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全力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举措研究
2023-12-12张丽岩周想想
马 健,孙 昊,张丽岩,周想想
0 引 言
苏州作为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城市,其行政区下辖的昆山、太仓、相城和苏州工业园区都是此次对接虹桥枢纽的必过城市,这些城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和陆路运输条件,可以为虹桥国际枢纽承担陆运与海运的辐射能力。
苏州对接上海虹桥国际枢纽有利于区域资源集聚和优化能力提升,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要求。2018 年提出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2021 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苏州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城市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包括苏州在内的周边城市协同发展。苏州在新时代下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1]。
本文通过分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苏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准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的着力点,由此制定相对应的优化对策。根据苏州与上海的发展现状对比,借鉴国内外经典枢纽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对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
1 枢纽建设理论分析
1.1 区域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以区域内的分工和合作为基础,通过各地区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流动,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它的本质在于减少交易费用,推动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促进资源的最优分配[1]。
结合近年来苏州和上海的交通发展状况,两城在高铁、高速网络体系互通基本建设完毕,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苏州与上海通勤效率大幅提升,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再加上各项基本设施的日益完善,早已实现了苏州地区与上海间区域的一体化。
1.2 城市竞争力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认为资源及要素总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其配置原则,因此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在竞争资源和要素时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收益率,即资源与要素配置收益率高的城市更具有竞争力。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的本质就是吸收上海枢纽建设过程中自身外溢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2]。
1.3 公共管理理论。对接枢纽经济与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的关系重构和资源重置强烈相关,其中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域公共治理方面发挥驱动作用。公共行政理论认为,要充分利用公共利益、媒体、环境、民主规范、民众需求等多种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激励功能。基于此,在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要发展负责任的政府,就要考虑绩效和效益之外的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就业、环保、教育培训、民众参与度等社会综合发展因素,并通过构建综合发展模型,对枢纽建设做出科学指导[1]。
在虹桥国际枢纽建设之际,处于枢纽北向拓展带首座城市的苏州应抓住时代机遇,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如图1 所示),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全新的枢纽经济发展路线[1,3]。
图1 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苏沪枢纽交互示意图
2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及启示
2.1 国外典型交通枢纽案例分析。以国外法兰克福综合交通枢纽、戴高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等为例,可以发现国外综合国际枢纽都是工商业中心或是金融业中心,周围分布着完善的交通网络,给予枢纽地区较为方便的出行选择,这也是上海虹桥国际枢纽的建设参照。
2.2 国内典型交通枢纽案例分析。以河南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例,郑州市是全国信、航、铁、公兼具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航空、铁路、公路3 种运输方式构建而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地处京广陇海这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交接点的郑州高铁枢纽,是连接东西与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要道,承担着“铁路心脏”的功能。
2.3 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研究启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首座将高铁、航空、客运等结合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服务对象、辐射范围、产业分类、功能划分等区域与国外的典型枢纽有所不同。针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进行研究,为苏州所在的枢纽北向拓展带的建设提出理论基础,也为以后的实际建设提出建设方面的建议[5]。
3 苏州全力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着力点与难点分析
3.1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现状分析。虹桥国际枢纽从一开始建设以单一交通功能为主的交通枢纽到现在与长江一体化步入新时期,导入区域功能,打造了新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功能部分是由机场、高铁站、磁悬浮站、东西交通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等构成。虹桥枢纽对外交通运行的硬件设施均都已建成,铁路和航空旅客运量已突破设计规模,如图2 和表1 所示。
表1 2018、2020、2021 年枢纽对外旅客客运量与规划对比表
图2 2014—2021 年枢纽对外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年)
3.2 苏州对接虹桥枢纽现状分析。目前,苏州拥有铁路、公路和内河三大运输枢纽,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航空运输的空白,并初步形成了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运输网络。各种类型的枢纽都有。但是,目前苏州市铁路运输系统中存在着三个需待完善的点:一是铁路运输网络的发展不均衡;二是运输系统之间的互联和整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三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枢纽节点功能和业态不相适应。
3.3 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的难点分析。由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发展,苏州与上海之间的城市紧密度越发紧实,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教育行业、医疗保险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联系,而且上海和苏州之间有着极度深厚的历史渊源、互联互通的交通、相互接壤的地理位置,这些都是苏州对接上海虹桥国际枢纽的有利条件。但是目前由于苏州和上海之间存在行政体制壁垒、科研创新水平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差距等都给苏州对接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建设造成了障碍[6]。
3.3.1 行政体制存在壁垒。与上海执行的经济对外贸易政策相比,苏州对外执行的政策自由度与效率相对较低,两个城市之间的行政体制壁垒较为严实。具体表现为苏州与上海的政府只在当地进行自己的城市形象宣传或发展,并没有去往对方所在地进行宣传,苏沪一体化的格局并没有完全形成。
其次,两个城市的落户政策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上海的落户有如下政策: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 年,以及用人单位引进符合本市紧缺急需的国内优秀人才,在沪工作稳定的人才,专业(业绩) 与岗位相符等法定情形下,可以依法取得上海市户籍,而苏州的人才落户则更为灵活简单。这也导致上海的人才并不想流向苏州,苏州的人才不能享受到上海的福利待遇。
3.3.2 科研水平存在差距。苏州和上海都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行政等级与国家战略的突出,上海的高校数量与质量都远远高于苏州。985 院校上海就拥有4 所,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而211 院校更是多达10 所,反观苏州仅仅拥有一所211 本土院校,其余大多数为外地在苏建立的研究院。这也导致苏州在对接虹桥国际枢纽建设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动力不足,表2 是苏州市和上海市2022 年财政支出和社会科研财政性投入金额对比,从数据中总结出了苏州市在科研创新方面与上海的差距[7]。
表2 2022 上海与苏州财政支出与科研投入比较
由表2 可知,2022 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8 431 亿元,是苏州市的3.09 倍;而社会科研财政性投入却是苏州市的8.13 倍。由此可见上海对于高新技术与科研成果的投入的决心与魄力。但这也导致了上海高新科研企业对搬迁至苏州难度很大,也让苏州难以获得类似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新型材料技术等高端产业。
3.3.3 城市配套存在不足。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上来看,苏州和上海都拥有完善的交通设施,但是由于国家对于上海经济的侧重,上海拥有两座大型国际机场: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而反观苏州,截至2022 年苏州市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机场,唯一的机场还在张家港市,给对有航空出行需求的旅客带来了不便,这也侧向反映了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建设在配套设施方面具有一定的落后性[8]。
4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州对接虹桥国际枢纽的对策研究
苏州将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努力构建以服务虹桥国际中心北延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为战略目标的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提升枢纽经济功能,走出苏州独有的经济发展路线,具体措施如图3 所示。
图3 苏州对接虹桥枢纽举措建议
4.1 打破行政壁垒,加大资源倾斜。苏州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上海的引领,正是基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此苏州在对接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应围绕人才引进、科研创新、体制机制、高新技术等核心要素,出台一系列的有利于接轨上海国际枢纽的举措[9]。
4.2 对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链延伸。枢纽北向拓展带的建设势必会带动沿线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延伸,产业的升级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重新分配问题,苏州应该抓住枢纽北向拓展带带来的产业机遇,以错位互补、补位发展的大姿态融入虹桥国际枢纽的建设中,加快苏沪一体化的产业协同与合作[9]。
4.3 提高交通枢纽建设。为了更好地提升交通运输功能,构建航空、水运、公路、铁路的综合交通运输布局,实现枢纽网络的互联互通。苏州要加快国际机场的建设,实现在国内航空领域运输的零突破,要扩大运输节点空间,进一步完善后续节点原有功能。还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使交通枢纽与开发区、物流基地在业务和功能上实现互联互通,将交通枢纽与相关产业相融合,创新物流枢纽功能[10]。
5 总 结
苏州可以借助由枢纽北向拓展带所带来的交通互联、科研互助、人才流通等各种有利因素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技术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圈和产业链,进一步健全苏州城市配套功能,使承载上海虹桥国际枢纽的资源外溢和技术扩散的功能更加健全,从而进一步提升苏州产业能级与创新优势,促进苏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