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岗课赛证”课程教学思考
——以“低压运行与维修”课程为例
2023-12-14杨爱敏
杨爱敏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 100029)
一、背景介绍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提出了在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样,学生毕业后不仅取得毕业证还取得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和特色,也是和普通高校教育的一大区别。
“低压运行与维修”“岗课赛证”课程是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就以低压运行维修与作业人员岗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将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对于证书方面,应急管理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和学校教学相结合,将低压电工作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前准备
教学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相辅相成,没有课前的精心准备就无法保证课中教学质量,而没有课后反思,后续教学目标设定就可能会出现偏移。每届、每班甚至每个学生都不尽相同,即使知识水平相当,技能、性格、爱好等各方面都天差地别,所以课前的教学目标设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方法。根据该理论,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可以分为六个层级,由低到高分别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
具体到实际操作,课程开设之前,可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分析此课程育才目标,即该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育才目标设定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根据就业岗位、教学体系及考证需要分析课程目标,将目标整体提炼出来。其次,将安排课程进度,每次课都有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后,每次课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个任务或知识点目标可能有不同的对应层级,有知道、领会的,也有应用、分析、综合的。
教学目标设定以学生为导向,设置易于理解的可观察的目标。教学目标对备课、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都有很好的指导、导向作用。在备课过程中,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进步空间。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分析每个学生数据可以更有效地服务教学。
“低压运行与维修”课程在考证中有理论知识覆盖面广,知识量相对较大,需要较多的练习和训练等特点。其中某些内容就是标准、规范内容,学生理解后记忆即可,有些则牵涉到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应用层面,例如,电工基础知识欧姆定律的应用、整流电路的应用等,隐患排查到了分析、综合层面的内容。
(二)差异性教学的考虑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班级教学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但信息化手段可以具备辅助性的作用,例如,预习时,首先将内容分发下去,根据反馈情况,对该班授课的深度及进度可以微调;其次,温故知新的应用,由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预习时分发一定的题目,不但包括预习程度的分析,还包括与本次课相关已学知识的检验,不但可以查缺补漏分析出学生的水平如何,还能对学生进行分级。
(三)加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立德”,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贯穿始终,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在授课过程中,将行为规范、工匠精神、刻苦钻研、不断进步的理念、终身学习思想、团队意识、遵守规则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现,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将这些要素加入教学中去。
以触电急救实训为例:
首先,提出问题,在别人身处危险境地时,应该是奋不顾身去救人,还是事不关己绕道走?如何选择。在坦诚探讨时,应如何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如何传播正能量。当然,对学生提出的由于急救而有可能带来伤害的后果进行有理有据分析,通过法律角度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责任)。另外通过实际案例,找到相关案例,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匡正社会正义。
其次,在急救过程中要强调科学抢救,不能盲目施救,给学生讲述急救过程,盲目施救带来的惨痛后果,危急时刻更要冷静,只有采取科学果断的处置方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另外,科学的进步以及AED(自动体外除颤)技术的普及,与时俱进,与实际较好地结合。
再次,生产安全事故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不遵守规范,各种侥幸心理、逆反心理、省能心理等[3],如何让学生从血淋淋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就要给予视觉和心灵的冲击,让他们感受到切肤之痛,失去生命的沉痛代价,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有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集锦,让学生感受不规范操作造成的种种电击事故,有失去生命的,有身体残疾的,通过这些,让他们感受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规范,尊重生命,尊重规范,尊重科学。
最后,在救护实践中,根据学生反馈的累,强调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四)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提出了学生信息素养的三个方面,包括了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社会责任[4]。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考虑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另外,也要辩证地选择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增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五)教学机智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机智要求就非常高。在课前准备阶段要有意识地增加出现各种问题的假设,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三、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根据研究,学生更喜欢与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教师合作,所以要尊重并关爱每位学生,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施中,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的上进心,将某些任务做成比赛,例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能表接线等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训结合赛事,从而让学生掌握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
教学中,本门课程主要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课前分组
根据任务性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要求,分组完成某项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各有特色,好的分组能达成团结互助的场面,而不好的分组则可能带来问题和麻烦。
每组人员的选择要和性格、特长紧密结合。选择组长,一般选择有组织能力,且有较强领导力和责任心的学生。组员选择注意协同合作。例如,有学生擅长动手,有学生擅长理论学习,有学生擅长文本处理,有学生擅长整体规划,有适合具体工作的,将不同类型的学生集合在一个组中,能够有效结合、取长补短、互相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特长,同时也要将考虑短板效应,尽量在中后期互相有意识地交换部分工作,这样同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分组过程中,还要注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信息的交互,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分组学习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和小组讨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理论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就是主角,教师讲述,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小组中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给不太明白的组员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讲授的学生不仅获得成就感并更扎实地掌握知识,还提升了语言表述能力。有些学生虽不太喜欢和老师交流,但同学间的交流学习能够消除羞怯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在讲授过程中,组员间更好地思想碰撞,教师可以从旁暗中观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是否全面,未来能否更优地讲述相关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能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示,同时,其他同学也要进行相关工作,但占据比例不同,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但在此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操知识融会贯通,要做到理论联系并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在此过程中,动手能力不太强的同学前期任务,就是看别人操作时的手法,理解并将其优势为我所用,学习-模仿-实践乃至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会被激起,小组间比较,组内也会出现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局面,通过这个方式,学生之间能形成良性竞争,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
(三)复习与评论
结合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的遗忘曲线(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在教学中应用,提升知识记忆能力。综合考虑低压理论考题特点,一般进行如下的安排,学习-题目练习(五分钟)-云班课巩固(当天晚上)-再巩固(第二天)-多一次巩固(三天或一周)-再巩固(一周后)-最终巩固(半个月后),通过这种方式,尽量将知识从短时记忆演化成长时记忆。
评价过程,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主要对各组总体情况评价,另外重点要讲述学生的进步,给学生以鼓励,并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提出更高一点的期许,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好。
学生互评包括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则根据理论和实践结果的相互比拼,让组员积极参与并更具团队荣誉感。学生反馈好像团队游戏一样,潜力被不同程度地挖掘,如果某些方面不好,向别人学习,争取下次更好。组内评价,指组内人员的相互评价,看是否有进步的可能,如何更好地协作。
四、课后反思
课后,除了分配学生相应的知识巩固练习外,也要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在教学中注重互相学习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更好地完善自我。学生与教师都应当反思,学生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反思,教师则查缺补漏,提升教学水平。
(一)教师的反思(表1)
表1 教师自我反思表
1.方法的适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方法是否适用特定群体至关重要,有些班级非常活跃,可以很好地交流,有些班级则相对沉默,另外水平优势也不同,有些高考的学生,理论水平较高,有些中职技校基础的学生实操能力较好,各不相同。差异化的学生就需要差异化的教学。
2.目标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学生整体状态相关性较大,根据自适应原则,如果设定目标太高,只能仰望,那么目标就需要降低,反之,则需要提升,因为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和动态性,需要适时调节形成闭环管理。
3.教学机智提升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课堂上可能情况百出,对待突发情况(环境、设备或学生问题),教师的判断、反应能力就非常重要,它考验教师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当保持一颗时时准备的心态,遇事冷静,然后用合适的形式来应对,这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较高的任务。
就大环境而言,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远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将互联网和教育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除如何利用多方优质在线课程、电子教材、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外,还对学生心理纾解、不良习惯修正等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的高效结合就成了摆在面前急需思考的课题。
(二)学生的反思(表2)
表2 学生自我反思表
五、未来提升思路
未来教学中,继续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目标,更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将思政元素、岗位技能等内容更有效地融入教学。另外,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根据环境变化游刃有余地切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