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云白毫茶品种种植分布及纯度调查分析

2023-12-14赵子慷黄兰彬周泳臣胡志宏卢仁龙曾庆群周歧波何素芳

广东茶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凌云县茶场百色市

赵子慷 黄兰彬 周泳臣 胡志宏 卢仁龙 曾庆群* 周歧波 何素芳

(1百色市茶业发展中心,广西百色 533000;2百色市农业生态和资源保护站,广西百色 533000;3凌云县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广西凌云 533100)

凌云白毫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是全国第一批认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1]。凌云白毫茶原产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麓凌云、乐业等县[2]。凌云白毫茶曾名凌乐白毫茶,产品以优异独特的风味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3-4]。凌云白毫茶以青龙山脉玉洪、加尤一带最多,品质最佳;凌云白毫茶原多为野生,后来茶农将零星野生茶苗移植栽培,1962年在原产地玉洪乡境内建立国营茶场,收集野生茶苗集中种植。据《广西通史》记载:“白毛茶,高二丈余,嫩叶如银针,老叶如龙眼叶,较薄,背有白色茸毛,野生”[5]。凌云白毫茶1965年被推荐为全国21个良种之一,1984年曾在全国农业区划展览会上展出,1985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优良农家品种之一,被称为全国特种茶群中的一枝独秀[6-7]。经过近60年的不断发展,凌云白毫茶成为了百色市的农业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凌云白毫茶品种特异性、品种来源、种植分布及品种纯度,调查组于2020年5月-7月,对凌云县、乐业县及西林县进行了深入调查。

1 调研情况

1.1 品种特异性

据有关文献记载,凌云白毫茶起源于白垩纪(地质年代的第四代——中生代的第三纪),由山茶亚属进化而来,生长在凌云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凌云白毫的茶树品种属有性繁殖系(扦插繁育成活率较低,移植于海拔600米以下地区的茶叶口感、滋味变化较大)。调查范围的海拔为640~1045米,周围植被有杉树、油茶树、板栗树、桃树、八角、枫树、竹子,调查的凌云白毫茶树树龄30~200年,树型有灌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或晚生种。树姿直立、开张或半开张,栽培茶园树高0.8~1.2米,树幅0.7~1.5米,茶树径粗,基部干径15~46cm;自然生长树高达6~9米,树幅3~8米,基部干径26.5~87cm(图1)。芽叶肥壮,叶长8~21cm,叶宽4~10cm,叶质硬或柔软,持嫩性强,茸毫长而密,分枝密或稀,叶片呈上斜、水平状或下垂着生,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披针形,叶色深绿、浅绿,叶面隆起,叶背多毛。叶尖为急尖、渐尖、钝尖、圆尖,叶脉7~15对,叶身内折、平或稍内卷,叶齿为锯齿和重锯齿(图2)。百芽重平均值为99.0克。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凌云白毫茶烘青绿茶的生化成份测定,该茶含咖啡碱4.91%,氨基酸3.36%,茶多酚35.6%,儿茶素总量182.92毫克/克。适制六大类茶,素有“一茶千化”的美名,制红碎茶,颗粒匀润显金毫,滋味浓强,有特殊花香和蜂蜜香;制毛尖茶,白毫满披,形似银针,滋味浓醇,有板栗香。

图1 凌云白毫茶植株

图2 凌云白毫茶芽头和叶片

“凌云白毫茶”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华茶26号,编号GS13026-1985,是全国第一批30个茶树优良品种之一,是广西唯一一个国家级地方特色优异茶树品种。2019年百色茶叶种植面积32.95万亩,90%以上为凌云白毫茶品种,约占广西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居广西第一位,是广西规划的优势茶叶种植基地—桂西凌云白毫茶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片凌云白毫茶生产聚集区。主要以凌云白毫茶为原料制作的“百色红茶”2016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1.2 品种来源

现有凌云白毫茶园的人工栽培历史不长,生长形状接近原始野生环境中生长的茶树。据《凌云县志》等书籍记载,人们发现和利用凌云白毫茶始于明朝,由于凌云白毫茶有保健和预防、治疗某些疾病的功能,因此当地先民从山上挖来野生凌云白毫茶苗或从山上采摘野生凌云白毫茶树的种子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进行栽种,平时采摘其叶烹煮饮用;明孝宗弘治(1488年)年间,凌云县泗城镇白马村陇西屯的汉族先祖们在大石山中间的土坡上开辟了百色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片茶园,600多株茶树每年可收干茶50多公斤,其中有一株大茶树树干直径达30厘米,丰产时一次可采10来斤鲜叶;清乾隆时期,官府还在乐业、天峨、贵州南下百色的交通要道上开了些专营凌云白毫茶的店铺;民国期间,凌云县仍然有零星种植,但无详细记载,如1940年《凌云县志》经济篇记录的产业有茶叶,无记录种植多少亩;《广西通志》记录民国年间全广西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区域,无凌云县。凌云茶叶产业主要是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如1962年12月26日凌云县农林局《凌云白毛茶发展调查报告》记录全县茶区的历年面积为1947年200亩、1948年200亩、1949年200亩、1950年220亩、1951年280亩、1952年至1957年230亩、1958年至1962年242亩;凌云县农林局1979年11月《蚕茧、茶叶和水果统计表》记录全县茶叶面积885亩,凌云县农林局1984年《蚕茧、茶叶和水果统计表》(统计局版本)记录全县茶叶面积2275亩、当年新增500亩,凌云县农业局1989年《蚕茧、茶叶和水果统计表》(统计局版本)记录全县茶叶9383亩、当年新增935亩;2007年版《凌云县志》关于农业经济作物篇没有茶叶产业(时间下限止于1993年)。

1.3 种植分布

据文献记载,百色市大力发展茶产业最早是从凌云县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凌云白毫茶开始远销港澳地区;1956年,凌乐县人民委员会为加快凌云白毫茶的发展,于10月24日以凌乐县人民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发展茶叶生产工作的通知》(农茶字第1号)的文件;1961年,凌云县玉洪乡从东和乡白马村陇西屯采集白毫茶种,回乡试种成功。之后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茶叶种植的积极政策,鼓励茶农扩大生产;1962年,凌云县在玉洪乡那妹(地名)筹建茶场,1963年成立了百色市第一个凌云白毫茶场—玉洪那妹茶场,茶园面积约300亩。70年代,该茶场改称“凌云县白毫茶场”,到90年代改“广西凌云县国营茶场”。当时在集体所有制下开垦比较集中连片的是凌云县玉洪国营茶场和玉洪公社茶场,茶叶生产一度获得了较大发展;1966年,百色茶场、阳圩农场开始大规模种植凌云白毫茶;1975年,百色地区组织扩大茶叶种植,种植的有田阳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等,茶园面积约6879亩,年产干茶385吨;1977年,百色地区召开了茶叶生产会议,研究和制定了加快茶叶生产的发展措施,凌云白毫茶进入快速发展期;1985年,百色地区行署决定把开发凌云白毫茶列为重点项目,把茶叶生产基地作为百色地区“十大”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号召百色地区的其他县也发展凌云白毫茶种植,各县因地制宜,3—5年内建成10万亩茶园,加速了凌云白毫茶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南宁、柳州、玉林、桂林等地区及崇左县均有少量引种凌云白毫茶。1991年,百色地区茶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负责全地区的茶叶生产的发展规划、技术指导。凌云白毫茶的种植迅速覆盖了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西林县、田林县、靖西县、德保县、那坡县、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等12个县(区);2007年8月,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百色市百万亩新兴优势扶贫产业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将茶叶列为六大经济作物产品之一,使凌云白毫茶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2019年,凌云白毫茶的种植分布百色市的七县二市一区,茶园面积达32.95万亩,凌云白毫茶品种种植分布与来源详见表1。

表1 百色市凌云白毫茶品种种植分布及来源调查表

1.4 品种纯度

凌云县人工栽培茶园有一定程度的品种混杂。调查组在野外实地调查了凌云县的玉洪乡东兰村、那力村、上谋村、合祥村、莲灯村、玉堡村,加尤镇央里村、百陇村、加尤村、案相村、陇槐村,沙里乡的那伏村等18个基地,选取样点进行测试。按统计学要求每个茶园基地选取5个样点,每个点抽样100株茶树检查品种纯度。按加权平均算出,当地茶园(1958~2020年)凌云白毫茶品种纯度平均值为94.51%。其中,1958-1979种植的为100%(全县885亩中有20亩云南大叶种)和1958-1989年种植的茶园品种纯度99.91%(主要是沙里乡浪伏村1500亩纯度为99.4%,混杂了本地非凌云白毫茶品种);凌云县大规模种植茶叶时间在1990-2005年,这一时段种植的茶园,品种混杂了少量本地非凌云白毫品种(据茶叶专家现场鉴定,这个品种也是一个优良品种,是生产制作红茶的上乘原料种源,还没有命名),混杂度为16%,个别地方有云南大叶种、不到1%(经调查,70年代初张炬元作为场长从云南引种在玉洪国营茶场种植了20亩,是分类种植的,工作组5月9日在茶山金字塔发现有4株,其他地方均未发现)。目前凌云县有4个茶园基地的品种纯度为100%,即加尤镇案相村那烟屯枫香湾200亩、加尤镇孙家坳村级企业茶场80亩、加尤镇陇槐村沙坪屯400亩、玉洪乡国营茶场400亩(都是50-70年代种植的)。

经过了解,乐业县、西林县的品种纯度也和凌云县的情况相近,因为,乐业县、西林县大力发展茶叶期间,是从凌云县引种的,而引种的方式是从种茶农民手中大量收购茶种,由于用种子直播,每亩需种40斤,茶种需求量非常大,种茶农民采收茶种时不管是凌云白毫种或是本地非凌云白毫种、不管是野生的或是人工栽培园的都一并采了去卖。因此,这两个县茶园的品种纯度也有混杂。通过抽样茶园调查品种纯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2。

表2 凌云白毫茶品种纯度测定汇总表(凌云县茶园)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重视不够

一是保护意识淡薄,调查组在凌云县政府召开的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座谈会的征求意见中,发现大部分的茶企对凌云白毫茶园里有其他非凌云白毫茶品种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非凌云白毫茶品种在茶园里所占的比例小,每个茶园都不超10%,在滋味上影响不大,缺乏品种和品牌保护意识和品种退化危机意识。虽然说,茶园里品种混杂,在全国茶区都是一种通病,如普洱市的茶园里有云南大叶青和其他非云南大叶青品种,但不能认为就是没问题,除非是有意分类种植,用于开发创新茶产品,否则,都应该清园,保持一种纯正的品种园。调查组专家认为,一个茶园里有2-3个茶叶品种,如果鲜叶分类采来加工是不影响成品茶的品质的,但这种茶园不适宜用作品种园,由于相邻间茶树花粉互相影响,结出的茶树种子就成了杂交茶种,对于凌云县习惯于种子直播方式种植茶园的大部分种茶人来说,还是要避免茶园里品种混杂,否则,下一代茶树就是杂交茶树了。二是优质种源开发利用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凌云县有4个很纯正的凌云白毫品种园,特别是加尤镇案相村那烟屯枫香湾的茶园,茶树叶片凸显了特隆起、特起皱、白毫特多、叶片特柔软的凌云白毫的显著特征,凌云白毫茶树品种的亚群个体较多,能从植物特征分类的,目前就有12-30个;当前,凌云县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组织研究凌云白毫茶树品种的详细分类,也没有建起一个凌云白毫茶树的品种园,把如那烟屯枫香湾等的优良品种在全县推广应用,群众引种是无序、无组织的。凌云白毫茶主产县如乐业县、西林县、隆林县的情况也和凌云县一样。三是地方政府对野生凌云白毫茶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做得不够,在行业方面,只有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于2014年开展了一次野生茶资源的调查,涵盖较广,包含了凌云白毫茶和非凌云白毫茶,对凌云白毫茶野生种也只是勘查到部分区域,不够全面;凌云县、乐业县、西林县、隆林县等凌云白毫茶主产县到目前还没有开展过野生凌云白毫茶资源的专题调查,对野生凌云白毫茶资源分布区域不清楚,保护措施方面仅限于凌云县对个别野生茶树林的挂牌。

2.2 茶农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

调查工作组2020年5月28日在凌云县种质资源调查座谈会上了解到,大部分茶企对茶叶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在2020年5月7日至10日的茶园实地调查中,深入到凌云县加尤镇加尤村那力屯的1个50亩茶园基地,5年前还是县里认为管理较好的茶园,这次去发现该地块已改种油茶,油茶树林约有4年龄;发现伶站乡卫生院背后约2000亩的茶园,2018年以来逐步改种了油茶,目前已没有茶树;另外,西林县2019年茶叶面积11.83万亩,2020年春季上报仅有茶园面积9.387万亩,委缩了2.44万亩。调查组以书面形式征求全市10个产茶县(市、区)对于百色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中,了解到全市还有适宜茶叶发展土地资源约20万亩,但各相关县(市、区)都没有计划增加种植面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主要是稳定面积,不断提高品质和质量,提高百色市茶产业发展质量。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加强茶园田间管理

一是要打造凌云白毫茶品种纯正茶园。对于茶园里的近10%的非凌云白毫品种茶树和八角树,以奖补方式进行改种清园,全力保护凌云白毫茶园的纯度和凌云白毫茶特有的风味品质。二是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品质化。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及微生物源农药,大力提高茶叶安全质量水平和产量,大力实施“六化”工程,即茶园水肥一体化、施用固体有机肥定期化、生物农药或微生物源农药施用预防化、绿化农资生产本地化,助推百色茶园田间管理迈上高质量管理的新台阶。

3.2 加强凌云白毫茶种质资源保护

本次调查了解到,百色市凌云白毫茶种植区基本都是采用种子直播,截止目前开展的凌云白毫茶扦插繁育项目中茶苗扦插试验成活率只有30-50%。品种问题是关乎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凌云白毫茶为本地特有的有性系群体品种,在栽培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异,性状表现多样化,有退化植株,也有进化的优异单株,因此非常有必要立即着手开展提纯复壮,建设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茶树品种良繁基地和母本园,选育出优质、早芽、高抗、高产的凌云白毫茶品种有性系优良后代,保护好百色茶叶种质资源。

3.3 加强野生茶资源的调查与保护

凌云白毫野生茶树是该品种的原始种系,是目前凌云白毫茶人工栽培园的种子源头,种源是一个产业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当前,凌云白毫茶野生茶树林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势在必行。一是继续开展凌云白毫茶野生资源的调查,责成地方政府在辖区内开展凌云白毫野生茶资源专项调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市野生茶资源情况,为凌云白毫茶种质资源保护、设立凌云白毫茶野生茶树林保护区和国家凌云白毫茶森林公园奠定基础。二是申请建立自治区级、国家级野生茶保护区和野生茶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凌云县茶场百色市
凌云县2021年5月特大冰雹灾害天气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凌云县气候条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研究分析
浅谈凌云县大石山区林业产业综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Applying emotion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
伊马茶场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