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为本 践行至上
——浅谈如何构建素养化的有效课堂

2023-12-13陈俊英

山西教育·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情境素养

文∣陈俊英

“素养为本”是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的核心所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相应学科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不能只把“素养为本”作为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要践行至上,让它落地生根。笔者认为有效践行的首要抓手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以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研读“双新”,挖掘素养化的教育价值

首先需要研读新课标,包括内容标准和学业要求。学业要求中常出现这样的句式:“能依据……列举……”“能利用……对……进行……”“能用……表示……”“能列举、描述、辨识……”“能从……的角度,预测……,设计……,并能分析、解释……”我们需仔细品味研究课标中的关键词,并在教学设计时有效落实。

其次需要研读新教材。认真研读新教材会发现,其从知识结构、呈现方式、栏目设置及习题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培养学科素养的总思路,归纳起来有情景化、探究化、结构化、实操化和素养化等特点。我们应该善于挖掘栏目的教育教学价值。以高中化学必修1 为例,需从强化学科内容的德育价值、突出科学方法的引导、重视实验的作用、加强活动的设计、拓展习题的功能、发挥插图的作用、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七个方面剖析,并从这些方面寻找情境素材,将知识内容、活动过程融入情境之中,润物无声。

还需要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新的《教师教学用书》不仅有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素材等,还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很具体、很实用;更有典型的教学案例实录,是全国名校名师的作品,很值得学习借鉴。

二、精心设计、拟定素养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让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两个依据确定方案。依据教育理论,形成总体设计思路。可应用的主要教育理论有杜威的“做中学”、学科的“大概念教学”等,依此进行基于逆向理解的正向设计。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教学设计时还必须进行两个分析,因材施教和分类研究。

如何把以上设计理念应用到课堂?不同内容应该用不同方法及模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例阐述。

建模模式:原形分析—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发展模型。元素化合物的一种教学模型为:由结构推测性质,由性质推测存在、用途、制备。如由钠的原子结构推测性质等。元素化合物的另一种教学模型为:利用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价类图)分析。如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是什么?氧化钠从种类上看是碱性氧化物,类比初中学过的氧化钙,归纳碱性氧化物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通性)的模型,直接应用模型写氧化钠的反应。将过氧化钠与氧化钠作比较,从组成和价态上分析,可以认为过氧化钠比氧化钠多了一个“0 价”氧原子,写反应方程式时在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加氧气即可。这样利用模型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问题探究式:情境设问—活动探究—整理小结—发展应用。学习一些物质性质时,也可以采用问题探究模式,提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以一个问题贯穿整堂课内容。如钠的性质的学习,教师先展示金属钠样品,提问“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以此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会想:“钠为什么不露置在空气中呢?”“钠为什么不保存在水中呢?”然后联想到钠会与氧气、水反应。如何反应呢?做实验探究,用理论分析,最后归纳小结钠的性质。再看拓展应用: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吗? 比钠更活泼的钾应该如何保存?

再如“氯气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阅读课本化学史料氯气的发现,推测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有哪些。观看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包装说明,提问:“生活中的消毒剂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什么?”阅读化学与职业栏目,一方面了解学习化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生关注自来水中存在的氯离子,提问:“自来水中为什么存在氯离子?”如上所述,教学中创设某个情境,抛出某个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小结,最后再学以致用。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推进,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中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这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极好方法。

以上通过举例,阐述了“素养为本”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拟定,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模式教学,同一内容也可以根据不同学情和不同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在一堂课上用几种模式。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把模式用好用活就行。那么做好教学设计后,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

三、践行落实,打造素养化的有效课堂

创设情境,融合素养。“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要积极开展真实情境问题教学。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教学中将相关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融合到真实情境中,通过境遇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把握重点,调节节奏。“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不能平铺直叙,也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易点知识学生讲,重点知识重点讲,难点知识拆解讲,疑点知识对比讲。还有,要把握语言的起伏节奏,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润物无声。

以生为本,交流互动。“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必须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留时间给学生展开思考、探究、讨论、练习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势利导,课堂生成。“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如在学生活动中,要穿插提问,提问要直截了当、有效互动,达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学生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把问题作为一个燃点,点亮课堂,或许有新的灵感生成;在学生活动结束后,要进行生生互评、教师点评,鼓励参与交流,鼓励敢于质疑,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和有生气。

让我们践行新理念,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打造素养化的有效课堂。

猜你喜欢

学科情境素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