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病源候论》七疝考❋

2023-12-15郑若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候论病源病证

郑若羲,顾 漫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1 七疝之名

“七疝”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1]505,但《素问》未明言何为七疝,《太素》中无此句,王冰也未作阐释。后世有医书指出七种疝的具体名称,但是其名称多为《黄帝内经》所未见,如《诸病源候论·七疝候》提出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外台秘要·七疝方三首》引“文仲小器七疝丸”中提出尸疝、石疝、寒疝、盘疝、血疝、脉疝;张子和《儒门事亲》另立七疝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也有根据《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疝名来组成七疝者,如《素问识》《杂病广要》;也有认为七疝是诸疝统称者,如《医经原旨》,详见表1。也有现代杨峰、朱玲、赵京生《七疝考》考察了“七疝”源流,认为七疝是指男性前阴部的一类病候群[2]。可见《黄帝内经》之后,又多有文献对何为“七疝”进行阐发,七疝的实际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表1 医学文献中关于“七疝”的不同记载

2 疝病源流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疝”的解释为“病名。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证。亦指生殖器部位或腹部剧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病证”[10]。然细考文献,古代疝病更多是指痛证,与第二种描述较相似。与现在疝以“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为主要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疝在《说文解字》中便有记载,《说文解字·疒部》“疝,腹痛也”[11]154。《急就篇》载“疝瘕癫疾狂失响”,颜师古注云“疝,腹中气疾,上下引也”[12]。《汉书·艺文志》载“五藏六府疝十二病方”,颜师古注“疝,心腹气病,音山谏反”[13]。《释名·释疾病》载“心痛曰疝。疝,诜也。气诜诜然上而痛也”。诜诜,一说为酸痛,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载“洗洗,酸痟也。诜诜、洗洗,声义相近”[14]374;一说为众多貌,《诗·螽斯》言“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毛传》言“诜诜,众多也”[15]。从古代训诂材料中可见,疝是一种因气动所致的心腹痛证。

在传世文献中对疝病的病状及病机也均有论述。除了前引《素问》,还有《太素》也有注释,“疝,所奸反,小腹痛,大小便难,曰疝”[19]95。《诸病源候论·疝病诸候》载疝病症状“疝者,痛也”[4]393。也有文献论述疝病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太阴在泉,……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1]752,杨上善注“疝”曰“疝,谓寒积气上,入少腹而痛也”[19]135。《素问·大奇论篇》言“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王冰注“太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1]432。《诸病源候论·疝病诸候》有云,“诸疝者,阴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使荣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4]393。可见随着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汉唐医家逐渐明确了疝病的病机,认为疝是一种因寒气内积所致的腹痛。

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认为疝病乃今之胃肠痉挛,而肠痉挛常有气体积聚,故疝多言气[20]231-233。赵翀、郭晶磊《从出土简帛医学文献考中医“疝”病名的演变》认为,“疝”字的本义是专指因气机逆乱而导致的腹痛疾病[21],训诂材料中的训释与出土简帛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病证表现基本相符。另外,根据《脉书·下经》“急系卵上”[18]28,《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引要(腰)脾痛”[18]107,颜注的“上下引”[12]和《素问·长刺节论篇》“得之寒”[1]456的病机,疝病应该还有牵引疼痛的特点。

3 《诸病源候论》中的七疝

《诸病源候论》中的七疝后世医籍均只是引用,未再有深入论述,巢氏所论并非《黄帝内经》“七疝”所指,其更多是指腹中痛证而言。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认为,“此七疝中,除第一、第七之外,多为肠痉挛,肠痉挛常有气体积聚,故疝多言气,以此推之,其第七之狼疝,乃今之脱脏(Hernia),因小肠嵌入而起痉挛,故作痛也,是亦因肠痉挛而起矣。其第一厥疝之心痛,或亦指胃痉挛而起之痛言之欤?然则所谓疝者,无他,胃肠之痉挛耳”[20]233。余云岫认为七疝多为胃肠痉挛,其说是否妥当姑置之不论。现将《诸病源候论》中七疝的文献源流,分别考证如下。

3.1 厥疝

《诸病源候论》中“厥疝”的描述为“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也”[4]396。厥疝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已有提到“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1]116,杨上善注曰“脾脉足太阴属土色黄,故曰黄脉。黄脉好者,代而不见;恶者,见时脉大而虚,即知积气在于腹中,腹中厥气,名曰厥疝,男女同病”[19]315。与《诸病源候论》七疝中的厥疝描述重点不同,七疝中的厥疝重在描述症状,《素问》中的厥疝重在描述病机。《素问识·骨空论篇》注“冲疝”云,“《五脏生成篇》云,‘有积聚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蹶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盖与此同证异名,后世或呼为奔豚疝气,是”[8]349,当是认为厥疝与冲疝、涌疝、奔豚疝气为一病。但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涌疝仅有“不得前后溲”的症状描述,无法断定其与厥疝、冲疝为一病。

厥是中医古籍中的常见病名,另可见瘚、蹶、蹷等字形。《说文解字·厂部》“厥,发石也”,段注“发石,故从厂。引申之凡有撅发皆曰厥”[22]447,显然与疾病无涉。《说文解字·疒部》“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段注“《释名》曰:厥,逆气,从下蹷起,上行入心胁也。高诱《吕览》注曰:蹷逆,寒疾也”[22]349。《说文解字》中还有“欮,瘚或省疒”[22]349。可见厥作为病名,本字当作“瘚”或“欮”。“瘚”与“厥”形近互作。同时还有作“蹶”等字形,“蹶”又可偏旁换位作“蹷”。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有“【此为蹱(踵)】厥”[17]9“此为阳瘚”[17]9“此为骭瘚”[17]10等,类似条文《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中为“厥”或“瘚”,而甲本作“蹷”,张家山《脉书》为“蹶”,《灵枢·经脉》为“厥”。《释名·释疾病》“厥”,王先谦《释名疏证补》载“毕沅曰:《说文解字》,瘚,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或省疒作欮。《厂部》云,厥,发石也。谊别然。《素问》厥病亦即作厥,《史记·扁鹊仓公传》正义又引作蹷”[14]378,亦可知“厥”“瘚”“蹶”“蹷”存在互用的情况。

蹶(蹷)有跌仆义。《说文解字·足部》释“蹶”,“僵也。从足厥声。一曰跳也”[11]47。《淮南子·精神》“形劳而不休则蹶”,高诱注“蹶,颠”[23]。《金匮要略方·趺蹶手指臂胫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载“病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24]161,“趺蹶”并用。蹶也可能是一种足部疾病,如《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处耳则……,处目则……,处鼻则……,处腹则……,处足则为痿、为蹷”[25]66-67。《吕氏春秋·本生》“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25]16。《七发》也有类似的句子,“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26]。杨峰、赵京生梳理了《吕氏春秋》中“蹶”的用法,认为《吕氏春秋》中的“蹶”是由于形体疏于活动、气血运行不畅、郁留于足部而产生的[27]。此义在医学文献中引申为神昏跌仆,如《素问·厥论篇》曰“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1]412。

厥(蹷)亦表示逆气义。《山海经·中山经》言“服者不厥”,郭璞注“厥,逆气病”[28]145。《释名·释疾病》言“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也”[14]378。《吕氏春秋·重己篇》言“多阴则蹷”,高诱注曰“蹷,逆寒疾也”[25]22。又《尽数篇》“处足则为痿为蹷”,高注曰“蹷,逆疾也”[25]67。及前引《说文解字》及段注,厥(蹷)均为逆气之意。此义与前者跌仆之义,通过《脉书》“气者,利下而害上”[16]96的论述,医理得以贯通(气以下行为顺,故上行则为逆)。故气逆上行则足部无力而致跌仆,并将“厥”与“蹷”两个字形联系起来;气逆上行则气积于上而致头部疾病,《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言“厥成为巅疾”,王冰注“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1]167。此义进而引申出因经气逆行而致四肢“厥冷”的含义,如《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言“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29]。

传世医书中的厥,已兼具以上几个含义,并逐渐统一为“厥”字。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释“厥”认为,“凡重笃之病而至发厥者,必先手足指尖冷,进而至手至足,再进而至臂至胫,再进而至肱至股,再进则濒于死,而心胸之部亦冷矣。其寒冷之进行,从肢端而向躯干,故谓之厥、谓之逆也”[20]247。彭榕华、高驰、段逸山考证了《黄帝内经》的形成阶段中“厥”的使用和含义,认为在出土文献中“厥”表示气运行逆乱后,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病证[30]。《黄帝内经》中,究其本质,厥的本义有三种:其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其二,肢体和手足逆冷;其三,气机运行失常。而《伤寒杂病论》中表达手足逆冷的情况更广泛些。均可看出传世医书中的厥已兼具以上几个含义。厥逆的用法与厥病相似。

结合《诸病源候论》中厥疝“厥逆心痛,足寒清,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的描述,心痛、足冷、饮食不下都是经气逆行的常见表现。如心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1]752;饮食不下:《素问·厥论篇》有“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1]413,天回镇汉墓医简《脉书·下经》有“胃蹶,烦心,善殴(呕),不能入食”[18]25;足冷:天回镇汉墓医简有“蹷,寒气在肌肤间,肘厀(膝)以下寒,蚤(爪)尽死而烦心”[18]25,《素问·厥论篇》有“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1]410。因此厥疝病名可能是以病机或疾病命名。且厥疝的描述与《灵枢·癫狂》中的厥逆病“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31]较为相似。厥疝也可能是兼具厥(或厥逆)病与疝病的症状,病名由两病名组成,同时具有两种疾病的症状。

此病后来未曾在医籍中出现,但是《肘后备急方·治卒心痛方第八》中有一条对寒疝的描述较为接近《诸病源候论》之厥疝,“治寒疝心痛,四肢逆冷,全不饮食”[32]42。《外台秘要·寒疝心痛方三首》中也有“《范汪》大茱萸丸:疗心腹寒疝,胸中有逆气,时上抢心痛,烦满不得卧,面目恶风,悸掉惕惕时惊,不欲饮食而呕变,发寒热方”[5]233,与之相似,均有心痛、四肢逆冷、饮食不下的症状,但又增加了更多的症状。不过此处《肘后》《外台》的寒疝是诸疝统称,常有多种症状表现,与《诸病源候论》七疝中的寒疝不同,留待后文论述。

3.2 癥疝

《诸病源候论》中“癥疝”的描述为“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癥疝也”[4]396。《医心方·治七疝方》引《录验方》“癥疝”作“僻疝”[33]707。《圣济总录·七疝》“癥疝”作“腹中气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者,名坚疝”[34]1123。

“僻”可与“癖”通,是水饮积聚在两胁之间而成的病证,也是积聚一类的病证。“坚”是“癥”的一个特点,与“癥”在表示病名上常“坚”“癥”并见,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有“坚癥积聚”一节[35]204。

癥,《说文解字》无“癥”字。《玉篇·疒部》有“癥,腹结病也”[36]57,指出癥为腹中结聚一类的病证。

汉以前“瘕”病较为常见,成都天回镇汉墓医简中载有诸瘕,“论述内容覆盖‘瘕’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7],而“癥”作为病名极为少见。东汉时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出现了“癥”的记载,“治心腹大积,上下行如虫状,大恿(痛)方:班(髦)十枚,地胆一枚,桂一寸,凡三物,皆并冶,合和,使病者宿毋食,旦饮药一刀圭,以肥美闭塞,七日一饮药,如有徵(癥)当出。从血出徵(癥)当下从大便出”[38]187。又有“鼻中当腐血出,若脓出,去死肉,药用代庐()如(茹)、巴豆各一分,并合和,以絮裹药塞鼻,诸息肉皆出。不出,更饮调中药,药用亭(葶)磨(磿-藶)二分,甘逐(遂)二分,大黄一分,冶,合和,以米汁饮一刀圭,日三四饮,徵(癥)出乃止”[38]231。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指出癥的病名含义存在一定变迁:西汉初年,癥指五脏结滞而外可征者,是病或病的形征的统称;至东汉初年,为体生恶肉;东汉末年与瘕同为腹中血凝成块之疾;到了魏以后,癥瘕又分别属于气血;至晋以后,转为癥属于血瘕属于气[39]。《诸病源候论·癥瘕候》中论述了癥的病机和特征,“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腑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叚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4]385。同时对癥与瘕进行了区分,“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4]386,即脏腑中结块不移动者为癥。后世常“癥瘕积聚”统言,表示腹内有积的一类病证,析言之则各有系于气、系于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有“坚癥积聚”一节[35]204,但是文中只有对积聚的阐释,应是将癥归入积聚一类;《圣济总录·积聚统论》视积聚癥瘕为名异实同之一类疾病,“然又有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类。但从其所得,或诊其症状以立名尔”[34]851。

不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云,“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40]2785,此处见“癥结”一语。此句以视见垣一方人作比,描述扁鹊饮长桑君药后能透视的神奇能力,因此西汉初时“五脏癥结”之“癥”虽不是指具体病名,也应是指有形可见之物。

结合前引《诸病源候论》所记载的癥疝症状,又有《备急千金要方·坚癥积聚》“治癥坚,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食则腹满、心腹绞痛方”[35]214,可以看出两者症状相似,癥疝应是癥病与疝病的合称。但是癥疝症状也是积聚病的常见症状,如《难经·五十六难》中描述的伏梁“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3]330,也与癥疝的描述相似。

此病名后来亦未曾在医籍中出现,《外台秘要·寒疝积聚方四首》一节记载寒疝与积聚合病之方有“深师破积丸,疗寒疝久积聚,周走动摇,大者如鳖,小者如杯,乍来乍去,在于胃管,大肠胀满不通,风寒则肠鸣,心下寒气上抢,胸胁支满,芫花丸方”[5]237,描述与癥疝较为接近,且病证的描述更为细致。但是此处“乍来乍去”和前《诸病源候论》癥疝“气乍满”的描述似乎于“癥”固定不移的特性又有不同。

3.3 寒疝

《诸病源候论》中“寒疝”的描述为“寒饮食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也”[4]396。从“寒饮食”来看,寒疝应是以病因命名。《金匮要略方·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有云“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24]80。《外台秘要·七疝方三首》引“文仲小器七疝丸”中也有寒疝,“脐下坚痛,得寒冷食辄剧,名曰寒疝”[5]235。两者与七疝中的寒疝的症状较相似。

寒疝是后世疝病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素问·长刺节论篇》指出疝病“得之寒”[1]465,及前引《诸病源候论·诸疝候》“诸疝者,阴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使荣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4]393,可见疝的病机主要为寒气内积,因此寒疝也成为后世最常出现的疝病名之一。后世寒疝的症状不仅限于《诸病源候论》寒疝所描述的过食寒凉所致的胁下、腹中痛,常有多种伴随症状。如《金匮要略方·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对寒疝的症状就有不同描述,如不欲食,“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弦紧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手足冷,“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身痛,“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者,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24]80-81。《外台秘要方》中还有“寒疝腹痛方”“寒疝心痛方”“寒疝不能食方”“寒疝积聚方”等病证方[5]230-237,可见寒疝还常合并出现心痛、腹痛、不能食、积聚等症状。

3.4 气疝

《诸病源候论》中“气疝”的描述为“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4]396。《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有气疝,“病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40]2804。两病虽都名为气疝,病位在腹部,但症状较少相同之处,难以判断二者是否为同一疾病。

气疝也是较常出现的一种疝病,如前所引颜师古注“疝,腹中气疾”或“心腹气病”。《诸病源候论》中“气疝”,以乍满乍减而痛、疾病的时作时止为特征,可理解为气或虚所导致的疼痛,以时轻时重为特点,如《诸病源候论·十水候》载“气水者,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其根在大肠”[4]425。有此证候特点的水肿,也是以气命名。同时“时作时止”的症状也是风邪致病“善行数变”特征的体现,如,《备急千金要方·脉虚实第五》以“防风丸”治“脉虚悸跳不定,乍来乍去”[35]239。而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风”与“气”是同物而异名,平冈祯吉氏指出,“以风来作为抽象的气,因为风最易体验得知气的变化,而且风有南风、北风等等的称呼,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关系”,认为风与变化、方位相关而和生活有关系,并指出“风是气的异名”[41]。因此气疝应该是以“风”或“气”的病机来命名的。

3.5 盘疝

《诸病源候论》中“盘疝”的描述为“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也”[4]396。《医心方·治七疝方》引《录验方》作“腹中痛在齐左傍,名曰盘疝”[33]707。脐周或脐旁疼痛是很常见的症状,较难判断盘疝的特点,或许此句有阙文。《外台秘要方·七疝方三首》引文仲小器七疝丸中亦有“盘疝”,“胁下坚痛大如手,痛时出见,若不痛不见,名洪武抄本曰盘疝”[5]235。但两者疼痛部位一在脐旁、一在胁下,较难判断是否为同一疾病。

从盘疝之“盘”字来看,此病或是根据疾病腹部隆起如盘之物的特征命名,类似《金匮要略方·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对水饮的描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术汤主之”[24]121。或《难经·五十六难》中对痞气积聚的描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3]331。或亦可能取“盘”盘绕之义,意为疼痛环绕脐周等部位。

3.6 胕疝

《诸病源候论》中“胕疝”的描述为“腹中在脐下有积聚,名曰胕疝也”[4]396。《太平圣惠方·治七疝诸方》作“腹中痛在脐下有积聚,名曰附疝”[42]。此句《医心方·治七疝方》引《录验方》作“腹痛,齐右下有积聚,名曰附疝”[33]707。《难经集注·二十九难》虞庶注引亦为“附”[3]232。《素问识》“后世如巢氏所叙七疝,则曰厥、癥、寒、气、盘、肘、狼”[8]347。此病名后世未见有再论述者。根据异文,“附”字难解,因此“胕疝”可能是“肘”字之误。

以上几种解释似乎都难以解释“胕疝”之“胕”,疝是心腹部的疾病,释为“足”则病位不符。医书中对胕疝病的描述为“腹中在脐下有积聚”,无涉及痈脓溃疡的症状,因此“腐”和“肿”义也难以解释。胕疝的病位在腹中脐下,因此“肤”义亦不符。“胕”通“腑”的用法,医书中似乎未见。

因此,胕疝之“胕”可能为“肘”之误。从音韵看,“胕”从“付”上古音为帮母侯韵[44]46;“肘”上古音为端母幽韵[44]210,声韵相差较远。字义也无相似之处。但是从字形看,部件“付”与“寸”形近易相混。如马王堆《脉法》“气出郄与肘之眽(脉)而【砭之】”[17]205。张家山《脉书》作“气一上一下,当与胕之脉而之”[16]96。此处《脉法》作“肘”,《脉书》作“胕”。张家山《引书》载“贾(假)缚两胕于两胁”,《张家山汉简〈引书〉校释》注释为“胕,同肘,《吕氏春秋·审时》:‘先时者,暑雨未至胕动,蚼蛆而多疾。’王念孙《读书杂志》:‘胕,当作肘’”[45]。不过《吕氏春秋》有“先时者,暑雨未至胕动,蚼蛆而多疾”,诸注家有不同见解;但《引书》此处“胕”校作“肘”,合于文义。《素问·刺疟篇》 言“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饞针,针绝骨出血,立已”[1]344-345,《针灸甲乙经》作“肘髓病”[46];以及前所引《素问识》中引巢氏七疝为“肘”,均可推测“胕”当为“肘”,胕疝之“胕”可能为“肘”字之误。

在出土文献中“疛”疾常作“肘”,李天虹《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中指出,“《说文》里有不少从寸,但古音与肘相近的字,如讨、疛、纣、酎等等,《说文》或以肘省声释之。其实这些字本来可能都是从肘声的,隶变讹为从寸”[47]。即《说文解字》中不少从“寸”的字都可能从“肘”声,疛可能也是如此,因此常误作“肘”。如马王堆《足臂十一脉灸经》,“足泰(太)阴脉……心【烦】,善肘”[17]191。张家山《脉书》载“肘,其从脊胸起,使腹张,得气而少可,气叚殹”,注“肘,读为疛,腹病”[16]16。后世有“”字,《玉篇·疒部》释为“肠病”[36]57,应也是指疛疾。

关于“疛”疾,在甲骨文中即有出现,天回医简《刺数》有论述风、胫(痉)、水、单(瘅)等多种病证的刺法,肘(疛)也是其中之一[48]。《说文解字·疒部》“疛”“小腹病”,段注“小当作心,字之误也。隶书心或作小,因讹为小耳。《玉篇》云:疛,心腹疾也。仍古本也。《小雅》曰:我心忧伤,惄焉如捣。《传》曰:捣,心疾也。《释文》:捣,本或作。《韩诗》作疛。义同。按,疛,其正字。,其或体。捣,其讹字也。《玉篇》引《吕氏春秋》曰:身尽疛肿。今本《吕览》作身尽府种。二字皆误。高诱曰:疛、腹疾也”[22]349。认为“疛”是一种有跳痛感的心腹疾病。此病表现为心腹部的跳动,或与腹主动脉的异常搏动有关。

“疛”如前所引张家山《脉书》中有“肘,其从脊胸起,使腹张,得气而少可,气叚殹”,高大伦将“肘”释为“疛”,引《说文解字·疒部》言“疛,小腹病”将“疛”释为小腹病[16]16。此处疛是作为“气瘕”的一个症状,是与其“从脊胸起、腹张、得气而少可”几种表现并列,未必表示“疛”是一种具备这些症状的疾病。同时天回《脉书·下经》有类似条文,“气瘕,其发从脊匈起,其痛幼=(呦呦)也,腹张(胀)多气,上而意(噫),下则气”[18]35。对比此两条简文,“疛”也可能是仅指小腹痛的症状。

综合“疛”的描述,“疛”是指一种以小腹跳痛为主的疾病或是症状,因而胕(疛)疝的命名方式可能是两种病的合称,或是以症状命名的方式。但是《诸病源候论》中对胕疝的描述较笼统,并看不出疛疾的特征。

3.7 狼疝

《诸病源候论》中“狼疝”的描述为“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行难,名曰狼疝也”[4]396。《外台秘要》引《病源》作“大便难”。目前所见医书中未见有以“狼”为名的病证。从描述来看,狼疝痛在少腹,并牵引阴部作痛,少腹痛与大便难则是疝的常见症状。

历代医学文献虽无“狼”病的记载,但是有“狐”病,两者字形相近,存在相误的可能。天回汉墓医简《脉书·下经》中有“狐。状隐,徒少腹痛”[18]31。传世文献中还有“狐疝”病,首见于《灵枢·本脏》“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狐疝”,以腰部阴部疼痛不可俯仰为主证,《太素》注为“肾下入于尻中,下迫膀胱,故尻痛不可俯仰。疝,所奸反,小腹痛,大小便难,曰疝。疝有多种,此为狐疝,谓狐夜时不得小便,少腹处痛,日出方得,人亦如此,因名狐疝也”[19]95。《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胫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描述狐疝为“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24]161,指出狐疝具有睾丸偏有小大,时时上下的特点,如狐一样时隐时现。阴部的牵引疼痛是《诸病源候论》狼疝的特点,却与文献中狐疝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但是狼疝不具有狐疝睾丸“偏有小大,时时上下”的特点,难以完全断定二者是否为同一病。

此外,汉唐医书中还有一病名为阴疝,《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第九》载“治卒得诸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如绞,自汗出欲死……此本在杂治中,谓之寒疝,亦名阴疝,此治不差,可服诸利丸下之,作走马汤亦佳”[32]44。《肘后备急方·治卒阴肿痛颓卵方第四十二》亦有记载,“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名阴疝”[32]212。《外台秘要》载此方引自文仲,记载类似。在对阴疝的两种描述中,前者强调阴疝与阴中相引的症状,与狼疝相似;后者强调睾丸缩隐的症状,与狐疝类似。

4 结语

《诸病源候论》七疝病名的命名,有以下四种情况:其一,病名由两个病名组成,同时具有两种疾病的症状,如厥疝、癥疝和胕疝,其中厥疝和癥疝的症状描述具备厥病、癥病的特征;其二,以病因病机命名,如寒疝、气疝;其三,以疾病特征命名,如盘疝;其四,病名在传抄中产生了讹误,如胕疝、狼疝,可以通过出土材料尝试还原其本来面目。

七疝的病名后世不再见到相同的病名和症状。其原因之一可能是有了不同的描述方式,如使用总名加伴随症状的描述,或各种类型的疝不再细分,统称为寒疝或疝。其二,也可能是因为本身描述宽泛或是条文缺漏,不具有辨识性而不再使用。但是疾病本身一般不会消失,当后人对疾病认识更加深刻,区分更加精细时,会使用新的名称和更具体的描述去记载疾病。而《诸病源候论》本身成书年代久远,辗转传抄刊刻,其中又收集了多种更为早远的文献,出现以新名代替旧名的情况,或者部分内容脱漏讹误,都会导致一些七疝的病名和内涵不为人所了解,需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加以重新阐发和认识。

猜你喜欢

候论病源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喉痹候”导引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大便难候”“大便不通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咳逆候”导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