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视角下历史街区活力营建研究
——以赣州姚衙前历史街区为例
2023-12-12王雪洁李梅清李锡坤
王雪洁,李梅清,李锡坤,李 忞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
历史街区肩负着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历史街区为载体的城市记忆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江西赣州姚衙前历史街区随着赣州古城发展,面对时代的新发展和当地居民情感记忆的保留还存在许多问题。由此,人们对历史街区产生了一定的认知裂隙,对其当地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逐渐消散。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趋同的大环境中,历史街区保护和再生的需求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保护街区历史文脉,挖掘记忆元素,让其活力延续,已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记忆理论引介
(一)城市记忆释义
由于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记忆通过城市系统的整合而成为对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不同的地域背景和文化习俗塑造了不同的“城市记忆”[1]。城市记忆既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其存在也能使在地的居民获得自我认同感[2]。目前,城市记忆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城市记忆作为集体记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被认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以内,对城市环境演变而形成的集体记忆,城市记忆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是一个被集体不断创造、修正、重构或遗忘的过程[3]。城市于之记忆,就好比是容器,而记忆则是内在,在城市中生活居住的人们则是创造者,他们赋予容器以内在,如果没有人的创造力,城市将停滞不前,也就因此丧失了活性。
(二)城市记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
历史街区的改造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十分重要,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4]。城市记忆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创造一个城市群体的共同文化传统和城市形态,来诠释该群体的集体心理倾向、协调各个集体的矛盾来增加群体凝聚力,同时使该群体得到延续[5]。在城市发展中,人们不是机械地发展自身的物质文化,而是追求文化的延续,对城市空间的记忆也是如此。城市记忆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民与其生活的反映,更是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街区包含着当地居民的情感记忆,应着眼于彰显本土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对历史记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碎片化的记忆要素,将客体的空间线索和时间线索联系起来,对整个街区的发展脉络进行考量,达到延续记忆的效果。对历史街区的记忆元素的分析中将尽可能地探索最客观的元素,重点是与记忆者的行为活动有关的非物质记忆要素与物质记忆要素建立城市记忆运行链,从而提升历史街区的活化,形成一种关注街区文化延续与良性创新的记忆建构方式。
二、城市记忆要素姚衙前历史街区的记忆传承分析
(一)街区历史背景
姚衙前历史街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旧城区以北,处于章江和贡江交汇处的河套老城区中心位置,其占地约十六公顷(图1)。据史料记载,姚衙前历史街区在宋朝时期就已全面形成,明清时期的私人宅邸大多集中于此,并存有数量众多的民宅和店铺等建筑遗存,现存的宋、明、清各代历史古建筑和古街店铺都基本保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百年前此处因贸易往来而商贾云集,是古赣州繁华之地,也是当地达官贵人居住场所,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商业步行街区,它不仅承载了当地传统经济生活和城市功能的延续,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图1 姚衙前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分(作者自绘)
(二)非物质记忆要素
1.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
赣州姚衙前历史街区文化潜质非常深厚且历史悠久,其中不乏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习俗,挖掘其作为激发街区活力元素的潜力巨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戏曲、饮食、建造工艺等多种类别,如赣南采茶戏、客家菜、福寿沟建造技艺、方言民谣等,这些多样性文化反映了当地颇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此外还有传统的客家民俗表演,如打黄元米果、踩街、舞龙舞狮等(图2)。在传统民俗文化方面:赣州居民因受客家习俗的影响,还特别重视立春吃春卷、立夏吃米粉肉、中元祭祖、重阳吃薯包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姚衙前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浓郁,其传统民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彩,可从中选择具有特色的元素作为介质,既能激活街区活力,又可以使这些非物质性的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唤醒民众的文化记忆。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图源网络)
2.街区功能业态
据同治《赣州府志》记载,姚衙前历史街区有着商业、居住、教育、娱乐等多元化的功能性业态,包括戏院、客栈、酒肆、造纸、染布等店铺,是当时最繁华的平民百姓的文化娱乐场所。其中,“攀高铺”是有着学究意义的街道,因靠近码头和府学,其地理位置优越,商铺众多,多是为参加科举的考生提供住宿的客栈,故美称“攀高铺”。随着府学的迁变,以及八股文的衰退,“攀高铺”街道百年来不仅没有扩大,它原有的浓厚的文化与商业氛围也失了氤氲。如今,街区的功能业态主要以居住、商业为主,桥儿口巷和攀高铺巷为街区内主要的商业集中区域。街区的商业功能呈现单一趋势,与当地住户的日常所需产生断裂,无法得到需求上的满足。根据街区的传统特色文化和现状进行分析,改变现状街区的功能业态,使功能业态逐步呈现多元化,从而对街区生活环境和历史氛围进行再营造。
(三)物质记忆要素
1.建筑特征
赣州姚衙前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大多在明清及民国时期建成,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具有代表性历史建筑的有姚衙前71号、米汁巷2号、嘶马池1号等。街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天井式院落为主,居住秩序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尊卑有序,家族的社会地位呈现在建筑建材以及体量的标准上,其建筑风格基本遵循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形式,形似九宫格格局,一种厅为核心的十字轴空间结构,横纵均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扩展,整体追求简朴之风(图3)。天井式民居中的入口大门在整个建筑中有着重装饰的效果和艺术处理的作用,是其着重处理的节点空间之一,现因长时间无人修缮,构件风化严重。建筑整体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框架体系(图4),屋顶为坡度不大、形式简单的两坡屋顶,多用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既与两坡屋面相互协调,又幻化出千姿百态,极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图5)。院墙的材料一般采用砖木、夯土、红砂石、河卵石等,房屋外墙面只起维护之效,但也充分发挥了材料的质感。
图3 攀高铺58号天井式民居鸟瞰图及入口装饰(图源网络、作者自摄)
图4 穿斗式木构框架体系(作者自摄)
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木结构易受腐蚀以及当地居民陆续搬迁,未能得到良好的修缮,导致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传统民居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记忆遭受到了现代违章搭建的损坏,新旧建筑形式不一,风貌特征也略显不协调,但也丰富了街区带有市井气息的生活化的场景记忆。按照历史建筑不同程度的受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手法,挑选信息的关键点进行留存,维护街区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保护历史信息的原真性。
2.街巷肌理
街巷整体呈现为前窄后宽,呈“喇叭”状,古街巷依照街区的地势和周边房屋的走向而建,弯曲多变。姚衙前历史街区街巷分布最明显的特征是街巷特别多,街区内共有街巷20余条,它们独特的名字和它们构成的错综复杂的街巷网络正是赣州独特风貌的体现[6](图6)。街区内巷道交叉形态多样化,相互连接与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系统,从平面上看,可以分为十字形、丁字形及人字形等空间序列,不仅将各街巷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街区内部形成了一种连贯、完整的空间形态,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视觉走廊”,将周围的巷道与街区联系起来,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整体街巷的DH值在1∶1和1∶2之间,空间感受较为亲切舒适,街巷空间中还常有一些节点与转折,增加了空间的私密性和层次感。其中,姚衙前巷的弧形街巷的特征甚是富有律动,整个街景沿着空间的曲形轴线依次展现,为街巷空间增加了趣味性(图7)。姚衙前巷的历史建筑的分布主要依托于街巷网络,其走向结合弯曲的地形趋势,排列规律而富有变化,是街区记忆的印证。
图7 弧形的姚衙前巷(图源网络)
姚衙前历史街区中数处街巷交汇口都有多层现代居住楼房,街巷界面受损,不能良好的反映传统风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例如姚衙前巷、嘶马池巷、纸巷等。另外,街区肌理比较紧密,建筑物的排列也较为紧凑,并没有宽敞的绿地空间,仅有少数几个小型的街道绿化。
3.公共空间
(1)景观——古树名木
姚衙前历史街区目前缺少公共绿地和规整的路边绿化带,街区外围的人行道上只分布着一些少量的树木,而街区内的一些空地则被居民用来搭建违章建筑或停车。在历史建筑的庭院内或其周围还发现古树与其他绿植仍被保留着。这些残存的古树绿植,不仅能将建筑周围的空间环境分割开,还可以转化为积极空间,使人驻足休憩。然而,街区的绿地空间需求仅靠现存的树木绿植还远远不够,需要拆除私搭乱建所占用的地块以及利用其他闲置的区域,再结合现有的树木形成良好的绿地空间,以促进街区的历史文化气氛,改善街区的居住环境质量。
(2)古井——东园古井、凤眼井
东园古井始建于宋代,原名东园前井,得名于明代总兵姚玺私宅东花园前(姚衙前1号),掘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井沿由整块巨型花岗岩凿空而成,直径约180cm,井底套着的一口小井,是为泉眼(图8)。凤眼井位于景凤台巷,其原是景凤山庙里的井,凿于唐代,因井壁由四条环状条石,两两相对构成凤眼状而得名。东园古井和凤眼井至今仍在使用,常见周围居民在此处洗衣洗菜、唠家常,是姚衙前历史街区中重要的活动空间。井沿被磨得溜光锃亮,这是岁月的痕迹,它滋养着了一代又一代的老街坊,并见证着这一带的历史变迁。
图8 东园古井(作者自摄)
姚衙前历史街区现有的公共活动场所较少,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街区内两口古井所在之处的环境也较为堪忧,整体景观视觉效果一般。加之古井周围的风貌破坏严重,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无论是百年古树,还是仍在用甘洌的清泉服务于人们的古井,都承载着赣州居民的历史记忆。因此,合理地将公共空间、街区特色与历史记忆元素相结合,是塑造街区活力的一个重点。
4.街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姚衙前历史街区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价值明显,街区可挖掘的记忆载体元素颇多。其自古就是一个商业极度发达的地带,历史上拥有着丰富的业态,并且给当地居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近年来,随着历史街区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赣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保护这一历史街区,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现存如下问题(图9)。
(1)街区业态缺乏活性,文化利用不足
街区内的业态呈现生活化的特征,且趋于单一性。在靠近街道的商铺,大多数为居民零售店、餐饮场所等,业态相对较为低端。商业主导的经营模式和业态分布正在进一步侵蚀传统文化,导致街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保护程度相对较低,使人们难以充分感知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未充分挖掘姚衙前历史街区所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价值,业态与街区整体历史形象的融合程度不足。
(2)历史风貌参差不齐,建筑街巷受损
赣州气候潮湿,部分以木结构为主的历史建筑朽烂不堪,或成危房。部分街巷及建筑有外立面饰物脱落情况。此外,一些新建筑的界面修复和重建未能延续街区的整体历史特征。为了增加停车空间,部分街巷采用了无规律的节点扩宽以及不同的铺地材质,这种修补做法不仅影响了空间逻辑,也破坏了人与街巷的体验感。这些问题造成了街区历史风貌的残缺不全,文化记忆要素的流失,以及损害了街区空间界面的真实性和历史性。
(3)空间节点功能匮乏,环境脏乱混杂
街区内部违章建筑现象较多,公共空间不断受到侵蚀,重要空间节点的历史场景逐渐消弭,缺少维护管理,空间环境日渐混乱与失序,不利于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塑造,以及记忆形象的留存。个体对社区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确实离不开社区的环境建设,社区环境建设越人性化,服务理念越超前,居民的满意度与归属感越强[7]。积极完善街区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激发街区活力和延续其风貌特征,从整体层面实现提升。
三、城市记忆视角下姚衙前历史街区活力营建设计策略
(一)业态与文化相融合,丰富记忆途径
维持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氛围是历史街区活力营造的关键,不断开发提升传统院落所具有的居住和商业混合功能,更好地利用建筑,集中改造和更新零散店铺,激发街区活力。根据街区内的业态功能,融入多样性元素,如贸易、旅游和展览等,并在商业布局上,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根据周边社区居民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围绕特色街巷空间重点打造,展示街区历史文化特色,丰富街区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传播本土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导业态,领略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再兼顾其他类型功能业态,如休闲、娱乐、创意办公、文化传播等,以此形成多元化综合体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街区中的传统文化,结合民俗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来达到场景再现激活与沉浸感的塑造,并选择合适的空间供展览或游客参与体验,从而形成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攀高铺巷设立非遗工作室,提供技艺体验课程、体验场所和文创购买平台,利用多样化的趣味体验服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传统文化知识获取的渠道,从而实现非遗的高效宣传。同时,结合游客需求及旅游活动特点进行内容策划,打造非遗特色项目,丰富游玩路径。此外,致力于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现代数字媒体相融合,通过官网网站、公众号、小红书和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的建设,提升非遗文化的知名度。
(二)修缮历史建筑风貌,引导记忆再现
凯文·林奇曾说,“保留建筑实体,其实是保留当地文化特有的连续性”[8]。既有建筑、街道空间早已成为居民亲切熟悉的环境,在更新实施中,不轻易拆除,保留人们熟悉的环境,再现遗忘的记忆,可使情感有所寄托,历史有所延续[9]。依据历史建筑的功能、形式、空间上的联系和地段自身的特殊性的要求,分成不同的层次给予保护、留存和整治。保护历史建筑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对街区传统风貌的延续及其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存留较好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工作,尽可能保持建筑的整体历史风貌特征,延续其原有韵味。历史建筑大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修缮时需要尊重历史风貌,不应过于翻新,在那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建筑中,修缮只需要进行小规模维护即可。修缮方式可以采用渐进式和多元化的方法,以尽可能恢复建筑建造年代的特色。如被列为保护建筑的嘶马池1号,对其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秉持尊重历史建筑原本的风貌特征,保留建筑整体框架结构,替换被侵蚀的墙面青砖以及破损的建筑构件装饰,对建筑立面的门窗进行修复(图10),拆除破坏历史建筑的违章搭建,最大限度还原历史风貌,依据历史建筑建造年代的特征要素对其保护修缮,为历史建筑注入新活力,使其焕发出崭新生机,进而更好地重现街区的传统历史文化。
图10 嘶马池1号修复后效果图(作者自绘)
(三)街巷肌理风貌优化,营造记忆氛围
统一街巷空间的整体风貌特征,保护原有街巷尺度与转折关系,处理好空间的转换,保证景观之间的连续性,保留街巷内多处古树名木,在设计中融入环境元素,增强居民和游客的视觉体验。对已经被破坏的街巷肌理进行局部修补,在沿街立面风貌维护上,根据历史建筑的墙体风格控制周围其他庭院墙体的高度、样式、颜色,可运用当地特色的传统符号、粉饰、材料对街道进行立面整饰。街巷的铺装应与传统风貌相适应,整体色调协调统一。在选材时,应优先选用当地传统材料,同时也要考虑不同街巷空间的使用功能、主次和重要程度进行差异化选择。例如,可以在主要街巷采用卵石和青石板铺装,而其他街巷则可以使用砖石铺装。历史街区街巷环境要素应符合传统风貌,街巷两侧的路灯、垃圾桶、道路指引牌和市政工程设施应该从尺度、形式和图案等方面符合街区的特色,以此体现姚衙前历史街区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魅力(图11)。另外,合理划分街巷区域,最大程度地展示保存风貌较好的历史建筑。在尊重街巷原有的比例尺度和肌理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梳理与优化,严格控制车辆通行,在道路两侧或入口处增设停车位,拆除道路上的违建物,以此来满足交通需要。这些措施增加了人群流量以及流动性,营造街巷的空间记忆,让姚衙前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能够再次真实完整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图11 街巷修复后效果图(作者自绘)
(四)空间节点意象关联,重塑记忆场景
空间节点是整个公共空间的活跃因子,人们可以在这里聚集、停留以及进行各种活动,容易引发人们的注意并使其产生深刻印象。节点中的标志建筑不仅是街区的象征,也是记忆者在街区内建立方位感知最有效的记忆元素。如东园古井、姚衙前巷、攀高铺巷、嘶马池巷等是街区“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居民记忆中街区的重要定位点,人们往往聚集在关键的节点空间,而这些节点对于提高街区活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突显带有重要记忆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以及标识系统来实现。以东园古井为例,其作为街区节点的公用设施除自身修缮之外,更需要注意东园古井的构筑物不同朝向以及流线空间的特征性和差异性,从而可以提升构筑物的方位指向功能,适当增加景观小品,丰富景观层次,打破街区的沉闷,并活跃附近的环境气氛,多元化的物质元素更符合记忆者自身本能的记忆方式(图12)。在东园古井所在的休闲场所空间也可适当增加娱乐旅游的体验设施,如设立古井名称的石碑,刻有古井历史的讲解牌,运用当地材料的座椅等设施。加强东园古井的标志性以及人群对街区的印象记忆,延长人们在街区停留的时间,提供一个日常交流和追古思今的公共场所,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充分挖掘场地资源,为周边社群提供服务,形成充满活力的街区地带,以此显现出节点空间场所的凝聚力,为记忆联想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也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感,丰富整体景观。
图12 东园古井修复后效果图(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