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略读课文定位 深度体会思想感情
——《月是故乡明》教学例谈

2023-12-12黄美琴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乡月亮故乡

文|黄美琴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作者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和盘托出,而是将情感寄托在相应的事物之中,通过对事物的描摹、评价来表达情感。五年级下册的《月是故乡明》就是这样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季羡林以“月”为线索,回忆了与月相关的往事和经历,浓郁的思乡之情随着文字迎面扑来。教学中,为落实本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可以以“月”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目标,搭建与文本、与作者深度对话的通道。

一、紧扣主题,感受“诗中月”

以“月”作为情感抒发,尤其是思乡之情的寄托,对于学生而言,早已不是什么陌生话题。早期学过的很多古诗词中,写“月”的不在少数。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呈现画面、播放音乐、渲染氛围,并设置引导语:“同学们,每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时,心中一定也会产生无限遐想,而古人望月亦是如此。”从《静夜思》到《月夜忆舍弟》,从《望月怀远》到《十五夜望月》,师生在浓郁的氛围下一起背诵,在脑海中浮现出诗词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教师相机点拨:“在古代诗人眼中,月绝不是平凡的事物,而是寄托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顺势结题,板书“月是故乡明”,并简要介绍季羡林先生的生平,重点凸显其客居他乡的独特经历,为学生感受借月抒情的写作方法提供认知基础。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在课堂教学伊始,组织学生吟诵含有“月”的经典诗句导入,感知“月”这一意象,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之境,进而通过作者生平的介绍,为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巧铺垫。

二、回忆往事,走进“思乡月”

略读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过程中所承载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迁移运用。教学《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时,学生已经通过本单元精读课文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了“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采用“放”的形式展开。“月”的意象是恒定的,也是丰富的,甚至由“月”生发的情感,也是相通的,但每篇课文中“月”又因为不同的事和人,而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内涵。

教师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梳理文本的内容,以不断向着课文中的“月”迈进。鉴于此,教师设置了两个教学环节:其一,整体把握内容。要求学生读一读: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是对“月是故乡明”的阐释;想一想: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其二,聚焦文本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既是内容的集中体现,更是主题内涵的蓄积。在学生初步梳理、感知作者表达的事情后,教师组织学生找出与课题《月是故乡明》相对应的语句。既有契合题目的中心价值,又有自主性阅读的整体梳理,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不仅罗列了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等不同的事件,更初步体悟了包含其中的真实情感。

纵观这一板块,教师搭建支架,组织学生快速阅读,并紧扣与“月”相关的信息,在梳理核心事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作者的真实感受,在学会提炼和概括的基础上,与作者形成了巧妙而深入的对话,凸显了“月”在行文布局中的线索作用。

三、品读体会,走进“故乡月”

作者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与“月”相关的具体事情展现的。教学这一类课文,不能始终抓着“月”不放,只有将“月”置放在具体的事件之中,才能凸显其抒发情感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不妨绕“月”而行,先从事件入手,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整个事件中的角色,借助想象展开体验: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坐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那烟波浩渺的苇坑边,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任何情感的体会都不应该是从文本语言中直接获取的,也不应由教师直接告知。否则,“体会”终将异化成为“灌输”。只有与文本形成似曾相识之感,蓄积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完成真正的体会。

基于这一环节所获取的感性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转向作者的表达层面,相机设置这样的问题: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可为什么要写这些童年趣事呢?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月亮来写的,都与月亮有关,作者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有助于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于是,教师披文入情,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第2~4 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组织学生关注和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以移情的方式去体会作者融入在课文中的情感,借助于想象和感情朗读,升华了情感体验。

四、细读对比,走进“他乡月”

课文的题目是《月是故乡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描写自己童年时代与“月”相关的往事,这一内容是基于主题表达的应然之举,学生也易于接受,但课文的第5、第6 自然段,却描写了作者客居他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将近三十个国家,花费了很多笔墨描写了他乡的月亮,这对于很多五年级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教学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两个板块的教学:

首先,他乡的月亮怎么样?整个部分,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了自己曾经度过的每一个地方,并且毫不吝啬对这些地方的赞美之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紧扣“风光旖旎”“无边无垠”“巍峨雄奇”“碧波万顷”“茂林修竹”“绿水环流”“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等词语,感受作者居住之地的优美,并由此想象这些地方月色笼罩的别样诗意。其次,作者对于月亮的评价。如此众多的笔墨,最终汇聚于最后一句:“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作者用他乡的“良辰美景”与自己故乡的“小月亮”做对比,完全做出了看似并不符合逻辑的判断。教师可以从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字入手,感受作者透过这个“小”字所包含的对故乡的思念和喜爱之情。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从作者的创作思路出发,洞察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价值,更好地感受作者此时内心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体会别处的月亮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月亮的深情感慨,将语文要素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落实到位。

五、实践拓展,延伸“思乡月”

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具有鲜明且普遍的代表价值,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着力点,相机拓展与文本或者主题相似、或情感相通、或写法相同的类群文本。基于这样的认知,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的思维之势,将阅读的思维向着更广处、更深处迈进。

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多方位搜集展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的诗文或图片;拓展补充老舍的《想北平》一文,让学生运用这个单元所学习的体会情感的方法,感受作者老舍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与同伴交流;搭建课外练笔平台:有许多事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如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想象某个情景,运用对比写法写一个片段。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借助“自主选择”式的拓展联系,丰富了学生思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成语言表达的内在价值,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依循教材的编排原则,紧扣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突出了其迁移运用、拓展延伸的效能,借助文本表达的线索“月”,将“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文要素充分进行了落实。

猜你喜欢

思乡月亮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