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初期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网络研究

2023-12-12陈国辉

书画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粤港雅集画报

文_陈国辉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许多内地士人纷纷移民至香港,香港一度成为粤籍遗老、书画文人、文物鉴定家的聚集之地,从而使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网络得以引入和展开。本文以早期旅居香港的粤籍遗老和文人通过雅集、赋诗、作书、鉴藏所形成的文化圈,以及20世纪20—30年代以非非画报社为中心的各种书画社团所形成的粤港书画圈为论述中心,深入挖掘粤港两地书画鉴藏的历史人文传统,对当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形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世纪中期以后,香港逐渐成为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港口,是近代中国东西文化交流重镇。另外,香港与广东相隔不远,粤语相通,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人文交流互通互联。清末民初,随着科举制度瓦解,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许多内地士人纷纷移民至香港,香港一度成为粤籍遗老、书画文人、文物鉴定家的聚集之地。随着粤籍遗老和文人来到香港,20世纪初期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网络得以引入和展开。大体而言,20世纪初期粤港两地的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互动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清末民初,旅居香港的粤籍遗老和文人通过雅集、赋诗、作书、鉴藏,形成一个特殊的遗老文化圈,其活动对推动传统诗文、书画艺术在香港的发展影响深远;二是20世纪20—30年代,以非非画报社为中心的各种书画社团,通过雅集、出版、展览、鉴赏等形式不仅延续了早期遗老的文人雅士风范,还与内地广东、上海等书画名家进行广泛交流互动,推动了粤港书画圈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之前,旅居香港的文人雅士中,进行书画鉴藏与交流的代表当首推王韬①和潘飞声②。二人在诗文、书画、出版和鉴藏等方面都颇富时誉,是当时港人雅集的核心人物。他们学识广博,颇富收藏,交游圈极广,笔墨交谊作品多,促进了早期粤港沪三地书画鉴藏交流。辛亥革命前后,香港成为内地部分民众的避难之地。在这些旅港人士中,不仅有逊清遗老、过境香港的流寓者,也有不少画师和书画商人。彼时的香港以“宋台秋唱”和“学海书楼”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晚清遗老及文人雅士,他们组织诗文、书画雅集,形成文人生活的典型方式。1916年,陈伯陶在香港九龙官富场发起建立“宋台秋唱”的文娱场所,来自粤中的人士有南海的康有为、桂坫、崔师贯、区大典、江孔殷、区大原,顺德的岑光樾、温肃、简朝亮,新会的陈子褒,番禺的张学华、丁仁长、吴道镕、商衍銮、陈庆桂,东莞的陈伯陶,增城的赖际熙,清远的朱汝珍等,多参与其中文化活动。其中书画鉴赏是雅集的重要内容之一。1923年,“学海书楼”由赖际熙发起建立,成为香港第一间藏书楼。“学海书楼”以讲学、雅集、展示等形式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文人书画群体。许多书楼同人是从“宋台秋唱”发展而来的,两个场所的成员时有重叠。他们仿照晚清阮元在广州创办的学海堂③,承接传统文化,书画酬唱,对粤港两地书画鉴藏的承继和发展影响深远。民国初年,随着大批书画文士移民香港,以及国际市场上收藏中国古物的热情高涨,香港的商业环境逐渐推动了早期书画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书画倒卖的严重现象④。在香港的移民背景和商业氛围下,不少笺扇庄、书画店、翰墨林、书画社团等是书画进入艺术市场的重要流通环节和管道。譬如,1915年,香港翰墨林所登的一则广告云:“专售古今名人书画,历经著名赏鉴家评定优劣,定为实价,共分四等。特等,确系真迹。优等,疑信参半。中等,临摹本。平等,今人书画。诸君购得特等书画后,如仍有确据,指出非真迹者,限于是日内连单据携回本号,原银玖折奉还。”这则广告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时香港书画鉴藏销售之繁荣。当时的革命家兼实业家、香港著名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创始人谢缵泰在给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书信中,对国内大量珍贵文物被盗并转往欧美市场牟取暴利的现象表示担忧,此信以《古物飘零之可伤》为题发表于1914年4月29日上海的《神州日报》,虽然披露时弊,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香港书画交易市场之兴盛。

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从事革命的新式知识分子不断地迁居香港,他们大多从事新闻传播、书画创作、中文教育等工作,同时纷纷成立新的美术社团,通过雅集、展览、出版、慈善等活动,有力地将书画推向大众。《非非画报》于1928年在香港创刊,是民国时期岭南地区一份重要的艺术类画报,以绘画艺术为主,兼及摄影、文学、大众生活、时事等内容。作为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文化艺术载体,它不仅记录了当时岭南画坛的发展与变迁,还反映了民国粤港地区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多元面貌。当前,有关《非非画报》的研究著作,主要有陈雅飞《〈非非画报〉:研究香港早期美术社团的珍贵史料》(2018),通过论述画报成员、内容、宗旨、影响等,剖析了早期香港美术社团的成立、发展,以及社团与该报的互动关系。譬如,该文指出1927年6月香港书画文学社成立后,以《非非画报》为阵地,遵循“提倡艺术、宣扬文化、保存国粹”的宗旨。《非非画报》中刊登的书画作品与当时的国画研究会、香港书画文学社,以及岭南画派主干成员的创作密切相关。该文还将《非非画报》中对书法作品的刊登内容进行了分类:一是古代书法真迹;二是同人书法润例;三是时人书法作品;四是书画文学社和非非画报社同人雅集展览书法作品。同时该文详细统计分类《非非画报》每一期新旧交融的主题刊号,以及每一期的刊物内容。刘敏在《〈非非画报〉与近代岭南文化艺术图景》(2013)一文中概括介绍了《非非画报》的创刊宗旨和编辑群,从文学多元样式、纪实新闻摄影、艺术摄影、书画作品等方面分析画报内容所呈现的近代岭南文化艺术图景。本文将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以《非非画报》为中心的粤港书画鉴藏、展览、发表的互动网络。

《非非画报》从1928年创刊到1933年停刊,其间共出版13期,其中第1至第6期有期刊专号:浴佛号(第1期)、屈原号(第2期)、游泳号(第3期)、孔子号又名孔圣号(期号空置)、圣诞号(第4期)、渊明号又名菊花号(第5期)、新年号又名梅花号(第6期),第6期后无专号。《非非画报》有一支庞大的编辑队伍,社长杜其章,总编辑黎工佽,美术部有高剑父、高奇峰、冯润芝、冯少芝、尹笛云、邓芬、张云飞等,撰述部有劳纬孟、罗海空、邓尔雅、邓晃云等。这些编辑大都来自当时粤港地区岭南画坛的各流派或社团。譬如,画报美术部成员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就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他们在继承岭南画派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验,从而使岭南画学在民国时期焕发活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精神在《非非画报》的刊载内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编辑群的其他成员也是活跃于当时粤港两地各文学绘画团体成员。如非非画报社社长杜其章,民国后到香港经商,擅长文学艺术创作,尤喜欢书画,在港组织并创办了书画文学社。该社聚集了冯润芝、尹笛云、冯少芝、黎工佽及劳纬孟等多位《非非画报》编辑成员。而冯润芝、冯少芝又是广州国画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当时岭南画派各绘画社团都有画报成员的活动轨迹,且大多数成员在岭南画坛具有影响力。《非非画报》不仅是当时香港书画社、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两大社团艺术宣传的载体,更是社团的活动阵地。刘敏认为,在当时香港文化发展中,《非非画报》有三大作用:(1)《非非画报》编辑群成员大多来自岭南各画派或社团,他们在编辑、创作过程中,促进交流与合作;(2)《非非画报》作为一份具有影响力的画报,通过刊载岭南地区各流派的绘画作品,以及介绍和评论相关的艺术家和社团,进行推广与传播;(3)《非非画报》不仅关注本土的岭南画学,还积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如西方绘画理念、技法等。《非非画报》由此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岭南画学的内涵。[1]从《非非画报》所登载的绘画作品和鉴藏、展览活动的相关信息,可以管窥其时粤港地区书画创作、交流和发展的整体样貌。在刊登绘画作品方面,《非非画报》刊登了邓尔雅、杜其章、张云飞、黎工佽、李君佩、曾文鸿、高奇峰、俞叔文、高剑父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同时,刊发有日本画家狄召富《风景》、格连氏《模特儿的选择》、中川纪元《探道观》等画作。杜其章还撰文介绍日本新绘画等外来艺术,极大地促进了艺术交流与融合。以该报的第1期为例,该期作为《非非画报》的发端,开卷以“说佛”“画佛”为专题,登载有罗海空的《说画佛》一文,绘画作品有张云飞的《观音》、邓尔雅的《金人入梦》、黄般若的《达摩图》、李宝祥的《无量寿佛》等多位画家的佛画作品。其中,绘画作品是刊物的主体内容,所占版面较大,往后各期亦然。《非非画报》如此之定位,对推广粤港书画名家作品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非非画报社社长,杜其章出身名门,酷爱书画古物,并以商绅闻人的身份,充当沟通商界和书画界的重要角色,而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发展。在杜其章的引领之下,香港书画文学社成立于1927年6月,办事处设于德辅道西356号2楼,1930年社址迁于半山坚道。书画文学社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成员主要有傅寿宜、谭汝俭、潘达微、帅铭初、尹如天、尹知能、张云飞、胡少蘧、劳纬孟、蔡守、李宝祥、冯润芝、邓芬、黎工佽、陈秩云、何雅选、李苏黎等十余人。该社不只限于国画创作,还将能擅长书画与诗文的文人学者包罗其中,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活动形式主要是雅集。书画文学社社员常雅集于陶园酒家、金陵酒家等大型公共酒楼,或陈列书画,或即席挥毫,或讨论文艺。社员同人以书画、诗文相酬,常常确定某个主题,号召大家共同作画,同时还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1928年1月,香港书画文学社在陶园酒家举办书画赈灾会,会员有的捐出所藏作品,有的即席挥毫,捐赠作品助力社会慈善事业。1928年8月,以杜其章为首,书画文学社社员将古今书画一并陈列于香港女子职业学校,展览旨在提升学校的美术教育水平。1930年10月,书画文学社举办“祝圣古今名人书画会”,展出粤港收藏家的大批精品,展示传统国粹之精华,号召社会民众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1934年6月3日至6日,书画文学社还联合了钟声慈善社举办联合书画展,参观者络绎不绝,书画社社员们还即席挥毫,围观者鼓掌称赞。1934年书画文学社赴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参加展览,身为主席的杜其章在发言中倡导保存我国之文化国粹,以书画艺术作为宣扬国力的途径。凡此种种,皆可见书画文学社不仅继承了早期遗老雅集的形式,更在本港展览、出版、教育和赈灾等方面举足轻重,以书画艺术的形式融入粤港两地的现实社会。

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于1926年创立,在香港书画文学社成立之前,成员大多与书画文学社有诸多重合,不少成员也是《非非画报》的编辑,如邓尔雅、邓芬、冯润芝、冯少芝、黎工佽、蔡哲夫等,他们借《非非画报》的艺术传播平台,积极发表绘画作品,举办各种美术活动,宣扬以坚守传统文化为务,致力发扬国画传统,代表着传统画派于粤港地区的主要力量。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的主要成员有潘达微、邓尔雅、黄般若、蔡哲夫、傅菩禅、胡少蘧、邓芬、李景康、李宝祥、帅铭初、罗海空、黄咏皋、苏楚生、张云飞等。该会成立后,每月必雅集,常在陶园酒家或利园举行,或即席挥毫,或陈列古画,以资观摩,鉴藏销售,借以供会员们研究传统书画艺术。该会活跃人士有潘达微、邓芬、蔡守、邓尔雅、黄般若等,其中潘达微和邓芬分别于1914和1922年居港,其时在香港书画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蔡守在当时不仅身为前辈和重要组织者,亦是南社香港分社的重要骨干,其人多才多艺,诗词、书画、篆刻、金石、古籍版本、古董杂件均有涉猎,交游遍及京沪浙等地,见识甚广,富有号召力,还经营赤雅楼古玩店,粤港两地书画雅集多由其招约,与香港书画界渊源甚广和密切。蔡守好友邓尔雅家学深厚,其祖父是明万历进士邓虚舟,其父邓蓉镜曾任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院长,为粤中著名金石和训诂名家。邓尔雅上承家学,拜学于黄绍昌,为学海堂学生,师事东塾先生陈沣,从而形成了邓尔雅承继广东朴学思想,擅于书画文艺,尤喜书画鉴藏。在香港除了参与组织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他还参与艺观学会和南社书画社的相关文艺活动。黄般若来自广东东莞,虽出道较晚,但他与陈少梅、邓尔雅、邓芬的家族渊源甚深,又是广东国画研究会前身癸亥合作画社的成员之一,且在20世纪20年代与高剑父弟子方人定的笔战中一举成名,在粤港书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时他亦频繁往来粤港两地,张罗书画创作和展览。作为《非非画报》总编辑的黎工佽也是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的重要成员,常参与该会雅集活动,如1927年3月,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在陶园酒家开常会,即席挥毫者有潘冷残、傅寿宜、邓尔雅、李叔琼、苏楚生、黄般若、张云飞、黎工佽等。又如,1927年5月8日,即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在利园北山堂举办展览会,作品共有800余幅,开幕式之后有一幅合作画,题跋如下:“丁卯浴佛节,集北山堂合绘为希慎先生雅鉴,潘冷残牡丹、黄般若寿石、邓尔雅草苔、黎工佽青菊、傅菩禅点花并志。”可见黎工饮作为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主要成员参与其中,并以合作画赠予主人利希慎。1927年6月15日,香港《华星三日刊》刊载《记国画展览会》一文,指出“今本港国画会又以南方之国画陈列于利园”,展览包括广东名家,香港分会的潘达微、邓尔雅、黎工佽、李宝祥、张云飞等,画家将近百人,参展作品400余幅,可见规模之大,展览效果甚佳。1928年和1935年黄宾虹曾两度经广州过港,做短暂停留,受到非非画报社、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香港书画文学社同人和众多收藏家、书画家的热情接待。杜其章、邓尔雅、黎工佽、黄般若、张虹、黄居素等人为其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并设宴招待,即席挥毫和摄影纪念。黄宾虹过港,也为早期粤港沪画坛交流增添一段佳话。1929年8月,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重要组织者潘达微逝世后,香港分会随之星散,不少分会会员渐转移至书画文学社,并以《非非画报》为阵地,继续书画创作、鉴藏与展览活动。

结 语

香港书画鉴藏与展览交流的萌芽在业界看来是20世纪初叶出现的。清末民初,粤中耆宿及前清遗老等一批人至港避难,他们先后成立诗社,聚集大批岭南地区的传统书画精英,利用雅集之会,以诗文、书画相酬唱,将刚刚萌芽的香港书画推向了鉴藏、交流的发展道路。20世纪20—30年代,广东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香港书画文学社、非非画报社及其他书画团体,使传统书画得以在香港延续与传播,进一步推动了粤港书画艺术圈的交流与发展。透过这一段历史,从群体到结社,从雅集到展览,从诗文酬唱到作品出版,不仅可见粤港诗文绘画风气的移植,更可映射出香港的文化艺术接受中华文化母体的滋养和影响,在东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当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图景和耐人寻味的个性。

注释

①王韬是江苏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早年上海任职于英国教会办的墨海印书局。1862年流亡香港,1884年离港返沪,除一度侨居英国外,先后居港20年。作为传统士大夫与近代知识分子身份的过渡者,他以诗歌、书法、出版带动了香港的文化氛围,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贡献至巨。

②1894年,广东文人潘飞声来港,居住13年后返粤赴沪,其间寓居九龙“在山泉”。有《香海集》传世。1908年离港返粤,翌年前往上海任职于国学粹编社,于所居“翦淞阁”内售古画、书籍,兼卖字。1934年病逝上海,其间出入南社、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豫园书画会等社团,为沪上名士。

③学海书楼的学术传统远绍乾嘉,近接广东学海一脉,其命名和运作方式乃仿照阮元在广州创办的学海堂之例,以表继承阮元遗绪之意。

④据报章所见,1911年6月,收藏家朱小晋借本港庆典,展出其书画藏品,包括宋代岳飞、朱晦庵,元代赵子昂,明代史可法、陈献章、陈子壮、黄道周、董其昌的书法;绘画则有宋代刘松年人物、钱选花卉,明代的文徵明、唐寅、沈周、戴进四家的作品,清代的“四王”山水、恽南田花木、蒋廷锡翎毛等。

猜你喜欢

粤港雅集画报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清溪雅集》
不仅仅是“风雅”——西園雅集
戊戌海棠雅集
上海雅集
陕西画报航拍
2015年粤港教育合作专责小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春的画报
第二届粤港云计算大会在广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