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人物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

2023-12-14彭先丁晓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档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俞秀松建党工人

彭先 丁晓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具体而非抽象的存在,这种具象化的精神在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一百年前的年轻人,给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这是一群伟大的群体,其精神的体现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近来研究建党建团的重要发起人俞秀松,以及和他一起作为团的发起人的叶天底和最早的党团员之一李启汉,每每为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也生动地体现着伟大的建党精神。

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所在。坚持真理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前进的道路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守理想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要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且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俞秀松的一生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一生,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俞秀松是浙江诸暨人。他是1920年6月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最早的五位党员之一,又是1920年8月22日成立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八位发起人之一,并且是首任书记,可以说他在党的创建和团的创建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他积极地向工人和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又在外国语学社组织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好学,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5年,他带领一批党团员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他在苏联学习时就对有教条主义倾向的王明进行了严肃批评,其后又与王明和米夫的小宗派组织进行了坚决斗争,一生从不屈服,显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铮铮铁骨。此后,他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宣传工作,在苏联马列学院教学培养干部,到苏联远东编《工人之路》向远东华人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1935年6月,受联共中央委派,率领20多名中国共产党员到了新疆,他担任了新疆反帝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新疆一中校长等职务,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方针,在新疆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撒播了红色的种子。

叶天底也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八个发起人之一。他是浙江上虞人,并且和俞秀松都是浙江一师的学生。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八个发起人中,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和叶天底,都曾是浙江一师的师生。他们以共同的信念信仰,走到了一起。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后,为了培养中国革命干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外国语学社,这一时期叶天底主要负责团务工作并且积极组织工人前往夜校学习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传播革命思想的同时教育广大民众要通过不断努力奋斗获得自由、获得解放、获得新生。叶天底作为革命战士,不仅要与帝国主义等恶魔势力作斗争,还要与自身的病魔进行抗争。回乡养病之际,1922年9月,参与创办“农人夜校”,组织附近农民学习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他擅长文字并且艺术才能出众,在上海、苏州和上虞进行革命活动的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曾担任《民国日报》“觉悟”副刊、“艺术评论”专栏的编辑,在农村主编过《教育月刊》、创办过《石榴报》和《星期周刊》,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李启汉也是外国语学社的学员。李启汉以工人运动的领袖著称,他是湖南江华人,曾与毛泽东一起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革命活动。为追寻真理,他在北京多次旁听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在邓中夏的建议下,他到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随即成为第一批青年团员,不久又参加了党的发起组的工作。在外国语学社学习期间,不仅认真聆听陈望道讲授的《共产党宣言》,还积极向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等请教,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难能可贵的是,他很快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并且创办了工人半日学校,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没有与其他学员一样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因为他已经成为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领袖,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已脱不开身。

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这是从行动层面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深刻描绘。初心与使命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以初心促使命、以使命践初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践行初心就是要在百年征程中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俞秀松是一个把理想信念落实在行动中,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和开拓的人。当他打消做学者的念头,要做一个“举世唾骂的革命者”后,就直接投入革命的实践探索中。1922年6月,俞秀松参加了东路讨贼军,是党的创建时期最早参加军事工作的革命者,他认为中国革命要通过军队进行,要在军队中学习军事理论。在党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他是最早一批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并成为国民会议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在早期工人运动中承担了对付帮会流氓的艰巨任务,组织机器工会,领导五卅运动,总是冲在前面。认真创建青年团,反对非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反对团内的独立倾向,坚持党的领导,对党团创建和革命事业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使在王明等人的迫害下,身处逆境,也绝不气馁。在新疆工作期间,提出了八字治疆方略,不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推进了民族团结,推进了新疆教育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对今天仍有重大影响。

叶天底一旦认准了马克思主义,就以坚强的毅力投身于人民的革命斗争事业。他虽是患病之躯,但是却迸发出强大的革命精神,深入到农村等社会基层,推动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1926年春,他病重返乡,却主动接受党的指示,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7月16日,他创建上虞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上虞独立支部,任书记。之后,积极争取国民党左派,筹建国民党上虞县临时执委会,成立农民赤卫军,改组县警察队为工农纠察队,在农民、工人、教师中发展共产党员,上虞的革命活动蓬勃开展起来。192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遵照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举行以象山港、上虞为中心的浙东大起义,负责组织指挥占领上虞县城,因计划被敌人探悉而逮捕,解押杭州浙江陆军监狱。

李启汉作为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把自己的一生献身于工人运动之中。在外国语学社学习期间,他就在安远路锦绣里筹办了一所工人半日学校,在此基础上帮助工人建立了沪西纺织工会。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李启汉在上海成立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因阻止工头桂某为香港英国轮船公司招募工人而被捕,被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和军阀视为“危险人物”。他出狱后继续发动上海各界人士援助香港海员,帮助浦东日华纱厂工人建立工会,并领导日华纱厂和上海邮局工人举行罢工。1925年6月19日,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20多万罢工工人高举反帝旗帜,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力量。他当选为省港罢工委员会干事局局长,省港罢工委员会干事局是处理日常事务的中枢机构,职责非常繁重。所以,他是省港罢工委员会中最辛苦最忙碌的人,是省港大罢工的卓越领导人。

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最集中的体现,理想信念要体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上,而要进行艰苦的实践必须具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坚强意志。正如毛泽东指出:“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2]

俞秀松的一生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他早年崇尚英雄豪杰,并表示要“有愚公之毅力”振兴国家与民族。为寻求真理、救国救民,他立志一生不以小家为念,做一个“东南西北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参与了党、团的创建,奋不顾身地投身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青年工作中,他与学联的学贼斗;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与假马克思主义者斗。他在治理新疆的工作中,不畏强权,敢于挑战贪腐势力。1937年12月,俞秀松因王明、康生的诬陷被捕。1938年,他对前来探监的妻子安志洁说道:“坐牢是革命者的家常便饭。要革命就不怕杀头。革命者是杀不完的,为革命献身是光荣的。”[3]1939年2月21日,俞秀松献出了生命,时年40岁。

叶天底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之中。他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才赋,不仅文章写得好,画也画得好。之后,他到基层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定选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与青年人。在苏州、上虞,他都以舍生忘死的精神组织学生、工人、农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1927年11月,叶天底被捕。对于敌人的怀柔政策也好、残忍酷刑也罢,他都没有低头。在多次审问中,叶天底也是始终保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即便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便是在饱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与逼迫之中,叶天底依然笃信共产主义,依然坚信共产党的伟大胜利即将到来,依然相信共产主义才是救党、救国、救民的正确方向与指引。他的这种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与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英勇不屈的革命品格值得称赞。1928年2月8日,英勇就义,时年30岁。

李启汉从事的工人运动,是早期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也是直接与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斗争最激烈的工作。他组织了上海沪西纺织工会、浦东日华纱厂工会、上海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上海支部,领导了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工人罢工、日华纱厂和上海邮局工人罢工,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买办资本,因此,被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和军阀视为“危险人物”。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当时广州的形势日益紧张,李启汉等人依然奋斗在革命一线,无所畏惧。他在危机四伏的广州城中不分昼夜地开展工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各个工会召开会议、布置应对策略以及措施。当他被捕时义正词严地告知敌人:“我是做工农运动的,你要说我是共产党,那么,所有工农都是共产党员了!”[4]不久,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29岁。

《世风》叶天底绘

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旨归,是共产党人信仰的表现、使命的根据、实践的遵循,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人没有特殊利益。对党忠诚是实现不负人民的前提与保障。在艰巨而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党的组织是淬炼我们思想意志品格的熔炉。

俞秀松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后,更明确了为中国人民奋斗的决定和意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发起人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他忠诚于党、忠诚于真理。在党的发起组中,认真进行党的纲领建设,在青年团里,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克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努力推进和维护党、团的集中统一。他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与江亢虎等假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斗争,捍卫了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纯洁性。1922年5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俞秀松担任了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再次担任了团中央书记,他对团内出现的与党闹独立的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和任教期间,始终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叶天底在1920年8月,画了一幅《捉蟹图》,沈玄庐先生为此写了一篇很有意义的题词:“钳断稻草根,来吃现成稻,成群结队由你们横行,把便宜事都占尽了。如今成串成串缚住你们的,就是你们钳断的那根稻草。你们吃饱了,养肥了,但是磕篓也编好了,酒也香了,汤也沸了,你们红了,他们的脸上也红了;他们饱了,你们那里去了!”[5]1921年五一节他又创作了一幅版画《世风》,陈望道为之题词:“劳工们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去维护社会正义,去救护受饥饿的人们!”[6]鲜明地体现了叶天底等为了工人农民进行革命的立场。叶天底加入共产党后,抱病为党工作。他在被捕之后,病情也日益加重。国民党反动派要他供出党的组织就给他治病,他说:“上虞入共产党的只有我一人,我替劳苦大众做工作。”[7]在关入浙江陆军监狱后,敌人试图软化他,都被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体现了对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诚。

李启汉在1921年8月创刊的《劳动周刊》发刊词中强调“为劳动者说话”,这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也是李启汉一生的写照。从1920年他在上海小沙渡从事工人运动以来,就完全融入工人之中,真诚地关心工人的生计,并为了工人的利益带头与资本家进行坚决的斗争。在领导省港工人大罢工中,他深入群众并切身了解工人的困难,奔走四方筹借经费,为摊贩工人争取经营牌照,解决罢工工人的入院就医等一应问题,并请求广州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经济上和硬件设施上给予支持,为工人进行革命运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工人们对他十分尊敬和爱戴,称干事局是“工人内阁”,李启汉是“总理”。所以,无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时期还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时期,无论是领导上海工人运动还是领导省港工人罢工,李启汉在工人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和广泛的号召力。李启汉短暂的一生三次被捕,受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忠诚于党。

俞秀松、叶天底、李启汉三位烈士,作为党的创建时期的共产党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生动而具体地体现并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在创建时期的共产党人是一个群体,俞秀松、叶天底、李启汉是其中的代表,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李大钊、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等一批共产党人,他们的事迹都体现着伟大建党精神。以他们为案例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能更真切更深入地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猜你喜欢

俞秀松建党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俞秀松继子俞敏:用23年还原父亲生平
俞秀松家风有利于国、有利于民
俞秀松:觉醒时代的先锋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俞秀松: 觉醒时代的先锋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