠苏酒配方

2.1 组方溯源

据现有资料可知,清宫屠苏酒方有二,一为内务府“膳底档”记载“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六钱,菝葜一两二钱,均研为细末(两剂),用缝囊装好,悬入药房井内,距水面三尺。正月初一日子初取出后,用木瓜酒一斤、冰糖面五钱,一同煎熬四、五个开儿”[29];另一为乾隆六十三年(嘉庆三年,1798),乾隆皇帝临终前一月之护病记录及脉案中所载乾隆四十三年(1778)十一月十九日制方“大黄五分,吴萸六分,川椒七分,桂心八分,桔梗一钱五分,白术二钱,防风二钱,柏叶二钱,以绛囊盛之,于除夕日酉时,悬入井中,至元旦子时取起,加冰糖一两,用木瓜酒二斤,煎四五沸,随意饮”[30]。

从清宫二方的药物组成来看,基本是传承于孙思邈《千金方》,即《肘后方》所载首药大黄方(图1),只是第一方未用蜀椒/川椒,第二方将乌头、菝葜换为吴茱萸、防风、柏叶。或是考虑到乌头有大毒,吴茱萸同乌头皆有散寒止痛之功;防风与菝葜皆有祛风胜湿之效,防风又能解表;加柏叶者,似是取椒柏酒之义,椒柏亦有祛邪防病的作用,如南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3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记载“椒柏酒”曰“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除夕以椒三七粒、东向侧柏叶七枝,浸酒一瓶饮”[15]1050,清代刘奎《松峰说疫·卷五》称此为“避疫椒柏酒”[32],黄宫绣《本草求真》及《药性通考》皆载侧柏叶曰“元旦饮椒柏酒以辟邪”[33-34]。另外,《七修类稿·卷二十五》载屠苏酒曰“药用大黄配以椒桂似即崔寔《月令》所载元日进椒酒意也,故屠苏酒亦从少至长而饮之”[35],可见椒柏酒与屠苏酒的进服习俗相类。又如宋代窦苹《酒谱》曰“王莽以腊日献椒酒于平帝,其屠苏之渐乎”[36],陆游《除夕》诗云“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37],似是屠苏酒与椒酒功效相近。当今学者陶思炎[38]认为,屠苏酒即椒柏酒之变异,可备一说。

2.2 制法异同

2.2.1 无灰酒考 酒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最早的酒是自然发酵的果酒,随着农业的发达和粮食的增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谷物酒[40]。酒应用于药物炮制亦具有悠久的历史,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将酒作为重要的制药辅料,《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以酒制药的方法为“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41]。经考证,入药所用之酒,元代以前基本是酒精浓度较低的粮食酿造酒,元代始引入烧酒此类蒸馏酒[42]。唐代《新修本草》明确指出“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药用”[43],北宋《本草衍义》载“今入药佐使,专用糯米,以清水白面麯所造为正”[24]150,明代《本草蒙筌》曰“惟糯米面曲者为良,能引经行药势最捷”[44],至清代《本草述》[45]等诸书记载同于前代《本草衍义》,又有《本经逢原》曰“味甜者曰无灰酒,方可入药”[46]。据此,屠苏酒原方所用“酒”即为酒精浓度较低的粮食酿造酒,对于种类、质地等未见更确切的记载,发展至清代,“酒”入药主要以糯米加白面曲酿造之酒为正,屠苏酒方所用“无灰酒”即为此。

2.2.2 木瓜酒考 清宫用酒主要来源于内府酿制(如内务府下属机构酒醋房)、进贡和购买[47]。中药药酒则主要由御药房配制、同仁堂供奉、臣工进献等[48]。《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拔毒锭[49]115、清鱼锭[49]127将诸药以木瓜酒黏合为锭,康熙皇帝在一次出巡时,酒醋房需备带“玉泉黄酒六坛,汇泉黄酒二坛,木瓜酒二坛,共一千斤”[50],雍正三年(1725)九月二十四日造办处木作据圆明园来帖要求,按照张起麟交的十六样酒名牌每样做三十个,包括松林太平春酒、八仙太平春酒、陈皮伏酒、橙子酒、延寿酒、八珍酒、木瓜酒、白荔枝酒、玉泉酒等[51]。另有光绪十三年(1887)九月十四日,同仁堂供奉到宫廷的如意长生药酒,“陈存捐性加减史国公酒四十斤;陈存捐性加减五加皮酒六十斤;鲜木瓜丝泡酒十斤;外兑木瓜酒一百斤;以上共合一处,蒸淋入缸内,数年捐妥用之”[52]。可见“木瓜酒”与“鲜木瓜丝泡酒”不同。然以上皆未记载木瓜酒的配方及具体酿制方法。

在《清宫药引精华》祛风胜湿、通络化痰类成药药引中,列木瓜酒由木瓜、山栀、玉竹、当归、羌活、陈皮、五加皮、川芎、川膝、秦艽、红花、桑寄生、千年健、独活等诸多药物加高粱酒泡制而成[53]。功效祛风散寒、除湿定痛。并以御医诊治珍妃和道光皇帝长女寿安固伦公主的医案为例,说明清宫中以木瓜酒为引治疗风湿痹痛和血脉涩滞证,以及用木瓜酒和香蕈共同为药引治疗天花。从药物组成来看,此木瓜酒似是虎骨木瓜酒[54]去掉虎骨化裁而成,然亦未见宫廷档案原本记载。

在医书古籍中,《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经验秘方》木瓜酒曰“治脚气,治男女干湿脚气,腿脚沉重,行步艰辛,及筋脉拳挛,抽掣疼痛,不能伸舒,膝盖肿疼并治之”,药物组成包括干木瓜(宣州者)、五灵脂、川牛膝、当归、白芍药、川萆薢、川天麻、天台乌药(连珠者)、防风、黄耆(锦纹者)、威灵仙、虎胫骨、川续断、乳香、没药、白僵蚕、松节、川乌头,诸药用绢袋盛浸于好酒内而成[55]。乾隆四十九年(1784),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六》载木瓜酒方“治肩臂腰疼,并风湿痰气,手足腿膝麻木疼”,以木瓜、川续断、威灵仙、钩藤钩、防风,钻地风、金银花、归身、红花、桂枝、升麻,煮黑红谷酒内,若腰以下疼木,去升麻,加杜仲、牛膝,“此和荣卫利筋骨之要药也”[56]。嘉庆十八年(1813),章穆《调疾饮食辩·卷二》记载,木瓜蒸熟煮酒便为木瓜酒,“主补肝脾,舒筋挛,利腰脚,治转筋”[57]。道光二十六年(1846),《验方新编·卷十九》之木瓜酒,以好酒调木瓜和松木屑,敷患处可消肿止痛,治疗脚气肿痛[58]。并且,在汉唐、宋元及明清方书、本草著作中,多有以木瓜酒送服药物之法治疗腰脚疼痛等,取其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

根据以上宫廷及民间的相关记载推测,清宫屠苏酒所用木瓜酒应与送服诸药之木瓜酒具有类似的作用,即辅助主方更好地发挥药效,另配以冰糖面煎熬,亦可共同调和屠苏酒味;酿制时以木瓜或以木瓜为主药,具体配方及制法则有待更多的档案资料进一步探究。

3 结语

屠苏酒作为辟除瘟疫邪气的药酒,特于除夕配制、元日饮之,起源于华佗,现存最早记载为《肘后备急方》,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广为流传,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现第二种传本,且可能为华佗原方。清宫两种屠苏酒药方大致承袭于孙思邈方,配制时改用木瓜酒、加冰糖面以增效、调味,木瓜酒的确切配方及制法有待进一步探究。民间各类风俗典籍对屠苏酒多有记载,历代不乏吟咏之诗,清代宫廷则将此酒以金瓯永固杯盛装归于元旦开笔仪式中饮用,以御制诗记述,祈愿江山永固、福寿绵长、消灾避病、国泰民安,可见其辟疫延年之效显著以及清宫对此文化习俗的重视。如今更应继续传承,使中医药防病养生理念代代相传,为维护民众健康做贡献。

猜你喜欢

屠苏酒孙思邈华佗
春风送暖入屠苏
孙思邈与屠苏酒
华佗学医
元日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小华佗拜师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学术思想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