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企业、院校三方协同作用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2023-12-15邱东荣
邱东荣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学徒制作为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应用多年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被证明是推动行业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1]。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实施使其得到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契机,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能与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以及互通式的教育形式给现代学徒制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双元制”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典范。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受到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启发,其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已被英国社会普遍认可,主要亮点为教育过程中充分让雇主参与,并领导职业教育改革和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是一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的学徒制创新模式,打通学历制度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通道,并形成了涵盖学徒、高级学徒、高等学徒的完整的现代学徒制体系[2]。
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发展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时间较短,而真正实施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我国开始重视和发展现代学徒制就是要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促进师徒关系的转化,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及满足企业对技能更迭的需求。而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的就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索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通道、新方法、新模式[3]。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将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理论与实践联合传授,课堂学习与工作岗位实践的密切结合,针对企业一线工人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4]。该培养模式虽较为成熟,但如何适应高职扩招的政策模式,如何在培养模式中保持现代学徒制的良性可持续,如何在工作安排、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中保持良好的契合点,是目前相关教学运行等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针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相关协同性问题可总结出以下四点:第一,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虽按照全日制学制的标准进行,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员存在时间调配困难问题,学员需兼顾工作、家庭和学习,三者需进行平衡调和。第二,目前,现代学徒制所培养的学员基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基层人员,所处的行业、企业类型以及工作环境不一,这就会造成每类学员工作学习的时间不尽相同的情况。学生、企业与学校间的时间管理问题是大部分学员需面临的难题。如果相关教学仅从教务处进行全校性统筹并以“一刀切”的形式布置,就很难针对不同行业需求个性化制订合适的排课方案。第三,企业与员工间的协同性也是面临的较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企业是支持员工学历提升与技能拔高的,但是企业支持也存在一定的限度,企业的支持是需要权衡利弊和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如何在企业与员工学习间最大化地构建协同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四,课程架构的合理性问题也是掣肘现代学徒制学生在时间管理与学习效果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合理的课程架构会直接影响学生时间调配与学习积极性,课程架构的合理化关乎学生与院校间的协同作用。
一、学生、企业、院校三方协同作用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影响因素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家庭情况是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协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学徒制下,大部分学生有家庭照料的需要,甚至有孩子需要看管,尤其是女生占比要高于男生,按照传统观念女性会更侧重于家庭的看护,因此大部分学生需要协调一定的精力和注意力在家庭照护上。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家庭阻力影响到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甚至超过半数的学生觉得现代学徒制的学习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现代学徒制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家庭生活造成困扰。
(二)工作影响因素
大部分学生认为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培养能给予大力支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企业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大,说明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支持方面还有提高空间,需要分析寻找应对的办法。将近一半的学生感觉较难适应两者结合的强度,学习与工作间的协同作用还要着重加强,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习间的协同关系是后续值得深入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现代学徒制班学习,来自工作最大的阻力是排班安排与课程冲突的问题,如何优化课程安排从而最大化地适应工作调配问题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学校影响因素
学校相关影响因素中主要涉及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安排、排课制度、授课地点、学习激励机制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协同作用。对于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线上+线下均衡的授课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所以在具体课程设置时要因地制宜、个性化安排现代学徒制学生的授课方式。关于授课地点有一半学生表示“学校+企业”的模式符合他们的情况,而公共课程则更倾向于在学校进行,这反映了学生更青睐于专业课程在企业完成,以此能充分发挥做中学、学中做的优势。更多学生则认为一些类似于选修的课程应放在线上进行授课,但是专业课程的线下效果会更佳。最后,学生对学校的奖学金激励机制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动力,包括学校评优机制、专科见习机会以及免修课程机会都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潜在激励措施。综上可知,教学计划设置的灵活度、课程内容安排个性化以及相关学习的激励机制是目前现代学徒制学生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四)个人及其他影响因素
在对学生整体综合情况能否完成现代学徒制学业的调查中发现,有学生表示最终能完成但存在不少困难需要克服,表明了在个人因素中确实存在一定阻力,影响学业。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学生认为就读现代学徒制班是个人意愿,说明了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在学业学习中是愿意付出的。受访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能在学习、工作及家庭中协调平衡好关系,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动力,这将极大助力相关单位的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同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来自学习、工作和家庭的困难都是学业的阻力,三方的协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五)相关影响因素问题总结
总体而言来自家庭、工作、学校以及个人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让学校、企业、家庭及学生最大化地发挥出协同作用,这是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重要促进。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照顾问题,工作因素主要是工作安排问题,学校因素主要是课程安排问题,个人因素主要是学习源动力和信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重点思考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校、家庭、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成果。
二、促进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协同作用的建议与对策
(一)落实学生家访机制,跟进学生家庭事务
现代学徒制学习过程中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家庭生活的负担,如果想从教育角度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实施相关家访机制是较好的方法。对于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而言,学校应履行定期家访的义务,要求班主任或思政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基本了解,既可采取电话家访方式与学生的家人深入沟通,也可以通过走入学生家庭的手段跟进学生家庭相关事务。现代学徒制学生家访机制的落实,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所处家庭的环境及概况,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来自家庭的一些阻力和困难;另一方面,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同时要深入与其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其家人接受现代学徒制学习的重要性,争取家人更大的支持,能在学习过程中分担更多家庭事务,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来自家庭的压力。
(二)完善企业支持政策,激发学生工作动力
现代学徒制学生“双主体”培育模式决定了学生需要兼顾工作与学习,虽然现代学徒制班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立项的,但是企业的支持更多的是总体上的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具体支持措施如相关学习扶持政策才是激发学生协调好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础保障。首先,完善企业支持政策是协同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措施,如提供相应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解决学生对薪酬的后顾之忧;其次,职务晋升与学历教育等配套实施,保障现代学徒制学生晋升通道顺畅;再次,可以在相应奖励或学费缴纳中给予资金方面的帮助;最后,在工作中为现代学徒制学生配备相应的师傅、环境、学具等软硬件,保障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相应权益。企业支持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具体政策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工作和提高学习动力。
(三)改进工作排班策略,促进学生灵活学习
现代学徒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不匹配,课程安排常与学生工作时间冲突,要改变此种局面不仅要求学校的教学安排做灵活化的设置,还需要企业在员工工作安排问题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支持。工作排班策略的完善有以下三点:第一,排班具有一定预制性特点,每周默认安排至少两天空余时间给学生完成学业;第二,排班要有灵活性,可根据课表时间个性化安排工作排班时间;第三,排班可具有操作性,如果工作有临时任务等,应具备补配功能,有相应的应急小组帮助现代学徒制学生顺利上课。总之,排班策略应根据学习情况灵活、个性化制定,既不能耽误学业,又不能对工作造成较大影响,针对学生的排班对策要有相应应急预案,防止突发状况造成学生不能正常上课,从而促进学生灵活学习,顺利工作。
(四)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增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
课程设置内容应与全日制在校生加以区分,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入学基础不同以及学习方式不同。一方面,现代学徒制学生入学时基本具备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因为他们已经在行业内具有相当的工作年限,其专业技术有扎实的基础,但他们相比于在校生缺乏的是文化水平和理论能力。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学生所处的是完全一线实践的环境,这是与在校生最大的区别,边工作边学习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相应优化,才能发挥现代学徒制学生的优势。第一,在工作中将涉及较多的专业技能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这类技能可在授课时更侧重于理论讲解,做到把课时花到“刀刃上”,缩短教学周期;第二,把工作中能够涉及的知识技能内容从课堂移植到工作中,在避免重复工作的同时增强了学习效果;第三,公共课等非专业性课程可充分利用学生工作和课余时间辅助完成,如体育课进行相应的运动打卡、语言课可通过大作业等形式完成,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不占用过多在校时间,此行是可作为辅助方式完成相关课程;第四,课程应着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技能提高,摒弃重复的内容,选取适用性较强的知识。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增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使学习与工作之间发挥好协同作用。
(五)改进教学计划安排,协同工作与学习关系
现代学徒制学生的教学安排应与其工作安排相适应与匹配,企业在对该类学生优化工作安排或照顾其排班的同时,学校也应改进教学计划安排,使学习适应工作需求,使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相协调,目的则是协调学习与工作间的关系,促进相互间的协同作用。具体做法为:第一,学校与企业深入沟通交流并一同制订相应教学计划,采用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将教学计划灵活化调整,课程安排在保证课时与质量不减的前提下符合工作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工作安排而制订教学计划,且教学计划应为动态调整状态,而非一个学期甚至是一年一成不变。第二,教学计划可采取整周学习或整天学习的形式,这种做法可以最大化地规避工作安排等原因造成的时间分散而不能满足上课时间的需求的问题,也能让学生不易将工作与学习混淆,采取整天或整周的学习模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徘徊不定、三心二意、不能集中精神的问题。企业在改进工作安排策略的同时,学校配合改进教学计划安排,将大大解决学生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的矛盾,解决工作与学习间的矛盾关系,促进相互间的协同关系,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来自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都会影响到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发现家庭生活负担、企业政策、工作排班情况、教学安排、学校激励机制、个人心态等是造成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不协调的重要问题。而通过相应对策,如落实学生家访机制、完善企业支持政策、改进工作排班策略、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改进教学计划安排等均能有效促进学生、企业及学校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相关政策与对策的实施会受专业、行业、区域等因素影响,因此制定个性化、适用性强的方法还得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在后续工作中也会不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