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媒体建构
2023-12-14范红娟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塑造精神、构建精神谱系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是这些精神得以不断创造、孕育和传承、拓展,并不断发挥精神效能的重要力量。新闻媒体通过返观式、即时式和复现式等建构模式,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建构全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记录历史实迹、揭示精神内涵、整合社会心理,通过对精神坐标的宣传推广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将共产主义、人民至上、大公无私、开拓创新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广为传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精神谱系;媒体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党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立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精神赓续、精神弘扬和精神谱系构建。
2021年9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并公开发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共46种,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历程的各个阶段。其中每一个具体的精神坐标都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观念的集结,其构建既是客观发生的过程,也是主观形塑的过程,最终都由党作出正式的概括和确认,再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广泛宣传,开展全社会的精神动员。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下简称精神谱系)的提炼生成,需要两个重要支撑:一是政治权威性,即经由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作过明确论述界定;二是社会显示度,即宣传部门在媒体上作广泛推荐与介绍。[1]每一个具体精神坐标的凝练和传承都离不开具体的新闻报道,它是精神谱系“物化叙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塑造精神、构建精神谱系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是这些精神得以不断创造、孕育和传承、拓展,并不断发挥精神效能的重要力量。
一、建党精神:媒体的返观式建构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宣示和理论创新,虽然它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才正式提出,但其内涵的提炼和确定,却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际就产生的精髓要义,以及伴随着百年伟大奋斗过程的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
“七一讲话”同时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紧接着,2021年11月16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伟大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各个精神坐标之间的源流关系:“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犹如生物学上的基因,在党百年历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层面不断被“遗传”“复制”“衍生”,呈现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符号象征,形成一个个精神坐标,赓续始终,共同构成百年精神谱系。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探寻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的精神起点,更是精神谱系中的“归宿性坐标”。因此,当建党精神的具体内涵在建党百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由政治话语作出明确界定后,新闻媒体围绕这一历史节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既支撑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也支撑了整个精神谱系的建构。
具体来说,新闻媒体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百年建党历史实践的回顾和辉煌成就的展示;二是对建党百年纪念的仪式传播;三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理论内涵的解读和展示。
回顾和展示类的报道集中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之前,以抚今追昔、成就贡献为报道主线,呈现持续、全面、多元的特点。
从2020年底到2021年初,从中央到地方,各大主流媒体都围绕建党百年主题进行了持续性策划。如:《人民日报》2021年1月开设“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成就为主要报道内容,一直延续到11月,发表报道近60篇。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自2021年3月开始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红色印记”大型融媒体行动,聚焦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印记和光辉历程。
在这些持续较长时间的报道中,各大媒体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报道。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论,也有“小切口”的精度报道,将“理想”“初心”“使命”“忠诚”“人民”等概念通过人物故事展现。如《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专栏就以近60篇的评论文章进行“讲道理”的硬传播,利用中央媒体的传播高位将引导力尽量放大。同时,也有大量地方媒体依托各自特色和资源开展“讲故事”式的软传播,加强传播力。如《新华日报》推出的“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融媒体系列报道,就搭建了“报史看党史”的回忆框架,将党史的回忆形象连接到特定的事件、文本和符号上。《嘉兴日报》围绕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嘉兴,策划了建党百年大型主题报道《远航》,选取我国20艘独具历史意义的船为主线,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风云。这些故事往往跟各个地方和各个层面的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行业性文化等“软性”精神资源深度融合,构成个性鲜明的“回忆形象”,组成特定的“情感地图”,让百年党史的历史细节更加鲜活生动。
在当代传播环境下,为适应受众需求,报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形式上,短视频直播、互动体验产品、H5等新型产品共同组成各主流媒体“融媒體”“全媒体”大型报道的序列,技术上5G、CAVE、MR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也让主流媒体插上全媒体、一体化、沉浸式的翅膀,影响力大大提升。如新华社H5产品《老照片会“说话”“穿越”时空遇见TA》以红色文化为背景,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增强游戏般的体验感。《人民日报》主题MV《少年》,红星新闻主题MV《百年》把网红歌曲与热门影视作品和RAP进行混剪,将红色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创意结合,拓宽青年受众群体。
至此,媒体已经完成了总体社会氛围的营造,并为建党10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时完成仪式传播奠定了基础。庆典活动自6月28日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伟大征程》为起始,于7月1日上午在天安门举行的纪念大会达到高峰。中央电视台全方位直播庆祝大会、文艺演出、授勋仪式等,并作为“源新闻”,供《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和几乎所有地方主流媒体进行现场直播,抖音、快手、B站等商业性视频网站,以及依托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自媒体账号都参与了这场盛大的仪式。仅中央电视台的数据,全国就有2.57亿人观看了直播,在微博、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的直播观看量也是2021年度最高。5G高清屏幕的直播造成了跨越式的空間,把处在不同地域的受众一起纳入这场盛大的“狂欢”中,不仅体验“缺席的在场”的共时性体验,更使民众在精神上、意识上对国家、社会和当下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共鸣。
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虽然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素材成为所有主流媒体的唯一合法来源,但各大媒体充分利用活动直播之间的时段,策划了大量自制的直播内容。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百年大党正青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广播100位主持人100小时融媒体特别直播》,并在其网络电台和微博账号上共同直播。各地方主流媒体也纷纷嵌入更富本土特征和地缘文化的内容,如河南电视台《恰是百年风华》晚会,湖南电视台红色音乐剧,以及各主流媒体的全媒体党课、典型人物访谈、普通群众采访等。全国统一的庆典与百花齐放的直播,共同营造了举国同庆的仪式感,制造了强大的“卷入”效应,大大培育了社会认同,实现了全体国民的社会聚合。
7月1日后,媒体把报道的主题集中到对精神谱系和建党精神的内涵解读上来,突出建党精神对整个精神谱系的涵盖和统摄地位,也就是突出“精神之源”的坐标定位。如《人民日报》在7月7日推出的系列评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联合推出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等,回溯46个精神坐标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人民日报》第一篇文章就是评论员文章《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华社第一篇《精神之源 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启示录》也开宗明义,令“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的源流关系和互释关系得以明确。“系列评论”以固定的版面、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标题形式、固定的阐释体系呈现,构成一种强烈的“秩序”,传播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凝聚社会成员内心对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信仰和认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形象的信仰和认可。同时,报道中高频引用党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通过系列报道进行持续性和重复性的表达,不断在受众心中强化对党组织的认可与拥护。系列评论所阐述的各精神坐标共同勾连了党的形象在历史与现实两种语境中的不同特征,并以新形式、新面貌共存于当下,组成有协同效应的共产党综合形象体系,共同为“建党精神”提供注脚。
媒体围绕百年纪念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对建党精神进行集中宣传的模式,我们可称之为“返观式”建构模式。“返观式”建构具有回溯性,通过回溯历史建构回忆形象和集体记忆,通过仪式传播完成话语凝聚和认同塑造,通过内涵解读确定理论定位,最终完成精神坐标的媒体建构。那些或因时间跨度较大、或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在当时当地无法完成内涵提炼的精神坐标,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媒体往往依托特定的仪式活动开展集中报道,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等,通过这种“返观式”模式完成其精神内涵建构,为进一步的宣传和理论研究提供支撑。
二、张思德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媒体的即时性建构模式
《解放日报》对张思德和三五九旅在大生产运动中的典型报道直接影响了“南泥湾精神”和“张思德精神”的形成。
1942年,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延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生产运动。《解放日报》对此开展了大规模的典型报道,工农商军各条战线上劳动模范、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英雄团体层出不穷,这些典型人物和团体在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中涌现,大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可塑性,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当地革命实践中的集体表象。但区别于其他模范人物和集体,三五九旅和张思德的典范性经过特殊的生产过程得到升华,成为中国共产党某种实质性和核心原则的代表。
首先,媒体报道的大量事实累积了人们对典型事迹的感性认知,这是支撑精神谱系的物质基础。在这方面,作为典型的“南泥湾”“张思德”和其他典型并无二致。如:1942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报道了三五九旅今年种地11808亩,明年全旅将扩大耕地面积39000亩;并配发社论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号召在边区各军驻地都建设起自己的“南泥湾”,为达到经济上的完全自给自足而奋斗。[2]同时,三五九旅的诸多劳动英雄也成为报道对象,如1944年期间报道的《好劳动好班长赵占奎》《模范连长李正鲜》《劳动英雄、模范班长李位》等。又如张思德牺牲后,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本报讯”《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 毛主席亲致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的追悼文章,介绍了张思德的家庭出身、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牺牲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等,成为公众了解张思德先进事迹、英雄行为的主要途径。这些报道与其他典型人物以及他们的先进事迹一起,在大生产运动中完成了榜样示范和组织动员,促进了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到今天仍然是宝贵的党史史料,提供着比回忆录、口述史等更为翔实可靠的历史信息,成为支撑南泥湾精神和张思德精神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次,伟人或政治话语的介入完成了从表象到精神的表达。与大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其他先进典型不同的是,三五九旅和张思德的事迹经过特殊的生产过程而拥有了象征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某些核心原则的凝聚,催生了南泥湾精神和张思德精神。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共同体或者社会的功能在于把社会个体表达的表象予以集中和提升,并用一系列的理想概念予以抽象表达,而这种社会表达是通过社会共同体中的领袖人物予以实现的。南泥湾精神和张思德精神都通过特殊的事件得以确立:1944年9月8日,张思德追悼大会隆重举行,毛泽东亲自参加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评价张思德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1942年12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称赞三五九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并给三五九旅颁发了“发展经济的前锋”的锦旗,同时给三五九旅王震、何维忠、晏福生、罗章四人亲笔题词。这两个重要仪式成为张思德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讲话、题词和表彰把张思德和三五九旅的模范行为提升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的精神凝聚,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和道德理想的共同体现。张思德精神“为人民服务”、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涵也得以确立。
张思德精神和南泥湾精神的缘起、发展和成熟在精神谱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们均在党报新闻理论和典型报道后得以形成和发展,精神内涵的提炼和传播与相关的革命实践有着高度的同步性,我们称之为“即时性”建构。这种模式往往呼应着具体的时代主题,由媒体在与特定时代需求和具体革命实践的互动中完成精神内涵的建构,在当时当地起着凝聚人心、汇聚共识、完成社会动员的重要作用,同时因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和宗旨的一部分而具有了超越性。在张思德精神和南泥湾精神之后,精神谱系中大量精神坐标均依循这样的模式完成媒体建构,如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三、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媒体的复现式建构模式
1949年后,典型报道日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宣传手段,手法日渐成熟。媒体通过典型报道推出了大批的先进典型人物,焦裕禄和雷锋都是这个时期涌现的时代典型,并随着时代变迁而有着多次建构,贯穿着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全过程。
焦裕禄和雷锋都是应运而生的时代典型。如穆青等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的时间是1966年2月6日,后又三度重播,共1.2亿听众满怀感动地收听,创造了世界广播史的奇迹。而在此之前的1959年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艰苦岁月里强调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信心,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对此,穆青本人是这样说的:“我找了多少年,就想找一个典型,真正按照我们共产党的理想、追求、要求做的,那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典型。”[3]可见典型形象在塑造之前,记者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典型人物焦裕禄是时代需求和人物精神达到高度契合的产物。雷锋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遭遇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困难的国内形势时作为时代典型推出的。在特殊的困难时期,焦裕禄和雷锋分别作为领导干部和普通民众的代表成为时代楷模,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模仿,塑造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
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并没有让焦裕禄和雷锋成为历史的陈迹,反而推动着他们从示范引领的“先进人物”升华成为具有超越性和普适性的“精神符号”。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媒体不断用新的话语序列对之进行解读,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新的时代议题。1990年7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以“三个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的身份重访兰考,文章描述兰考二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表达了对不正之风的深恶痛绝。这次报道针对的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群体中的各种不正之风。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专程赴兰考缅怀焦裕禄,并在兰考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出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具体内涵。之后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推出大量报道、评论员文章、社论等,系统总结了领导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思想成果,焦裕禄精神逐渐成为民族、国家和时代精神图腾的一部分。
1963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后,3月5日被定为全国“学习雷锋日”。几乎每年3月5日《人民日报》都会在显要位置登载号召学雷锋的内容,《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红旗》杂志、《光明日报》等均有大量报道,率先报道雷锋事迹的《前进报》在1960年开设了学习雷锋的专栏,此后几乎没有间断,积累了1000余篇近1300万字的数量。党和国家不同时期对“雷锋精神”的诠释直接反映在这些报道中。如1963年5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论雷锋》就强调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赖。1978年3月3日《解放军报》社论《在新的长征中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强调“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无私奉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干劲”和“钻研科学文化与业务知识的精神”等成为报道的重点,反映出时代主题的嬗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提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则概括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意涵。总之,不同的历史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指向和内容不同,人们对雷锋精神内涵的诠释也不同。媒体通过不断地融会归纳对雷锋精神进行动态建构,使其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着深层意义和文化价值。正如2021年8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所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雷锋由此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道德模型,雷锋精神也成为一笔珍贵的政治遗产。
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的媒体建构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复现式”,在现有精神谱系各精神坐标中,数量不多但影响深远。实际上,精神谱系中所有精神坐标的出现都是呼应了特定时代需求的“时代典型”,能够升华为某种“精神”一定是因为其内蕴的超越性价值,这是所有精神坐标都拥有的深层内核,而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则是这一深层内核的显性表现。它们拥有更强的普适性和开放性,随着时代变迁,其精神内含的某一方面总能与时代主题相呼应,在媒体的建构下成为时代精神的具象化符号。在复现式建构模式中,媒体通过不断赋能激发其潜在的价值规范力量,赋予其时代意义,一方面实现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也推动其由时代典型到精神坐标的升华。
四、結语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抽象的概念,是非物质性存在,其传承和弘扬必须附着于特定的物化载体,由此形成了精神谱系的物化叙事系统,如史料、文献、文物和纪念场馆、宣讲等,但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其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外在属性上,媒体报道是政治手段(对每一精神坐标的报道都是权力话语规定或感召下的产物)、是文化手段(媒体也属于文化机构,媒体报道也是文化产品),也是物质手段(媒体报道是精神坐标的文字化物质体现)。在内在效果上,精神不仅表现为对“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同时也表现为对“存在意义”的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而媒体报道常常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和文学性塑造手段结合,同时糅合了理性觉知和情感寄托两种效果。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复合性使媒体报道能在多个层面发挥作用。在精神谱系的物化叙事系统中,媒体充分发挥着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通过对建党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的宣传推广建构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将共产主义、人民至上、大公无私、开拓创新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传之广远。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闻舆论‘四力视野下的典型人物媒体建构”(项目编号:2021BXW02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明清传奇中的孝子戏曲研究——以孝道教化为视角”(项目编号:2021-JCZD-14)]
参考文献:
[1]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建:历史传承与适应性变迁——基于系列精神的图谱分析[J].理论与改革,2021(6).
[2]郑流云.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1).
[3]王中义,洪文军.《焦裕禄》是怎样采写的[J].记者摇篮,2005(8).
作者简介:范红娟,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郑州 450044)。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