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普洱佤族织锦传统工艺分析

2023-12-15贺圣达博a安薇竹诺a鲁佳亮

丝绸 2023年12期
关键词:挑花经纱经线

贺圣达, 苏 淼, 龙 博a,2, 安薇竹, 徐 诺a, 鲁佳亮

(1.浙江理工大学 a.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b.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杭州 310018; 2.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 310002)

佤族织锦在佤语中被称为“待”,其纺织工艺自古就是佤族妇女从十三四岁孩童开始就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佤族织锦在佤族人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般用来做服饰、挎包、被面、床单、毯子等,在祭祀和重大节日中也常用作装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项优秀的民族技艺逐渐呈现颓势。

对佤族织锦的研究主要有:王莉[1]对佤族织锦工艺和纹样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刘红妍[2]对佤族织锦工艺进行了描述;王静等[3]解析了“万物有灵”[4]对佤族织锦纹样的影响;谢欢[5]对比了傣族、拉祜族与佤族织锦在工艺的不同;文定艳等[6]对佤族织锦纹样的类型进行了研究。

前人对佤族织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佤族织锦纹样艺术这一方面。为更好地传承佤族织锦,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创新,本文对佤族织锦所用染料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所用织机及其织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分析佤族织锦所蕴含的醇厚民族文化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1 佤族织锦染料制取及纱线染色

1.1 染料来源

染料的出现在纺织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染色是织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佤族先民使用的染料大多就地取材,以其周围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及矿物为主,主要有红、黄、蓝、红褐、黑五种。红色是从紫胶虫[7]寄生树上提取紫胶虫的分泌物紫胶(即紫梗)制成;黄色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密蒙花、白背枫等的花煮水制成,另一种是将当地特有的黄土、茶叶、玉米粉、小饭豆等配在一起蒸煮制得;蓝色由蓝靛草熬水制成,其制取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红褐色是由麻栗树皮熬水制取;黑色是佤族织锦使用量最多的颜色,黑色纱线的获取用到了蓝色染料和红褐色染料,先将纱线放入蓝靛溶液中浸泡,充分上色后再放入麻栗树皮水内浸泡便能获得黑色纱线。部分村寨通过把白色纱线埋进井边或泥塘一星期左右得到淡青莲色纱线。通过走访观察佤族使用染料情况,本文归纳了佤族染料部分来源、采用的部位、提取的方法及从中提取的染料颜色,如表1所示。

表1 佤族织锦染料颜色来源

图1 佤族织锦蓝色染料制取工艺流程

1.2 染色工艺

图2为佤族织锦纱线染色工艺的主要流程。首先将脱浆的纱线浸泡在调好的染液中,不停地进行揉搓和拍打,使染料充分浸入纱线中,时间约1 h。完成浸泡后将纱线置于大锅内进行蒸煮,同时加草木灰、米酒等助染剂,不停地搅拌使纱线上色均匀,蒸煮约1 h。蒸煮完成后将纱线进行梳理,然后将纱线晒干,为了得到上色效果更好的纱线,蒸煮、脱水可重复进行。

图2 佤族织锦纱线染色工艺流程

1.3 佤族的色彩偏好

佤族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和红色,这与佤族人的审美观有关,他们认为拥有黑色肤色、牙齿的男性长得结实、俊俏;与佤族的价值观有关,认为“黑”比金银更加珍贵;还与佤族的宗教信仰有关,“万物有灵”是佤族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拥有生命和智慧。笔者认为佤族喜欢黑色与他们勤劳的品质有关,佤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经历风吹日晒,肤色逐渐变黑;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在佤族的吃食、耕种、拉重物等生产生活中黑牛是必不可少的;与他们的习俗有关,佤族人通常在祭祀和重大节日穿着黑色服装,以表达庄重。佤族认为红色代表血与火。血是生命更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火焰则能够驱散黑暗,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从佤族喜欢黑色和红色,可以看出佤族对生命的敬畏。

故佤族传统服装色彩以黑和红为主,西盟佤族男性服装大多为黑色,女性服装一般上衣为黑色、筒裙为红色,黄、蓝、绿、白等为辅色;澜沧佤族中只有尊贵的人才能佩戴红色包头;孟连佤族以黑色纱线做底料,用红、黄、绿、紫等颜色的纱线装饰花边,更加凸显装饰色的绚丽。

2 佤族织锦织造工艺

云南各民族的纺织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出土的文物中表明纺织工具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8]。受自然地理环境等的影响,一小部分民族纺织技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保存下来,而佤族织锦技艺便是其中之一。

2.1 纺织工艺

佤族织锦的主要纺织技术有棉纺织和麻纺织。以棉纺织为例,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有种棉、采花、轧花、弹花、卷筳、纺纱、导纱、上浆、整经、上机、后加工、成品,如图3所示。佤族以前种植的是云南本地木棉,这种棉是海岛棉,产量低,后期引入了汉族纤维细长且产量高的陆地棉。采花,棉的果子成熟之后开裂吐絮就可以采摘了。图3(a)为轧花工艺,是为了除去棉籽。除籽最开始是用手剥除,后改进为用铁棍对籽棉(指有籽的棉花)推赶除籽。图3(b)为弹花工艺,是为了将皮棉(指除籽后的棉)弹得更蓬松,这样可以去除杂质,有利于纺纱。卷筳是把弹过的棉纤维在一块铺开的木板上铺上一层厚度约半厘米的棉层,在木板的一端放一根木棍,用棉裹着木棍往前滚,将棉层卷在木棍上。弹花工作做得充分,也可不经卷筳直接进行纺纱,图3(c)为吊锭纺纱。为了方便整经,需进行导纱,如图3(d)所示,一般在导纱架或者导纱车上进行。上浆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毛羽,减少经线在织造过程中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了给经线上色。图3(e)为整经,操作时需要数人帮忙,且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织工在旁指导。图3(f)为当地织工上机织造的情景。上机织造完成后,需要将坯布进行后加工处理,图3(g)为后加工处理工艺。图3(h)为成品,织工们正在进行织锦成品展示。

图3 佤族织锦棉纺织完整织造工艺实景

2.2 织造原理

佤族织锦的织造使用踞织机[9],即腰机。“踞”是指织造时织工一般坐在地上,“腰机”是在织造过程中,织工会在腰部系一块背皮(腰带),利用腰部发力给经纱张力使其绷紧,保持经平面绷直。佤族织机一共包括十几个配件,由背皮、卷布杆、打纬刀、绕纬线板(梭)、提综杆、分经棍、定幅杆、卷经杆等组成。佤族织锦在织造时,需要将卷经轴固定住,固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卷经轴固定在两根木桩上[10],卷布轴通过背皮系在织工腰上;另一种是织工席地而坐,双腿伸直蹬住卷经轴,利用腰部和脚的力量将经纱绷直。图4为当地织工织造时的情景。由图4(a)可以看到,织工左手持一根细竹竿进行引导,右手持挑花刀进行挑花。由图4(b)可以看到,织工正一只手提起提综杆,另一只手立起打纬刀,将梭子从右往左进行投梭。由图4(c)可以看到,织工双手紧握打纬刀进行打纬,其织造所用的原材料为棉,纱线颜色为黑色。

图4 织工织造情景

佤锦的平纹织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利用腰部力量将经线绷直,分经棍将经纱分为上、下两层,形成自然梭口,织工从右手边放入打纬刀,然后立起,从同一侧放入梭子(或绕线板),从右往左进行投梭,然后将打纬刀平放进行打纬,如图5—图7所示;第二步,右手将提综杆提起(提起的为下层经线),使下层经线高于上层经线,从左往右放入打纬刀,然后放下提综杆,立起打纬刀,从左往右进行投梭,用打纬刀打紧,如图8—图9所示。重复以上两个步骤便能得到平纹织物(图10),黑色的格子表示经组织点,白色的格子表示纬组织点。平纹织造出来的织物不一定是单一的颜色,佤族织工们采用不同颜色的经纱使织出来的图案呈彩色的带状或条状。

图5 自然梭口

图6 打纬刀开口

图7 投梭开口

图8 经纱换层后打纬开口

佤锦的提花[11]织造则较为复杂,需加入上、下挑花格板,两者位于分经棍和定幅杆之间,如图11所示。织造前用上花格板将分经棍上层经纱按“挑起一根经线隔两根经线”的规律挑起,这样做的目的是提起上、下花格板时在相邻两根挑起的经纱间形成挑花格。织造时,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织一纬平纹,织造过程与织平纹织锦第一步相同,利用腰部发力,在分经棍将经纱分层形成的自然梭口进行引纬、打纬;第二步提花,将上花格板提起并前移,在需要纬显花的地方将未挑起的经线用挑花刀压下,然后立起,进行引纬、打纬;第三步织平纹,织造过程与织平纹织锦第二步相同,提起提综杆将上、下层经纱换层,放入打纬刀立起,进行引纬、打纬;第四步织提花,将下花格板提起并前移,在需要纬显花的地方将未挑起的经线用挑花刀压下,然后立起,进行引纬、打纬。挑花操作在打纬刀的上层经线进行,图12、图13分别是移动上、下花格板后打纬刀和挑花刀的位置,挑花完将打纬刀抽出放到挑花刀的位置。重复以上四个步骤便能得到佤锦提花织物[12]。

图11 上、下花格板加入的位置

图12 上花格板前移时挑花刀位置

图13 下花格板前移时挑花刀位置

3 佤族织锦纹样

3.1 纹样的起源和寓意

纹样是能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3],从新石器晚期沧源崖画的图像中能找到佤族织锦图案的抽象原型。佤族织锦纹样主要包括动植物和几何纹样,其中以牛头纹[14]、波形纹[15]、十字纹、茅草纹、松鼠牙纹、菱形纹[16]等最具代表性。牛在佤族人心中是庄严、勤劳的象征,佤族人民通过在织锦上织牛头的形式表达对牛的喜爱;波形纹源于佤族先民对火的崇拜[17],是火具象图案的抽象表达,象征着光明、热量和希望;十字纹源于对太阳和星星的崇拜,寓意子孙满堂;茅草纹和松鼠牙纹来源于茅草和松鼠牙齿,象征着坚韧和坚毅;菱形纹象征女阴,代表着佤族对种族繁衍的崇拜。从纹样可以看出佤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3.2 纹样分析

佤族纹样是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18]。图14是笔者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当地购得的佤族织锦实物照片。由图14(a)可以看到,实物中纬线是两种不同颜色交替织造而成,其局部放大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该织锦有明显的波形纹样。该织锦的经密度为13根/cm,纬密度为11根/cm,每根经线有2根单纱,每根纬线有5根单纱。由图14(b)可以看到,实物中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清晰的菱形纹样,寓意人们能够懂得感恩,热爱生命。该织锦的经密度为14根/cm,纬密度为12根/cm,每根经线有2根单纱,每根纬线有5根单纱。由图14(c)可以看到,在实物中央有黑色纹路,局部放大可以清晰看到是十字纹,黑色代表着庄重,可以看出佤族对太阳和星星的尊崇,以及对后辈们子孙满堂的祝福。该织锦的经密度为12根/cm,纬密度为11根/cm,每根经线有2根单纱,每根纬线有7根单纱。由图14(d)可以看到,实物中在花纹上下都有松鼠牙纹,局部放大可以其纹样像两排牙齿,寓意人们不畏艰难。该织锦的经密度为10根/cm,纬密度为7根/cm,每根经线有2根单纱,每根纬线有2根单纱。通过对佤锦实物经纬密的分析,可以看出佤锦的经密一般大于纬密。

图14 佤族织锦主要纹样实物照片及其局部放大

4 结 语

通过对佤族织锦及其工艺的详细调查研究,发现佤族织锦所用的染料是从生活周边环境提取而来,其颜色主要有红、黄、蓝、红褐、黑五种,大多数是从动植物及矿物中提取,经过蒸煮、浸泡等方式制得染料,这种染料纯天然无污染,对天然染料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佤族织锦的织造工艺有种棉、采花、轧花、弹花、卷筳、纺纱、导纱、上浆、整经、上机、后加工、成品,所用织机为腰织机,其上机织造原理有平纹和提花两种,平纹织造较为简单,提花织造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上、下花格板对经纱采用“挑起一根经纱隔两根经纱”的挑花方式;佤族织锦纹样大多是对称纹样,或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庄重又不失美感,纹样主要有动植物纹和几何纹,如牛头纹、波形纹、十字纹、茅草纹、松鼠牙纹、菱形纹等。佤族织锦的组织结构为平纹和纬二重,平纹采用不同颜色的经线使织物形成带状或条状,纬二重地组织为平纹,花部由菱形纹、十字纹等纹样构成,纹样承载了佤族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挑花经纱经线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Crealet:宽幅织物的织造前准备
正则角联锁组织的矩阵模型及其生成算法
母猪小挑花手术要点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渔歌子
浅谈在喷气织机织造过程中出现勒纱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种多层织机经纱张力补偿装置的设计
花瑶挑花服饰结构及其技艺变迁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