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桐庐县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3-12-12龙佳燕金成瑞朱义仁

商展经济 2023年21期
关键词:桐庐县桐庐红色旅游

龙佳燕 金成瑞 朱义仁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浙江杭州 311508)

1 引言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置严州;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1949年4—5月,分两县解放,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1960年5月又废富阳入桐庐,并隶属于杭州市。1961年10月复置富阳县,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继续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赓续红色血脉。”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门集政治、教育、观赏为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是革命教育的延续,也是红色精神的培育,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桐庐县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境内共有省、市、县三级1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文以浙江省桐庐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寻桐庐县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包含管理体制不畅通、配套设施设备不足、展现形式单一、开发项目单一等问题,通过桐庐县政府文旅部门组建专门的项目团队对点解决的方式,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共同推进桐庐红色旅游的创造性发展。

本项目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桐庐县境内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深入探寻现行旅游发展模式下的不足,进而组建相关项目团队进行对点解决、推进、发展、提高。并联合桐庐县相关发展部门和景区单位,以高质量红色旅游模式和互联网传媒各项联动数字化发展为建设重点,对多产业进行投资开发,携手推动桐庐县发展沉浸式红色旅游。

2 桐庐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桐庐县是一所具有浓厚红色革命历史背景的县城,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子陵钓台碑园和桐庐金萧支队纪念馆、桐庐县叶浅予艺术馆等4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假期备受游客青睐的“打卡”地。2021年4月15日,桐庐县正式发布桐庐红色精神谱系和8条红色研学线路,深受游客欢迎,足以看出桐庐县是一座具有发掘潜力的红色旅游资源旅游地。

2.1 发展现状

2.1.1 政府大力支持

“先保护、后发展、再创新”,在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桐庐县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沉浸式红色旅游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制定了《桐庐县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桐庐县振兴旅游休闲产业五年行动计划》,激发了当地文旅产业的活力,促进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桐庐县人民政府除了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发展红色旅游,2023年3月10日,桐庐县发布了《桐庐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政策指出,必须围绕三大战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每年统筹安排文旅体产业扶持资金不少于1600万元,用于支持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财政扶持,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迭代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细化财政分类扶持政策,提升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绩效;严格财政扶持决策程序,明晰工作职责,强化财政扶持资金绩效的评价和审计,规范财政扶持资金有序使用。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加快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进程,使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推动桐庐县红色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2.1.2 景点分布小而散

桐庐县旅游资源共有69处,其中,自然资源13处,人文资源56处,包括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家。由于桐庐县全县地势自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而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高峰,故全县境内红色旅游景点如严子陵钓台碑园、桐庐金萧支队纪念馆和叶浅予艺术馆等由地形地势割裂而分布小而散,难以建立系统坐标联系,收到最大旅游观景效用。

2.2 数字化结合发展

2021年以来,桐庐县新合乡抓住建党百年契机,在强力推进“红色新合难忘金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还着力研究红色资源数字化展陈,重点打造“线上线下”完整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产业链条,因地制宜探索红色旅游数字化改革发展新模式,完成了5G信号覆盖及“一馆十旧址”数字化展陈提升和影视化场景还原,还创新研发了“趣新合”应用场景。借助“趣新合”应用场景,新合乡将建立起全域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旅游数据实时掌握、安全风险精准研判、旅游服务功能优化、产业联动平台搭建,进而拉长旅游产业链,持续扩大旅游综合效应,探索革命老区实现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助力美丽乡村3.0建设。下一步,新合乡还将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填充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更全面的数据资源,为游客、商家、政府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精准的服务内容,探索“数字+红色文化”赋能助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2.3 革命精神传承

梳理桐庐红色精神谱系,重走桐庐8条红色研学线路,涉及金萧支队革命历史、桐庐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钟山“吴宅之战”等多个革命遗址、旧址,涵盖“梅蓉精神”“南堡精神”“快递精神”等多个学习主题,参与“进行一次现场宣誓、聆听一个历史故事、诵读一段文献史料、观看一部纪录影片、参加一次场景体验、进行一项互动教学”活动,提供实地学习和现场教育阵地保障。

桐庐县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且还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桐庐县抓住机遇,立足当地生态优势,跻身全省60个重要红色景区名单。在金萧大队纪念馆旁修建“雪水云绿”茶艺馆,打造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茶乡旅游”路线。从金萧支队纪念馆到茶叶艺术馆,已经成为当地红色旅游路线的重要枢纽,促进了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其吸引力、竞争力和市场可持续性,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政府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将红色精神与旅游产业高度结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 存在问题

3.1 管理体制不畅通

桐庐景区有着多个主管部门,部门之间互不隶属、各自为政,景点也分布在不同的村镇,政府主体往往忽视景区间的差异,对风景区的开发思路、建设标准不一致,阻碍了生产要素跨景区流动,难以在桐庐县境内形成一股合力,旅游整体合作开发程度较低,这些因素不仅限制了桐庐县红色旅游的发展,还影响了整个景区的发展。

3.2 配套设施设备不足

桐庐县虽然是一个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但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外向依存度较低,交通及其他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落后,可进入性较差,集群性弱;再加上缺乏广告宣传和项目资金,市场知名度较低;单一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导致桐庐县红色革命老区的自我发展机制和自我更新能力缺乏。随着新时代红色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各个红色景点观览区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极大制约了桐庐县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3.3 展现形式单一

桐庐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基本是以传统平面、静态形式的展示为主,如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讲解员缺乏应有的知识储备和讲解技巧,存在讲解枯燥乏味、语言生硬、死记硬背和讲解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对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吸引力不大,难以满足新时代游客对精神文化层面标准提高的需求。加之许多红色旅游景点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千篇一律,降低了其经济利用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

3.4 开发项目单一

随着红色旅游发展进程加快,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争相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缺乏区域性的统筹规划与开发概念导致缺乏地方特色和产品内涵,重复度高,红色旅游形式简单,内容枯燥,降低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挖掘。

桐庐县对红色旅游景区的资源开发仅停留在表面,红色旅游的游览项目不丰富,产品结构不合理,游览内容过于单调,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内涵,未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和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将桐庐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特色环境资源相结合,缺少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景观旅游、休闲避暑等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游览桐庐县的主要红色景点时参与度不够、停留时间短,无法形成绵长的旅游产业链,也无法促进桐庐红色旅游产业纵深发展。

3.5 产业集群规模小

桐庐县红色旅游景点小而散,游客在每一小景点的观景时间较短,没有有效建立起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景点后续延伸产业发展,例如,在2016年前的芦茨湾,江浙沪来游玩的旅客通常只能停留1~1.5天,而现在芦茨慢生活产业体验群成功建立了游客、登山、观景,以及和其他景点的联动,游客通常能够停留3天以上,给当地的民宿产业带来了大量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 桐庐县发展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4.1 技术可行性

桐庐县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充分调研、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新的旅游模式。招募科技型专业人才驻桐融桐,开发并运用新时代科学技术高科技产品,让游客从感觉和认知逻辑的角度体验当地的红色文化,支持5G和数字虚拟技术(VR)的历史全景和实时图像直播,让游客随时随地回到互联网上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场景,加深对触摸系统和认知逻辑革命精神的理解。桐庐县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为学习、交流、教学开发了新的平台,也为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播和教学提供了新途径,在增加游客体验的同时更好地宣传了红色文化。

4.2 资源可行性

桐庐地域资源优势明显,位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更位于江浙沪产业集群内,市场人群较为广泛,加之现代交通和桐庐县内交通设施等的完善,更便利了其他区域的消费群体来桐旅游。此外,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桐庐县升级资源展现形式,利用现代声、光、电手段呈现现实与虚拟交汇的科技影像汇,通过视觉影像营造出立体影像,在体验感上赋予消费者超值体验。同时,还在视觉效果传播与画面宣传传播上,远远超出传统旅游项目的传播半径,提升了桐庐景区的消费吸引力,市场前景良好。

桐庐县可通过组织大学生红色研学体验,开展多项红色专项体验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各项活动中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探访红色资源载体,如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纪念馆、学习先烈事迹等,深入挖掘并整理桐庐红色资源信息上交至桐庐县,桐庐专家团队整合桐庐当地红色资源的同时,探寻现行旅游发展模式的不足,进而团队点对点解决、推进、发展、创新桐庐旅游模式,并针对桐庐县不同的红色背景和当地资源配置,与相应景点负责人充分沟通,共同打造适合当地的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4.3 市场可行性

随着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重视,红色旅游成为老城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国内旅游业的新亮点。在党中央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实现了10倍增长。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但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红色旅游表现出较强韧性,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中国红色旅游收入逼近4000亿美元。2021年一季度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028%,2021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68.8%,“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76%。

可以发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红色旅游依然强势不减,呈现稳中向好趋势。2022年红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5.4%,达13.24亿人次,景区综合收入增长18.3%。预计2023年,红色旅游累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疫情放开后,国内外旅游更是呈爆破发展态势,市场需求强劲。

4.4 经济可行性

中央财政对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我国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文旅融合的新焦点、文旅产业的重要板块。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高达60亿元。桐庐县人民政府也对桐庐旅游发展给予大量资金支持。2023年3月10日发布的《桐庐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旅游景点根据项目引进、创新发展、传媒营销等情况分等级给予1万~100万元的补助或奖励,为桐庐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政策和经济支撑,激活桐庐县红色旅游市场主体的自主自觉性、创造创新性,为其打造红色旅游新发展模式提供不竭人才来源和经济支撑。

5 桐庐县发展红色旅游的策略

5.1 红色旅游,绽放桐庐

桐庐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通过走访发现,桐庐县的分水镇、富春江镇、钟山乡及新合乡共有6项重要事件、4项重大战斗、4项重大精神、6位重要人物、12处红色场馆等,共同描绘了桐庐县红色革命精神谱系。桐庐县应发挥资源丰富优势,构建桐庐旅游产业与延伸产业及乡村振兴之间的坐标体系,找准最佳选择,加强各大旅游资源间的流动,通过深入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将其内容相近、地理位置相同的红色景点进行资源创新,成立新的旅游品牌,从而进一步推广桐庐县红色旅游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并在高校研学、精神培育等文旅领域深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打造桐庐新的红色旅游模式。

5.2 整合资源,集群发展

桐庐不仅有红色资源,还包括众多拥有优美自然风光的古村落、古建筑,如梅蓉村、深澳古村和瑶琳镇等,桐庐县可以整合县内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景点内涵、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将红色旅游的主题融入桐庐本地,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新的红色文旅集群。发挥红色旅游的引领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如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相结合,游学合一,由此链接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项目,科学合理地将地域相近的旅游景点囊括进一个新的红色旅游集群,避免旅游发展的庸俗化、单一化,构建起桐庐整体的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坐标协调体系,形成各集群的独特标识,集群式地发展能够激发各旅游景点的活力,促进景点个体创新,使集群整体受益。

5.3 人力资源升级,改善区位条件

桐庐红色旅游还应积极融入新时代科技元素,吸引新时代青年人才、专家团队、旅游招商项目等入驻,促进本区域内的人才资源升级,为桐庐红色旅游发展决策、推进、创新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2]。还要善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家团队研发的数字手段,将旅游资源背后的内涵可视化,如革命历史VR重现、地方文化讲解等,创新其展现形式,达到观览效果最大化。此外,桐庐县政府应抓住旅游产业发展契机,积极号召村民共同打造红色旅游产品、扩大旅游产品链、延长景点停留时间,同时带动景点沿线和周边消费,促进乡村振兴进程。同时,还要完善桐庐县内交通、住宿和通信等旅游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区位条件,为桐庐红色旅游发展赋能加注。

5.4 畅通管理机制,激活地域发展

在桐庐县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管理系统,将桐庐县内所有旅游资源分类整合、编码入库,例如,以产业集群为区分,分别以A、B、C等编码,集群内所包含的小景点、可发展的延伸产业再以数字或其他字母进行编码,又在集群A中形成可抱团发展的小团体,以该方法一法同治,促进桐庐县红色旅游集群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还能在发展中带动周边地区和居民发展致富。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跨部门的联席会议或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通过协调解决问题和制定共同的政策,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各旅游集群在同一决策部门的指引下创新发展,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推进桐庐地域发展。

6 结语

本文在笔者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桐庐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实际提出解决措施,解决桐庐红色旅游发展管理体制不畅通、配套设施设备不足、项目单一、产业集群规模较小等问题,探寻出一个桐庐县新的红色文旅发展模式,为桐庐县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提供一条可参考的目标路径,同时为革命精神传承、时代精神培育、中国文化构筑升华提供一个新的路径选择,对其他地域推进旅游行业发展、红色精神传承创新有其现实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桐庐县桐庐红色旅游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操场上真热闹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桐庐县:科技编织“桐庐梦”
桐庐县完成34个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