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难点及其对策探讨
2023-12-13史颖妍
史颖妍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几年,业财融合的热度持续升高,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入,认为业财融合就是把企业内部财务和业务部门进行融合即可,从更专业的角度看,业财融合是需要融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体系,体系间的融合能够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升级转型,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对于医药类企业而言,日常运营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要求、国家层面提出的各种政策体系文件等,再加上受行业限制,给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医药类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需要采取先进的经营方式,推行业财融合是广大企业经营者选择的一种有效手段,也能够充分实现财务、业务部门的价值。
一、医药企业推行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医药行业不断提出的医药发展改革政策、管理会计应用指导建议等文件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开始关注业财融合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业财融合模式的切实落地一方面顺应了宏观政策调控要求,顺应了各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对企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创造价值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业财融合模式的推广也反映出管理会计改革的方向,为推动我国国内会计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医药企业中推行业财融合模式,有助于各企业实现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业务活动环节的规范操作、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内部资源的高效分配、盈利空间增大等,可以极大地帮助企业发挥自身价值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促进其在同行业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定运营和发展。
二、医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难点分析
(一)相关人员业财融合意识不强
现阶段,多数医药类企业采用的经营管理方式依旧较粗放,而且内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方式也相对传统、落后,这表明现阶段各企业内部人员对业财融合先进理念的认识并不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企业领导层对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树立科学的业财融合意识,其他人员在其领导下也会逐渐忽略业财融合理论和实践落实。企业内部人员对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政策的解读不够深入,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推动医药企业改革和创新。部分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过程中,仅让财务人员全权负责业财融合工作筹划、开展,而忽视了业务人员在其融合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弱化了业务人员积极主动参与的心态,使各业务部门人员不会主动配合财务人员推行融合,阻碍了业财融合作用的有效发挥[1]。
(二)财务和业务部门间的融合程度较低
对诸多医药类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可知,部分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财务和业务管理完全割裂,而且经营侧重点在业务生产营销环节,对财务部门而言,仅仅以基础财务数据核验、校对为核心,以至于二者部门间并没有可关联的环节。但是,企业业财融合方式的开展需要打破这种相互独立的情形,要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人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企业内部财务和业务部门间的融合度较低,各自部门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不一致,以至于推行业财融合过程中各种基础数据信息获取较难,即使得到各种数据信息,其精确度、全面性、完整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给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阻碍。
(三)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
医药企业实现业财融合,主要是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间的有效融合,为此,需要借助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实现各部门间人员、工作流程的智能化管控。虽然多数医药企业内部已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来辅助业财融合工作推进,但是,大多数企业引入的信息化系统是市面上成套的软件,并没有完全契合实际业务、财务活动工作流程、人员操作习惯,所以,借助信息化软件系统不能完全推动业财融合工作的落实。这样的系统引入不仅无法促进财务和业务环节融合,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给相关岗位人员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工作任务,严重违背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初心。再加上企业内部并没有专业的软件系统操作人员,使软件系统部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2]。
(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部分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运营过程中,对其市场定位存在错误的认知,更多关注产品优势而忽略了劣势,所以,对产品营销环节缺乏重视,从而忽略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风险环节,以至于对外部市场局势变动、内部人事变动缺乏灵活的应对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预警方案。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内部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并没有意识到各业务活动环节中的潜在风险。医药类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层面、行业层面提出的法律法规、制度文件、工作流程等,这样才能保障其推动医药改革的顺利进行,也能够推动医药企业成功应对医保费用管控、两票制、限量采购等政策带来的挑战。但是,医药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方式、财务和业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并不能借助各种有效工具、制度、人员专业技能及时发现业务活动中的风险,以至于企业发展过程中识别、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无法为企业实现长期性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三、医药企业优化业财融合的对策
(一)增强相关人员业财融合意识
医药企业内部人员对业财融合方式的认可程度及对其重要性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业财融合工作效果,所以,企业要重视内部各岗位人员业财融合意识的培养。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员深入解读医药类国家、行业类政策文件,从宏观层面分析企业在市场中发展的方向,并为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指明方向。有了深入的政策解读、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还要引导内部人员重视政策下业财融合方式的落实程度,从而树立科学的业财融合理念。为了后续运营过程中推动业财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可以采用各种有效方式推广业财融合理念,让更多新老员工都能够认识到业财融合落实的必要性,激发各岗位人员积极主动参与业财融合工作的热情。有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业财融合工作效果才能达到预期,内部各环节的资源分配也会比较合理、资源利用率也能显著提高,相应的内部管理水平也会具有明显的提升。为了保障企业内部业财融合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架构,要求各层级各岗位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承担的职责,并自觉履行业财融合中相互约束、相互扶持的职责,保障企业整体业务、财务活动都能够规范、高效地运行[4]。
(二)强化财务和业务部门间的融合程度
对医药类企业发展而言,要求全体员工正确地认识业财融合模式,并在国家、行业发展宏观政策引导下,设置可行的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模式,这对于业财融合方式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推动各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发展。鉴于此,企业管理者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落后的思维理念,结合当前财务、业务工作制度流程设计可行的融合方式,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功能齐全的信息技术软件,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间的跨部门数据共享,促进协作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业财融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药企业内部推动财务和业务部门间的融合优点体现在:第一,财务人员能够结合业务数据信息进行财务管控,也能及时发现财务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便于及时改进;第二,业务人员开展业务活动时,具有更全面的财务数据支撑,以便于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促进业务项目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第三,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积极参与业财融合工作,把业财融合目标融入日常岗位职责履行中,约束、引导各岗位人员日常工作行为[5]。为了更好地推行业财融合,需要对各岗位人员开展相应的考核、奖惩,将员工个人理论和实践工作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客观存在的因素造成的,则可适当放松惩罚力度;反之,如果是因为岗位人员自身能力不足、思想不对造成的差异,就要给予严重惩罚。同样,对于完成效果好的员工也会受到相应的奖励。这些考核的公平公正及奖惩制度的落实对其他岗位人员而言是一种有利的鼓励或启示,有利于促进各岗位人员认真对待业财融合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对业财融合信息化软件系统的投入
医药企业要推行业财融合,需要借助功能齐全、符合当前管控流程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企业可从三个角度着手:第一,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方式,依据企业自身经济实力、人力、物力等资源做决策,尽量避免直接选用市场上已有成套信息化软件系统,要自行设计或合作设计符合当前业务活动、财务活动操作流程的软件系统,确保软件系统操作流程符合各岗位人员日常操作习惯,从而为各岗位人员推行业财融合提供一定助力。第二,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要结合实际业务活动特点、财务、业务人员工作流程,成功打造独具特色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平台,较好地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这也有助于改变各部门相互独立的现状。在系统功能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安全防范,避免系统安全等级太低,被外部系统直接入侵,造成内部核心数据信息的丢失、随意篡改等。多数企业会选择强化防火墙,减少外部入侵可能;核心数据实施双人双密钥管理,要求必须两人同时在场才能进行核心数据信息的查阅、整改;其他各层级各部门人员访问系统的权限都要合理设置,不可赋予其太多超出个人职责的权限,以此保障系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第三,除了先进的、功能齐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人员,这样才能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发挥其自动化、智能化作用。为此,一种方式是企业可高薪聘请行业内顶端人才,也可从内部逐步进行培养,最终目的都是让这些人才独立负责系统岗位工作,能够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解决一些小的系统故障,减少外聘IT人员成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从现有人员中培养挑选优秀人员,要求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对于能够达到软件系统操作要求的人员,即可担任相应岗位,否则不可随意变更工作岗位、职责。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当前员工综合技能,为业财融合推行提供一定人才活力。
(四)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1.医药类企业推行业财融合涉及的部门、岗位众多,在推动其实现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内部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能够准确识别风险、预防风险、减少风险发生概率或减少其损失程度。尤其是在企业运营交易中双方签订合同期间,业务部门人员不能单独做决策,而需要与财务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商议,分析合同内容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也要判断合同中存在的风险点,必要时可外聘专业的懂医药方面知识的法律团队为其审核合同风险。要求所签订合同符合当前最新医药行业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也要保障后续合同纠纷中处于主动地位,减少被动陷入合同风险漩涡中,从而规避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害。
2.企业内部财务人员需要对当前资金使用、管控等情况进行详细、深层次的分析,对各相关联指标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如付款方式、付款频率、回款频率、回款方式、产品运输成本、库存流动性等,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信息,各业务部门开展岗位工作、领导层进行决策时可以以此为依据,从而降低企业业务、财务活动运营风险的发生概率。
3.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置专业的法务部门,全面负责业务、财务活动开展过程中风险预防、管控,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风险管控。医药企业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还可以借助预算管理模式,要求各业务开展依据预先制定的预算管理方案,规范各业务、财务活动环节行为操作,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成效[6]。
四、结语
医药企业为强化内部业财融合,应全面做好前期筹划工作,积极引导内部人员增强业财融合意识,积极开展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的精细化融合。本文详细分析了医药企业推行业财融合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能够为更多企业落实业财融合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促进企业在实施业财融合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