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叶如眉翠色浓 书声琅琅沐新禾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与少先队活动的整合探究

2023-12-14

关键词:古文班主任语文

徐 静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

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春”

淮河之畔,翠色正浓。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坚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春晖沐禾,翠色满园”,每日清晨,广播声响起,师生准时来到教室,打开《小古文》完成今天的晨读内容。四册《小古文》共200课,由易入难,层层推进。选材内容来自唐诗宋词、经典古籍、民国老课本等,内容丰富。每篇附有相关知识,或趣味竞答,或知人论世,或文言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同时也富有趣味性。古文经典朗朗上口,这些天文地理、教育经典、道德故事、民间传说等,都起着正面引领作用,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先贤哲人的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春”,每天十分钟,反复诵读,这已成为全校师生的习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之春,古文经典蕴含丰富的文化养料,学生在诵读中汲取智慧,涤荡灵魂,从先哲那里感悟人生的智慧,汲取精神的营养,在人生的春季为将来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双线并行:经典传承与立德树人

少先队活动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重要的一环。在学校教育中,对少先队员的教育贯穿始终。经典诗文源远流长,其优美的语言、优雅的律动、高尚的情操是宝贵的财富。这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它应该融入学生的血液,陪伴学生成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优秀的传统永远不会过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文化经典对中国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学习古文可以有效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增强民族认同感。“立德树人”是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探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少先队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双线并行,相辅相成,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日常学习,在进行活动的同时完成育人,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少先队员。

三、与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整合探究

(一)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探究

语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字和语言上,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课本,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成功的语文教育既要育才,更要育德。

经典诗文蕴含着我们的语言传统和道德判断。诵读是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传统语文教学法注重诵读,这正是东方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吟诵经典强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教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只有让诵读的韵味浸润到学生的心田,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道德与情操,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大写的人,才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人。诵读的力量和情怀,甚至可以穿透课本,直达孩子们的心。

诵读经典诗文的目的并不能局限于背诵和默写,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挖掘深刻的内涵。

很多小学生不能完全走进经典诗文的意境中去,日常生活中也缺少和古人相关的体验。然而,几乎所有的古文经典都会营造特定的意境,古人感时伤怀,会结合周边景物进行吟咏。古文较简短,言简意赅,往往一个字能蕴含千言万语。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很难真正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故体会不到古人想要传达的人生感悟。这样看来,在经典诗文学习中对意境的营造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课本剧、音乐等辅助手段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运用情感陶冶法,以故事的形式制造两难情境。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在两难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同样在道德教育上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古文《司马光》这一课时,全文寥寥数字,却勾勒出了一个临危不惧、助人为乐的司马光形象。面对他人落水,其他小朋友选择了逃离。司马光为了保护自己也可以置之不理,一方面是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他人的性命,他究竟该如何选择呢?通过课本剧表演,学生演出了落水孩子的无助,演出了逃跑孩子的冷漠,也演出了司马光的崇高。课本剧表演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道德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生硬的解说完全比不上学生的自读、自演和自悟。合理引导学生去思索、去反省,在情境中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完成这些再来读文、学文,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还要注重联系,学习时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注重积累,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古诗《墨梅》时,有很多学生不自觉地联系到之前读过的相同主题的古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些诗句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但都是歌颂清廉的品格,告诉人们要坚持正义,不能与污浊同流。除了可以“以诗带诗”,还可以“以文带诗”,形式不定,但都是在诵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关联,在关联中感悟。“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将少先队活动与经典诵读的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充分把经典诗文的德育资源利用起来。只有博学于文,才能约之以礼,只有使经典真正意义上融入生命和灵魂,融会贯通,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一生的底蕴打上厚实的底子。

(二)与班主任工作的整合探究

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同时也担任班主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细节,抓住教育时机,让经典诵读陪伴孩子成长。例如,每天早上进入班级早读,要注重礼仪,让先来的同学主动进行晨扫,帮助其他同学清理桌面。“雪中送炭三九暖,视若无睹腊月寒。锦上添花不觉美, 助人为乐众称羡。”这是学生常常诵读的句子,班主任可以适时强化美德的行为,发挥榜样的力量。后到的学生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缓步轻声方高雅”,不打扰别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才是谦谦君子的表现。放学时要自觉排好队,诵读感恩诗篇,在学校学会感恩老师,回家学会感恩父母。秋游野餐时,面对大家的浪费行为,集体诵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句子更能激发共鸣。在处理学生矛盾冲突时,班主任也可以用诵读过的句子和说过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只是因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伤害到了别人。我们不仅要读,还要去用,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对学生的培育目的。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让学生获得道德感悟,比如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一场有主题的诵读诗会,飞花令、猜诗句、九宫格等《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常用形式,我们也可以有效利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教育会有更好的效果。每逢佳节,可以举办一场节日诵诗活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诉说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游子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清明》中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无不让人动容。元旦晚会上,学生自觉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篇目与快板表演相结合,博得全班的一致好评。这些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丰富了他们的人文内涵;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勇于表现自己,还能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将诵读、实践和德育三者结合,悟中求实,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寻找经典,让教育与经典相伴,在学生集体活动中提升美德修养。

在诵读经典中体会,在活动实践中成长,让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另外,教育是一个综合体,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主线,二者要相互促进。班主任要多鼓励家长阅读,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可与孩子共读经典,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

四、结语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古文经典内容的理解可能并不能完全同步,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接受熏陶。他们在记忆力最好的年纪,多读一些经典,在以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加深一层理解并从中受益。诵读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也为班级少先队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人格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古文班主任语文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夸夸我的班主任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