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2023-12-11瞿利红余燕霞
瞿利红 余燕霞
素养导向下,历史作业设计应基于单元主题、围绕大概念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
一、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规划作业内容
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设计作业不仅与新课标理念相吻合,还能使作业与教学进度一致,是教师比较容易操作的作业设计路径。
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设计作业的第一步是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制定作业目标。作业目标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作业目标分为单元作业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如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作业目标可以设定为,能回忆本单元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能回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能认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能从长征的故事中体悟长征精神的内涵、意义和影响,培养自身优良作风;能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单元中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作业目标可以设定为,能依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说出长征的经过;能用史实证明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能从长征的故事中体悟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理解“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能从遵义会议历史地位和长征精神两个角度,说明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需要说明的是,单元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的内涵是一致的。课时作业目标是单元作业目标的过程体现,能反映各课时之间、课时与单元之间的逻辑层次。
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设计作业的第二步是从“点—线—历史规律”三个维度进行作业设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三个方面描述学业质量: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因果联系、横向联系、中外联系等;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历史学习具有从“点”(找出具体史事)到“线”(梳理各种联系)再到“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趋势)的规律。由于三个方面的学习同步进行,所以学生三个方面的水平也是同时得到提高的。因此,历史学科中,无论是课时作业还是单元主题作业,都可考虑从重要史事、联系、规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重要史事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基本设计思路是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将历史事件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中,有理有据地对史事进行简要说明,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联系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基本设计思路是要求学生通过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发现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不同史事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规律类作业旨在引导学生認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基本设计思路是在学生理解重要史事和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作业设计如下:
重要史事类作业:阅读教材,依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设计重走长征路的路线并给出设计理由。
联系类作业:阅读有关长征的书籍,选择一位红军将士为主人公,写一篇500字以内的文章,内容可包括他(或她)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他(她)和同伴如何克服困难、阅读感悟等。
规律类作业:阅读教材,请用史实论证“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回顾具体史事、发现史事之间的各种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趋势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联系类和规律类的作业,教师的视野不要拘泥于一个单元,而应在主题的引领下跨单元、跨模块甚至跨学科设计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构化。
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设计作业的第三步是优化作业的整体结构。作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是决定作业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不是每个课时作业都要涉及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组单元作业中,如果题目类型和难度配置不合理,即使每道题都精准指向作业目标,组合到一起仍然不是合理的作业配置。这就需要教师在单元视角下合理安排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难度和作业量,使单元作业既达到培养学生素养的目的,又达到减负的效果。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作业,学生要完成其中的规律类作业,必定会反复阅读教材,了解基本史事。因此,这个作业已经包含了“了解长征经过”这一作业目标。从减负的角度和合理规划单元作业结构来看,“设计重走长征路”的作业任务不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
二、围绕大概念科学设计作业形式
课程标准对大概念的解读为教师围绕大概念设计作业提供了依据。大概念可从跨单元、跨模块甚至跨学科内容中提炼,也可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作为大概念。这类作业的设计,第一步依然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作业目标,第二步是依据作业目标,从“点—线—历史规律”三个方面合理规划作业内容和结构,引领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此处不再赘述。
围绕大概念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课程资源设计实践探究作业。实践探究作业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奠定基础”。这类作业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布置实践探究作业时,教师需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式把作业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呈现出来,如制作历史模型、实地考察、制作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调查报告或历史小论文等。实践探究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以弥补校内学习和纸笔练习类作业的不足,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以中国近代史中的大概念“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实践探究作业。
作业1:了解红色资源,绘制红色地图
武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请与小组同学一起利用假期完成以下任务:①探访武汉红色遗址,记录其具体位置;②合作绘制一幅“武汉红色印迹地图”,使武汉红色资源一目了然;③交流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2:用音乐讲述党史
中国近代,音乐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请进入“学习强国”平台《用音乐讲述党史》专题,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以下任务:①挑选出有关板块,认真阅读其中的文字,赏析音乐;②学唱其中一首歌曲,录制唱歌的音频或视频,并配上歌曲解析文字,比如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自己对演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处理等。
设计实践探究作业时,教师除了要考虑作业结构的合理性、给予学生充足的完成作业时间,还要充分协调各学科作业,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作者单位:瞿利红,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余燕霞,武汉市杨园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