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双碳背景下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建设
2023-12-11叶邦银
张 哲, 叶邦银
(南京审计大学a.学工处;b.社会审计学院,南京 211815)
0 引 言
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 年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落实“双碳”工作进行总体部署[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3]的必然选择。碳审计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审计方向,是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审计行为[4]。碳审计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5]。然而,当前我国紧缺碳审计专业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汇集门类齐全的多门学科,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造新学科增长点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高校具备强大的优秀师资团队以及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实验室被誉为“现代大学的心脏”,是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持续性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推动高校高质量创新发展[6]。国务院2021 年10 月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鼓励高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强化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人才培养[7]。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高校要肩负起为国家不断输送碳审计专业人才的重任,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的碳审计实验室,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碳审计专业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1 建设高校碳审计实验室面临的困难
1.1 缺乏专业系统化的碳审计实验教材
碳审计属于环境审计范畴,是环境审计的子项,是低碳经济和环境审计相结合的概念,是全新的环境规制和监管工具。与简单的合规审计和财务审计不同,碳审计是针对碳减排的复杂又多元的审计工作。然而,碳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碳审计实验教材,碳审计实验教材对于培养碳审计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已有审计实验资料不适合碳审计实验教学,碳审计资料的综合性欠缺,一些审计资料只是简单地设计一些错误账目,这并不适用碳审计实验教学。而现实的碳审计工作不仅包含低碳政策审计、低碳合规审计,还包括碳减排资金、低碳交易的真实性、碳排放量等多方面的审查,因此,高校在选取审计实验资料时,应缩短与实务间的距离,培养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
1.2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设施配置不完善
当前,一些财经类高校虽然已经建设了审计实验室,并配备了一些审计实验设施,但是还不很完善。一些审计实验室的计算机等实验配套设施都已落伍,审计案例、实验教材、审计资料、仿真工具等都需要更新升级,已不能满足现实工作中审计实务的需求。大部分高校的审计综合实验要通过会计综合实验软件的升级版而进行,不能满足培养审计学生专业化的质量要求。而碳审计实验室建设对于一些高校还是空白或者处于刚刚起步设计阶段。
1.3 高校现有的审计软件不适合碳审计应用教学
我国许多高校碳审计教学缺乏适用的教学软件。当前,市场上已开发出一些计算机审计软件,但大部分都是为满足审计实务的需要,这些软件并不适用于高校碳审计教学应用。一些审计教学应用软件,因为缺少碳审计专家和碳审计专业教师的全程参与,不了解碳审计教学的实际需求。一些审计软件功能性不完善、实用性不强、效果性不佳、可操作性差。相关专业软件不能资源共享,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8]。此外,当前的审计软件性能落后,不能满足最新的碳审计准则要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用户发现的软件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建议没有路径及时反馈给软件开发人员,用户对于不满意的软件就只能进行卸载或者放弃处理。开发人员不能根据用户实际体验及时进行软件的改进与提升。碳审计虽然会使用一些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然而更重要的是碳审计拥有自己独特的审计技术方法,因此,高校现有的审计软件并不适用于碳审计教学的实际应用。
1.4 碳审计专业化师资力量欠缺
碳审计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掌握审计、会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经济、法律、低碳产业、环境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同时,碳审计专业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对于现阶段的审计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事财务、审计专业,对低碳技术的应用、碳账户、碳排放数据分析、碳固等,以及碳排放的应用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缺乏了解,不能有效地将自然资源监察、环境污染、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与审计专业知识相结合,这是当前专业教师对于碳审计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功能模块设计
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审计教育的发展需求,急需改革现有的审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对审计人才的发展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高校要肩负起为国家不断输送碳审计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9],建设碳审计实验室,以大审计理念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培养复合型碳审计专业人才,打造审计实验创新平台,建立社会服务基地,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计了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共计7 个功能模块和18 个子功能模块(见图1)。
图1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功能模块结构图
2.1 设计系统完善的碳审计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的选用与设计是碳审计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方面,应根据自身的实验教学需要,选择国内权威性教材。倘若选用碳审计教材不合适,可以邀请业内碳审计优秀专家、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碳审计经验的审计实务人员共同编写适用的碳审计实验教材。在碳审计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与升级,提升碳审计实验教材的实际应用效果。碳审计实验教材要包括碳审计的内涵、本质、目标、主体、客体、对象、主题、程序、体系、类型、职能、需求、标的和载体,以及碳审计的准则、碳减排政策、碳审计的方法、碳数据的处理、碳审计的结果及应用等(见图2)。
图2 碳审计实验教材设计
碳审计实验教材设计要具备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原则,要与碳审计实务尽可能相似,并结合碳审计实验教学的现实需要,设计系统完善的碳审计实验教材。碳审计实验教材要随着国家的最新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不断更新。学生通过碳审计仿真资料的学习、理解与实践,提升学生对碳审计的整体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有效缩短高校与单位之间的距离。
2.2 优化高校碳审计实验课程设计
高校的碳审计实验课程可以采取实验分组的形式进行。在审计实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是一个“事务所”。学生自愿竞聘小组内岗位,包括项目经理、审计员等。学生要知晓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能和职责要求。高校的碳审计实验室课程设计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要模拟并实训碳审计实务。专业教师通过碳审计案例,训练学生了解并掌握碳审计的一般步骤(见图3):①审计准备阶段,要了解审计的客体、制定审计策略、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②审计取证阶段,包括风险评估以及进一步审计程序。③审计报告阶段,基于碳排放相关数据或直接对责任方认定生成审计报告[10]。在碳审计实验课程中,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研讨、互助、合作,提升高校碳审计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图3 碳审计的一般步骤
2.3 建设高水平碳审计实验室师资队伍
实验室要分工明确,设计好具体的职责边界,各司其职,提升工作效率,有效保障碳审计实验教学效果,推进碳审计实验室规范化发展。①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应实施主任全面负责制,系统、全面统筹管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②配备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的软硬件维护、仪器设施的调试与使用、安全管理、常规日常工作等,并参与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③碳审计实验室要配备碳审计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碳审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工作,负责碳审计基础实验资料、碳审计实验大纲的设计与完善,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碳审计实验项目指导等工作。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师资团队不仅要掌握审计、会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碳审计实践经验。因此,高校要组织碳审计实验室师资团队进行培训,邀请业内知名碳审计专家、环境工程专家、环保专家和具有丰富碳审计经验的优秀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交流与培训,使师资团队吸收碳审计科学与实践的新成果,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升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师资团队的实验教学能力。
2.4 强化碳审计实验室制度化管理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可有效促进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行,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是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1)制定高校碳审计实验室系统化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设备、仪器等相关实验物资的管理制度。
(2)高校碳审计实验室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系统设计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等,组织开展碳审计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
(3)制定高校碳审计实验室的经费使用制度,包括碳审计实验室的新建、扩建、配套实验设施的采购,以及实验室的各项活动经费等。
(4)制定实验教师的遴选机制,要选聘具备碳审计相关学术背景、有一定教学经验、有丰富碳审计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要具有发现新研究方向的能力[11],能够创新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
(5)科学制定实验教师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对实验教师的碳审计实验教学、编写实验资料、开展新实验、指导学生、相关科研等方面进行系统、客观、公正考核[12]。
(6)制定实验教师的激励机制,对考核优秀的教师予以一定的绩效奖励,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出国深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实验室要严格履行各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都有系统、规范的制度可依。
2.5 促进大数据信息技术在碳审计中的应用
在高校的碳审计实验室,要配置审计软件,软件要具备项目管理、审计抽样、数据转换、数据清洗、外部数据导入、结果管理、审计预警等功能。
(1)高校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管理信息技术、企业行为模拟等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碳减排管理系统、碳核算、碳数据处理、碳信息披露等相关技能,以及碳审计的技术方法,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审计实践工作。碳审计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碳数据分析法、碳数据验证法、碳绩效评价法(见图4)。
图4 碳审计技术方法
(2)高校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碳审计软件,郝玉贵等[13]依托增量式软件开发一套碳审计软件。该碳审计软件,包括项目管理、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系统。项目审计系统与传统的审计通用软件差别不大,在法律法规模块增设了系列有关低碳经济政策和碳审计的环境政策等。而在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系统中均添加了碳审计的功能,见图5。
图5 碳审计软件
(3)高校要培养学生使用云审计技术[14]进行碳审计。2020 年11 月,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强云计算推广[15]。云审计涵盖大数据科学和审计学等领域,构建云审计平台是一项系统、复杂、严谨的工程[16],其优势是能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具有跨平台性、轻量性,并可以节约成本[17]。云审计技术(见图6)是通过云计算平台,对于大量的碳排放数据在云端进行专业地处理,对不同载体的碳数据进行专业的技术数据分析,实现了碳审计资源在云端的协同发展,推动碳审计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进而对低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碳绩效水平、碳减排资金的使用等进行评价,出具碳审计报告。高校要将大数据信息技术融入碳审计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提升碳审计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图6 云审计平台
2.6 加强高校碳审计实验室设施建设
建立高校碳审计实验室,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①实验室要配置高性能的软件和硬件设备[18],以及一定数量的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一系列网络设备。在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内要配置小型局域网,站点的配置个数取决于学生的人数。在碳审计实验室要预留入网口,方便学生的笔记本电脑使用。②根据审计实务场景的现实需要,碳审计实验室要依托审计实务场景进行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碳审计实验室按照现代办公室进行设计,并在实验室配备投影仪、一体化速印机[19],以及文具、计算器、装订机、印章等,为推进高校碳审计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保障。
2.7 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高校与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绿色金融、ESG、碳中和等领域有着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绿色要素交易、环境信息披露、碳金融等领域,助力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普华永道中国开展“科学碳目标”“气候变化咨询”等相关业务,支持企业建设低碳战略,以及向低碳模式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高校碳审计实验室要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行实验教学共建、项目相互依托等共建模式,通过深度合作,使学生尽快融入碳审计生态圈,学生了解碳排放的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尽快掌握碳数据的统计、检测与分析方法,整合所学理论、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高校与有双碳指标的企业合作,包括国内能源、化工、建筑等双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中华煤气是首批“碳审计绿色机构”之一,签署了“减碳约章”,着力推进碳审计工作。中国民航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审计,对碳排放信息进行真实披露,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能源与创新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使学生参与并分析企业碳减排资金的使用情况、低碳产品的认证以及对于低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等,并出具碳审计报告。培养学生运用碳审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来分析企业设备运行状况,以此找出潜在的节能减排措施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审计校企合作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与成果转化。
3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建设展望
3.1 有助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审计是碳排放监管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等单位是否明晰低碳责任边界;是否科学制定低碳政策与制度建设;低碳财税的减免是否真实、有效;低碳产品的补助资金申请以及使用过程是否合理,使用低碳技术扶持资金是否真实、合法;低碳交易的行为是否真实等。高校的碳审计实验室建设,有助于培养碳审计专业人才,有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助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2 有助于完善审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碳审计实验室促进了不同专业相关知识的融合。碳审计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需掌握金融、经济、法律、税法、管理、计算机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学生需要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与灵活运用,在获取知识以及知识重组运用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塑造学生综合全面的思维方式。其次,碳审计实验室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以及数据化审计有机地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审计实验教学进行升级,为审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再次,通过碳审计实验教学,可以不断完善财政审计、内部控制、工程审计、特殊业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金融审计、报表审计等实验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3.3 有助于创建实习实践基地
高校的碳审计实验室要进行环境仿真设计,学生通过系统的审计业务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审计业务全过程理解,有效缩短学生未来工作的磨合期。同时,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可以为学生学年实习、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第二课堂等提供实践活动场所。高校碳审计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实战机会,以塑造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形成高校审计创新实践基地特色,使高校审计实践教学设计场景化、实施规范化、实验仿真化,推进高校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3.4 有助于优化科研基地建设
高校的科研资源、装备设施都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实验室在高校固定资产中占有较大的份额。高校实验室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在高校教学、技术开发、科研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支撑作用。高校碳审计实验室的建设为审计研究提供新方向。教师要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审计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高校教师开展系列科研活动,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同时,高校教师与相关部门、企业、公司合作研发审计应用系统,为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提供更多提升自我学习机会。高校的碳审计实验室还可承担一些社会项目,如审计软件研发、课件制作等,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还收获了社会效益。此外,学生可以利用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开放的优势,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充分了解科研的实质与内涵,树立学生科研理念,培养学生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营造良好科研学术氛围。实验室建设对高校的科研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高校科研水平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3.5 有助于培养复合型碳审计专业人才
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在碳审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学生通过审计模拟对碳审计的内容、类型、步骤、流程、方法等都进行深入了解,使学生掌握碳减排政策、低碳减排活动、碳核算、低碳产品认证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会将审计基本理论运用于审计实务,并学会对审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学生通过系统的审计业务实践训练,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②碳审计实验室通过对学生相关审计软件和云审计平台的训练,以及碳数据统计、处理等相关计算机的技术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③碳审计报告需要文字表达逻辑清晰、精确简练、证据确凿、结构合理等特点。通过撰写碳审计报告等文字工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④在碳审计实验室,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信息分享、协调合作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高校碳审计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碳审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
4 结 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碳审计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校肩负着为国家不断输送碳审计专业人才的重任。高校碳审计实验室是培养碳审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高校碳审计实验室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前,碳审计实验室建设对于一些高校还是空白或者处于刚刚起步设计阶段。高校碳审计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工程,建设高校碳审计实验室,要建设系统完善的碳审计实验教材,优化碳审计实验课程设计,提升教师的碳审计专业能力,强化碳审计实验室的制度化管理,促进大数据信息技术在碳审计中的应用,加强实验室设施建设,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努力把碳实验室建设成为多功能、开放式、专业突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