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研究
2023-12-14张雪莹于翠波
张雪莹,于翠波,李 青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100876)
一、引言
随着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国家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需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应运而生,为加快我国新工科教育变革、推动工程领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力量。2010年,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也带来了新挑战。2018年,《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1]2020年,教育部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到,要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2]2022年,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正式启动。[3]
工程博士教育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主要培养形式。我国的工程博士由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工程博士培养中通常由多种角色构成的指导团队承担指导任务,指导团队中既有来自高校的教授,也有来自企业的资深专家。指导团队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直接实施人,其建设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工程博士的教育质量,因此,做好指导团队建设工作对推进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为探究指导团队在工程博士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从我国的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情况入手,深入分析目前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提升指导团队建设质量的有效对策,完善建设科学合理的导师组制,以期助力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献计献策。本研究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国内外期刊库检索有关工程博士导师指导团队建设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再借助案例分析法,收集国内高校优质的工程博士培养案例,多角度分析当前工程博士指导团队的建设情况,发现现存问题;最后总结值得借鉴的做法,探寻提升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二、研究现状
在工程索引数据库上,检索主题设为engineering doctorate AND (supervisor OR advisor),检索日期设为截至2023年5月,检索后得到136篇文献。人工筛查检索结果发现,仅有11篇文献涉及工程博士培养,且研究对象主要是工学博士,较少以导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工程博士+导师”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5月,共检索到206条结果。剔除工程博士导师人物传记以及与工程博士内容无关的文献后,共得到42篇有效文献。以研究重点为标准进行逐步筛选,有33篇的研究重点是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其中有8篇含有关于工程博士指导团队的内容,仅有3篇主要针对指导团队。在工程博士培养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工程博士的培养成效、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问题,专门针对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的研究较少,大多是在培养过程中涉及导师队伍建设的某些方面。
三、发展现状
200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4]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双导师”制逐渐成为主流指导模式。在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博士教育实践中,“双导师”制对于丰富指导团队、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质量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一)导师的职责要求
目前,我国工程博士培养主要采取“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配有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校外导师,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合作完成工程博士的培养任务。表1是国内部分高校在工程博士的培养过程中,对工程博士导师提出的职责要求。
表1 国内部分高校对工程博士导师提出的职责要求
国内高校基本达成校企联合培养的共识,在培养方案和培养办法里明确指出采取联合培养以及导师组制的培养方式,导师参与培养全过程并在学术知识和专业实践各个方面助力博士生发展。校内导师一般是已在高校任职且具有充足学术指导经验的教授,校外导师一般来自合作企业,是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具有非常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各高校对“双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职责或权责安排略有不同,但在研究生工作手册以及培养管理规定文件中,普遍会提到要对导师进行考核评价以保障培养质量,且规定负责导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求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导师的任职条件
导师的有效聘任也是高校在指导团队建设时重点关注的层面。表2和表3分别是国内部分高校对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规定的任职条件。
表2 国内部分高校工程博士学术导师任职条件
表3 国内部分高校工程博士企业导师任职条件
依据以上国内部分高校规划的工程博士导师职责和导师任职条件,可以发现高校在建设工程博士指导团队时,主要从三方面切入:导师遴选、导师管理和导师评价。这三方面贯穿导师指导工作的全过程,关系导师队伍建设的本质问题。因此,本研究以这三方面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工程博士导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讨论完善工程博士导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助力工程博士一流导师队伍建设。
四、关键问题
(一)企业导师遴选机制不完善
从国内部分高校的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校企联合培养是最主要的培养方式,选择合适的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展指导工作是进行联合培养的关键基础。学术导师一般是校内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选拔条件对教师的论文、专利等学术成果方面以及指导经验方面会明确提出高要求,有资格担任学术导师的教师,在学术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通常具备较高水平。企业导师大多来自学校的合作企业,或是工作在工程领域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常是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
虽然基于上文呈现的导师聘任条件能够看到高校在遴选时,会根据不同的导师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在对企业导师的任职条件规定上,对企业导师在行业经验与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仍有过分强调科研成果和水平的倾向,或是表述较为笼统,没有相对量化的要求,这容易导致在遴选企业导师的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遴选结果具有一定随意性。因此,如何对企业导师的能力水平进行考核评价,以及如何选拔能有效参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企业导师,是建立企业导师团队需要考虑的两大问题。企业导师的遴选机制需要对导师选聘的价值取向和遴选办法提出明确规定,应该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导师的特点,以及相较于学术导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5]
(二)导师权责划分不够明确
工程博士的培养内容一般包含学位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这要求工程博士既要具备获得学位所需达到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也要有较为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而在工程博士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校内的学术导师一般在指导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负责博士研究生大部分的指导工作,这会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术化倾向明显,企业行业部门和企业导师的认知程度和参与度不够。[6]
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是工程博士研究生的直接培养机构,鉴于学术导师一般为校内教师,高校对学术导师的各项管理制度都比对企业导师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更加完善。从常见的校企合作方式上来看,企业导师一般是在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环节时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导师原则上是来自合作企业的单位骨干或具有一定职务和资历的精英,其不仅学术背景和经验与校内的学术导师截然不同,自身在企业中还要忙于本职工作,选择参与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但现有的激励措施和质量保证机制并不完善,这会造成企业导师在参与培养的过程中无法长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在本职工作压力大时很容易疏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可见,如何让企业导师参与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如何帮助企业导师在学术工作与行业工作之间实现平衡,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7]若在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合作指导工程博士研究生时,明确双方具体的权责范围,让双方都具有更长远的目光安排工程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则能够推动企业导师有效参与指导工作,促进校企双方导师合作指导。
(三)导师组内合作有待完善
导师组制一般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高校和企业通过研究项目开展合作。这一合作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有效联合、合作效率偏低。分析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发现,高校和企业在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明显阻力。[8]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的问题,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校企合作是主要的培养方式,但大多缺少具体形式和要求,对于如何实施校企合作、企业如何参与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阐释。[9-10]
设计双导师制的初衷是期待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培养工程博士面向的应用型人才。但当前“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是校内学术导师与工程博士研究生互动,校外企业导师与工程博士互动,缺失学术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的直接互动。[11]学术导师受到研究生院、培养单位所在学院的指导和监督,而企业导师则是受企业管理,由企业同高校对接后再参与工程博士的指导工作,导师组制缺乏对企业导师的专门管理机制。因此,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间的合作机制建设需要得到关注。
五、讨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迫切需要工程领军人才,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和探索建设先进的工程教育体系成为目前工程教育发展的重点。指导团队作为工程博士教育的直接负责人,对培养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针对工程博士教育指导团队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企业导师遴选
从相关案例和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学术导师遴选机制较为完善,且学术导师的管理评价制度也比较完备,这是因为我国工程博士的学术导师建设大多从传统的工学博士导师建设工作中汲取经验。而企业导师作为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中的实施者,是工程博士培养环节中关键又特别的主体,无法照搬过往的博士生导师制度,需要根据工程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在企业导师遴选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考察并保证企业导师在工程博士教育中的适切性。
在企业导师的遴选过程中,研究生院或者主要培养单位可与合作企业开展合作,让合作企业推荐合适人选,再由高校管理部门进行考察,并同时考虑培养单位的需求,形成多方共同参与企业导师遴选的局面。此外,高校还应拟定企业导师评价标准,比起企业导师的学术能力,更应注重其项目经验、行业经历等,从多方面综合考察,进而选择优秀的综合性人才担任企业导师,提升工程博士指导团队质量。导师遴选是指导团队建设的第一步,优化企业导师遴选机制不仅有利于选拔高水平、高能力的企业导师加入工程博士教育中,还能够推进工程博士教育有序高效地进行,实现工程博士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明确双导师职责
从前文所述案例中可以发现,在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学术导师的职责要求大多直接来自传统工学博士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这造成了企业导师的职责要求规划则较为片面,缺乏较强的指导意义。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需要规划好“双导师”的各项工作职责。以中南大学机电学院为例,其就对工程博士的导师团队职责作出明确要求:实行分工合作制,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学习的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的培养。[12]
高校明确“双导师”职责,一方面是加强对校内学术导师的管理。学术导师负责博士研究生在校内的学术研究、论文撰写以及品德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确定学术导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责任人,让学术导师意识到自己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应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职责,可保障工程博士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对校内导师加强培训,明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让校内导师制订并实施符合工程博士培养的教育计划。另一方面是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企业导师虽主要负责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但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发挥作用的潜在可能。高校可让企业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定,从源头上加强工程博士培养的应用性,也使企业导师更加了解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高校要在实践环节给予企业导师更大的自主权,鼓励和支持企业导师带领学生破解难题、大胆创新。
(三)加强校企导师交流
纵观工程博士指导团队建设,校企导师间的合作交流也是一个重要层面。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来自不同单位,负责的侧重点也不同,但对于工程博士培养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都无法独立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需要协力合作,从多方面入手助力学生发展。加强校企导师合作交流,提升校企导师责任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工程博士培养献力。
高校作为培养工程博士的主要单位,可以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校企导师的合作交流机制。学术导师与企业导师虽分别负责学术层面和工业实践层面的指导工作,但彼此间并非完全独立。高校可以在职责规定中明确校企导师的合作形式,如要求指导团队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进展,或共同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高校可以让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教师评价环节,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依据反馈结果明确各方职责并采取相应奖励或惩罚措施。研究生院还可定期对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深入访谈, 了解导师在联合培养中的需求和遇到的困境,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持。
六、结语
总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博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博士教育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从导师选聘、导师职责与导师合作三个角度提出建议。鉴于本研究收集到的文献和案例有限,在研究的普遍指导意义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将会持续关注工程博士导师队伍的建设,为促进工程博士教育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