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现性研究
2023-12-12李敏
李敏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已经实现了沿海开放、沿边沿江开放,如今内陆省份的深入开放也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在内陆地区建设改革开放高地,依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山西将“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转型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同时积极构建内畅外联的开放新通道。山西省发展成果、政策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十分明显,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前景可观,但也应注意到这绝不是一时一事之需,而是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顶层设计上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需、发展之需的体现。
1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内涵和必要性
1.1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内涵
由“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构成可知,其概念主要由“内陆”“开放”“高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首先,内陆指不沿海、不沿边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近年来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其次,开放指的是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既包括开放,也包括发展。在开放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商品和服务等,可以较为自由地跨区域流动,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最后,由于该地区拥有相较于其他地区在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绝对优势,使得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能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因此,高地一般来说是该地区发展较好的区域,而且对于该区域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要有一些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且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从而为开放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产业和吸纳效应,利用对外开放政策,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与周边地区和国外地区进行密切经济合作和交流,进而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行为,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新发展。
1.2 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必要性
第一,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中国实现全面开放的应有之义。中国的开放格局逐渐从沿海向内陆延伸,不断呈现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空间布局。从对内开放的角度看,我国内陆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推动内陆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这意味着内陆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可以拥有更多外部发展机遇。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在撷取资源、获得市场信息以及进行对外贸易等方面比内陆地区更具不可忽视的优势。内陆地区是全面开放的短板和弱项,提高内陆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是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效率、改善开放布局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推进全面开放的应有之义。
第二,内陆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的动能已明显减弱,劳动力、土地、资金等低成本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渐衰退,传统的技术进步和对外合作方式急需调整,双循环发展格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提出的新发展思路。内陆地区开放基础较弱、起步较晚,再加上国际社会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是冲击了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建设。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陆地区是关键,进一步释放内陆地区开放的潜力和动力,主动加快内陆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推动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循环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第三,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建设内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新发展道路,建设新的产业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为内陆地区加快发展的新方向。这一建设过程体现了正理性思维和协调性思维,在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的前提下,推动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这是弥补短板和发展长项的科学结合,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全球范围资源配置,深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和合作,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2 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困境
2.1 开放平台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
开放平台建设和国家的体制机制是内陆地区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保障[1]。近年来,山西提出积极申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与自贸区政策叠加效应,保税区、开发区建设等都获得了巨大成果,但对外开放依然存在开放平台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首先,缺少对外开放的典型平台。自2013年9月以来,中国已经分六批批准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山西四个邻省中有三个有自由贸易区,中部六省中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也拥有自由贸易区,而山西省缺少自由贸易区,势必会缺失较多的发展机会,影响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其次,开发区聚集效益弱。山西省开发区数量在中部六省中排名最后,而且开发区对外开放中的影响力不够,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路者”、招商引资“顶梁柱”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最后,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不足,开放平台发展合力难以形成。山西省对外开放平台发展不充分,批准时间不同,而且分布零散,行政属地不同,缺乏省内具体部门的协调,各方的开放信息和资源难以共享,难以形成“1+1+1>3”的工作合力。
2.2 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山西省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过程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首先,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矛盾。2016年以来,山西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均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但出口总额远高于进口总额,进出口滞后,制约着山西省开放性经济的发展;其次,对外贸易集中度过高。山西省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2016—2021年均占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服务贸易等其他贸易则发展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西省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最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山西省作为中部城市,中部地区目前尚未建立统一协调的合作发展机制,内部竞争多于协调与合作。山西省内部对外开放水平也参差不齐,太原市进出口总额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21年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3%,其他地区明显滞后。
2.3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持久核心竞争力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区域,长期依赖资源发展会产生“资源陷阱”,导致“资源诅咒”,带来产业结构单一、缺少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首先,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速度过低。山西省依靠煤炭资源获得了巨大利润,使得创新性的新兴产业遭到了忽视,最终造成了山西省单一的产业结构、创新性产业过少以及开放方式的匮乏,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山西省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其对外开放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其次,山西省非煤产业国际竞争不足,引资同质竞争激烈。由于山西省传统的重工业产业链长、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使得山西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定位较低,在竞争中越来越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需求。
2.4 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外贸主体竞争力弱
从国际角度来看,山西省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首先,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萎缩,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突然出现的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消费和投资缺乏新的热点,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尤其是新型大国,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境、改善收支平衡,抑制了进口需求;其次,外贸主体竞争实力在新型经济体的追赶中偏弱。一些新型经济体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成本,这些国家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完善园区法制化建设、重视配套设施的完善,同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信息技术支持政策吸纳发达国家前来投资,推进了产业转移,实现了对外贸易发展。对山西省而言,外贸主体参与竞争的实力、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山西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现性
3.1 发展成就:为山西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造就物质基础
首先,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大,外贸发展势头强劲。一个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几个指标来体现[2]。在对外贸易方面,山西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量持续扩大,上升态势趋稳,2021年,外贸进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8.08%。在利用外资方面,2021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0.13%[3]。在对外投资方面,投资总额2021年增长速度为7.3%。
其次,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调整速度加快。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山西省开始逐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同时,山西省政府也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传统行业的环保治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水平;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等等。
最后,对外贸易合作增多,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山西省推进多层次开放,促进多渠道交流,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达成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的长期交往互惠,在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签订了1061个工程,使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山西省对外交流最为便利的地区和通道,山西省“朋友圈”越来越大[4]。近年来,山西省对外发展成就显著,为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显现出未来良好的发展势头。
3.2 理论渊源:为山西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赋予理论指导
首先,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在一个区域内的全部地方同时发生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点上,即极化效应,然后再以其吸引力、扩散力等方式进行扩张,进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构成影响,即扩散效应[5]。山西省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相对较慢,山西省可以在开放的过程中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增长极,借助对周边区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大量外部资源投入,从而为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奠定基础。同时,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过程中,可以承接东部或国外的产业,带动本地区对外开放经济的发展。从山西省内部来讲,可利用极化效应培育太原增长极,再利用扩散效应,以点替代面,实现对山西省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整个山西省的对外开放水平。
其次,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区指由兴旺部门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该地区发展势头迅猛,低梯度区指由衰退部门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该地区发展缓慢。梯度转移理论指出,在欠发达区域,及时抓住高梯度区域产业转移的机会,是开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对山西省来说,它并不一定要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它可以抓住机会进行跨越,以承接高新产业低端环节转移的方式,进而不断培养整合资金、技术优势,逐渐向中高端迈进。从全产业链来看,不一定要从一开始就把产业链整合起来,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比较优势上,努力向专业化发展。山西省有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接受全球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条转移,使其既能促进自身发展,又能使全球产业链更多、更持久地留在本土,而不是向其他地区转移,从而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建设奠定基础。
3.3 政策叠加:为山西建成对外开放新高地指明发展方向
政策区域化主要是指遵循经济布局规律,凭借当地的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政策进行规划[6]。山西省建立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政策区域化主要指山西省围绕各市发展的诉求,聚焦产业重点和发展方向,明确各地发展的重点领域,鼓励各市实现差异化发展,以增强政策的实效性。即构建一种以太原为中心、协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新型对外开放模式:太原借助省会城市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同致力于打造全国性交通枢纽;晋城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区域的桥头堡;晋中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忻州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阳泉建设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临汾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运城打造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知名旅游强市;长治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7]。近年来,山西省先后推动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与开放政策落地开花,不仅为山西省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政策支持,更为其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这种政策上的优势已经转化成战略优势,加快了山西省建设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进程。
4 山西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践路径
4.1 加快平台体制机制建设,为山西省开放发展打通对外交流的渠道
首先,力争设立综合性开放创新平台。积极获批建设更加优化完善的对外开放平台,此平台需同时兼具战略性、聚合性,站在时代起点的新高度上,申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此为山西省对外开放的总抓手,将“一区四园”作为总规划,按其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其次,抓好开放通道和交流渠道建设。山西省要加快构建更加优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运输体系;最后,做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持续提升政府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水平。
4.2 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为山西省开放发展塑造平衡的开放空间格局
首先,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一是“以龙引凤”。主要是以山西省领军企业为基础,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及国际大企业向工业园区大规模转移,进而构建良好的产业合作;二是“以凤引龙”。主要是将与山西省同类的产业集中起来,从而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和国际大企业向山西省转移,进而发展成为山西省的龙头企业;三是“筑巢引凤”。主要是大力发展山西省的开发区,以良好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政策条件等吸引其他企业进入山西省,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8]。
其次,加大山西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力度。一是强化与京津冀的协同联通发展;二是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三是主动对接大湾区开展务实合作。
4.3 聚焦重点产业,为山西省开放发展培养核心竞争力
首先,挖掘打造重点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山西省应把重点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来,虽然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山西省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领域都处于优势,主要应抓好东部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产业动能。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加强山西智创城与京津冀创新平台对接合作,打造北京科技承接高地,为山西省进入高层次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对标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在公共服务供给、企业经营便利等方面向东部沿海地区看齐,努力打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稳商的营商环境,力争在若干年内使山西省的投资环境跻身于全国前列。
最后,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政务。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主动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第三方民意评价机制,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推动涉企政务信息公开、审核透明,便于企业日常运转[9]。
4.4 把握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为山西省开放发展营造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
首先,推进开放合作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一是依据山西省的产业密集型产业优势,在沿线国家设立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和第三世界国家展开现代农业合作;二是向邻国输出电子、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光伏、电子等技术方面的合作,提升山西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三是推动装备制造、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地区转移,满足其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需求。
其次,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国际经贸合作范围。
最后,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制机制,降低对外经贸合作风险。一是要建立与其他国家政府、企业等机构在对外经贸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为山西省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援助和风险分析等信息[10];二是构建多主体合作平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共享信息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