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
2023-12-11吴刚平
吴刚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资源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但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与之配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需要搭建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框架。
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核心内涵
1.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框架
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是判断教学资源建设质量优劣的工具,是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甄别、诊断、引导和改进作用。搭建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框架(如表1),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确立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具体指标体系。
从横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可以从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高低、规模大小和公平质量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从纵向维度看,质量标准要将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等方面与教学资源建设在效率、规模和公平等方面的质量要求进行整合,转化为更加具体的指标、分数或指数等予以标识,搭建出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基本框架。如此,才能体现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水平。
2.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总体特点都将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因为在现实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教学资源建设总量有限的基本格局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质量及其延伸出来的规模质量依然是公平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的总体趋势是在提高效率质量和规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缩小教学资源让渡主体、领域和类别范围,最终为所有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提供公平的服务。
二是可拆分的整体质量框架。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是一个由效率质量、规模质量和公平质量构成的整体质量框架,效率和规模要兼顾公平,公平则以必要的效率和规模为条件。同时,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标准框架又是一个可以一分为三的专项质量框架,即效率质量框架、规模质量框架和公平质量框架可以分开,作为专项质量标准单独使用。
无论是整体质量标准还是专项质量标准,都需要将效率质量、规模质量和公平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持续性等要求整合,以便明确刻画教学资源建设质量的节点性指标。这些节点性指标的评价意义相当于“尝一口”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让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评估变得既经济又简捷。
3.研制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育人是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既要尊重教学资源建设本身的规律,又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明确教学资源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异化人的手段。
其次,运用科学方法确保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专业性。在设定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的具体指标时,我们除了遵循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的研制思路,还要综合运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自陈报告、现场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特定教学资源建设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确保质量标准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此外,我们还要为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开列负面指标清单,明确表明“哪些事情不能做”,将负面指标清单作为标识、甄别教学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质量标准
1.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质量标准框架
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质量标准是诊断、甄别教学资源建设效率高低的主要工具,是由横向维度的外延效率、内涵效率等项目与纵向维度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持续性等项目叠加整合而形成的效率质量标准框架。
从横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效率质量可以分解为外延效率质量和内涵效率质量:外延效率质量主要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外延形式表征,如基本教学资源配置情况,包括保证正常教学的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生均占有面积,体艺器材生均拥有件/套等;内涵效率质量是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实质刻画,比如,同样是阅览室建设,内涵效率质量标准更偏重于阅览室的学期生均利用频次和有效利用时间等指标。
从纵向维度看,要将教学资源建设效率质量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持续性与效率质量要求进行叠加整合,具体转化为效率质量的指标、赋值、权重、分数、等第等标准。比如,同样是阅览室建设的内涵效率质量,从目的上看,开列质量要求和指标的依据是以育人为本还是以提高分数为本,可以具体转化为阅览室利用(正面指标)和闲置(负面指标)两个方面的指标,运用指标包括兴趣类(正面指标)和应试类(负面指标)的学生阅读书目数量、教师辅导书目数量等。
2.教学资源建设效率质量标准的特点
就外延效率而言,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侧重于“有没有”的问题;就内涵效率而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侧重于“优不优”的问题,即教学资源建设应在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一般而言,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效率质量指标多偏重于统一、保底、低配置;在教学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效率质量指标多侧重于优质、高配置,在保底基础上追求差异化提高。同样是内涵效率质量观,知识本位质量观与素养导向质量观在内涵效率质量上会有不同的要求,对应的指标和赋值等框架搭建思路与指标设定也会有很大不同。
三、教学资源建设的规模质量标准
1.教学资源建设的规模质量标准框架
教学资源建设的规模质量标准是诊断、甄别教学资源建设规模大小的主要工具,是由横向维度的受益群体规模、供需领域规模、供需类别规模等项目与纵向维度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持续性等项目叠加整合而形成的质量标准框架。
从横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规模质量可以分解为受益群体规模质量、供需领域规模质量和供需类别规模质量,用以刻画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规模效应。受益群体规模质量以能够支持教學资源建设正常运转的同类受益群体所匹配的教学资源供需数量为基点,用以界定教学资源建设的群体规模质量的优劣;供需领域规模质量以能够支持教学资源建设正常运转的特定教学领域或科目所匹配的教学资源供需数量为基点,用以界定教学资源建设的领域规模质量;供需类别规模质量则以能够支持教学资源建设正常运转的特定领域资源的种类供需数量为基点,用以界定教学资源建设的供需类别规模质量。
从纵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规模质量指标是其目的性、规律性等要求与规模质量要求叠加整合的指标。比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教学资源供需数量就是刻画特定受益群体规模质量的重要指标。
2.教学资源建设规模质量标准的特点
教学资源建设规模质量是其效率质量的延伸,是教学资源建设在受益群体规模、供需领域规模和供需类别规模上的效率体现。
就受益群体规模而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侧重于促进重点群体出成绩、出典型業绩的教学资源供需数量,尤其是类别化、多样化、小型化的教学资源种类供需数量,包括受益面、受益时长、受益程度等指标;就供需领域规模而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侧重于促进所有受益群体进阶、提高的教学资源供需数量;就供需类别规模而言,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偏重于信息文本类教学资源的供需数量等指标的设定,而较少关注实践活动类资源供需数量等指标的设定。
四、教学资源建设的公平质量标准
1.教学资源建设的公平质量标准框架
教学资源建设的公平质量标准是诊断、甄别教学资源建设质量高低的主要工具,是由横向维度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项目与纵向维度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等项目叠加整合而形成的标准框架。
从横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公平质量可以分解为机会公平质量、过程公平质量和结果公平质量。机会公平质量主要指受益群体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平等状况,过程公平质量主要指受益群体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领域覆盖均衡状况,结果公平质量主要指受益群体在学段过渡中的便捷状况。
从纵向维度看,教学资源建设公平质量的目的性、规律性、应用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等要求,与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质量的要求叠加整合,从而转化为公平质量的指标、赋值、权重、分数、等第等刻画教学资源建设公平质量标准的细化指标。
2.教学资源建设公平质量标准的特点
教学资源建设公平质量标准的总体特点是从特惠型的教学资源建设策略转向普惠型的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受益群体尤其是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平等状况、领域覆盖均衡状况和学段过渡便捷状况。
公平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机会公平从特定受益群体主体地位平等转向全体社会成员主体地位平等,过程公平从主要学习领域均衡转向全部学习领域均衡,结果公平从学段过渡便捷转向全程过渡便捷。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