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23-12-11郁睿敏唐青玉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郁睿敏 唐青玉

摘 要:“1+X”证书制度的出台进一步突出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特别是对实践性强的会计专业来说更是如此。本文基于对“1+X”证书制度、会计实训课程及双主体育人背景的分析,对现代学徒制及引企入校两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当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运用的重要性,对如何推动校企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高职会计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进一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为“职教20条”),其中强调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启动“一个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制度试点工作。该方案的颁布再次激活了高职院校发展的脉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了真正落实“1+X”制度,高职院校往往选择与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或改进相关课程,共同承担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职责。对于实践性强的会计专业来说,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资质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加入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企业中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将有限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实务相结合。而实训课程作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重中之重,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做合一中消化知识,熟悉企业真实账务处理流程,从而适应从在校學生到企业财务人员的身份转变。

因此,一个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并帮助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会计技能等级证书,需要深入思考并持续实践论证。

一、研究背景分析

(一) “1+X”证书制度背景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与目标,也给出了若干具体指标。作为该方案中提及的一项重大改革,“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启动旨在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未来的产业升收和转型的需求。[1]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两种证书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但“1+X”的启动并不代表学位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此成为两个独立且并行的证书体系。具体来说,作为“1”的学位证书是基础,而作为“X”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位证书所要求的能力的补充,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二)课程背景

会计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相对抽象且专业性较强,在教学上一直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在实训课程方面,大部分院校使用的实训软件采用模拟企业账套模式,与企业真账的各类凭证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企业经济业务和财务活动变化频繁且趋于复杂。这导致教学资源更新速度往往落后于企业真实经济活动发展速度,部分实训题目不适用于当下企业的会计核算实际情况,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惑。[3]基于此困境,高职院校如何与企业有效合作共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的双主体育人背景

“职教20条”还强调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是“1+X”制度能够落实的重要保障。作为最终筛选并聘用员工的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有利于从源头上明确“X”的范围。相较于学习成绩,大多企业更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4]因此,学生到底需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毕业即失业的风险,要建立在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上,这就凸显了深层次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

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来说,校企合作在实训课程方面具有深层次、多方位意义。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在学校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竞争力。对教师而言,校企合作可以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其职业技能的同时刺激其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5]

二、高职学校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运用的重要性

(一)促使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专业与我国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是推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必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阵地,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与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充分展示高职院校育人优势。高职学校会计实训课程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业务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综合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专业素养,为企业发展助力。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而且优化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促使会计行业转型发展。

(二)提升学生竞争力

会计专业课程的强实践性要求学校为学生创建实训学习场所,通过学生实践操作的方式,转化知识,积攒经验,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但部分学校相关教学器材与实训室配备不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后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解决学校实训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开展实训活动提供教学资源支持,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在企业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辅助学生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

(三)优化学校教学资源

高校会计专业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无法为学生实训活动开展提供资源支持。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将企业资源整合到学校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场所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积极学习感受,在无形中提升了学校教育工作效果。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助推下,提升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职业发展观。因此,在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提升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发挥学校育人、企业资源优势,为学生实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以此推动会计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如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正保网中网,为学校提供会计专业单项实训平台、竞赛平台、岗位综合实习及大数据中心等教学软件支持。结合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课时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正保网中网提供了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拓展课全覆盖的实训教学软件,提高财会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职业技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及实践效果。

三、合作模式分析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为“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两种常见方式对促进高职院校强化教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走出去”

现代学徒制是“走出去”模式的最佳诠释,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在身份上兼具“企业员工”与“在校学生”的双重特征,“走出去”的优势也由此得到了体现。会计工作既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也要求其熟知会计行业准则,同时还考验着从业者的经验程度。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模式提供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学生可以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置身真实而复杂的企业环境中,通过对真实业务的处理,更快速且高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这一模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中跟随师傅实地工作,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养成成熟的职场人思维,学会思考并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传统课堂上很难达到的成效。[6]

但是,这一模式在可行性方面始终存在一些桎梏。特别是在企业学习过程中,由于财务信息存在极强的机密性,大部分企业对财务数据共享的风险程度往往持谨慎态度,这就限制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的参与程度。此外,由于学生的业务处理通常不够熟练,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担忧。[7]实际上,学生通常很难深入接触企业财务工作核心,也很少有机会了解企业业务处理的全部流程,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流于表面,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 “请进来”

与上述模式相反,“请进来”是把校外的企业专家请进学校中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选择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校企合作的尝试。硬件方面,这些学校通常会在校内建立类似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践实训基地,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与业务场景,还原企业真账环境,帮助学生在校内体验到企业不同财务岗位的真实、核心工作,从而锻炼实践技能。这种依托于校内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消企业在财务数据保密性和企业日常事务处理效率方面的疑虑,克服了通过现代学徒制推进校企合作中的部分缺陷,并能在多方面体现校企合作的优势。

相较于将学生送至企业跟随单一企业“师傅”实践的模式,在校内的实训基地中进行教学通常能够及时地得到来自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双方的指导。对学生而言,这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理解专业理论,并将之用于指导更进一步的实践操作。工学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明确其考取“1+X”证书及求职的方向。对学校教师来说,与企业专家的沟通交流也是一个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变革及会计信息政策更新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一线教师工作时间或经验不足这一缺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企业层面上,这种模式下的合作能够在较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避免上文中所述的直接将学生接纳进企业实习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不便,不但大幅度降低了企业风险,还有机会降低招聘工作的人工成本并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此外,成熟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还能为本校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财务系统支持,比如为其提供代理记账等服务。通过实训基地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实务会计的指导下,为学校学生创业项目在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甚至风险控制及审计顾问等方面提供服务,实现双赢局面。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训基地建设从计划到落实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成本较高。其次,这种模式通常伴随着教师团队、教学方法及课程标准等方面的重大变革,需要不断探索,需要校企双方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相较于置身企业内部的方式,这种模式可能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及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固有的不足。

四、“1+X”证书制度下促使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运用的对策

(一)树立校企合作育人意识

为推动高职会计实训课发展,应提升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意识,使两者清晰认识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为两者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推动学校教育工作改革创新,而且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为提升企业参与高职会计实训课程育人意识,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呈现出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激发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此外,学校还应主动与企业建立持续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求相关企业的帮助,建立良好的纽带关系,解决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以此推动会计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完善法治保障体制

为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给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政府部门应发挥指导作用,深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政策为方针确定企业与学校的责任,为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政府部门相关制度的出台,为校企合作提供法治保障,避免两者在合作中产生摩擦。以四川省为例,政府部门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以下优惠政策:① 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优惠政策倾斜;②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情况,作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及其他有关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指标;③ 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其他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参考这些举措,利用相关的激励政策,提升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识,共同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助力。

五、结语

校企合作对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X”制度的出台也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除了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策作为支撑,也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与企业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达成深度的信息及资源共享,将教学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效合作。当前常见的合作模式各有利弊,且会计专业又因天然限制而在校企合作上仍存阻碍,想要探索出一条成熟且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任重而道远,需更多的研究与尝试。

参考文献:

[1] 沈欣.“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7):59-60.

[2] 白立红,鲁平.“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课证岗”融合模式探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1):77-79.

[3] 邓雅馨.“1+X”证书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21(11):177-178.

[4] 王笑妍.“1+X”證书制度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遇与挑战[J].营销界,2021(18):123-124.

[5] 吴怀平.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以《金融企业会计》为例[J].时代经贸,2021(4):126-128.

[6] 杨颖燕,李霞.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析[J].时代经贸,2020(29):85-86.

[7] 吴怡玲.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4):153-154.

基金项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校级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KY202218),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模式的研究(D/2020/03/38)。

(责任编辑:王绍林)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