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地区玉米免耕覆膜栽培技术要点

2023-12-1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10期
关键词:保护性覆膜吉林

●高 静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郭家店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 四平 136502)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地膜覆盖面积达到了3400万亩(每亩667 m2,下同),实现粮食产值提升67亿元。除了地膜覆盖,玉米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技术也是在我国推广范围最广、应用效果较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吉林省目前采用的玉米免耕覆膜保护性栽培模式包括秸秆还田、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土壤深松和机械化采收等技术,减少因为春季大风造成的土壤风蚀,控制沙尘,增大土壤粗糙度,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保存阻碍雨水,防止地表径流,减少、延长和阻碍土壤养分散失,保护性耕作模式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土壤流失近80%,减少大风扬沙60%左右。利用上一茬玉米秸秆经过适当处理后实现还田,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风蚀等不利影响,而且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吉林地区春季的土壤墒情,极大缓解因当地春季大风、少雨引起的春旱问题,提高土壤在玉米非生产期的蓄水蓄肥能力,有效增强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水平,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实现玉米平均每亩增产77 kg,增产率达到10%左右。同时,玉米免耕覆膜栽培技术的实施,解决了当地习惯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 地块选择

为了更好适应免耕覆膜保护性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和实现玉米优质高产的目的,对于实施玉米免耕覆膜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建议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质为黑土或黑钙土,土壤通透性好、孔隙度适中,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具备灌溉条件,中等以上肥力的丘陵或缓坡地块。当选择地块为缓坡地时,坡度要小于7°。玉米属须根系作物,根据其根系组成、吸水吸肥性以及生长发育特点,不宜在土壤黏重板结、盐碱地以及低洼内涝地块种植玉米。种植玉米的地块前茬作物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宜,玉米忌重茬,不要选择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否则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空秆率上升。玉米生长发育前期对土壤中氮素的需求量较高,可以与豆科作物间种或轮种,利用豆科作物根系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力水平,实现玉米植株更好生长。

2 种子处理

目前,在吉林地区实施的免耕覆膜机械化精量播种作业模式,相比于传统种植模式,虽然减少了春季整地、起垄等作业次数,避免了对土壤耕层的破坏,减轻或避免春季大风天气对土壤的侵蚀,提高了墒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也对玉米种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玉米播种前必须要对购买回来的种子进行科学处理。首先对种子进行初选,剔除杂粒、半粒、瘪粒、虫粒以及发霉的种子,精选籽粒饱满、颗粒均匀、无病虫的种子。选择晴天09∶00~16∶00对种子进行晾晒。将种子平铺于麻袋或塑料袋上,种子铺的不要过厚,期间要经常翻动,确保每粒种子都能够照到阳光,连续晒种2~3 d,利用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细菌和虫卵,经过晾晒的种子不仅可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还可提早2~3 d萌芽。注意不要将种子直接铺在水泥地面上,以免日照强烈,地表温度过高灼伤种子。随后进行浸种处理,把种子倒入1 kg的50%矮壮素与100 kg水充分混匀的溶液中浸泡8~12 h,也可在0·15%~0·2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泡12 h,矮壮素浸种要在播种前6 h完成。经过浸泡的种子能促进玉米植株叶绿素的形成,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旱、抗涝以及抗倒伏性。最后用15%的粉锈宁、多菌灵或呋喃丹等药剂进行拌种和包衣,降低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玉米幼苗的侵害,同时减少丝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

3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玉米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环节,每年秋季玉米采收后,利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或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覆盖和还田处理。秸秆经过腐解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倒伏性,有助于实现玉米的高产优质。由于吉林省种植的玉米大多为活秆成熟,因此利用玉米联合收割机在采收的同时就直接在田间进行秸秆粉碎处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够避免秸秆在田间继续消耗土壤养分和水分;二是由于采收后玉米秸秆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更便于进行粉碎处理。实际生产中,吉林地区主要采用秸秆全部还田、部分还田和高留茬覆盖3种还田模式。

3.1 秸秆全部还田

粉碎还田的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70%左右,利用联合收割机将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并覆盖于地表,秸秆粉碎的长度不大于10 cm,覆盖的秸秆厚度要尽量均匀,避免经过深翻整地后地表高低不平,影响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

3.2 秸秆部分还田

粉碎还田的秸秆占总量的30%~70%,还田的秸秆质量不超过400 kg/亩,剩余的秸秆播种后平铺于垄沟内,起到减少水分增发、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

3.3 高留茬覆盖

利用玉米联合收割机,在收获后保留地表以上25 cm左右高的根茬,残留的根茬能够固定土壤,防止吉林地区冬季和早春大风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

4 免耕播种

吉林地区春季雨量少,土壤墒情相对较差,采用现代化联合免耕覆膜播种机,实现起垄、播种、施肥、覆膜、覆土、镇压等操作一次性完成,可实现春季不动土直接免耕播种,不翻动土壤,减少作业次数,降低劳动力投入和资源消耗,在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可耕作性,更有助于促进土壤墒情,实现一播全苗,起到保墒保苗的作用。免耕覆膜精量播种机可一次完成起垄、播种、施肥、覆膜、覆土、镇压等7项作业,单粒精量点播,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对于部分沙地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可增加1~2 cm,以更好利用深层土壤的墒情。免耕覆膜播种机的单双籽率≥90%,每亩用种量1·5~2 kg。为适应吉林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将传统60 cm或65 cm的小垄种植模式改为120 cm宽的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垄台宽度扩大为原来的3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亩保苗3200~4500株,较传统种植增加种植密度10%~15%。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的边际效应,提高玉米对光能以及水、肥的利用率,增强植株的抗旱性,而且显著提升玉米植株的群体效应,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实现增产30%左右。

5 膜下滴灌

免耕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覆上地膜,地膜要选择可降解的黑色地膜。第一,可以有效提高春季地温,较少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显著提高春季土壤墒情,实现抢墒播种,减少春季晚霜和地下害虫对幼苗的侵害。第二,黑地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苗期中耕除草的劳动力支出,节约生产成本。第三,可降解地膜能有效避免地膜回收困难造成的田间白色污染问题。吉林地区现阶段采用春季免耕+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土作用,减少当地春季大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较常规耕作模式土壤紧实度可提高4·6倍,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5 g/kg,0~20 cm土壤贮水量增加37·6 mm,并且这种保护性耕作模式较传统种植可使了播后苗期0~1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3·7%,解决了“春旱”问题,为吉林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持续高产、稳产创造了较好的水分和养分基础。播种、覆膜的同时将滴灌带铺设在玉米田的行间,每条滴灌带上根据株距都设有滴头,水分经滴头直接进入玉米根系土壤中,能有效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节约水源,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15%左右。同时,借助施肥罐、滴灌带,可实现玉米的水肥一体化,在玉米生长发育重要的需肥时期,根据需肥的种类和数量,将肥料放置于施肥罐中,打开水泵开关就可以实现随水追肥,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实现了定时、定量、精准追肥,使水肥供应处于最佳状态,确保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6 土壤深松

将传统的浅耕改为苗期一次性深松作业,在每年的6月末至7月初,待玉米植株长至80 cm左右时,对休耕带进行土壤深松,深度控制在25~35 cm,以打破犁底层为准。夏季土壤深松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协调固、液、气三态,抑制杂草生长,将植株残茬、杂草翻转覆盖于地表,有助于蓄水保墒,减少风蚀又可以接纳夏季充沛的自然降水,实现伏雨秋用,使秋季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15%~20%,确保玉米灌浆期籽粒充足的水分供应,避免或减轻部分地区时常出现的“秋吊”。夏季深松能够增加耕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和下扎,提高植株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相比于传统种植模式,免耕覆膜栽培模式可使根系数量增加33·5%左右。

猜你喜欢

保护性覆膜吉林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