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的同伴互学活动
2023-12-11曾德银曹丹妮
曾德银 曹丹妮
同伴互学是一种以同伴为核心、基于学习任务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策略,指导学生互学、互帮、互比。同伴互学活动是实施同伴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以生为本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举措。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优化活动设计,体现同伴互学呢?
一、活动目标要适切
适切的目标是学生积极参加互学活动的前提。设计同伴互学活动时,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况和习惯,制定明确、具体的同伴互学目标,同伴互学需达成的目标一定要具体、清晰。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互学的方法,安排合理的活动时间,以保证学生有目标、有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合作学习。
在执教《美国的独立》时,首先,笔者为学生指明互学活动的要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学习过程为“阅读教材相应的内容—绘制年代尺—小组互评”。接着,笔者给学生提供绘制年代尺的具体步骤,即①确定历史跨度;②选取合适的时间刻度;③注明历史事件和时间。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同伴互学教材第84~86页,用年代尺梳理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最后,筆者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学生在互评中将时间、史实结合起来,强化了对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认知。这样的互学目标由浅入深,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适切的同伴互学目标还应注重阶梯性,要让学生拾级而上。在执教《民族大团结》时,笔者首先要求同伴结合共读内容开展共读活动,并在相应的位置标注民族大团结的要素:①民族大团结的前提条件,②民族大团结的自治范围,③民族大团结的现实依据,④各民族的自治权力。接着,笔者给学生出示同伴共读活动的具体目标:一是明确共读内容即民族大团结的原因、策略和意义;二是共读形式——问答;三是共读要求即明确民族大团结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借助共读活动交流学习收获。活动时间限定为3分钟,其中,2分钟用于共读、标注,1分钟用于交流。同伴经过共读、合作标注之后,以竞答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这个活动目标促进了同伴间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笔者指导学生开展同伴互学活动,即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互学任务。共读活动结束,笔者从民族大团结的条件、范围、意义、影响等方面设计了5道随堂练习题,以巩固课堂共读成果。从整体教学环节看,这项共读活动呈现出进阶特点,比较符合学习的渐进性。
二、活动形式要多样
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同伴互学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生活体验等学情。
七、八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设计编演历史剧、绘图大比拼、历史故事讲述比赛、成语比赛等表演类或竞赛类活动;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可以设计辩论会、小论文写作、模拟记者采访等思辨性活动。下面以七年级的历史教学为例谈谈同伴互学的策略。
七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强,爱比拼,爱展示。笔者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自由结伴,看图说史,以竞赛形式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中找出相关的经济活动内容。各同伴学习小组兴致很高,找到不少关键信息,在骈进中提升了对历史图片的认知,进而认识到图片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承载着历史信息,有些图片本身就是历史,学习历史,不仅要研讨教材中的文字,还要关注相关图片。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性格特点,在教学《秦统一中国》时,为突破教学重点“秦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同伴,以同伴合作的形式给全班学生讲解这个知识。以张XX、李XX、王XX三名学生的同伴合作学习为例。三名学生独自阅读教材第45~46页内容后,合作补充《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三人经过协商,从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的建制、地方政府的建制中选择了地方政府的建制,以地方政府的建制作为研究对象,合作研究秦的郡县制。
进入“我来讲课”环节,张同学当小老师,李同学板书,王同学当助教,适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三人配合默契,教学比较顺畅。在活动过程中,笔者指导同伴学习小组利用“希沃白板5”的功能如倒计时、拖一拖、“魔法棒”等展示学习成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展示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问题有梯度
学生之间存在认知差异是客观现实,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梯度化、层次化的互学问题设计,形成问题链,并细化相应的活动任务。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庞杂的知识结构化,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每名学生都能在互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在探究《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中“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的真实目的”时,笔者先出示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密电内容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然后,笔者设置了三个不同层级的问题:①蒋介石密电内容所揭示的谈判目的是什么?②蒋介石为什么要拖延时间?③蒋介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对第1个问题,学生从文字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通过同伴合作分析,得出蒋介石谈判的目的是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对第2个问题,学生通过同伴互学,从“国内形势示意图”中找出蒋介石拖延时间的目的是抓紧时机收复中心城市,获得舆论上的支持等内容。对第3个问题,学生通过同伴探究,得出结论:蒋介石的最终目的是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笔者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提取史料中的信息,再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形势示意图”,透过表象看本质,理解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深刻认识到蒋介石及其政权“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荆州高新区学校)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同伴教学促进中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JB319)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