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3-12-11江育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企鹅题目

江育新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思维培养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思维,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分断能力以及对于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人的思维水平与智力有直接关系,思维水平能够很直观地体现出人的智力水平。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计算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借助所学习的知识,逐渐养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在本质上来讲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比简单的数字计算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难题,逐渐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全新的要求,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并具有相当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与课程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同时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根据课程中的计算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真正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截然不同,其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导,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课程的时代性、思想性以及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关注学生的主观意识,不断拓展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内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身为学习的引导者,教授学生各种知识,本身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并非简单教授学生计算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在授课中教师若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对于计算知识也会有一定的掌握,但无法给予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启发。所以教师应设定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断拓展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对于数学中的计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掌握课程核心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数学计算内容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将得到显著提升,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于数学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抱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将能够长时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各种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高效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较为深刻理解。兴趣是培养学生相关思维品质的关键,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针对计算内容设定相关的游戏或是学习情境,让学生以较为轻松且愉快的方式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立足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种逻辑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讲求答案的准确性,但在数学计算当中,方法往往不止一个,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性,对一个问题展开多方面的思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灵活数学思维。

转化是数学中较为常见的思路,不仅可以应用于简单的数学题,也能应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题,学生若能运用好这一思路,将能有效提升其思维的灵活性。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析题目中的关键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题目。当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再运用数形结合、数学转化等思维,带领学生解析题目,让学生切实理解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小李家离苹果园37米,小明家离苹果园10米,经过苹果园,从小李家去小明家一共需走多少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点,比如一些数字、用加法还是减法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数学中的知识关联性很强,很多知识之间既有明显的关联性,但又有一定区别,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性,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導致在教学中学生很可能会难以理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之间的具体联系,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才能更好地区分、解决。在教授学生除法时,学生在初期可能会很难理解除法的要点,教师可以从乘法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行与列之间的关联,一步一步由易到难,让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乘法运算,然后再让学生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除法运算,让其真正理解除法的核心要领。

(三)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活动的速度,简单来说也就是在解决各种逻辑问题时的反应速度。如果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较好,将能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运用相应的概念、理论合理解决问题,并在推理和运算的过程中又快又准。综上所述,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思维敏捷性必不可少。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设定一些让学生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迅速地思考,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

在解决问题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组数据对比参照的方式展开。如问题一:海洋馆中有成年企鹅20只,未成年企鹅比成年企鹅多6只,有多少只未成年企鹅?问题二:海洋馆中有成年企鹅20只,未成年企鹅比成年企鹅少8只,有多少只未成年企鹅?在向学生展示问题之后,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的答案,根据学生的答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两个问题会有两种答案?”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出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经过仔细对比与分析,能够发现问题一是未成年企鹅比成年企鹅多8只,而问题二则是未成年企鹅比成年企鹅少8只,由此二者的答案不相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明白:想要得出正确的答案,必须理解题目中不同数字之间的关联,要分析题目中谁是最大、谁是最小、差是多少、问题想要得出的是什么才能采用合适的相应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四)训练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想象是人们在脑海中以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表象作为参考,然后经过创造后所产生的新形象,抑或是人们根据语言、文字或符号等内容加以重构然后形成的新形象的认识活动。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计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这一阶段基本是一个人想象力的巅峰时期,但若不加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会逐渐减弱。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探索,采用全新的方法、思路解决题目。

教师在教授学生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让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法则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运用自己充沛的想象力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让运算过程更加简便、准确。如100+70=100+4+66=170等。这样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其思维品质中的独创性,并使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知识更有兴趣,助益其未来发展。

(五)训练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逐渐掌握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思维的支撑点,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构建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若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构建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将会对后续的知识有全新的理解。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新知识可以采用联想和比较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两种在各方面都比较相近的知识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二者间的共性与关联,继而解决现有的问题。学生在将以往知识构建为完整的体系后,这一对比过程将会更加顺利。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讲解新课程时,应要求学生思考与其相近的旧知识,通过迁移效应,助益新知识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迁移效应,让学生利用以往的旧知识体系与新知识联系,进行高效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对比,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学生讨论研究,教师总结,相同点:第一,相同的数位对齐,都是从低向高算;第二,都是10进1,退1归10。不同点: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后,就代表所有位数对齐,并不用每一位数一一对齐。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锻炼了发散思维,加强了思维品质。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若一直依赖教师,对于之后的数学学习将会有很不好地影响,阻碍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独立探索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无法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给予其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自行解决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解决数学计算题。要是学生在独立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必须予以引导,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将所有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是直接为学生讲解解题过程,要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解题,这样才能切实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目的。

(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助益学生思考

数学不同于语文等学科,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年龄导致其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辨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哪些内容不太重要,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将题目中的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理解题目中的含义,使其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在这总体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面对一些抽象性较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更应该运用直观展示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能与生活实际产生直接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理念,借助一些直观性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直观的活动,对于教材中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一定加强。比如,在教授学生人民币元、角、分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生活实际的购物场景,用实际的场景和相对直观的实物,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课程的重点知识。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点拨,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思维特点,选用合适的问题(有一定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識,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发现数学知识中的共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要培养学生找出问题关键点的能力,使其有较强的思考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企鹅题目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于题目的要求
小企鹅的成长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企鹅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