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历史 坚定文化自信

2023-12-11李炳昌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历史

李炳昌

摘 要: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扎实学好历史,认知历史知识,树立历史思维,把握歷史规律,汲取历史的精神营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坚实依靠。历史与文化相互交融,历史涵养文化;文化指导实践,并影响历史走向和进程。当今世界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我们要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培育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

关键词:历史;文化;文化自信;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73

当前,面对开放的世界引发多种社会思潮,文化多元化蔓延开来,挑战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某些邪恶势力别有用心地混淆是非,抹黑我国政治制度,妄图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来看,深入开展学习历史,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迫切而十分重要的时代问题。

1 学好历史的基本内涵

学好历史,不只是一般地了解历史知识,还要透过知识现象,把握其规律,挖掘其中更加深沉的精神蕴含,汲取思想智慧和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领会治国理政工作方法,为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1 认知历史知识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类与外部真实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经历事的记载,它真实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以及兴衰存亡的过程,是前人以“百科全书”般的方式总汇着各种各样的经验、知识与智慧。学历史,不仅要弄清楚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社会事实、政治走向、思想状况等,更应明晓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真相,理解该历史阶段各种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习近平总书记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对关于学习历史作出明确指引,要求在全国、全社会广泛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既要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生、发展和兴旺的历史脉络,科学认识和评价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也要总结其中给予的历史经验,汲取给予的启示和教训。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忘记历史,意味着对自己民族的背叛。学好历史这门必修课,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思考中华民族的成就,正确认识国情、党情,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奋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进更高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2 树立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指的是运用历史视角总结经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现在,科学谋划未来。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可鉴今,汲取和运用历史长河中蕴藏的宝贵经验和智慧,能够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和系统性,少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在新的实践中科学运用与发展,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通过学习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夯实历史自信的深厚根基,丰富知识、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汲取智慧,提高工作本领,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经验既有正面的收益,也不乏反面的教训。“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领导带领团结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的奋斗历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些经验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问题。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不断修正错误,科学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1.3 把握历史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历史事实是客观性的存在,“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规律隐藏在现象的背后,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才能达成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人们只有透过历史长河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发现历史规律,遵守并驾驭历史规律,让行动的运行机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造福于人类。

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往往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化的过程。深入研究历史事实,掌握的史料越翔实越准确,探究历史演变机理的程度越深入、越细致、越全面,得到的历史结论就越趋向历史的本质,就越能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更高水平,就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探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方略,为世界社会的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4 汲取历史的精神营养

一种思想的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反映和表达了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下涌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自然界带给的灾难,还有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尖锐矛盾与斗争。在应对种种灾难和危机的历史长河中,逐步积淀形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斗志昂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追求卓越的品质,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养育了博大精深的独特的精神品质谱系,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纽带,是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动力源。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加强研究历史,广泛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征程中,创造出无数的世界奇迹,并自觉地汲取历史的营养,才会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增添很多正能量。

2 历史与文化相融相依

历史与文化彼此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深入思考历史與文化的辩证关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形成文化自信的强大内驱力。

2.1 历史涵养文化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当主体把自己的目的性、意志对象性地作用于客体时,客体就会以某种物理、化学等形式的结果、现象回应主体,于是主体获得关于客体的多种多样属性的信息。主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加工和改造,一些观点和行为被总结与提炼成为经验,经验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这是文化的雏形。随着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选择和建构,使客体不断地完成着物质向精神、存在向思维的转化,经验最终上升为思想观念、理论,积淀成文化。“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特定历史背景濡养着思想文化的生产机制及其社会影响,文化的形成要以一定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据,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尽量促动思想的发展演变。文化的进步是在历史的不断累积和整合中实现的,是主体与客体不断发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并且是不断合理发展,逐渐完善的。

2.2 文化指导实践,影响历史走向和进程

理论是文化的表达,文化一旦形成,被大众所掌握,就会以强大影响力笼罩历史,使历史发展服从于文化。

首先,文化影响历史前进方向的选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的思想和理论,人们通过参照对比而且吸取经验教训,在面临生死攸关的重要现实问题、重大决策的历史方位的时候,就会选择最为合适的文化来指导行动,就会选择最为有利的路径。面对这样和那样的理论和主义,究竟哪一种最适合中国的国情呢?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发展的历史方向走在了符合世界文明进步逻辑规律的康庄大道。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的探索;实行改革开放,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总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向的把握,都贯穿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

其次,文化对发展的实现方式、历史存在样态的影响。文化影响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态度,进而影响了一个国家、民族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发展的方式,体现了该国家、民族的历史存在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的原则,注重以和为贵、追求平等相待与和平共处,造就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持走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通过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水平,解决好自身稳定发展的问题。中国强调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合作互利共赢;中国摒弃西方国强必霸的思维,在彰显大国担当中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实践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既符合中国实际,也符合世界社会文明发展规律。

3 坚定文化自信的策略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树立端正的态度,在砥砺奋进的历史中激扬自信豪情、激发奋斗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1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化的世界,越来越频繁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往,促使西方的许多不良社会思潮纷纷蔓延开来,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乘势涌入我国,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和斗争异常激烈。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以强烈的西方中心论标准,从整体上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解构。历史虚无主义以虚无历史的态度、虚无历史的立场,大肆否认、诋毁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抹黑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否定、歪曲党的历史的正当性、连续性、进步性,进而达到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的目的。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辨析各种思想和言论,毫不留情地批判错误思想思潮和言论,澄清重大历史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改正错误的见解,达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作用。历史虚无主义违背了历史的本来客观面目,它极力歪曲、虚无历史,混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削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民族感情。我们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防护墙,明辨是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充分尊重历史事实,掌握准确的史料,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把握历史规律,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采取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力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诋毁党的领导、否定和歪曲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错误言论。

3.2 培育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民族精神是决定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能否走实走远的关键要素。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过:“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不间断地延续下来,没有中断、消失,更没有摇摆、迷失;中华民族一次次从灾难和危机中走出来,每一次灾难的降临,都会使中华民族愈发团结与坚强,不断走向强大,靠的是民族精神和独一无二的文化气质的支撑。

民族精神是文化的升华,为文化自信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精神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创造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以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的精神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及其表现的民族精神,为强大的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精神渊源。有了民族精神的激励,文化自信就会愈加持久和深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会得到更大的弘扬与创造创新。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已经取得的现代化发展成就的优势,大力标榜自身文化和价值观念,肆意歧视、排除和破坏别人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拒绝文化包容并蓄,制造文明冲突。对此,我们要维护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增强文化自信,以独立的精神进行文化交流。

3.3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历史事实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既饱含着深刻的记忆元素,记录了一个民族从哪里出发、为何出发、驶向何方的历史脉络,又是民族精神的价值符号,蕴含着伟大精神。扎实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事实,探寻文化基因,更好地了解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明确和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奋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造出一个个世界奇迹,各项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各个领域不断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西方媒体在科技、社会治理、国际安全、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进行恶意攻击和抹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明的方向:“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当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要千方百计以自己的学识服务社会,当好宣传中国故事的模范先锋,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好故事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让世界人民读懂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4 结束语

历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经验、历史思维和民族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征程中,中国人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种恢宏史诗的成就是文化自信的坚实依靠。扎实开展学习历史,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意识形态交锋激烈的世界中,确保思想上不迷失方向,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华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3]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一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550.

[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221017(1).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历史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新历史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