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食育视角的幼儿园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2023-12-11刘玲

求知导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食育教学策略幼儿园

摘 要:生活体验式教学是食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幼儿食育时,教师应以其特点为抓手,从环境建构、一日活动、家庭生活入手,应用多样的策略进行生活体验式的食育,促使幼儿获取有关“食”的知识。文章从环境建构、一日活动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入手,阐述基于食育视角的幼儿园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生活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玲(1983—),女,甘肃省天水市幼儿园。

食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要重视食育,并应用适宜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食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重视幼儿生活教育,让幼儿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指南》为教师指明了食育的途径——生活体验式教学。生活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幼儿教学方式,是教师以幼儿生活为依据,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驱动幼儿亲身体验,使其感受生活乐趣,获得多种感官感受,发展社会认知、心理情感、生活习惯和知识能力的教学方式。生活体验式食育是借助生活体验,促使幼儿认知饮食行为、食物科学、饮食文化,发展多种能力的活动。一日活动和家庭活动,是幼儿进行生活体验的重要途径[1]。教师应以饮食行为、食物科学、饮食文化为立足点,以生活环境、一日生活和家庭教育为重点,应用多样的策略对幼儿进行生活体验式的食育。

一、建构生活化的食育环境

生活体验式的食育能为幼儿提供沉浸式体验[2]。因此,在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时,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活,融入食育元素,营造生活化的食育环境,使幼儿接受食育时能沉浸其中,进而获得相应的经验。在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时,教师要开辟多样的食育场地,如教室、餐厅、种植区等,以建构良好的生活化食育环境。

以教室为例,教室是食育的重要场所,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建构生活化的食育环境的重要方式,即以食育内容为依据,装扮教室墙壁。比如,教师可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图。该图直观地展示了各类食物,同时介绍了不同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的不同物质和能量。在食育氛围浓厚的教室中,幼儿会自觉观察图片内容,直观地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一些幼儿会迁移已有认知,结合膳食宝塔图,了解一些人体需要摄入的营养物质,进而初步形成营养健康意识。

再以种植区为例,种植区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种植区,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能认识不同的植物,进而了解食物科学。因此,教师要着力开辟种植区作为食育场所。具体来说,教师可根据时节,引导幼儿在种植区中种植不同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应和幼儿一起探索作物的栽种、培育、收获方式。同时,教师可利用多样的方式,为幼儿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如此,幼儿会沉浸在种植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探索植物的生长规律,感知自然界物质之间的联系,并能建构食物科学认知体系,提升科学探究与归纳总结能力,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学会尊重、保护生命。

二、创设生活化的食育活动

生活化的食育活动,是幼儿进行亲身体验的依托。教师可以一日活动为切入点,创设多样的生活化食育活动。

(一)以生活活动为入手点,创设生活化的食育活动

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觉等。其中,进餐环节是教师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的良好时机[3]。如,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进行饮食行为教育,让幼儿体验餐前准备、餐中自理和餐后整理等活动,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首先,在餐前准备阶段,教师可将幼儿带入盥洗室,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运用五步洗手法将手洗干净。然后,教师可将幼儿带入餐厅,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适宜进餐的环境,让幼儿产生积极用餐的心理。最后,教师再为幼儿发放餐具和消毒湿巾,并亲身示范,让幼儿学会用消毒湿巾擦拭餐具,确保饮食卫生。这样,幼儿会逐渐形成卫生意识。在餐中自理阶段,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每个幼儿的进食情况,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如,对于餐具使用方法不当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他人,探索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或进行亲身示范,演示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通过一次次的观察、模仿,幼儿会改正错误做法,掌握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在餐后整理阶段,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餐具分门别类地摆放到指定位置,用抹布将餐桌擦干净,并将椅子推回餐桌下。在幼儿整理好餐桌后,教师要带领他们去盥洗室清洗双手和漱口,保证个人卫生。幼儿通过体验这样的活动,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二)以区域活动为入手点,创设生活化的食育活动

区域活动是食育的依托,是幼儿获取关键经验、发展多样能力的有效途径[4]。在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时,教师可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幼儿的体验。以“木耳的朋友”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如此引导幼儿体验。

1.呈现生活事物,激发体验兴趣

教师呈现生活事物,既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又可以使其产生认知冲突,增强探究兴趣。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呈现生活事物,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在开展“木耳的朋友”活动前,幼儿已经了解了干木耳的一些特性,知道在食用干木耳前需要泡发木耳,同时幼儿都有过吃香菇的经历。因此,在活动之初,教师可先为幼儿展示干木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结合已有认知,大部分幼儿都能认出干木耳。接着,教师可展示干香菇,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联系木耳思考香菇的特點。如此呈现生活事物,不但能使幼儿调动生活经验,为幼儿体验生活化的食育活动做好准备,还能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迁移已有认知,幼儿亲自体验

体验生活化食育活动的过程,既是幼儿迁移已有认知的过程,又是幼儿丰富认知的过程。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给予其迁移已有认知的机会,引导其亲自体验,丰富认知。

在“木耳的朋友”活动中,泡发干香菇是一项重要活动。在体验此活动前,幼儿已经经历了泡发木耳这一活动,积累了经验。因此,教师可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讨论泡发干香菇的方法。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幼儿会发挥自主性,迁移已有认知,提出具体方法。在幼儿讨论之际,教师要参与其中,认真倾听,了解具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不能往水杯中加满水?”等,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来回答。在幼儿討论出方法后,教师要鼓励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会细心观察、感受干香菇的变化,由此丰富科学认知,加深对香菇的认识。同时,有的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干香菇会变成湿香菇?”“干香菇是怎样制成的?”等。对此,教师要给予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表扬,并就此开展拓展探究活动,推动食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幼儿通过体验生活化的食育活动,不仅可以迁移已有认知,加深对相应食物的认识,还可以有效锻炼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进而提升科学探究水平。

3.进行观察讨论,获得真实体验

观察、讨论是幼儿进行体验的具体方式。通过观察、讨论,幼儿可以将个人经验转变为科学认知,获取科学知识,了解食物特征。因此,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以幼儿的观察、讨论结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使其获得更好的活动体验。

泡发干香菇这一活动中,幼儿能获得湿香菇。基于幼儿的体验所得,教师可为他们布置如下任务:请和小伙伴们说一说你眼中的湿香菇是什么样子的。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幼儿会认真观察湿香菇,在观察过程中,他们或看,或摸,或闻,从不同角度认知湿香菇。之后,幼儿便会自发地与其他小伙伴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认真描述湿香菇的样子,如“湿香菇软软的,一压就会出水”“湿香菇比干香菇沉,比干香菇香”等。在这样的描述过程中,幼儿能加深对湿香菇的认识,获得丰富的经验。

在幼儿讨论结束后,教师可搭建舞台,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眼中的湿香菇。在讨论结果的支撑下,幼儿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愿意主动描述湿香菇的样子。在幼儿描述湿香菇时,教师要认真倾听,根据幼儿的描述,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湿香菇是香的吗?”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幼儿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湿香菇是臭的。这样的不同看法,能完善幼儿对湿香菇的认识。

由此可见,通过体验观察、讨论活动,幼儿能加深对食物的认识,积累科学经验,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食物,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三、进行家庭体验式食育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在家庭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此时,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利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食物,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开阔幼儿的视野。此外,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向幼儿讲解餐桌礼仪,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以食物文化教育为例,为庆祝不同的传统节日,不同家庭往往会食用不同的食物。节日食物背后蕴含着丰富的食物文化。对此,家长可以把握好时机,结合传统食物,讲解相应食物的文化内涵。如,在春节时,不少家庭会吃水饺。家长可以提前搜集关于饺子的传说、制作方法等资料,并和孩子一起开展包饺子活动。在包饺子活动中,家长可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讲述饺子的来源,让孩子感受饺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孩子包饺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观察、寻找孩子的优点,并给予孩子赞赏,以此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包完饺子后,家长可以与孩子合作煮饺子,并在此过程中教给孩子煮饺子的方法。之后,家长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睡前时间,和孩子一起诵读绘本《饺子》,让孩子走进动人的故事中,感受饺子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师有效进行生活体验式食育,可以使幼儿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建构食育认知体系,获得丰富的食物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树立食物文化意识,从而提升食育效果。鉴于此,在进行幼儿食育时,教师可以立足食育的生活性,把握时机,以环境建构、一日活动和家庭生活为切入点,应用多样的策略,建构良好的食育环境,组织多样的一日活动,引导家长开展丰富的家庭生活活动,促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取有关“食”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升文化品质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凡琪.食育在幼儿园推行的重要性及策略[J].亚太教育,2022(11):22-24.

[2]陈璐.小议“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J].新课程,2022(14):18-19.

[3]陈丹萍.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构建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91):154-156.

[4]刘峥峥.幼儿园食育主题活动开展途径研究[J].智力,2021(24):192-193.

[5]袁晓燕.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施研究[J].教师,2021(16):83-84.

猜你喜欢

食育教学策略幼儿园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我爱幼儿园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