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视角下《罗刹海市》主观性探析

2023-12-12李玉坤

新楚文化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主观性蒲松龄隐喻

李玉坤

【摘要】《罗刹海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寓意和道德教化。本文从隐喻类型出发,探赜《罗刹海市》中主观性态度的体现。通过研究发现,作者凭借审美隐喻、人才隐喻、典故隐喻传达出的主观性包括怀才不遇的悲叹、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以及对理想世界、政治清明的向往。《罗刹海市》通过讲述罗刹国、海市的故事,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不公。同时,作品中也表达了对社会道德、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总的来说,该作品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对当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隐喻;《罗刹海市》;主观性;蒲松龄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1-0023-04

一、引言

2023年7月,歌手刀郎推出的新歌《罗刹海市》引发强烈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掀起了解读的热潮。《罗刹海市》因与《聊齋志异》的一篇故事同名,还引来网友纷纷查阅典籍。而《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1]。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越是狰狞怪异,越以之为美,越显荣富贵。蒲松龄在此篇文末写道:“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花面逢迎,世情如鬼。”通过对罗刹国和海市两个海外幻域的强烈对照,蒲松龄对世风进行尖锐的揭露与讽刺——重形貌,不重文章,而且美丑颠倒,丑者显贵,美者卑贱。但是,“雄才能够施展,抱负可以实现”的理想毕竟在当时无法满足,故而作者不禁发出“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的哀叹。

研究发现,蒲松龄在《罗刹海市》一文中通过隐喻手法,批评罗刹国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赞美海市政治清明、君仁臣忠、夫义妻贞,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辛辣讽刺。本研究致力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罗刹海市》中隐喻类型有哪些,二是作者通过不同隐喻类型传达出何种主观性态度。

二、隐喻理论概述

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事物[2]。隐喻包含目标域和源域,目标域是发话者通过隐喻手法意图说明的对象,发话者通过源域来晓喻目标域,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或相仿的特征。例如,“辩论是战争”一句,虽然战争与辩论完全不同,但是彼此之间具有很多共性,当双方存在冲突,冲突过程会比较激烈,任何一方都想取胜。当我们把战争域投射到辩论域上时,辩论域就会获得与战争域相同的一些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故而,隐喻是从相对具体的概念域向相对抽象的概念域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映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通过跨域映射或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组织的,隐喻思维已渗透到语言、思维及生活的方方面面[3]。

三、主观性研究撮要

主观性指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即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判断。主观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它不同于客观世界,它的存在依赖于人们的感知和理解。语言主观性研究学者本韦尼斯特在《语言中的主观性》一文中对语言主观性做了精辟论述:“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可以发问,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叫作语言。”[4]芬根总结了主观性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言者主体的视角、言者主体对命题的情感表达、言者主体对命题的情态或认知状态表达[5]。史密斯也言之綦祥:“当句子表达一种观点,或者对情景采取某种视角时,句子就带有了主观性。”[6]国内学者沈家煊认为,“主观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7]。例如,在“她们两个是不会和好如初的”一句中,“不会”表达了说话人对“她们”两人之间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是说话人对命题所表达内容的一种主观认识。

四、《罗刹海市》隐喻类型研究举隅

《罗刹海市》是一篇讽刺意味很浓的寓言式小说,其中的罗刹国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以丑为美、以貌取人,相貌丑陋的人在这个社会备受尊重,而相貌俊美的马骥却被视为怪物。作者通过主人公马骥,揭示了这个黑白颠倒、以丑为美的社会现象,讽刺了社会中的虚伪假象,同时也强调了人们应该拥有追求真理和真实的信念,不被表面的虚幻所迷惑,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隐喻是在双方事物的对比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在文学作品中,隐喻常常表现为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作者凭借隐喻性思维,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愤世嫉俗的态度融入文本中,通过对比罗刹国和海市审美差异、选贤标准殊异,传达出作者批评荒诞诡谲的社会现实、哀叹才华抱负无处施展抑郁苦闷以及对清明政治向往的主观性态度。

(一)审美隐喻

(1)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

(2)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楼阁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

(3)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

(4)久而官僚百执事,颇觉其面目之假,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

(5)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如夜叉,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

(6)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时与私宴,恩宠殊异。

例(1)表明罗刹国是个以丑为美、完全颠倒是非的世界。在世人眼里越是狰狞可怖的容貌,在罗刹国越被视作美人;越是美丽的容貌,越被认为奇丑无比,夸张荒诞。例(2)和例(3)通过对比罗刹国和海市的城墙,隐喻罗刹国以丑为美,而海市雍容华丽、鳞次栉比,依凭对比形象生动隐喻了海市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能实现人生抱负的理想世界。例(4)表明罗刹国官员发现主人公马骥故意打扮以融入官僚之中,便渐渐疏远马骥。罗刹国黑白不分、美丑颠倒,官员偏蔽愚昧而不自知,反而质疑真正有才华之人,作者通过批评罗刹国官员美丑不分,隐喻现实中的官吏混淆是非,而真正有抱负、有理想之人却抑郁不得志。例(5)和例(6)阐明罗刹国歌曲舞蹈荒诞离奇,但官员及国王沉迷其中,作者借此隐喻当时官吏美丑颠倒、丑者显贵,美者卑贱。

(二)人才隐喻

(7)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

(8)村人指曰:“此相国也。”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又数骑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职,率擘擘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

(9)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客以张飞见宰相,宰相必乐用之,厚禄不难致。”马曰:“嘻!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

罗刹国以貌取仕,越丑之人越能享高官厚禄,主人公马骥对于故意扮丑谋取厚禄坚决反对。作者依藉人才隐喻,批评以貌取仕荒诞可笑,旗帜鲜明反对为高爵丰禄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并借以讽刺溜须拍马、如蚁附膻之辈。

(三)典故隐喻

(10)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11)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12)小惭小好,大惭大好

(13)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

例(10)中“屈、宋”指屈原、宋玉,二人均为文学大家。海市的君王赞赏马骥的才华,认为有能写文章的大手筆,作者借此申明只有在海市才能尽情施展才华。例(11)的意思是谓之怪僻的嗜好,天下都有。该典故出自《南史·刘穆之传》,南朝宋人刘邕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后世因称乖僻的嗜好为“嗜痴”。此处作者用以隐喻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例(12)出自唐代韩愈的《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作者借此批评世人喜欢虚假的迎合。例(13)通过典故“卞和泣玉”申明真正才德之士,不被赏识,无处倾诉他的委曲和悲痛,传达出无人赏识作者的社会现实,作者只得感叹显荣富贵只有在虚影幻域中才能求得。

五、隐喻视角下《罗刹海市》

主观性实现方式稽考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时代背景是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新旧思想冲突,这些也反映在蒲松龄的作品中。此外,蒲松龄还生活在一个家族观念浓厚的时代,他早年曾想借助科举入仕,但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这些经历也促使他在《聊斋志异》中借助鬼神故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他的苦闷心态正是封建时代落魄文人的典型:对现实世界不满,充满了怨恨,但又抑制不住羡慕之情,内心难以平衡。所幸蒲松龄的苦闷虽由落魄而发,却不以落魄为止,他在奇光异彩的《聊斋志异》中,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理想王国。《罗刹海市》是展现蒲松龄理想王国构架的代表篇目。另外,蒲松龄还受到当时流行的神魔小说和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他在创作《罗刹海市》时将这些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和影响力。经过研究发现,作者通过《罗刹海市》传达出的主观性包括怀才不遇的悲叹、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以及对理想世界、政治清明的向往。

在罗刹国中,美丑颠倒,越丑越是担任高管要职,掌管朝政;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一语中的。因此,越是不怕丑化自己的面目,就越是能得到重用,越是能取得高官厚禄。在这个国度里,美荡然无存,墙是黑色,舞女貌如夜叉,音乐“腔拍恢诡”。马骥以煤涂面,则人以为美;唱靡靡之音,则“王人悦”。作者依凭人才隐喻、审美隐喻,揭露讽刺了当时吏治腐败、黑白不分,以假面迎合世俗,如此世情与地狱并无分别,而颠倒美丑的怪癖,天下又莫不共有。其实,罗刹国中的景象不仅天下一同,古今亦同,这更是传达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以及批评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社会现实的主观性态度。

海市与罗刹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建筑光彩照人、国家清明昌盛、选贤举能看重人之才能。总之,海市符合想象中一切有关美好的定义,但这样美好的地方,可能仅是海市蜃楼而已,有识之士所期待的“显荣富贵”,亦只能“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罗刹国抨击了现实的丑恶,而海市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作者在小说中把深刻的社会问题巧妙隐喻在荒诞的神怪故事中,极具讽刺意义和象征意义,而且通过对比,表现出了作者对美好世界追求的情感寄托。

此外,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典故。典故往往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文化认同,使用典故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增强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使用典故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使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化,使文章更加简洁、有力。尤其是作者通过引用屈原、宋玉、和氏璧等典故,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悲哀、悲叹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主观性态度。

在《罗刹海市》中,蒲松龄借助马骥、龙女的故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这是他作品中的一种重要情感。此外,蒲松龄还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由、独立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真理和真实的信念。他通过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白颠倒、以丑为美的社会现象,通过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如贪污腐败、官场黑暗、科举制度等,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此外,他也通过作品展现了温暖的伦理道德和坚贞纯洁的爱情,赞扬了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在艺术风格方面,《罗刹海市》具有独特的魅力。蒲松龄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了众多富有个性的形象,尤其是罗刹国各种鬼怪、异域海底王国等元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他还运用了对比、夸张、用典等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六、结语

作者在《罗刹海市》中对世风进行尖锐的揭露与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他凭借审美隐喻、人才隐喻、典故隐喻传达出的主观性包括怀才不遇的悲叹、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以及对理想世界、政治清明的向往。《罗刹海市》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压制。在故事中,罗刹国的人们以貌取人,这种美丑颠倒的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同时,故事中描绘的弱肉强食、人性丑陋、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等问题,都是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蒲松龄通过故事对这些问题和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同时也传递了对于正义、良知、人性的追求和呼吁。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

[2]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2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3]文旭,杨坤.认知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4]Emile Benveniste.Problems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nveniste E.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 FL: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1971: 224-230.

[5]Dieter Stein, Susan Wright.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s[M]// Finegan 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15.

[6]Smith C S. Modes of Discourse: The Local Structure of Tex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4):268-275+320.

[8]魏佳.浮生若梦 梦即蜃楼——《罗刹海市》的幻灭意识[J].名作欣赏, 2017(23).

猜你喜欢

主观性蒲松龄隐喻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蒲松龄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