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习近平以“红船精神”命名建党精神的合理性研究

2019-11-30廖沙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红船精神

摘 要:建党精神是在近代以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实现民族救亡图存伟大历史任务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所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而从“红船精神”其提出的文本语境、科学内涵以及基于意象思维的命名方式来看,“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实际指的是中共的建党精神。只有全面了解与深入把握“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切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关键词:“红船精神”;建党精神;科学内涵;意象思维

一、建党精神由以产生的历史背景

建党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体现和彰显着深刻的时代特色,它是在近代以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寻求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史任务的伟大背景下,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所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生成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在中国伟大革命史上,最早凝结、提炼出的是井冈山精神,这也成了学界部分学者将它视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因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包含5个历史阶段(党的创立、大革命、土地革命、全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发展进程来看,井冈山精神肇始于第三个历史阶段,并没有囊括前两个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在2005年以前,一直都没有凝练出深刻且全面反映党的创建的革命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革命精神——建党精神是缺位的。

从对2005年以前已有的革命精神命名情况的考察来看,它们的命名表述基本都有一个形象化的标志来展现。这些形象化标志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承载革命精神的地域来命名呈现的,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等,就是用地名来表述;二是通过承载革命精神的具体历史大事件来命名呈现的,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三是用承载革命精神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呈现的,如白求恩精神、刘胡兰精神等等。以上所说的地域、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主体,都成为了这些革命精神的形象化标志。

那么,建党精神应该用何来作为它的形象化标志呢?在2005年之前,学界对此莫衷一是,始终都没有一致的总结与凝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共建党精神集中体现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实践活动中,是它们围绕“建党”这一思想共识所形成地时代精神。建党实践的地点遍布国内外各地,既有国内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地,又涉及海外的苏俄、日本、法国等多地,并且建党这一伟大历史事变绝非是个别人所能够完成地,而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实践。因此,中共建党精神难以用一个地点、个别具体事件或历史主体的名字当成其形象化标志来为之命名,它们都具有片面性,没法全面性概括、深层次涵盖党的创建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所蕴含的整体性精神。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第一次提出“红船精神”,并科学阐述其深刻内涵,则科学合理、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红船精神”的文本语境与科学内涵

虽然“红船精神”是在2005年首次提出的,距离1921年党的诞生有84年之久,但是从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来说,“红船精神”指的就是中共革命精神之源--中共的建党精神。

第一,从“红船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國的时代课题。为了实现民族救亡图存,彻底改变两半社会的社会性质,早期的先进分子想了各种办法,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倡导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还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工人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思想和组织条件都已具备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共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由此可见,习近平所阐述地“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实际上就是党所创建的历史背景。因此,从形成背景看习近平阐述的“红船精神”就是指中共的建党精神。

第二,从“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来看,其精神本质指的是中共的建党精神。习近平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科学阐述和凝练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成立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开启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关于“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其关键围绕的仍是“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这一核心历史事件。习近平同志详细阐明了它与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克服艰险、经受考验与之间的逻辑联系。“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而开始于建党之初的这种理想信念和坚定信仰所生成的奋斗精神在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正是这种奋斗精神,“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就“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而言,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立,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显而易见,习近平对“红船精神”的科学阐释,在历史时间上围绕的是建党时间,即“当初”、“从诞生那天起”,核心历史事件围绕的是建立中国共产党,即“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事件发生的历史空间是“南湖红船”。总而言之,“红船精神”实质内涵指的就是中共建党精神。

三、基于意象思维命名的“红船精神”

从上述中共党史的表述习惯来说,革命精神的表述都有一个形象化标志来展现,主要是通过承载革命精神的地域、具体历史大事件、历史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名字来形象化呈现。那么,从思维方式来说,建党精神为何以“红船”作为该精神的形象化标志呢?

实际上,用“红船精神”来命名建党精神,深刻地展现了我们中国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就是“意象思维”。从这个意义来说,“红船精神”的提法其实是意象思维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首先是通过“观象”,随后“取象”(选取最能体现“物象”及其特质的属性),将具体的能够看得见的实物层面“红船”和抽象的、概括性的虚器层面“红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具体的“红船”(嘉兴南湖的画舫游船)到抽象的“红船”(承载中国革命之航船)再到“红船精神”的凝练提升,经过这复杂连续的逻辑升级与概念生成活动,呈现出意象思维“观象”——“取象”——“复造象”的创造性思维过程。通过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红船”就成了承载中共建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抽象及意象符号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习近平所论述的“红船精神”语境中,作为具体实物的红船,以历史物证“在场”的存在方式无声地、持续地向今天的中国人讲述“昨天的故事”即中共建党的伟大历史事变;作为抽象意义的“红船”,已蜕去了它表象的、非本质的外在因素,抛弃了它的游船功能而着重凸显了其价值功能即“红色”,这一“红色”由物理的升级为意识形态的,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革命圣物。由此可见,其承接实物“红船”深华为一种抽象的至纯、至高的时代精神。因而,以通过意象思维方式来命名的“红船精神”来表述建党精神,契合概念形成所具备的科学、规范、形象等基本原则,是对这一精神現象的最合理表述。

综上所述,从“红船精神”其提出的文本语境、科学内涵以及基于意象思维的命名方式来看,“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实际指的是中共的建党精神。只有全面了解与深入把握“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切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水林.论 “红船精神”[J].红旗文稿,2011(11).

[2] 高丽静.徐梦怡.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7(1).

[3] 邱巍.论红船精神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1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8年课题“关于习近平以‘红船精神命名建党精神的合理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沙沙(1990.02- ),女,江西抚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红船精神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红船精神”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探析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全面理解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美丽宁波”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