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突出”培育高素质农民

2023-12-12温徐涛马银洁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南京分校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突出高素质南京市

温徐涛 马银洁/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南京分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高素质农民培育放在重要位置,从政策、培育、引进、认定、扶持、宣传等方面,高效培育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引领。一是政策统筹指引。“十三五”时期,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扶持文件,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南京市委人才办出台《关于紫金山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将“农业农村人才项目”纳入“紫金山英才菁英计划”,随后,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委人才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智汇三农”人才工程打造农业农村人才集聚高地的意见》,为“十四五”期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已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认定及农业人才引进列入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郊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市民生实事任务进行考核,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了重要抓手。三是财政资金支持。市级每年安排农业人才素质提升专项580万元,加上部、省、区三级,每年全市用于农业人才素质提升专项的投入近千万元。

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多层次需求。一是突出培育农业农村“头雁种苗”。从2021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与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对35岁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轻骨干、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青年大学生等“新农人”进行短期培训,由高校院所专家进行“1对N”成长过程跟踪服务、市局100名处级干部及专家“一对一”全过程跟踪指导,重点孵化培育300名跟党走、会经营、能带动的“头雁种苗”,使之成为产业振兴的示范、人才振兴的骨干、文化振兴的先锋、组织振兴的后备、生态振兴的引领及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二是突出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每年遴选800多名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委托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院所,以党的理论政策、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保险等为主要授课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点教学,丰富学员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近几年,涌现出了“全国十佳农民”邢青松、“全国百优保供先锋”路晓华等高素质农民带头人。三是突出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积极探索农民学历教育提升行动,通过入学考试的学员学费由财政全额承担。目前,江宁、六合两区已分别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素质农民专升本学历教育,在班学习人员100多人。

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训基础夯实。一是强化培训载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是培训、缔结农户最好平台,也是传授知识最有效载体,目前,已筛选认定53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农业经营主体为市级农民田间学校,其中,有2家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18家被评为省级农民田间学校,2家成功申报为省级乡村振兴培训基地,1家被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评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二是强化教学资源开发。根据南京市本土产业特点及乡村人才培育的个性化需求,相继编写完成《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一)》《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二)》,教材已获评“全国100种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文字教材”。为激励授课专家高质量编制教案,每年对授课视频、微课、PPT等课件进行教学资源评比,给予奖励。三是强化师资力量组织。以在宁的30多家涉农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为主体,农村乡土“三带”人才为补充,组建300人(其中乡土人才40人)的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每年征集、更新。各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个性化培育需求,选择性聘请乡土技艺人才担任讲师。

突出高素质农民人才引进与认定。一是强化青年大学生“新农人”培育。为吸引集聚一批富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青年大学生“新农人”队伍,从2016年起,对在宁从事农业创业或就业连续满3年,且毕业时间不超5年的,经认定给予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额学费补助,目前,已补贴303人,“新农人”作用发挥明显,《农民日报》头版曾对江苏艾津41名青年大学生“绿领新农人”团队的相关事迹进行了报道,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二是强化从业农民培训。积极构建街镇和农民田间学校主抓实用技术培训、区级主抓技能型高素质农民培训,市级主抓规模经营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三位一体”培训格局,每年开展各类培训8000人次以上。三是强化职业农民认定。按照自愿申请、镇街推荐、区级审定、市级备案等程序,建立初、中、高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体系。对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进行高、中、初三级认定,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602人。其中,100多人被省认定为“三带”人才,32人获评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

突出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扶持。一是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能力。从2017年起,每年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高素质农民创业主体,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孵化的,给予产学研合作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以提升经营主体科技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做大做强做优,带动周边农民增收。二是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能力。从2021年起,对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联合农业经营主体,以解决经营主体生产上遇到的重大问题或瓶颈技术为主体进行攻关的,给予产学研合作专项项目扶持资金30万元,提高经营主体发展生存能力,确保周边农民有稳固的就业机会。三是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竞争能力。从2022年开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首席专家与农技人员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给予产学研合作专项项目扶持资金60万至80万元,扩大高校院所农业“四新”成果在南京转化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带动周边农民实现产业链式发展。

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宣传。一是通过现身说法宣传。邀请高素质农民典型在各类培训班上进行典型经验分享。把教学点安排在典型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现场,让学员看得到、摸得着、能复制。二是通过媒体宣传。通过平面媒体、电视台、“农技耘”APP 等,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进行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三是通过会议会展宣传。通过在南京举办的大型会议会展、农业嘉年华等活动,开辟专栏、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积极宣传乡村人才典型。

猜你喜欢

突出高素质南京市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突出语文知识性教学 培养学生实际学习能力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微课设计应注意三个“突出”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