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跨学科融合学习路径探究
——以红旗渠为例

2023-12-14刘定惠

教育观察 2023年29期
关键词:林州市红旗渠研学

刘定惠,常 珊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一、引言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1]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中学地理研学的深入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受到中学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4]近年来,一些中学地理教师开始整合中学多学科知识,通过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设情境问题,设计中学地理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案例。[5-6]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实施的难度较大,对教师的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有较高要求。[7]本研究以红旗渠传统红色研学旅行为例,在保留红色精神内核的前提下,将红色研学旅行与地理研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地理研学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从专业角度解读红旗渠,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达到综合育人的目标。

二、融合路径设计

(一)研学对象

本研学活动针对高中生设计。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够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结合起来。红旗渠红色研学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既可以激活高中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高中生深入探索问题的兴趣,达到学习、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

(二)融合思路

红旗渠开凿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林县(今林州市,以下用现称)人民为了改变家乡干旱缺水的困境,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在太行山上长达1500km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8]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中国精神,它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在研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景区,身临其境地感悟红旗渠精神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地理位置、气候、地质、水文等地理要素角度理解红旗渠修建的原因及其艰巨性,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研学旅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内涵有机融入中学地理研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红旗渠精神和地理研学融合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红旗渠精神和地理研学融合思路

1.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9]林州市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从地理位置来看,林州市地处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区。从地形、地貌来看,林州市四周群山环抱,86%的面积是山地、丘陵,中部盆地只占14%,地形陡峭,沟谷纵横。林州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的地方性气候特征,春季温和多旱,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且多暴雨。有研究者统计1981至2010年的降水发现,林州市年均降水量为650mm,年降水量的56%以上集中在7、8两月。在4月份左右,由于长期缺乏补给,水分消耗殆尽,林州市相对湿度降到44%以下。因此,林州市春季干燥少雨多旱。[10]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一部《林县志》,半卷荒旱史。据县志记载,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州市曾发生旱灾100多次,绝收30次。[11]

2.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9]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县人自发修建了18条引水渠,但林州市境内的露水河、洹河、淅水河均属季节性河流,一遇大旱,水源枯竭,渠道无水可饮。[12]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野外考察、测量,林州人最终选择将发源于山西的浊漳河水引入林州。这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一次伟大的地理实践力。林州人修建红旗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要素——煤充足、石头充足、劳力充足。林州市地质条件独特,煤炭、铁矿、耐火黏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奥陶系厚层石灰岩在地表广泛出露,为建窑烧石灰、自制水泥和工具提供了建筑材料、原料和燃料。太行山区沉积的长城系紫红色石英砂岩,近于水平产状呈层状分布,林州人利用其水平层理锻料石、凿炮眼,放炸药省时省力。

3.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9]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的组合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红旗渠的修建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发展的地理制约因素,对区域环境、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红旗渠成功通水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11]有了水,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粮食结构由过去的耐旱秋作物为主转变为以夏季小麦为主。此外,红旗渠的建成带动了林牧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十万建筑大军走出太行山,在中国建筑业市场声名鹊起。进入21世纪,外出人员纷纷携带资金返乡,建设家乡,开启富太行、美太行的新征程。[13]1997年,红旗渠入选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林州市成为有山、有水、有精神的文化旅游胜地。2012年,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西部县域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林州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打旱井、引山泉、修水塘,与缺水的环境进行持续的抗争。红旗渠建成通水后,林州市水资源的制约因素得以消除,环境得到改善,经济、社会逐渐发展起来,人地关系走向协调。在林州,节约用水,科学灌溉,科学种田,努力开发高产、高效、节水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和红旗渠精神一样深入人心。

(三)研学地点与内容

研学地点选取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景区。以高中地理为基础设计研学活动,强调从整体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从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角度探索红旗渠精神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路径,共确定四大主题:区域认知与红旗渠修建原因;地理实践力与红旗渠修建过程;综合思维与红旗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与红旗渠的地理启示。具体研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红旗渠精神融入地理研学内容设计

(四)研学总结和评价

研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成果总结与分享、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成果总结与分享的形式包括组织学生撰写研学报告和作文、出黑板报、整理研学活动中的图片资料制作短视频、举行学习红旗渠精神的短视频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主题班会等。最后,师生一起从行前准备、研学过程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汇报总结四个方面对研学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研学中的表现和收获。评价应遵循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红旗渠地理研学旅行评价表

三、结语

研学旅行与传统的课堂文本式育人方式不同。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可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验,加深印象。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和理解各种现象或事件,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研学旅行需要与学科知识结合,否则会导致只旅不学、流于形式的问题。研学旅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将多门学科知识融为一体,通过综合设计,形成多个研学主题,帮助学生扩宽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现综合育人的目标。传统红色研学旅行以参观、聆听讲解为主,未能与学科知识有效融合,缺乏针对性,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研学目的。本研究将红旗渠红色研学旅行与地理研学旅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优势,从学科角度分析红旗渠修建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旗渠工程及其精神,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学习、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实现立德育人目标。与单一学科的研学旅行相比,开展跨界教学的研学旅行难度更大,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做好充分的研学准备,设计综合性研学主题,以保障研学旅行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林州市红旗渠研学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坚持三业并举 实施总部经济——河南省林州市建筑业实现四个60%
林州市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研学之旅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